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doc_第1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doc_第2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doc_第3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doc_第4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集中学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 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备课人张玉平上课人上课时间课型学习目标1、学习消息的一般知识。2、掌握消息基本特点。3、分析本文的层次结构。重难点1、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过 程 与 活 动【课前预习】:一、搜集资料,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1、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2、新闻的特点: 3、新闻的结构:二、基础字词1、注音: 芜() 当() 歼() 瞩() 溃( )退 要塞( )2、解释:业已:溃退:锐不可当:【课堂学习】一、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有条件的可以听录音)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标题: 导语: 主体: 3、了解三路大军的进军战况,完成表格渡江区域地点时 间战 况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二、精读课文,讨论: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2、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3、“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4、文中的“此种情况”是指什么情况? 5、上文从两方议论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方议论为什么一详一略?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6、“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句中,“不料”应怎样理解? 7、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和表示具体数字的词语?三、品味语言: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1、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2、语言的精练、铿锵。如: 3、富于感情色彩。如:四、小结课文(从主题和写作特点两方面): 【课堂反馈】:一、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所以,放在中路军之后来写。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全部渡过了长江。3、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说明 B.记叙 议论 C.议论抒情 D.说明议论4、在叙述中插入议论句用意理解正确的项是(多项选择)( )A.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B.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C.说明战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必败无疑。D.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5、段第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 )A.嘲讽 B.批评 C.斥责 D.抨击 二、课外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这则消息也是毛泽东同志写的,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早播发20个小时。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这则消息的导语包括了四个要素:_;_;_;_。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本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开始,其意义在于_。3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4这则消息中,作者对我人民解放军的看法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盘点收获:学(教)后记学(教)侧记二、1第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人:人民解放军;时间:21日;人数:大约二十万人;事件:渡过长江。 2(有道理即可)。 3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 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4导语:第句话。概述我中路军“胜利南渡长江”这一主题。主体部分为句。每句为一层。第句:概述我军对敌发动进攻的时间,突破敌人防线的地点。第句:概述敌军防线不堪一击,士气低沉以及败逃情况。第句:正面描写我中路军渡江作战的情况,概述战斗所花的全部时间,战斗的结果以及发展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