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案例处理方法.doc_第1页
问题案例处理方法.doc_第2页
问题案例处理方法.doc_第3页
问题案例处理方法.doc_第4页
问题案例处理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覆盖问题如果用户投诉发生在某些小区的边缘,如手机接收信号显示两格或以下情况下出现此问题,可以认定为覆盖原因。此时做主叫拨不通的概率应该等同于做被叫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的概率。细分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上下行不平衡2、未考虑合路器插损区别3、小区重选频繁4、覆盖确实不好1、上下行不平衡或上行接收灵敏度低问题原因:当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在小区边缘将产生伪覆盖区;在伪覆盖区内手机能够正常接收基站的信号,但是无法接入系统。用户做主叫无法获得服务,作被叫时,就会出现不在服务区现象。定位手段:话统中的“功率控制性能测量”、“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等解决方法:a、检查工程安装质量;b、调整无线参数。2、配置基站功率未考虑各种合路器插损的区别问题原因:例如:SCU的插损比CDU高34dB,如果配置载频功率等级数据时没有考虑到两者的区别,将会导致配置SCU的小区下行功率偏小,覆盖不良。3、小区重选频繁导致用户做被叫出现不在服务区现象问题原因:小区重选过于频繁,会影响手机的接入性能。定位手段:实地路测和拨打测试;解决方法:a、通过网络优化改善小区覆盖b、调整无线参数。二、参数设置不当主要是指无线接口上与寻呼、接入、立即指配有关的参数设置。通过查询话统、告警等,看是否有RACH、PCH、SDCCH等过载的消息,这些信道的过载会导致“用户不在服务区”问题的发生。细分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PCH信道配置2、RACH信道配置3、SDCCH信道拥塞4、BSC数据配置错误或加载不完全1、PCH信道配置不当导致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问题原因:接入允许保留块数和相同寻呼间复帧数配置不合适容易造成PCH信道拥塞或寻呼速度慢。定位手段:话统“随机接入性能测量”中的“PCH过载次数”正常情况应该为0。解决方法:按照数据配置规范中相关参数配置原则对数据进行修改。2、RACH信道配置不当导致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问题原因:RACH忙门限、手机最大重发次数、扩展传输时隙TX-integer 等参数配置不合适容易造成信道请求冲突或检测不到。定位手段:话统“随机接入性能测量”中的“RACH过载次数”正常情况应该为0。解决方法:按照数据配置规范中相关参数配置原则对数据进行修改。3、SDCCH信道拥塞导致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问题原因:如果SDCCH拥塞,或者在SDCCH信道建立连接过程中失败,寻呼响应无法送到网络侧,就会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问题。定位手段:查看话统中“SDCCH拥塞率”等指标,正常情况下应该为0或接近为0。解决方法:造成SDCCH信道拥塞的原因很多,结合拥塞专题进行解决4、BSC数据配置错误或加载不完全问题原因:“小区模块信息表”等涉及CGI参数的表格数据配置不一致,或修改相关数据后加载不完全,可能导致因寻呼消息在模块间转发丢失而产生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相关案例:见案例2:某局双频网寻呼消息丢失案例。见案例3:某局GT表设定未生效导致取被叫路由失败解决方法:重新设定数据表或重新加载数据。三、系统容量或负荷过载系统容量或负荷过载(比如HDB过载、CPU过载、某些小区忙时容量过载等)情况下,由于取用户信息失败、系统流量控制导致的消息丢弃、用户不能够很快接入无线网络等原因,会导致“用户不在服务区”的问题,此种情况下要通过系统扩容等方式来解决。细分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HDB过载2、MSC过载3、BSC过载1、HDB过载导致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问题原因:HDB过载造成消息丢弃,使MSC取被叫路由流程异常导致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解决方法:HDB扩容。2、MSC过载导致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问题原因:MSC如果因内部处理负荷过重、A接口信令链路负荷过重、或BSC上报过载等原因启动相应的流控,将不会下发寻呼消息。最终导致做被叫时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定位手段:查看相应流控告警。