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精品教案集锦五年级下册第三组10 杨氏之子 单位:济南市后魏小学 设计教师:韩国美教材解读: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让学生通过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学习难点:理解古文的意思,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了解世说新语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有这样一个妙语故事: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同国民党政府谈判。在我方义正词严面前,对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词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从而既摆脱了困难,又迫使对方陷入无地自容的窘境。这样妙语的故事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去认识一位九岁的小男孩。板书:杨氏之子2读题,解题。(“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二、读通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2检查读通情况(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3)反复熟读设计意图:这是小学生初次学习文言文,因此把文章读正确是学习的重点。三、理解文意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以下字词比较陌生或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其父:他的父亲。其,他。(2)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3)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4)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5)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6)禽,鸟类。以上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理解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难点,文言文的语言凝练,一些字有古义和今义的区别,不能简单地凭着字的今义去歪曲文本的原义。在这一刻的教学中,要体现理解文言文的学法指导。四、质疑问难,背诵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二、体会语言精妙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九岁孩童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体会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拓展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四、课外延伸,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活动要求,自选活动方式,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板书设计:杨氏之子(巧妙应答机智幽默)杨孔此(杨梅)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相关链接:(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二)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五年级下册第三组11 晏子使楚 单位:济南市后魏小学 设计教师:韩国美教材解读:这是一篇课文历史故事,选自林汉达主编的中国历史故事从书中的春秋故事。课文讲的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前后三次企图侮辱、取笑晏子,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楚王陷于自讨没趣,十分尴尬的处境,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故事表现了晏子聪明、才智过人和极力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2.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 “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学习重点: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学习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背景,揭题。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3、尝试给课文分段(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2)分段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二课时一、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可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有关句子与背景,作深入地探讨。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把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连起来,做比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这是抓住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骂晏子无能,侮辱点由外而内,由晏子个人延伸到齐国,楚王心中已经恼怒。第三次,在前两次失败后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骂,采取迂回战术,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3)晏子是怎样反驳的?晏子第一次对楚王侮辱的反驳: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先肯定两点: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进而依两个肯定的判断让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领悟。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以发展思维的独创性。比如阅读晏子第二次反驳,可能有的学生会领悟到,晏子反驳不仅有力,而且很艺术。楚王说齐国没有人,是指没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没听懂以及夸张和取笑的方法反驳楚王。当楚王更明确侮辱晏子和齐国时,晏子装作为难,提出撒谎和说实话的请求,然后用贬低自己为“最不中用”的人,鞭挞楚国为最下等国家。这中间有装傻、自贬、取笑、卖弄,在嘻笑之间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尴尬的地步。第三次反驳更为艺术,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赃,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说出一个结论:水土不同,结果不同。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中有攻: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3、全班交流。(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对晏子毫无办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5、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6、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示一下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5、进一步理解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6、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边讲课文,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学完三个小故事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课文。二、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学生分组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板书设计:晏子使楚 楚王钻狗洞下等人押强盗晏子 (失败)(胜利) 狗国下等国生盗之国相关链接:【楚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西周时立国,大约在今湖北荆山一带。后来楚国不断扩大势力,占据了长江中游,后又灭越国,占江、浙,先后于湖北的丹阳(秭归东南)、郢(江陵)和河南的陈(淮阳)安徽春(寿县)建立都城,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消灭。【春秋末年】“春秋”这一历史时期的称呼来自春秋一书。春秋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相传最早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也称左氏春秋。这本书后来由孔子进行了整理修订,并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教材使用。这本书记载了由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了解这一段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典籍资料。对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现在人们说法不一,但一般都倾向于以周幽王之子平王宜臼继位的公元前770年为始,至周敬王44年(公元前476年)为止。“春秋末期”即指这一时段的后期。晏婴(?公元前500), 中国春秋时齐国的思想家。字仲,谥平,亦称晏平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继其父晏弱任齐卿,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卒于景公四十八年。前后从政56年,声名显于诸侯。他主张修文德,轻鬼神。景公生病,意欲降罪祝史,他以为不可,于是进谏说:“虽有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彗星出现,景公想举行禳祭,他用“天道不谄,不式其命”的道理,说明祈福禳灾无益,要求齐君善理政事,多关心人民疾苦。他还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烹饪、奏乐为例,指出了和与同的差别,说明事物矛盾“相成相济”,并在“和”与“同”的关系问题上发展了史伯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可”与“否”对立统一的观点。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君所谓否,而有可焉”。他还明确指出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现象相反相济的规律。晏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见于左传。晏子春秋是战国时人纂辑而成的,学术界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托,不足信。 五年级下册第三组12 半截蜡烛 单位:济南市后魏小学 设计教师:韩国美教材解读: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他们与敌人的对话中:伯诺德夫人“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蜡烛)“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结果,杰奎琳的巧妙伪装出来的可爱和天真、毫无破绽的理由打动了德国少校,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学习难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学生准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课时安排: 1课时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板书设计:12半截蜡烛点燃熄灭重新点燃端走 夺回拿上楼相关链接:1、介绍二次大战: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2、介绍马赛曲“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五年级下册第三组13 打电话 单位:济南市后魏小学 设计教师:韩国美教材解读: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学习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学习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学习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学生准备: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课时安排: 1课时学习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板书课题)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2、学生自主学习。3、集体交流:(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例如: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乙:是够啰嗦的。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乙:废话。甲:讨论吗?不讨论。乙:人家没事。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乙:他在这报账呢!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4、想像: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2、小结: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3、学习表演: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五、拓展阅读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再次感受相声的语言魅力。