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人文社会学系自我评鉴报告.doc_第1页
区域人文社会学系自我评鉴报告.doc_第2页
区域人文社会学系自我评鉴报告.doc_第3页
区域人文社会学系自我评鉴报告.doc_第4页
区域人文社会学系自我评鉴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竹教育大學九十五年度區域人文社會學系評鑑 區域人文社會學系自我評鑑報告 聯絡人:_楊雲龍 _聯絡電話:_(03)5213132-2800_ 電子郵件:_.tw_系主管:_楊雲龍 _目 錄九十五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自訂配分與實地訪評評分表.1摘要2第一章 導論2第一節區域人文社會學系之歷史沿革2第二節自我評鑑過程2第二章自我評鑑之結果6第一節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6第二節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12 第三節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17第四節研究與專業表現22第五節 畢業生的表現29 第三章總結與改進建議36第一節自我評鑑結果之總結36第二節自我評鑑之改進方案38附錄1-基本資料表48附錄2-分項評鑑表.70附錄3-綜合訪評敍述.171九十五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自訂配分與實地訪評評分表受評學校:新竹教育大學 受評系所:區域人文社會學系項目系所自行配分訪評得分委員一委員二委員三委員四委員五平均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20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25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25研究與專業表現20畢業生表現10總分100實際得分:備註:1.受評系所應依據所屬學門所訂之配分權重上下限,自行決定各評鑑項目之配分,惟總分需為100分。2.無畢業生之系所,項目五之畢業生表現仍須配分,惟不列入評鑑,評鑑得分則依前四項配分加權計算。摘要第一章導論第一節 區域人文社會學系之歷史沿革 本系之前身為社會科教育學系,於民國七十六年師範專科學校改制為師範學院時,由原史地組改制成社會科教育學系,其設系目的仍與專科學校時代一樣,為培養國小社會科師資。為深化教學與研究成果,本系於九十年設立社會科教育碩士班。近年來由於受到師資多元化的教育改革及少子化社會現象的衝擊,本系遂配合本校改大轉型為教育大學計畫,於九十四年八月更名為區域人文社會學系,冀望培養社會所需的旅遊與文化導覽、地方社區營造以及地方文化產業工作之人才。同時,為了提供現職國小教師繼續進修終身學習的管道,本系更設立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班。第二節 自我評鑑過程 依據本校之評鑑工作時程表,本系隨即着手擬定95年度系評鑑之自我評鑑流程與各階段工作內容(如表一)。首先,系主任召集本系全體教職員及學生代表說明此次教育部評鑑的重點及其意涵,並根據評鑑五項指標,進行任務分工(如表二),由系辦負責蒐集與整理評鑑資料,提供各組教師撰寫自評報告書。俟各組自評報告書完成後,本系即召開會議,相互研討自評報告書內容,並予以修訂;隨後,本系即邀請校外相關領域學者專家擔任訪評委員蒞臨進行實地訪評其流程如表三,本系復針對訪評委員所提各項建議補實評鑑相關資料,並擬出具體改善策略。表一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評鑑時程表時間工作內容95年3月2日第一次系務會議會議知會全系教職員,並成立評鑑委員小組,請全系老師學生提供資料與意見95年3月中旬召集評鑑委員討論並分工自我評鑑工作95年3月29日第二次系務會議討論本系系目標、特色與評鑑各項資料之收集及工作進度95年5月上旬聘請校外教授:清華大學通識中心主任沈宗瑞教授、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張長義教授、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王俊秀教授、等三位為評鑑諮詢委員,先做課程評鑑。95年5月2日參加校內系所評鑑說明會95年5月9日接獲學校提供之系所手冊。95年5月17日評鑑小組會議報告系辦資料蒐集情形、說明評鑑表格填寫及討論評鑑項目分配權重比例。95年5月18日至95年6月16日 完成自評報告書初稿。95年6月23日、6月28日邀請訪評委員沈宗瑞教授、張長義教授及王俊秀教授進行實地訪評95年7月7日至95年8月23日依照訪評委員之訪評結果修正自評報告書後送人社院審核,審核完畢後本系依學院意見再修正報告書。