解决方法:特殊原因的短时间过载不需要处理,长期过载需要扩容MSC3、BSC过载导致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问题原因:BSC过载会启动系统流控,流控到一定级别后系统会停止下发寻呼消息。定位手段:查看相应流控告警。解决方法:特殊原因的短时间过载不需要处理,长期过载需要扩容BSC四、寻呼策略系统中最大寻呼次数、寻呼重发时间间隔等参数都对“用户不在服务区”问题有影响;为了保证接通率,一般系统对一次呼叫过程中的寻呼消息都需要重发几次;在MSC和BSC的数据中均可以设置寻呼消息的重发次数,系统实际的寻呼消息发送次数近似等于两者相乘的值;若两者之间的参数配合不合理,如在MSC和BSC上均只设置了重发一次,则有可能因消息丢失、响应超时等原因,导致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现象。五、传输原因由于系统之间(比如ABIS接口的LAPD链路、网络侧各个实体之间的接口链路)和系统内部(如MSC与VLR之间的MEM链路、BSC/MSC各个模块之间的链路等)链路不稳定导致消息丢失,也会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查看告警得知。六、手机原因现在已知道部分型号手机本身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用户不在服务区”问题发生。其原因细分有以下几种情况:1、手机射频部分存在问题2、手机软件部分存在问题3、手机电源不符存在问题GSM网络的上下行质量问题!1掉话 掉话只是测试中最直接的现象,是网络中出现某些问题的最终表现。掉话产生的原因,从测试角度看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1)上行、下行质量差上行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是上行干扰,上行干扰可以通过在OMC查看小区TRX状况或CELL DORDTOR的报告得到。上行质量差的另一个原因是直放站干扰或其它电磁波发射源(如其他手机)干扰,这可以通过干扰报告和TA报告得出。下行质量差的情况可以通过测试软件中的RX_QUARLITY项直观地看到。下行质量差的原因较多,包括同邻频干扰、基站覆盖不好、手机移动中未能正常切换、基站硬件问题等等。针对上行干扰的解决方法:查找干扰源。针对下行干扰的解决方法:同邻频干扰时,采用改频方法;基站覆盖不好时,建议加站或扩容,或提高主控小区功率;手机切换不正常时,调整邻区设置;对于基站硬件问题,在OMC上调试或发故障单。(2)硬件原因硬件原因产生的掉话,通常为不明原因的网络挂机或信道释放,也可以表现为在较好的场强下质量很差,这可以通过OMC上的小区状态和告警,结合当天的统计和一些报告来判断。如果是硬件问题,则掉话现象会比较严重。解决办法:对能够确认的硬件原因,发故障单检查并更换硬件;对不能确认的硬件问题,可以通过倒换频点和选择性地关闭跳频或TRX等方法加以证实。(3)非网络原因掉话故障中有一些并不是网络原因造成的,而是测试软件或其他临时原因造成的。这些假掉话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干扰,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第三层消息中的DISCONNECT中的CAUSE)加以分析和判断。2接入失败接入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网络拥塞。拥塞分SDCCH拥塞和TCH拥塞,产生原因是基站信道(SDCCH或TCH)容量不足、基站覆盖不合理、基站硬件故障(基站收支路问题)等,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扩容、加站和检查更换硬件来解决。接入失败也可能是上下行质量差,导致手机与基站间的通信不成功造成的,我们可以用前面所述关于上下行质量方法进行判断并解决。3切换失败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基站参数设置有错误或不合理,切换目标基站有拥塞情况,切换目标基站有干扰情况,硬件故障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基站切换参数设置,查看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上下行质量、干扰状况、链路状况及硬件状况等等,并结合当时的统计及相关报告来判断,解决方法与解决掉话和接入失败的方法基本相同。三、实际情况举例测试系统在手机掉话时刻所采集到的数据显示比较全面,包括系统信息、呼叫统计信息、越区切换信息、手机下行信号强度、当前的位置信息等,此外还有一些系统内部的信息如第三层消息等也可以显示出来。从当前显示的信息看,3361基站信号很强,但是质量很差,在我们日常测试中这种情况都是由于干扰或是硬件问题引起的,通过OMC我们未观察到该基站存在硬件问题,由此我们认为该基站存在干扰情况,这样我们就可初步判断出掉话原因。手机掉话后马上进行小区重选,重选后的基站为914,但是BCCH与3361基站同频,结合小区分布图来判断,我们认定这个掉话是由于同频干扰引起的。