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高中化学上学期第十一周化学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高中化学上学期第十一周化学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高中化学上学期第十一周化学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高中化学上学期第十一周化学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高中化学上学期第十一周化学平衡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平衡课题化化学平衡总课时2班级(类型)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化学平衡图像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各类图像重、难点【学习重难点:】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各类图像学习环节和内容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各类图像教师反思教学过程:1、图像的研究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题目信息或图名(2)确定坐标轴的含义:物理量和单位。横坐标是变量,往往就是某个外因,纵坐标就是具体的物理量。(3) 明确三个特殊点的含义:起点、终点、转折点(4) 曲线的变化趋势:根据所学的速率和平衡原理进行理解和判断,紧密联系化学方程式,联想勒沙特列原理。(5)作适当的辅助线:坐标轴的垂线,帮助控制变量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图像【练习1】反应aA(g)bB(g)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中abc为 ;(2)A的平均反应速率v(A)、v(A)、v(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 ;(3)B的平衡转化率(B)、(B)、(B)中最小的是 ,其值是 ;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采取的措施是 ; 比较第阶段反应温度(T)和第阶段反应温度(T)的高低;T T(填“”“”“”)判断的理由是 。 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任务3一能力提升】1、在80时,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n(mol)020406080100n(N2O4)0.40a0.20cden(NO2)0.000.24b0.520.600.60(1)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 (填“变浅”、“变深”或“不变”)。(4)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若要重新达到平衡时,使c(NO2)/c(N2O4)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5)如右图是80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2、如图1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H2247.3 kJ/mol,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请在图2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移动活塞时间CH4转化率图2图1甲乙甲3、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CH3(l)+H2O(l)HCOOH(l)+CH3OH(l) H0,某小组通过试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组分HCOOCH3H2OHCOOHCH3OH物质的量/mol1.001.990.010.52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右图。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在下图中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4.某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编号T/K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 molL-1298粗颗粒2.00298粗颗粒1.00308粗颗粒2.00308细颗粒2.00实验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请在图中,画出实验、和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5、甲烷蒸气转化反应为:CH4(g)+H2O(g)CO(g)+3H2(g),工业上可利用此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2。已知温度、压强和水碳比对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影响如下图:图1(水碳比为3) 图2(水碳比为3) 图3(800)(1)该反应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2)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降低反应的水碳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