95年9月1 日至95年9月29日上傳基本資料表95年8月24日至95年10月2 日前依學院、校評鑑小組意見修正,完成評鑑報告書,並送教務處表二 區域人文社會學系評鑑小組委員系所評鑑標準負責委員一、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李文政老師曾慈慧老師二、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倪進誠老師許佩賢老師三、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陳鸞鳳老師丁志堅老師四、研究與專業表現闕雅文老師曾慈慧老師五、畢業生表現鄭國泰老師表三 訪評流程表(6/23及6/28)時間工作項目人員說明11:00-11:15訪評委員會議訪評委員主席由訪評委員互推一人擔任主席11:15-11:30學門簡報學門主管1. 相互介紹2. 聽取學門概況簡報11:30-13:00午餐各訪評委員、學門主管、教師代表、行政人員、學生代表。安排午餐與午休場所13:00-14:00進行各層面分項評鑑(檢視教學設施、觀察教學活動及查閱資料)。訪評委員、學門主管、系務老師、行政人員1. 相關教師及行政人員陪同,以備查詢2. 參觀有關場所及一般教學作業情形,查閱各項資料。14:00-14:30訪談各訪評委員、學門主管、教師代表、行政人員、學生代表。1.與教師座談,以了解教師之教學概況,及其對學門之建議。2.與學門相關行政人員訪談。14:30-15:001.與學生座談,以了解學生對學門之意見反應15:00-15:30訪評委員討論訪評委員分別討論評鑑結果,並撰寫訪評意見。15:30-16:00綜合座談訪評委員、學門主管、教師代表、行政人員。由各組召集人提出評鑑相關問題。第二章自我評鑑之結果第一節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壹、現況描述 本系原名社會科教育學系,初設立之宗旨在培育國民小學優質的社會科教學師資。其後,為了配合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本系的發展方向與重點為培育社會學習領域統整課程之師資,並致力於相關教學與教材之研發。鑒於學術研究能夠深化學生的專業素養,同時也為培養專門的社會學習領域之研究人才,本系於民國90年新設碩士班。此外,為落實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成效,並配合教育部教師終身學習政策,本系復於94學年度成立桃、竹、苗地區第一所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暢通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在職進修管道,培養具備社會領域新課程所需專業素養之人才。 惟近年來由於受到師資培育多元化之發展趨勢,以及受到少子化社會現象的衝擊,教師就業市場供過於求,師範畢業生就業日益困難。為因應此種轉變趨勢,師範院校必須面臨轉型的挑戰。本系乃配合本校改大轉型的計畫,積極尋求轉型發展,培養學生其他專長以應社會的新需求。在轉型過程中,本系曾積極邀請外校學者專家與本系教師及學生代表共同商討轉型方向與未來發展目標。幾經系內商討,並經本校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准,本系遂於94年8月1改名為區域人文社會學系,開展轉型的第一步。轉型初期除繼續強化社會領域師資培育之目標外,更將整合本校其他各系所既有資源,創造具有競爭優勢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使之具有深度觀光導覽、田野調查技巧、文化行政和社區組織規劃等能力,以因應未來地方社區營造及地方文化產業人才之需。貳、特色 在籌畫轉型過程中,本系曾多方了解國內相關系所之辦學目標(如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之人文社會學系及花蓮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等),並積極探求與本系未來教育發展目標攸關之教學與學習活動,以為借鏡參考。相較之下,本系在辦學方面具有如下一些特色: 一、強調科際統整教學與研究 當前學術發展趨勢已從昔日的分科專業走向現今的科際整合,其中有關人文社會的教學與研究更是為甚。蓋人文社會的研究係從人、事、時、地、物等各方面,來探討自我、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所涉獵的領域範疇涵蓋甚廣,非單一專業學科所能夠為之,必須有賴學科的統整,才能有效提昇教學與研究之水準。本系承襲培育國小社會科教師的傳統,長期致力於歷史、地理、社會科學三個領域整合工作,系上專任教師的專業知識領域包含歷史學、地理學、倫理學、哲學、社會學、法律學、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公共政策、以及景觀設計與規劃等學科。這正是本系在轉型為區域人文社會學系時的最大特色與優勢。目前國內各公私立大學中有關人文社會的系所鮮少具有如此跨領域整合特色的師資結構。此外,本系於90至94學年度間,承辦教育部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地方研究整合學程空間與時間的對話,成效卓越,累積不少地方文化社會教學與研究的統整經驗。因此,在現有堅實的學科統整條件與經驗的基礎之上,本系未來發展將配合學校整體轉型計畫,進一步結合校內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藝術與設計學系、音樂學系等、以及原住民教育中心等單位,冀望能全方位提昇國內人文與社會統整教學與研究的水準。