同时我们发现掉话时3361基站的TA已经标为4,且覆盖方向也不应该是掉话地点,又经过分析,发引起掉话的主要原因可分为有无线链路故障,切换故障和系统故障3种。1无线链路掉话。1)由于话音质量差导致的掉话在电平量好的情况下,话音质量差主要分为两方面原因。a)由于同邻频干扰,或是外部干扰造成。其中同邻频干扰在话务报告中主要体现下行质量差,下行质量切换比例高。此类问题可通过话务报告结合RNP数据进行解决。外部干扰在话务报告中主要体现为上行质量差,小区上行idle信道干扰电平上升。常见的外部干扰主要有CDMA干扰和直放站干扰。其中,CDMA干扰主要干扰GSM上行低端频点(ARFCN从1-60左右),且CDMA干扰较稳定。而直放站干扰所有频点。此类问题可通过扫频测试解决。另外,天馈或基站硬件故障有时也会产生类似外部干扰的影响,分析时需加以注意。b)由于硬件故障造成。此类问题一般可通过信令跟踪根据各个载频质量,损耗等数据来确定具体的故障模块。2)由于电平差导致的掉话a)下行电平差。下行电平可在话务报告中和DT测试中直观的体现出来。下行电平差多数常见原因为覆盖问题。如覆盖漏洞,或小区覆盖过远都会造成下行电平差。如果在排除覆盖问题的情况下,基本上可判定为硬件故障。b)上行电平差。判断小区是否存在上行电平问题也可从话务和DT测试两方面入手.话务统计中,小区上行电平切换比例较高或在DT测试过程中,下行电平很好,在功率控制的前提下,手机以最大功率发射,且该区域没有任何情况的上行干扰,可判定为上行电平问题.另外,在处理投诉过程中,现场拨打测试时发现话音质量很好,拨打时却产生大量无原因的释放或听到网络忙得录音通知,一般也是上行电平问题。上行电平差主要有三种原因.一种是由于上下行链路不平衡,上行受限造成。直放站和微蜂窝的安装问题也会造成上行电平差.最后就是基站硬件故障造成的上行电平问题,尤其是一些带有塔放的小区.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原因对其进行解决。2.切换原因造成掉话.在无线接口上,引起切换掉话的主要情况有:1)频繁的切换失败造成切换掉话。在功率预算切换中,如果HOMARGIN设置过小,如果服务小区与邻区接受电平差不多时,容易引起乒乓切换,从而引入掉话。2)缺乏切换关系造成的掉话。3)切向泄漏的室内覆盖区域,占用室内覆盖系统的频点时往往因为无法及时切出导致掉话。4)服务小区越区覆盖导致掉话。服务小区超出本身规划的覆盖范围,因缺乏与远处基站的切换关系会导致掉话。如何提高寻呼成功率寻呼成功率的一般定义:寻呼成功率=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寻呼响应次数的定义:指本地区所有MSC收到的PAGINGRES消息的响应总和。包括二次寻呼响应。统计点为MSC。寻呼请求次数定义:指本地区所有MSC发出的PAGING消息的总和,不包括二次寻呼的消息。统计点为MSC。1.1.交换方面1、寻呼的策略:(1)GLOBAL寻呼、LAI寻呼(2)采用IMSI寻呼、TMSI寻呼.使用TMSI寻呼,增大寻呼信道容量(一个寻呼信令可以寻呼4个TMSI,而只能寻呼2个IMSI).2、交换侧的寻呼次数和寻呼间隔调整.寻呼重发机制如果放在BTS侧要比放在BSC侧的寻呼成功率要高些.目前交换采用两次寻呼或三次寻呼,有时候无线信道繁忙或其它原因,导致响应时间非常长,因此交换方面可以考虑稍微延长第二次寻呼发出的间隔时间。3、清除交换方的冗余小区数据(据反映,效果不明显)4、SAE检查5、路由表数据和B表检查6、EXCHANGEPROPERTIES检查:PAGING计时器的设置、重复PAGING方法的选择、IMPLICITDETACH的监管计时.7、EOS400的跟踪8、MSC侧T3113参数作用:寻呼等待定时器启动:MSC向BSC发送PAGINGREQUEST消息停止:收到BSC发来的PAGINGRESPONE消息超时:定时器超时后,MSC重发寻呼消息,并重新启动T3113定时器;重发次数由网络侧自定义。9.开启预寻呼功能(针对华为MSC)10.增大二次寻呼时长,减少隐含关机时长1.2.无线方面1.位置区更新、小区重选等都会影响PAGING。参考T3212和CRH参数的设置。减小T3212,使得出了覆盖区或者没电的手机,尽快被登记为DETACHED状态,不进行寻呼尝试,保证网络尽可能联系到手机用户。2.LAC划分和LAC区容量分析,合理的设置位置区范围,避免基站LAC插话现象。这样可以减少所有BSC系统从交换接收寻呼消息的负担,保证在一个LAC区内尽快把所有寻呼消息发出去。3.手机是否在服务区将直接影响系统所发寻呼消息能否被手机响应,保证手机在服务区则需要网络的覆盖达到一定要求。因此网络的健全程度将从根本上制约无线系统接通率的提高。寻呼成功率反映的是网络的覆盖问题,可调整手机上下行的接入。ACCMIN尽量放低点,但掉话率会上升,SEIMENS的还可以放低点RACHBT;4.减少网络干扰(外界干扰、CDMA干扰、一些特殊机关部门的干扰机);5.交换追出寻呼无响应多的小区,针对性的解决;6.通常情况下,网络拥塞是影响无线系统接通率提不上去最大的因素。如果出现信令信道拥塞,就可能造成寻呼消息丢失,直接影响寻呼成功率。例如:A口信令链路拥塞、PCH拥塞、SDCCH拥塞都会导致寻呼成功率下降。7.处理传输等影响较大的硬件问题(射频单元、CDU、天馈系统等)。小区信号不稳定时,寻呼成功率会相当差。如此,需要尽可能少用微波传输。8.有时候断站会影响相邻LAC的寻呼成功率的9.用户的个人行为,比如正在进行短信、彩信的发送等。短信中心的寻呼机制也应关注。