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 粤教沪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 粤教沪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 粤教沪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 粤教沪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 粤教沪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单元复习课,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条件:物体的振动. (2)特点: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 (1)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2)传播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3.声速 (1)定义:声音传播的距离与传播所用时间之比. (2)决定声速大小的因素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即v固v液v气. 声速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二、声音的三特性 1.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声源振动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3)影响因素: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 (1)定义: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大小). (2)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因素 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4)表示:用分贝作单位计量声音的强弱,符号:dB,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强.,3.音色 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也称音品,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4.用波形图来表示音调和响度 (1)用波形表示音调,(2)用波形表示响度,三、噪声及其控制 1.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单位:分贝,符号:dB. (2)危害 30分贝40分贝,理想的安静环境; 超过50分贝,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70分贝90分贝,会使人厌烦,分散注意力; 90分贝110分贝,就是强噪声了,会使人感到刺耳揪心,时间长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3.减弱噪声的途径及方法 (1)消声: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机动车辆安装消声器、桌椅腿上装有橡胶垫等. (2)吸声、隔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城市道路旁装有隔音板、道路旁植树等. (3)隔声:在人耳处减弱,如戴上耳塞、防声耳罩等.,四、超声与次声 1.可听声 人耳能听到20 Hz20 000 Hz的声音. 2.超声 (1)定义:振动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 (2)特点:频率高、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3)应用:声呐、B超、超声探伤仪、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3.次声 (1)定义:振动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2)特点: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得很远. (3)危害: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毁坏机械、建筑等. (4)来源:有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龙卷风、泥石流等在发生前会先有次声辐射,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我们怎 样听见 声音,参考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较大,气体中的声速较小;同一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在15 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我们怎 样区分 声音,音调,响度,音色,定义:_,影响因素:_,定义:_,影响因素:_,定义:_,影响因素:_,参考答案:声音的高低 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音的强弱 跟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让声音 为人类 服务,听不见 的声音,噪声,超声: _,次声:_,定义:_,来源:_,控制措施:_,参考答案:振动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 振动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噪声是指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交通工具、工业、机械、建筑施工、人群喧闹等 主要从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条件: 要有发声体. 发声体要振动. (2)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3)发声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发声. (4)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例如,在15 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跟踪训练】 (2011淄博中考)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 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 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产生的原因和转换法.音叉发声时,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音叉振动不容易观察,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推测音叉在振动,这是一种实验方法转换法.,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跟踪训练】 (2011漳州中考)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 到他喜欢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 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_,也能辨认出演唱的歌手. 【解析】本题考查乐音的三要素的知识.扩音设备提高了声音的 响度,但是不能改变音色和音调;听众听歌声可分辨是谁唱 的,主要是依据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答案:响度 音色,噪声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1.噪声定义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跟踪训练】 (2011宁夏中考)下列做法中,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 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