二、深耕本土地方研究近年來台灣地區本土研究蓬勃發展,方興未艾,為了使相關研究更加精緻及深入,因此本系將先致力於桃竹苗區域性的人文社會研究,這也正是本系當初於轉型時,決定改名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的初衷,希望發揮本系師資結構的既有優勢,開發本土地方研究的能量,深耕本土地方研究的成果,以為本系未來發展的另一特色,期盼本系致力於本土地方的研究與教學成果以及對本土地方相關研究資源之蒐集調查及整理,能為日後台灣的地方學研究奠定堅實基礎。三、著重人文與科技融合在當前高度資訊化的社會中,傳統人文社會的研究實已無法一成不變,如何結合數位科技與傳統人文社會研究已成為一種時代趨勢,這也正是本系因應資訊時代的需求,極欲在地方研究中將資訊科技統整於人文社會研究的教育目標。讓學生學習如何將人文社會的研究成果以數位化的方式加以記錄、典藏與呈現。例如,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空間資訊收集、處理、分析與呈現等功能的應用將能夠彌合數位科技與人文社會研究之間的落差,更能夠落實地方研究整合學程之教學,使學生能夠提升學習效能,達到本系轉型之目標。因此,本系於民國92年積極爭取教育部改善教學補助,建置了設備完善的地理資訊系統教學教室。希望藉地理資訊系統組成一個數位科技結合傳統人文社會學科的教學研究團隊,進而透過堅強之師資陣容,深化資訊時代學生地方研究之能力。四、在地全球化的新思維因應歷史的客觀趨勢與社會的發展規律而造成的全球化現象(Globalization),以及R. Robertson所提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之概念,已成為現今世界學術與教學潮流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全球化說明了全球流動(flow)的論述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似乎沒有一個國家能抵擋這種時代趨勢,而這種流動實牽涉了地域(local)和全球關係的重造,也基於此,全球化也已加強某種再地域化(Re-localization)。不論是區域環境領域或者人文社會領域均強調區域整合以便思考全球化衝擊中在地文化的因應與轉型,國際研究都以放大到區域或者洲際的觀念,並整合不同領域的學者思維。歐盟的區域研究學者也提出未來在跨領域研究中,需整合生態學、景觀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與管理領域,此種科際整合的特色正是本系所具備的條件。故本系在教育部九十五學年度大學教學卓越計劃申請案中,提全球化之創新學習與在地化之創新學習兩項計畫案並已獲通過核定,執行經費440萬元,本系已規劃邀請國外學者專家蒞臨本系擔任講座教授並協助本系未來發展方向規劃,提昇教學與研究水準。參、問題與困難本系原名社會科教育學系,在傳統上原屬於培育國小社會科教師的師資培育單位,由於時空環境的變遷,於去年配合學校改名大學計畫將系名改為區域人文社會學系,並調整課程與師資結構以因應轉型之需求。然而一個原本以師資培育為單一教育目標的單位驟然間要作大幅度的轉型發展,其所可能遭遇到的困難與限制,實想而知。這些困難與限制大抵如下: 一、轉型初期的適應與特色定位問題迫於師資培育單位轉型不可避免的趨勢,本系師資培訓課程將逐漸減少,相對地非師資培育的社會需求課程則有所增加,短期間雙軌並存,如此自然容易造成學生學習上的混淆,甚而無法釐清自己未來發展方向。此外,本系未來發展的最大優勢與特色為,結合歷史、地理、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進而發展出銜接國際落實在地的本系特色,然而也由於正值轉型初期,各領域之間的銜接與配合並不容易界定與融合,不過深信隨著往後課程與師資的逐步調整,終將落實本系轉型的發展目標。二、與時代脈絡接軌的目標在轉型初期,本系的教育目標、課程均在不斷地調適中,以期未來更能與時代接軌。目前所有與時代接軌的計畫已研擬完畢,包括全球化課程如國際課程、交換學生與聘請國外教授,在地化課程為地方學研究的進行、創立地方研究平台、深入聚落之田野課程。但這些課程目前尚在審議之中,因此要完全接軌仍有差距,有待進一不努力,此乃本系目前所遭遇的問題與困難。 肆、改善策略針對上述的問題與困難,本系所研擬的改善策略詳述如下:一、強調科際整合,以及知識的活學活用為因應科際統整的學術發展趨勢,本系乃積極在課程設計上與教學策略上,進行學科整合工作,期盼藉此提昇學術研究之水準。為此,本系將充分利用既有發展國小社會科統整教學的優勢基礎,繼續推展歷史、地理與社會科學領域的統整,並根據本系在九十至九十四學年度間執行教育部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地方研究整合學程空間與時間的對話,所獲取的地方研究整合經驗與成果,促成本系科際統整教育目標的實現。此外,在九十五學年度教育部大學教學卓越計劃中,本系已獲核准通過全球化之創新學習及在地化之創新學習兩案,總經費達440萬元,希望通過計劃的執行能益加落實本系科際整合及知識活學活用之教育目標的實現。