我们曾碰到一个案例,由于新建的短信中心的寻呼重发次数与其它短信中心不同,导致全网寻呼成功率大幅下降。10.PAGING信道规划,确保PAGING信道的多少与网络的规模相适应,及时把交换所发出的寻呼消息尽快发送出去。可调整ccch_conf、bs_ag_blks_res、bs_pa_mfrms。要求在一个LAC区内所有基站数据该数据统一。11.启用联合寻呼,使GPRS用户在数据传送阶段也能收到寻呼消息.12,高忙时LAPD处理模块的负荷优化.13.检查SCCP与MSC的连接14.如果上下行信号不平衡,可能出现上行或下行信号很差,导致寻呼不到。15.手机问题。寻呼是交换机对移动台的呼叫,在每次移动台作被叫或接收短消息的时候,交换机都要对移动台进行寻呼。交换机对移动台的寻呼从寻呼的方式分为本地寻呼(LocalPaging)和全局寻呼(GlobalPaging),本地寻呼即在一个位置区内对移动台进行的寻呼,全局寻呼即在整个MSC内对移动台进行的寻呼。交换机可以使用TMSI或IMSI号码对移动台进行寻呼。当第一次寻呼不成功时,交换机会自动对移动台进行第二次寻呼。寻呼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网络的寻呼能力的高低,寻呼性能的高低也反映了网络的接通能力,是网络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寻呼成功率是这样定义的:无线寻呼成功率取自所有的端局(MSC),移动用户做被叫或接收短消息过程中端局(VMSC)向所属用户发起寻呼情况的统计,即:寻呼成功率=(寻呼成功数/寻呼尝试数)100%。无线寻呼成功率也是一项重要的网络质量指标。而且,这项指标还直接影响来话接通率和短信接收成功率等其它网络质量指标的优劣。因此,保持和提高无线寻呼成功率一直是网络优化部门的工作重点。寻呼成功率考核各地无线覆盖情况、网络运行维护优化的质量等,应归于基站的密度、发射接收功率的设置等。寻呼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寻呼成功率受到众多的因素影响,从根本上说,分为网络侧的原因和用户侧的原因。1.、网络侧影响因素无线小区寻呼信道拥塞通过话务统计发现话务拥塞小区。对于TCH和SDCCH,PCH,RACH,AGCH拥塞小区,可调整载频个数,修改其相邻小区最小接入电平(ACCMIN)及功率预算切换(LOCATING)等参数来减轻拥塞小区话务量;而对于由于切换原因造成的SDCCH拥塞,则可适当增加SDCCH,或重新调整基站之间的切换关系来减少切换,降低SDCCH信令量,消除SDCCH拥塞。总之,排除拥塞小区提高PAGING成功率。2、T3212和BTDM不合理设置BSC中周期位置更新计时器T3212与MSC中IMPLICATEDETACH计时器BTDM必须满足前提条件T3212=BTDM。在满足T3212=BTDM条件下,可对T3212,BTDM进行一些灵活的设置。例如对一些郊区站和农村站,由于盲区和信号差的地区比较多,就可以将T3212设置较小,如T3212=4(即24分钟做一次LOCATIONUPDATE)以尽量减少用户不在服务区和被IMPLICATEDETACH。而对于市区站来说由于平均话务量,信令量比较大,T3212就不宜设的太小,否则将会导致信令流量大增,增大MSC负荷,反而有可能降低寻呼成功率。对于BTDM这个计时器,设的过短虽可提高寻呼成功率,但将造成一部分用户被IMPLICATEDETACH,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BTDM若设的过长,虽然用户PERIDICLOCATIONUPDATE机会增多,有可能提高PAGING成功率;但也可能出现一种情况:用户长期呆在盲区(时间BTDM),这时此用户在MSC中依然处于ATTACH状态,当此用户做MTC时,VLR还会给此用户分配ROAMINGNUMBER,造成一次无效的PAGING,降低寻呼成功率。所以T3212与BTDM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很大的影响寻呼成功率,必须通过话务统计并结合BSC,MSC参数细致的分析来设置。3、基站的硬件故障及时排除基站硬件故障,保证基站的各模块正常工作,这是提高PAGING成功率的基础。通过道路测试、用户投诉以及话务统计都是发现基站是否正常工作的很好的方法。在发现基站可能存在硬件问题后,可以对基站硬件进行定点拨测或通过定义CTR来进行分析处理解决。4、同邻频干扰通过路测或通过MRR测量来发现同频、邻频干扰以及覆盖差的区域。依据测量结果改频点,调整天线挂高及俯仰角来消除同邻频干扰。调整TRX的发射功率、调整ACCMIN等参数,并依据实际情况控制每个基站的覆盖区域,以达到比较好的覆盖效果。5、基站建设跟不上用户的发展由于现在移动用户的大量增加,致使基站建设的步伐跟不上移动用户的发展,而出现覆盖盲区的情况,从而就会出现当MSC发出寻呼命令后,就如同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了寻呼响应。我们根据话务统计可以看出,在MSC3和MSC4,EOS400(寻呼用户无响应)的数量不较大,其中MSC3的EOS400的比例占到14.9%而MSC4的EOS400的比例高达20.95%,说明这两个MSC存在很大比例的覆盖盲区现象。