板书设计:打电话相声说话啰唆通俗易懂废话连篇风趣幽默耽误事情语言夸张 说话要明白简练给人启迪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口语交际三 劝说 单位:济南市后魏小学 设计教师:韩国美教材解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这里有规劝的意思,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习目标: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学习重点: 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学习难点: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课时安排: 1课时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意义 1、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1)片断一:汉武大帝中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的场面。 (2)片断二:成长的故事中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的场面。 播放录像前,先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 2、在这两个录像片段中,你看到的,听到了什么? (1)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 (2)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了什么”。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1)阅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打开学生的思路。(2)自由地说说。三、自由练说,模拟表演1、你最想对谁,对那种情况进行劝说?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会更好?2、学生轻声地练说。3、师生模拟表演。(1)学生说明当时的情况。(2)教师扮演被劝说对象,学生扮演劝说者,模拟表演。(3)师生共同评价模拟表演的情况。教师可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或者在评价中随机地指出或引导学生指出劝说是要注意的事项:说话态度要真诚;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比如对长辈要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气,比如紧急的情况就不能慢条斯理;一般要分析原因,指出改正的方向等。四、修改提高,分组表演1、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说效果。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提高自己劝说的意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五年级下册第三组习作三 学写发言稿 单位:济南市后魏小学 设计教师:韩国美教材解读:本次习作是写常用应用文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安排此次习作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是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学习目标:了解发言稿的一般写法,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的发言稿。学习重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学习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不同类型的发言稿若干份。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说说你听到过的最精彩的、印象最深的发言。2、今天,我们要学写发言稿,想一想你在哪些场合需要准备发言稿。 (竞选班干部,运动会上代表运动员发言,领奖时发言等) 二、明确情境,试写发言稿 1、假如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怎么来写发言稿呢? 2、讨论:这份发言稿,至少要说明白什么? (1)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我要竞选班长。 (2)要讲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3)要讲清楚我的打算: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尝试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三、共同评议,修改发言稿 1、同桌相互读读各自写的发言稿,相互探讨,提出修改意见。 2、选择三位同学的发言稿,展示评议。 (1)评议标准: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即有没有说清:“我要竞选班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和“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2)评议过程:一项一项的对照,同时评价语言是否通顺。 3、各自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写的发言稿。第二课时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件),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的重点:(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尝试写一写其他的发言稿。 4、课堂交流、评议。附1:竞选班长的发言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和诗意。因为有了“进取”之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良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有了“平和”之心,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有了“宽容”之心,才使我胸怀宽广、虚怀若谷,接受同学的意见,与他人合作把班内活动处理好。那“二意”呢?增一份创意我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展示我们班独一无二的风采;添一点诗意我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变不惊,临乱不慌,从容不迫。对待班内活动,我又将如何做呢?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班级必须要做到合理分工,让最合适的人去做他最擅长的事,从而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班集体。其次,我会努力做到将大家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增强班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最后,我将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效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假如我能当选,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班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也许有时候我太活跃了,但是我相信,有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附2:运动员代表发言稿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在这百花争艳的春天,在这充满团结、奋进、友谊氛围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我校首次体育盛会长风小学首届趣味运动会。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本届运动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家长、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发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对学校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年,是我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由新校向强校转变,稳步持续发展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刚刚闭幕的区运会上,我校取得了乙组总分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此外,还夺得了多项竞赛的冠亚军。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体育工作,并为学校体育工作做出辛勤奉献的领导、老师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届趣味运动会是创造性体育盛会;是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促进发展的盛会。在本届运动会中,我谨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听从指挥、服从裁判,在比赛中坚韧顽强、拼搏进取、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成绩。最后,祝我校首届趣味运动会圆满成功!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回顾拓展三 单位:济南市后魏小学 设计教师:韩国美教材解读:本次交流平台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积累对联,目的是使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展示台”作为综合性学习的组成部分,是为学生提供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的舞台,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3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学习难点: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学生准备: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词。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激情导入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读对话,交流感受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2.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1)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例1:晏子使楚中晏子三次回答都很机智例2:半截蜡烛中一家三口的说话都很巧妙,特别是杰奎琳说的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很巧妙地迷惑了德军;“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更是迎合了德军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护了蜡烛。例3:打电话中的年轻人说话不简练,太啰嗦了:如:“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例4:请客一文中不得体的语言表现:“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是“来的都是不该来”,得罪了到场的客人。“不该走的又走了。”意思是“没走的是该走的”,又得罪了没走的客人。“我说的不是他们。”意思“他说的是最后没走的”,于是他就得罪了所有的人。(2)剧本、相声的特点剧本: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ATravel Plan Lesson 13 Beijing Is Great!(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 溶液的pH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Unit 7 Lesson 38 Hobbies Are Fun!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教学设计(冀教版)河北专版
- 船舶卫生与卫生设施管理
- 3 荷花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4《地球 我们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 第6课时Presenting ideas +Reflection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
-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 五 年、月、日第4课时 24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
- Module 2 Unit 2 What are you doi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年诗词大赛考试题库资料300题(含答案)
- 河南省2024年英语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一材多题型精讲(语篇填空第一节、完形填空、作文)【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AQ/T 2055-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验规范 第1部分:固定式空气压缩机(正式版)
- 瑞幸加盟合同范本
- CJJ 122-2017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题库含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教学课件
- 国内外化工发展情况及安全形势
- 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第12题出处及变式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