二、規劃落實全球在地方化研究的課程當前台灣地區本土研究蓬勃發展,許多地方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工作,卻由於相關專業人才不足而陷入停滯的瓶頸窘境。因此,本系規劃兼顧學理探討與社區實踐的課程,積極培養訓練地方文化與社會研究、鄉土教學及社區總體營造優質專業人才。桃竹苗是一個多元文化資源豐富的地區,頗值得深入探討,就族群而言:有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等族群自我特色;就產業發展而言,各地發展出各自特色,桃園為航空及工商大縣,新竹為高科技工業重鎮,苗栗則以農業與觀光相輔相成。因此,本系將先致力於桃竹苗區域性研究,提供學生學以致用的場域,學習地方研究資源之蒐集調查與匯整等技能,落實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地方研究知能。然而,在發展地方學研究之餘,本系亦同時強調全球化趨勢對本土發展的衝擊與影響,進而提出與國際接軌的策略。為此,本系在九十五學年度教育部大學教學卓越計劃提出全球化之創新學習及在地化之創新學習兩案並已獲通過。該兩案的執行將大有助益於本系落實全球在地化課程目標的達成。三、規劃更具特色及實用色彩的教學研究主題為了培養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文化產業人才,本系將更進一步著手規劃具有專業與實用價值的教學研究主題,其規劃原則為:(一)理論與實務結合除了要求學生於在學期間重視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學習外,同時也增加同學們資料蒐集,調查分析等實務技能,例如田野調查技巧,藉以收到理論結合實務之效。(二)專業與通才並重歷史學、地理學與社會科學可以各自獨立,也可以互相啟發,因此除了強調專業深度訓練之外,也必須輔以廣度的通才教育,亦即專業的通才教育,避免造成同學們在學習訓練上的偏差。(三)人文與科技融合透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幫助學生將人文與科技兩者融合,將學習研究成果利用科技方式保存記錄及呈現,也是本系因應邁入二十一世紀資訊化時代所要努力的目標。為了能使本系所培養的同學具備紮實的區域研究能力與實務基礎,在課程的設計上強調資訊科際融入教學研究,例如增加地理資訊系統、遙感探測以及結合全球定位系統之數位地理資料調查課程,俾使同學能夠運用現今最尖端之空間資訊技術於社區營造規劃、文史資料調查、產業分析等等的應用課題上,以及空間資料分析、模式建構、公眾參與等等學術議題上,提升學術與實務的競爭力。第二節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壹、現況描述一.課程設計(一)大學部課程架構94學年度大學部入學新生畢業學分數可分為148 學分(師培組)與128學分(非師培組)兩類,所有學生須至少選修普通課程30學分(含共同科目12學分與通識科目18學分)、系專門課程78學分(含必修42學分與選修36學分)、自由選修20學分(可含本系選修課程、跨系、校或國選修課程、增能學程或教育專業學程課程)及教育專業課程40學分(師培組方需選修)。本系學生若經過申請與甄選程序取得修習其他教育專業學程(如國小、幼教或特教學程)之資格,可在自由選修中涵蓋該學程學分至多20學分。課程架構如下表所列:課程類別普通課程系專門課程自由選修教育專業課程最低畢業 總學分數共同通識小計必修選修小計師培組121830423678040148非師培組121830423678200128系共同必修的基礎課程主要涵蓋邏輯學、統計學與區域、人文社會主要學科概論,旨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及在區域研究中對人文與社會基礎學科的知識與分析能力。系專門課程之設計,細分為下列四類:(1)公共領域服務、(2)人文分析與社區營造、(3)環境資源經理、(4)教育增能等。此乃秉持本系多元師資結構的優良傳統,培養學生對人與時間、人與空間、以及人與社會的必要專業知識與技能。(二).碩士班課程架構碩士班研究生至少需要修滿一般課程32學分及必修碩士論文4學分。課程分必修及選修課兩類,必修課程為12學分,必修課程計有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法、質的研究法、論文研討等課程;選修課程至少20學分,包括社會學習、歷史學、社區營造、地理學、社會科學、環境鄉土等領域,提供具有區域、人文、社會等相關背景之學生進階的選擇。二、教師教學 本系目前有專任教師14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2名,另聘有兼任教師4名,皆在各領域中學有專精。以學科領域來看,歷史領域2名,地理領域4名,哲學、政治學、法律學、社會學、經濟學、公共行政、景觀規畫及社會科教育各有一名,教師專長十分多元化,所開設課程都是考量系所發展及教師專長而決定,並無兩者不符合的情形。教師原則上依各職級規定的基本時數排課,全系平均每學期開設有50-60門課程,數量、內容及品質均可以滿足學生需求。 每位教師均擁有有專屬的研究室,讓老師有教學準備及研究的專屬空間。研究室的設備依據每位老師研究領域及專長所需,由教師依每年系所分配經費提出申請,或由研究計畫經費支應,幾乎都可以滿足教師教學與研究需求。