用户侧影响因素6、用户侧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用户行为导致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拨号不全而拨出空号,导致无法正常寻呼。如何提高不同厂家基站间的切换成功率?1时钟肯定要保持一致,否则将会影响切换(BTS - BSC - 变码器 04、该小区的优先级别(CBQ)参数C1是小区选择时的判断标注:C1(received_signal_level-ACCMIN)-max(CCHPWR-P,0)max(CCHPWR-P,0)=CCHPWR-P,若CCHPWR-P0max(CCHPWR-P,0)=0,若CCHPWR-P0C2C1CROTO*H(PT-T);PT不等于31C2C1CRO;PT等于31MS进行小区重选情况1、小区变成BAR2、在最大重传MAXRET设定的次数内,MS仍然没能成功接入系统3、downlink上的BERhigh,出现link故障。4、servingcell的C10,则H=1若:惩罚时间-实测时间原C2即可,不同LAC的小区重选需加滞后后因子。使用C2的原因:C2比C1多了两项因子,CRO和TO*HCRO:使用CRO可以人为的补偿某个小区的可选择性。例如在某个信号质量好,用户又相对少的小区,可设置其CRO大一些,以便MS尽可能占用该小区。TO*H:TO*H的设置主要是考虑MS运动速度的补偿。若PT设置的较小,则H为零的可能性越大,即C2=C1+CRO,被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情况比较适用于高速公路等周围的小区。反之亦然。相关的参数:CELL_BAR_QUALITY设置小区的接入级别。有NORMAL和LOWER两种级别。在实际使用中,可结合起来使某一小区的可选性提升或降低。仅当小区重选指示(CELL_RESELECTION_INDICATION)激活时C2算法这几个参数才起作用,否则移动台将不考虑CELL_RESELECT_OFFSET、TEMPORARY_OFFSET和PENALTY_TIME的设置情况,因而此时C2=C1。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将触发小区重选1、移动台计算某小区(与当前小区属同一个位置区)的C2值超过移动台当前服务小区的C2值连续5秒。2、移动台计算某小区(与当前小区不属同一个位置区)的C2值超过移动台当前服务小区的C2值与小区重选滞后值(CELL_SELECTION_HYSTERESIS)之和连续5秒3、当前服务小区被禁止4、MS监测出下行链路故障5、服务小区的C1值连续5秒小于0有关切换参数设置的注释平均窗口尺寸的设置要对切换决定的迅速性和可靠性进行折衷。 2、为了作出迅速的切换决定,紧急切换(质量切换、电平切换、距离切换)的决定时间应该足够短。(2 或 3秒)3、为了保证切换决定的正确性,功率预算切换的决定时间应该足够长。(3 或 4 秒)4、使用跳频的小区应该禁止小区内切换,因为在跳频情况下无法通过小区内切换来降低干扰。5、所有类型的切换是否允许和具体操作都应由BSC来控制。虽然也可以由MSC控制越区切换,但不应选择这么做。因为这会增加MSC的负荷而且会延长切换的执行时间。6、为了处理数据库方便,我们应该尽可能使每个地方的设置一致。7、为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来回反复的功率余量切换(由接收电平的长径衰减造成),必需引入一个保护延迟:HO_MARGIN(cell1 - cell2) + HO_MARGIN(cell2 - cell1) = power budget hysteresis 0RXLEVMIN HOLTHLVDL和HOLTHLVULHOLTHLVDL和HOLTHLVUL RXLEVAMI (避免乒乓切换和不必要的切换) RXLEVMIN=RACHBT (使BTS对handover access消息敏感。用具体的dbm表示可以为:RXLEVMIN=12=-98dbm = RACHBT=105=-105dbm)1、紧急切换 TA过大紧急切换 质量差紧急切换 快速电平下降紧急切换 上下行干扰紧急切换2、负荷切换3、正常切换边缘切换 分层分级切换 PBGT切换4、速度敏感性切换(快速移动切换)5、同心圆切换部分功率参数,西门子参数名设 置解 释EMSPWRCTRUE是否允许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标志EBSPWRCTRUE是否允许进行下行功率控制的标志PAVRQUAL4-1对 RXQUAL 值进行平均的窗口尺寸,在做功率控制决定时使用。当使用 DTX 时才有效。PAVRLEV4-1对 RXLEV 值进行平均的窗口尺寸,在做功率控制决定时使用。当使用 DTX 时才有效。