教師的課程大綱隨時更新公布在系所網頁上,同學可藉此了解課程內容,作為自習或選修的參考。每學期課程結束後,除了學校實施的教學評鑑之外,系上也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以作為教師教學改進的參考。貳、特色一、課程設計(一)大學部課程架構系專門課程之設計,除考慮區域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理之外,更為直接因應社會就業之需要,因此就下列四類進行說明:(1)公共服務領域:主要為引導學生能進入公部門就業,提供公部門服務時所需的政治、經濟、社會、法律、規劃與管理等相關專業知識;(2)人文分析與社區營造:主要是培養學生以 “社區” 為區域尺度的相關知識與技能,除重要的地方文史、文化資產、產業經濟之外,對於實作課程的強化是本類課程的重心;(3)環境資源經理:主要是訓練學生環境資源分析與應用的能力,透過傳統調查與現今科技的相互輔助,達到業界資源經營人力所需的條件;(4)教育增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研究,是此類課程規劃的主要特色。值得再提的是,為了能培養同學具備紮實的區域研究能力與實務基礎,在課程的設計上,除加入環境的分析與規劃、景觀建築設計、鄉土考察等傳統實作課程之外,亦已加入地理資訊系統、遙感探測以及野外調查理論與實務等現代科技課程,俾使同學能夠運用傳統技術與現今最尖端之空間資訊技術於社區營造規劃、文史資料調查、產業分析、公眾參與等的應用課題上,同時提升學術與實務的競爭力。(二)碩士班課程架構碩士班課程規劃的理念為,加強專業、活學活用,強調如下課程特色:(1)理論與實務結合;(2)專業與通才並重;(三)人文社會與科技整合。二、教師教學 1.教師專長涵蓋公共服務領域、人文社會分析與社區營造及環境資源經理各領域。2.專兼任教師各有所長,互補不足。3.教師教學資訊透明化、全部上網、隨時更新。4.教師有固定的專屬研究室,設備乃根據教師需要提供。5.系辦各項教學器材、影印服務等都十分方便。6.教師依據個人專長開設課程。7.對於教師的教學方式或內容,學生有各種表達自己意見的管道,教師可以得到學生回饋,以做為改進參考。參、問題與困難一、課程設計(一)大學部課程架構(1)必修課程學分比例稍高:現今系專門課程需修習的學分數為78學分,其中必修為42學分,已超過系專門課程的1/2。(2)各領域課程內部整合性仍待加強:現有之公共服務領域、人文社會分析與社區營造、環境資源經理、教育增能等四類課程,有些許課程仍不易看出該課程和領域方向間的連結,仍有調整的空間。(3)規劃設計等應用層面的課程比例偏低:由於各領域的走向是朝向應用層面規劃,但現今理論與應用課程之比例,明顯仍為理論層面偏高,易產生名實不符的情況。(二)碩士班課程架構(1)選修課程之次領域數目過多:目前碩士班課程以社會學習、歷史學、社區營造、地理學、社會科學、環境鄉土等相關領域為主軸,由於總課程數不多,卻擁有如此眾多的研究方向,易導致研究不易聚焦的情形發生。(2)部份領域課程學分數偏低:研究生修課扣除必修之12學分外,選修至少仍需20學分,但現今部分領域課程不足此學分數,如社會學習領域(僅6學分)、社區營造領域(僅10學分)、環境鄉土領域(僅12學分)等,將可能造成若有學生對此些領域有高度興趣時,無法提供其至少20學分的最低需求。二、教師教學1.本系每年分配到的圖書經費有限,研究教學所需圖書及資料庫仍感到不足。2.教師雖有專屬研究室,但圖書及設備日益增加,仍稍感空間不足,在研究室中沒有與學生討論的空間。3.教師教學負擔雖已逐年減低,與其他大學教授時數的規定相比,可變通的彈性較小。例如指導研究生必須花很多時間,但並無減授時數的規定,結果變成收指導研究生是增加負擔。又如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時數有彈性,但本校的規定是取高標準,例如助理教授教育部規定是9-10學分,本校規定10學分。4.評量回饋均在期末施測,教師無法在學期中,立刻做出回應或改善教學。肆、改善策略一、課程設計(一)大學部課程架構(1)降低必修課程學分數:建議將系專門課程中的必修學分數降到總學分數的1/2以下(即39學分數以下),讓學生有更多選修機會。(2)重新檢討與修正各領域的課程組成:由於正值改大新課程架構之初步實施,許多課程正可藉此機會重新調整。調整的範疇除了可以開設新課程之外,亦可藉由既有課程內容的檢討與修正來因應,使領域內的課程能契合該領域的需要。(3)增加應用與操作之相關課程:從既有的四大領域課程分析,公共服務領域、人文社會分析與社區營造等領域,仍可加入更明顯與具體的應用課程,如公共服務領域實務或社區營造實務等方向的課程,以改善現今理論與應用課程之比例,達成名實相符的目標。(二)碩士班課程架構(1)降低領域數,適當合併相關領域:建議可將目前既有之歷史學、社區營造兩領域,以及地理學、環境鄉土兩領域,在不損及原始目標下,進行適當的合併;另外,再將社會學習領域定義為從屬領域。如此可使研究方向易於聚焦,使碩士班課程更具特色化。(2)確保各領域擁有20學分以上的修課選擇:在進行上述領域的縮減調整後,各主要領域便皆擁有超過20學分以上的學分數,對於特定學生的修課選擇將得以滿足。二、教師教學 1.經費、空間及獎勵研究的變通方法等,都需向學校方面協調與爭取。2.設計更靈活的回饋評量機制。 第三節 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壹、現況描述自師範校院培育國小教育師資的任務已達成階段性的使命後,本校朝綜合大學的方向轉型,本系的發展方向業已轉型為,為社會培養地方文史工作、社區總體營造、環境資源分析與應用、以及資訊科技統整人文社會科學等人才。在課程的設計上,必須兼顧各領域基礎素養的養成與專業素養的培育,因此,大學部的課程規劃情形如下:1.大學部學生必須修滿42學分的系必修課程以及36學分的系專門課程,必修學分加上校共同科目共計54學分,選修學分加上通識科目及跨系自由選修共計74學分,必選修分配實屬合理,由於校必修的共同科目以及系必修的專業科目多於一二年級修習,因此開課規劃上,銜接的專業選修科目多集中於三四年級,非銜接的部分則有部分於一二年級開課,以利學生有更專業的判斷以及流暢的課程銜接來選定其要修習的科目。而研究生不含論文必須修滿32學分,其中12學分為必修學分(包含研究方法與論文研討)以及選修課程20學分。2.本系大學部專業選修課程共分為(1)公共領域服務、(2)人文社會分析與社區營造、(3)環境資源經理、(4)教育增能共計77門課195學分,研究所分為(1)社會學習領域(2)歷史學領域(3)社區營造領域(4)地理學領域(5)環境鄉土領域(6)社會科學領域,共計39門課92學分,學生可針對其性向與興趣從中選擇其欲修習之科目,達成專業訓練的目的。3.從學生針對課程內容的反應結果來探討,大部分的學生均認為能滿足其選課的需求。為符合學生學習的需求,本系相關圖書儀器、專科教室設備的數量及品質與人力保管的配置與執行情形如下:1.本系設有地理教室、歷史教室、社會科教室以及資訊教室四間專業教室,供相關課程教學及研究使用,教學設備方面可分為資訊硬體設備(電腦、印表機、繪圖機、掃瞄機等)、資訊軟體設備(地理資訊系統軟體、繪圖軟體、統計軟體等)、資訊收集設備(數位相機、全球定位儀傾斜儀、測距儀等)、多媒體設備(地圖、影帶、單槍投影等),均能提供給教師教學研究及學生學習時使用。另外相關圖書除一般性的書籍於圖書館統一保管借閱外,專業書籍則由各老師保管,提供學生借閱。2.本系設有行政組員一名以及行政助理一名,除協助系主任處理系務外、尚協助處理學生學習相關的事物(如選課、設備保管與出借、課程協調、訊息傳達等)。3.本系前述專業教室除於上班時間供上課使用外,其餘時間均開放給學生使用,在非上班時間學生可至系辦公室辦理教室借用登記。資訊教室上班時間有專人(研究生工讀)負責管理,學生可以依需求使用。部分書籍及儀器設備學生可至系辦公室登記借用,然某些專業圖書及儀器設備受限於管理人力的不足,由各教師負責管理與維護。各專科教室平時聘僱工讀生負責打掃及維護,資訊教室則由系助理負責軟體的更新及硬體的維護。4.本系各教師可於學期初提出聘用研究生協助教學工作的申請,統一由系辦公室根據教師需求,負責徵聘事宜,由各教師確認後,予以聘用。為資助家境情況不佳的同學,以及幫助研究生在無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從事其論文研究的工作,本系設有相關獎助學金提供學生申請,其中:1.本系碩士班獎助學金依學生工作比重發放,30用於系務行政工作,70用於輔助教學使用,凡全職研究生均可申請。校內相關獎學金的申請(如清寒學生獎助學金、仁愛助學金)由學生依其需求及成績表現逕行向學校提出申請。2.學生工讀人力的分配,在碩士班研究生方面,主要負責系務行政及輔助教學工作,大學部學生方面,主要負責系上環境整潔的打掃工作。3.本系每學期初均會於系辦公室公布工讀生聘用需求,各研究生及大學生均可提出申請,由系主任及課程負責教師裁奪聘任與否。本系大學部學生亦有申請系上工讀的機會,其工作性質以環境整潔為主,每週工作10小時。另外,學生也可申請校內各處室的工讀機會。在研究生與指導教授的互動方面,研究生除在課堂上接受指導教授的專業指導外,本系教師均另安排有研究生指導時間,充分掌握研究生的學習進度。此外,為確保指導教授與研究生間論文指導與研究的品質,於研究所設有論文研討課程,除擔任課程老師與所有研究生均需參與討論外,發表論文之學生的指導教授也受邀參與,以期對研究生論文進展有所助益。貳、特色由於本系整合區域、人文及社會科學相關研究,因此本系課程規劃涵蓋人與空間、人與時間以及人與社會的多元整合,且兼具理論與實務並重,因而教師在教學課堂上無不竭力培養學生在知識、情意及技能上的學識涵養,因而在教材及教具的使用以及評量上豐富且多元,其中主要特色為:1.各間教室均配備有投影及放影設備,教師均配備有筆記型電腦,且有專屬之資訊教室,教師課堂教學有八成以上會使用到這些資訊設備。此外,影帶教學、儀器操作(衛星定位儀、搖篩機、立體顯微鏡、電子求積儀、立體鏡)以及野外現場的參訪與資料收集分析訓練,均顯示本系相關課程資訊及教具運用的多元。2.學生學習成就的評量,除傳統的紙筆測驗外,更包含實機資訊能力測驗、口頭表達與綜合思考測驗、答辯能力測驗等。作業的要求除了包含書面報告外,更包括行動劇場、作品設計與展出等不同面向的表現方式。本校發放給各系與全校學生之選課手冊中,所規定之選課辦法,經過第一階段的選課、第二階段的抽籤、第三階段的加退選等三個階段的手續,讓學生能充分選擇想要修習的課程。同一門課程選修人數過多時,所有的的同學也有公平抽籤的機會,試聽之後還能經過加退選的階段做仔細的抉擇。 本系從民國九十三年起,開始實施預選辦法,將老師們擬於下一學期或下一學年擬開設的課程逐一條列成預選單,發放給系上各年級的同學事先預選,做為教師們開課的參考。實施以來學生反應良好,開課可以達到一定的成效。本系的導師制度,基本上是配合全校導師實施辦法實行,研究所和大學部每一班都設有導師一人。