EBSPWCRTRUE在允许BS功率控制和跳频情况下的功率控制校正允许LOWTLEVD35下行链路增加功率的RXLEV 门限LOWTLEVU31上行链路增加功率的RXLEV 门限UPTLEVD50下行链路降低功率的RXLEV 门限UPTLEVU46上行链路降低功率的RXLEV 门限LOWTQUAD3下行链路增加功率的RXQUAL 门限LOWTQUAU3上行链路增加功率的RXQUAL 门限UPTQUAD1下行链路降低功率的RXQUAL 门限UPTQUAU1上行链路降低功率的RXQUAL 门限PWRINCSS3(6db)功率增加步长 PWREDSS1(2db)功率降低步长PWRCONF2(4 SACCH)等待新的发射功率得到证实的最大时间间隔PCONINT2(4SACCH)两次发射功率改变的最短间隔(一次功率控制执行被确认后功率控制决定挂起时间)GSM网络系统消息message简介message 1:小区信道描述+RACH控制参数message 2:邻小区BCCH频点描述+RACH控制消息+允许的PLMNmessage 2 bis:扩展邻小区BCCH频点描述+RACH控制消息message 2 ter:扩展邻小区BCCH频点描述2message 3:小区识别CELLID+LAI区识别+控制信道描述+小区选择+小区选择参数+RACH控制参数message 4:LAI区识别+小区选择参数+RACH控制参数+CBCH信道描述+CBCH移动配置message 5:邻小区BCCH频点描述message 5 bis:扩展邻近小区BCCH频点描述message 5 ter:扩展邻近小区BCCH频点描述message 6:小区识别CELLID+位置区识别LAI+小区选择message 7:小区重选参数message 8:小区重选参数在空闲模式下,网络通过BCCH信道传送系统消息1-4及7-8在通信模式下,网络通过SACCH信道传送系统消息5-6GSM网络产生单通、双不通原因分析(华为资料)1、无线部分:主要是无线环境的因素,如上下行电平不平衡导致单方质量差、干扰等原因;2、基站部分:硬件方面:单板(如CDU、TRX、TMU等)故障、TMU的SD529交换网表出错等;软件方面:“无线信道配置表”(时隙号)、“站点BIE中继模式表”(中继模式号与“站点BIE描述表”中不一致,导致级联站不能正常通话)等数据配置错误;3、ABIS口部分,主要是基站到32BIE之间(包括中间的中继传输设备),各接口处接头以及连线的端口质量、传输线路的误码等原因,可能导致单方话音质量的恶劣;4、BSC部分:硬件方面:32BIE至CTN之间所有单板及连线(包括母板);软件方面: BIE的时隙配置、BIE的HW配置;5、A接口部分:硬件方面:(1)单板故障:E3M板、MSM板、FTC板、MSC侧的DT板等;(2)连线错误(交叉线、鸳鸯线等);(3)拨码错误:12FTC以及13FTC上均有拨码设置TC板是否复用,MSM板上有拨码设置TC的维护控制信息所占用的时隙,如果拨码错误,也可以导致无话音或单通;软件方面:CIC配置,A接口中继电路是否可用的设置;在使用12FTC时,不可配置EFR业务(否则可能出现手机打固定时的单通,手机打手机时双不通现象);对于复用时的一组TCSM单元,4块TC板对应走信令的4个时隙均应配为不可用,最后一块TC板的最后一个时隙作为维护时隙时也应为不可用,否则可能出现无话音现象;6、MSC部分:硬件方面:(1)单板(DT、网板NET和CTN)故障或与背板接触不良,背板或槽位坏;(2)连线损坏或接触问题(如DT至NET间HW连线、SM与AM之间光纤连接、出局中继连线的连接等);软件部分:“半永久连接表”配置错,出局中继的数据配置错误;对于个别手机存在的单通或双不通情况,也有可能是手机本身的问题。处理建议:对于单通、双不通问题,可先从问题反馈中判断是一个BM下部分站点的问题还是整个BM抑或更大范围的问题,如果故障仅发生在出局时,可检查相应的出局中继及数据;对于本局内故障,可按照故障范围对各部分进行检查。 建议以硬件和数据配置的检查辅助拨打测试的方法定位。对于站点问题,在路测时注意通过测试手机记录呼叫所占用频点和时隙,以及所在站点;对于模块问题,可打开MSC侧维护台的“GSM用户接口跟踪”,作A接口电路拨测,由接口消息分析故障通话所占用中继,计算对应单板,从而检查相关单板及连线(从E3M至NET之间所有单板与连线,包括背板)。另外,在发生单通时也可通过手机打固定的方式进一步确定是上行或下行故障。1公共参数如CGI(小区全球识别)、BSIC(基站识别码)、BCCHNO(BCCH载波频率)、BCCHTYPE(BCCH组合类型)、BSPWRB(BCCH载波发射功率)、CBCH(小区广播信道)、AGBLK(接入允保留块数)、MSTXPWR(移动台最大发射功率)、HOP(跳频状态)、HSN(调频序列号)等。2空闲模式参数如ACCMIN(最小接入电平)、CCHPOS(控制信道最大发射功率)、CRH(小区重选滞后)、NCCPERM(允许的网络色码)、CB(小区接入禁止)、CBQ(小区禁止限制)、ACC(接入控制等级)、MAXRET(最大重发次数)、T3212(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CRO(小区重选偏滞)、SIMSG和MSGDIST(系统消息开关)等。3其它参数如Locating(位置更新)、DynamicMSpowercontrol(动态功率控制)、Idlechannelmeasurements(空闲信道测量)、Hierarchicalcellstructures(分层小区结构)、Cellloadsharing(小区负荷分担)、DTX(不连续发射)等。几个参数的解释.1BSPWRB(BCCH载波发射功率)此参数对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有很大的影响,设置过大,会造成小区实际覆盖范围变大,对邻区造成较大干扰;设置过小,会造成相邻小区之间出现缝隙,造成“盲区”。因此,当网络发生扩容或由于其它原因应该修改此参数时,在修改参数前后,均应在现场进行完整的场强覆盖测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小区的覆盖范围,一般不建议通过修改此参数来解决临时的网络问题。