本系的導師各個都非常盡責,對於學生的生活、課業、感情生活以及家庭關係都很關。 導師每一週有固定班會時間和學生就班上共同事務進行溝通和意見交流,並於班會記錄簿中將活動內容詳細記錄,導師們都很珍惜能有此段時間關心學生,也作學生和學校每一個行政單位中間的溝通橋樑,使校務、教學能更順利進行。 多年來,本系導師盡量實行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學生和導師的關係親密如父母、如兄姊,常能及時提供幫助、解決困難。本系的導師們每一學期均會利用時間和學生個別或小組聚餐,深入了解學生,和學生建立較親近的網絡,並提供及時的幫助或抒解學生的課業與生活壓力。 此外,本系還實施有老師晤談時間的制度,導師除了有每週的班會時間外,尚且在每一週另外排定2小時的時間,讓學生能在教師研究室,就學業、生活、生涯規劃、甚或情感等各類問題與教師晤談。實施以來學生使用率甚高,對學生學習與生活等各方面均有具體與實際的幫助。 本系除了正式課程之外,也也積極推展下列課餘活動,冀望能提增學生的知能,俾有助於未來職場就業。這些活動包括:1.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地方學程時間與空間的對話。該研討會歷經一年的籌劃,於93年11月6日正 式辦理,成果豐碩,對學生國際視野的開闊頗有幫助。2.本系相關領域教師更於課餘時間輔導本系學生組成之采風社社團活動。多年來,該社團常利用週末或 假期,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全省各地進行采風參觀,深入地方鄉土文化的體驗、調查和訪問,給學生許多額 外學習的機會,並有助於社區的發展。3.本系常利用系週會時間,邀請國內學者專家給全系學生作專題演講,擴展學生學習的視野與專業素養。4.系上地理專業教授與歷史專業教授,利用晚上時間義務爲學生開設地理讀書會與歷史讀書會,鼓勵深化學 術研究。實施多年以來,在教師與學生的努力與堅持下,成效頗佳,除本系學生參予外,尚有畢業系友及 鄰近現職國小教師參與。迄至目前為止,已有多位本系畢業生,先後考取台大地理研究所、政大歷史研究 所、彰師大地理研究所、東吳歷史研究所、台北教育大學社教研究所、中興都市計畫研究所、以及本系碩 士班等。 參、問題與困難1.部分學生反應歷史相關課程,特別是世界史的部分,尚嫌不足,希望能增開此類課程。2.由於本系行政人力資源有限,因此對協助學生事務的處理,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象。3.系上所能提供大學部的工讀金額有限,無法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肆、改善策略 1.有關世界歷史課程的開設不足確是事實,本系近一、二年來曾不斷透過公開方式徵求此類學有專精的人才, 惟事與願違,迄今尚未能聘請到該領域的教師。本系除將繼續徵求人才外,短期內將先聘請兼任教師開課, 以為因應。 2.盡量向學校爭取全職工讀生的員額,以支應學生事務的行政工作的需求。 3.本校所能提供的工讀名額確是有限,將向學校努力爭取更多的工讀機會。第四節研究與專業表現壹、現況描述本系共計有 14 位專任教師,自2002年至2005年共計發表 52 篇期刊論文,其中有 2 篇TSSCI期刊論文;專書著作共計 29本。研究成果豐碩,研究品質亦佳。在研討會論文部分,近三年來,本系教師共計發表40篇研討會論文,對學術與創新活動之參與相當熱烈。有關研究計劃方面,本系有25人次教師擔任研究計畫主持人,21人次擔任研究計畫協同主持人,另外8人次與外界合作執行計畫。此外,有45人次教師參與各類整合型計畫,其中地方研究整合學程空間與時間的對話與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試題研發 社會均由系上老師擔任計畫總主持人,整合系上多位老師與其他學校老師的專長,跨領域合作,展現出優質之研究團隊與熱絡之學術活動氛圍。在研究生部分,本系碩士班畢業生大都在國中或小學的教學現場,發揮所學,教導社會科學與區域人文社會相關學科之學問。自2001年成立迄今已5年,共培育15 位碩士。碩士論文均經嚴格考核,學術品質佳。本系研究生在學期間共發表,期刊論文11篇,畢業後更持續從事研究,共發表15篇期刊論文,4篇研討論文,1篇專業論文,學術活動熱絡,研究成果佳。貳、特色一. 強調科際統整之研究本系教師之相關研究,包含傳統學術領域分野中地理、歷史、政治、哲學、法律、教育、政治、經濟中相關領域,強調科際統整之研究,與系上辦學目標相互呼應,並與教育部目前規劃之跨領域整合之學門架構不謀而合。 二. 著重人文與科技融合,與研究之理論與實務結合本系教師提供產、官、學界社會服務之情形包括:協助輔導小學鄉土課程研究與設計,編製鄉土教材課本、鄉土教材教學科研習及辦理新竹市國小教師野外實察教學研習。亦有老師擔任公家機關計畫審查委員、顧問等,著重人文與科技融合,與研究之理論與實務結合,能夠充分應用所學,對產、官、學界提供服務,顯示系所之學術競爭力。本研究所有畢業生都在國中或小學的教學現場,發揮所學,教導社會科學與區域人文社會相關學科之學問。亦有多位畢業生擔任小學社會科教育之輔導員。所培育之碩士畢業生在學術與就業市場中受到充分肯定。三.