2CGI(小区全球识别)此参数保证了全球范围内每个小区都有唯一的号码与之相对应,可以使移动台正确地识别出当前网络的身份,以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地选择用户希望进入的网络;合理设置该参数,使网络能够实时地知道移动台的确切位置,以便网络正常地接续以该移动台为终点的各种业务请求;使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向网络报告正确的相邻小区情况,以便网络在必要的时刻采用切换的方式保持移动用户的通话过程。3ACCMIN(最小接入电平)为了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而无法提供用户满意的通信质量且无谓地浪费网络资源,GSM系统中规定,移动台接入网络时,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值;对于某些业务量过载的小区应适当提高小区的ACCMIN(小区的有效范围随之缩小),但ACCMIN的值不可过大,否则会在小区交界处人为地造成“盲区”。4MSTXPWR(移动台最大发射功率)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所用的发射功率是受BTS控制的,BTS根据上行信号的场强、上行信号的质量以及功率预算的结果控制移动台,提高或降低移动台的发射功率,MSTXPWR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控制邻区间的干扰,设置过大会增加邻区间的干扰,设置过小可能导致话音质量的下降,甚至产生不良的切换动作。5CRH(小区重选滞后)为了改善由于C2值有较大波动,而使移动台频繁进行小区重选的状况,GSM规范设立了小区重选滞后参数,要求邻小区信号电平必须比本区信号电平大,其差值必须大于小区重选滞后规定的值,移动台才启动小区重选。过多的位置更新会导致SDDCH拥塞,通过增大边界小区的CRH可以减少位置更新的次数。由此可见,合适的小区重选滞后电平对网络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6CBQ(小区禁止限制)对于小区重叠覆盖的地区,根据每个小区容量大小、业务量大小及各小区的功能差异,运营商一般都希望移动台在小区选择中优选某些小区,即设定小区的优先级,这一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小区禁止限制”来实现。假设微小区B与一宏小区A重叠覆盖某一区域,为了使微蜂窝B尽可能地多吸收B的业务量,(尤其是B区的边缘),可以设置小区B的优先级为“正常”,小区A的优先级为“较低”,这样在小区B的覆盖范围内无论其电平是否比小区A的低,只要符合小区选择的门限,移动台将选择B小区。在利用小区优先级为手段对网络优化时需注意,CBQ仅影响小区选择,而对小区重选不起作用。因此要真正达到目的必须结合CBQ和C2共同调整。7MAXRET(最大重发次数)该参数为当手机随机接入失败时可以重试的最大次数,当手机重试了MAXRET次仍未成功,则进行小区重选。一般地,MAXRET值越大,试呼的成功率越高,但同时RACH信道、CCCH信道和SDCCH信道的负荷也随之增大。在业务量较大的小区,若最大重发次数过大,容易引起无线信道的过载和拥塞,相反,若最大重发次数过小,会使移动台的试呼成功率降低而影响网络接通率。因此,合理地设置每个小区的最大重发次数是充分发挥网络无线资源和提高接通率的重要手段。8T3212(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GSM系统中发生位置更新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移动台发现其所在的位置区发生变化,另一种是网络规定移动台周期地进行位置更新,周期位置更新的频度是由网络控制的,而周期长度则由参数T3212来确定。位置更新是网络与移动用户保持紧密联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周期越短,网络的总体服务性能越好,但要注意,频繁的位置更新有两个副作用:一是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对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各个实体的处理能力(包括MSC、BSC、BTS);另一方面则使移动台的功耗增大,使系统和移动台的平均待机时间大大缩短。9RLINKUP(上行无线链路超时)当网络在通信过程中上行话音质量恶化到不可接受且无法通过射频功率控制或切换来改善时,网络可以强行拆链,由于强行拆链实际上是引入一次“掉话”的过程,因此必须保证只有在通信质量确实已无法接受时,网络才认为发生上行无线链路故障。网络中有一计数器S,该计数器在通话开始时被赋予一个初值,即参数“上行无线链路超时”的值,若每次网络在应该收到SACCH的时刻无法译出一个正确的SACCH消息,S减1。反之,网络每接收到一个正确的SACCH消息时,S加2,但S不可以超过参数“上行无线链路超时”的值,当S计到0时,网络报告上行无线链路故障。10RLINKT(下行无线链路超时)当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下行话音质量恶化到不可接受且无法通过射频功率控制或切换来改善时,移动台或者启动呼叫重建,或者强行拆链。由于强行拆链实际上是引入一次“掉话”的过程,因此必须保证只有在通信质量确实已无法接受时,移动台才认为下行无线链路故障(故障报告过程同上)。11DMPSTATE(M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采用MS动态功率控制可以尽量减少无线空间的干扰,可以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同时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也会有所降低。12DBPSTATE(BT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为了在一定的通信质量下,尽量减小无线空间的干扰,GSM系统中一般都具有BTS的功率控制能力。功率控制是否应用,可以通过设置参数“BT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DBPSTATE)”来确定,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下行干扰,这对于频率复用度较高、干扰大的网络会起到很好的效果。13DTXU(上行非连续发送)上行非连续发送(DTXU)方式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话音间歇期间手机不传送信号的过程。DTXU在上行链路的应用使通话的质量受到相当有限的影响,但它的应用有两个优越性,即:无线信道的干扰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使网络的平均通话质量得到改善;同时DTX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移动台的功率消耗。14DTXD(下行非连续发送)下行非连续发送(DTXD)方式是指网络在与手机通话过程中,话音间歇期间,网络不传送信号的过程。DTXD在下行链路的应用可以减少基站的处理器负载。15IHO(小区内切换开关)接收电平很高、接收质量却很差的情况一般是由于存在外部干扰造成的,这种干扰一般也仅仅存在于个别频点上,采用IHO可以减少对通话质量的影响。小区内切换功能在监测到通话质量较差的情况时,将连接切换到质量好的信道上,以维持较好的服务质量。16ICMSTATE(空闲信道测量状态)在信道空闲的情况下,BTS必须对每个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这时测量到的信号被认为是一个干扰信号,称为空闲信道干扰电平,它的信号强度反映了某个信道受到干扰的大小。它可以作为OMC一项统计数据,反映网络中无线干扰的情况,同时可以作为指配信道的依据。在指配信道时,优先考虑干扰比较小的信道,可以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使用户得到较好的服务。17ASSOC(指配其它小区允许)在呼叫建立的指配过程中,由于拥塞原因可能导致指配失败,这种指配失败可能导致整个呼叫的失败。在GSM系统中规定了一种避免此类失败的功能即ASSOC,实际上是BSS直接将MS指配到邻区的TCH信道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呼叫成功率。修改某个参数可能提高某种性能,但同时也伴随着其它性能降低的结果,比如ACCMIN,将之提高,可提高话务掉话比,同时降低掉话次数,但是长途来话接通率、话音接通率会有所降低;对于MAXRET参数,设置为7时可提高随机接入性,但会导致掉话的升高,如设置为4,可能降低掉话次数,但随机接入性可能较差,等等。SDCCH没有拥塞,TCH拥塞严重,修改那些参数首先,扩大基站的容量(1)直接扩容,最有效(2)新建1800,大致相当于2块1800载频换1块900载频。 其次,增大原有设备的承载能力(1)单载频小区合并CCCH与SDCCH,争取1个TCH,大约20%的改善(2)合理利用排队,在同样拥塞的情况下,改善用户的感受,很好(3)开半速率,干扰对半速率的音质影响较大,但由于减少了频点,可以降低干扰,这是矛盾的(4)经常统计一下可利用的TCH数,看与设定的是否一致,比如:MOTO的设备长有动态分配的SDCCH不能释放的现象。(5)将SDCCH转化为TCH,当初分配那么多干什么? 其次,其他小区分担些,解决一些癣疥之疾.(1)天线俯仰与方位;(2)话务均衡:C1C2、CBA、CBQ、切出门限;(3)降功率,如果扩容意味着降低功率,那还不如降低后先看看话务能够降下来(以上3条的前提是别的小区在交界处覆盖良好);(4)拥塞切换(要求关掉该小区后,覆盖仍然良好) 再次,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效话务量,比如:对方无应答时的回铃音、录音通知,这些是不进入计费的。可以考虑缩短这些事件,比如:对方无应答时的等待时间由1分钟减为40秒。录音通知找个嘴快的人说。 最后,就是牺牲用户或其他指标了:(1)关掉小区内切换、减少小区间切换(因为切入受阻也计入拥塞)(2)加大WaitIndication,个人感觉没什么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