在地全球化的新思維因應歷史的客觀趨勢與社會的發展規律而造成的全球化現象(Globalization),以及R. Robertson所提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之概念,已成為現今世界學術與教學潮流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全球化說明了全球流動(flow)的論述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也闡明國族或國家(nation-state)似乎不太可能抵擋這種時代趨勢,而這種流動實牽涉了地域(local)和全球關係的重造,也基於此,全球化也已加強某種再地域化(Re-localization)。不論是區域環境領域或者人文社會領域均強調區域整合以便思考全球化衝擊中在地文化的因應與轉型,國際研究都以放大到區域或者洲際的觀念,並整合不同領域的學者思維。透過科際統整,深耕本土地方研究,整合台灣社會發展的要求,以因應全球化的衝擊,正是本系研究發展上的重要目的與特色。參、問題與困難本系教師論著大多屬台灣區域性人文社會相關之研究領域,因此研究成果大多發表於國內期刊或國內研討會,較少於國際期刊或研討會上發表,日後將鼓勵教師於國際期刊或研討會發表著作,期盼能與國際學術接軌提升本土學術研究的地位。肆、改善策略 為提昇本系教師研究成果的國際學術地位,本系擬採取如下可行策略: 1. 依據本校所訂專家學者短期講學與研究作業要點,有計畫地選送本系教師,赴國外相關大學或研究單位, 作短期進修或參與國際性之學術合作交流計畫。2. 依據本校學術研究發展獎助要點及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審查施行細節,鼓勵本系教師從事專業研究計畫, 並於國外學術刊物發表著作。3. 逐漸減少本系教師的授課負擔,並根據教學助理經費補助辦法,提供必要的研究助理協助,使教師更能 激發研究潛能,提昇教師的專業研究表現。 4. 對以外國語言於國際學術刊物發表著作之教師,提請學校依現有獎助辦法給予獎助,對擬以外國語言於 國際學術刊物發表著作之教師,則請學校提供必要之外國語言修改或潤飾的協助。 第五節畢業生表現 壹、現況描述在轉型前,本系成立的教育目標,在於培育優質的的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師,本系培育之畢業生絕大多數都能學以致用,任職於全國各地國民小學,其餘小部分則選擇繼續升學進修。根據本系電話訪問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歷年來(88-94年)畢業系友從事教職者高達73.74%,其他職業者9.354%,升學者3.95%,待業者5.03%,另失聯系友7.91%。(如下表)本系迫於情勢發展而不得不轉型後,畢業生從事教職者大為減少,而改從事其他行業,另升學人數也有所增加,除報考本系碩士班外,尚有投考數位研究所或教育所等。由於本系初逢轉型期,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表現,仍有待繼續密切追蹤調查與評量。 本系畢業生就職於國小教職者,均能發揮所學,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亦普遍受到良好的肯定。畢業生自認為所受到的社會評價,非常好有6.5%;良好者高達64.6%;由此可知,本系歷年的畢業生有接近七成(67.4%)認為自我表現受到業主的肯定,這頗值得本系師生共同期許。畢業校友升學、就業狀況分析表畢業級數從事教職其他職業者就業者小計升學待業失聯畢業生總數88級3703700037百分比100%0%100%0%0%0%89級3003000939百分比77%0%77%0%0%23%90級4104100142百分比98%0%98%0%0%2%91級3113210639百分比79%3%82%3%0%15%92級3313420541百分比80%2%82%5%0%12%93分比35%40%75%13%10%3%94級19827310040百分比48%20%68%8%25%0%總計20526231111422278百分比73.74%9.35%83.09%3.95%5.03%7.91%貳、特色本系教學強調理論與實務結合,加上教師均熱心教導與關懷,因此畢業生在社會上的表現,呈現以下幾點特色:1.學生在校所學與社會工作表現密切相關。根據本系調查統計分析,本系所培育的畢業生大體都能從事與在校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受訪者,回答所學與就業非常相關的為28.9%;認為有相關的為55.6%;兩者合計高達84.5,至於自認為不知道或不相關只有11.1%。由此可知,本系畢業生大都能在畢業後從事與所學相關的職業。2.本系畢業生大都能與本系保持良好的聯繫。本系一向着重營造學生間的良好人際關係並積極維持人力資本和人力銀行存摺的概念,在這方面也獲得豐碩的結果,本系培育的畢業生,都與系上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聯絡,近五成的學生會與師長保持良好的聯絡,畢業生間和學長姐之間亦維持著很好的互動關係,常常聯絡的佔有22.9%,偶而聯絡的有70.8%,兩者合計高達93.8%;由此顯見,本系在維持畢業生之社會資本能力,所獲得的具體成效。 本系畢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