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山东农业发展格局演变 专业代码: 070703 作者姓名: 屈兴乐 学 号: 2007201933 单 位: 环境与规划学院 指导教师: 张锦宗 2011年5月31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目 录前言11 相关研究背景及研究区简介11.1 研究背景11.1.1山东省农业综合实力11.1.2农林牧渔业21.2 研究区简介22 数据来源及数据结构32.1数据来源32.2数据结构33 研究方法34 研究过程54.1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54.1.1 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54.1.2 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64.1.3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64.2 实施课题研究64.2.1 搜集资料64.3 数据处理方法74.4 研究结果及分析74.4.1 1999年农业发展状况74.4.2 2009年农业发展状况124.4.3 1999-2009农业发展演变164.4.4 山东农业发展格局演变235 结论23参考文献25致 谢26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第一大省,山东省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目前山东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东西部区域差异显著。本文通过利用纵向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山东省县域农业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时期山东省农业发展格局状况,揭示山东省各县市农业的综合实力。并为今后山东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借鉴。关键词:农业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趋势1AbstractAs we know,Shandong Province has become the largest agricultural province of China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But Shan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uneven, its different between east region and west region. This dissertation put to use analysis longitudinal methods analysis,take Shandong country agricultural economy for example, analysis the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each period,and then reveal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shandong countrys agriculture.And 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Agriculture.Keywords:Patter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Trends15山东农业发展格局演变前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粮食安全的保证,是优质初级生产原料的重要供给源。农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问题。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好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对我省加快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第一大省,山东省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目前山东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东西部区域差异显著。本文通过利用纵向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山东省县域农业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时期山东省农业发展格局状况,揭示山东省各县市农业的综合实力。并为今后山东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借鉴。1 相关研究背景及研究区简介1.1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10,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896.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山东县域经济GDP总量为1810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38亿元,乡村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301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22.25亿元,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民有1622万人。1.2 研究区简介山东,古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全省划分为17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140个(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 4。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5。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2 数据来源及数据结构2.1数据来源本课题的数据来源于山东省1999年各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笔者以它为依据,从中选取乡村人口数、农林牧渔业从业数和第一产业增加值三项指标对该课题所要研究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评价。这些指标较客观、较全面地反映了各县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2.2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称为结构。由于本课题所涉及到的原始数据是以表格形式存在,所以我们所研究数据的结构属于集合结构。它的特点是除了同属于一种类型外,别无其它关系。这需要对数据进行次一级的处理,化繁为简,进而得出数据间的相互关系,以便进一步研究分析。3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山东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这就需要对山东农业发展格局做好定量定行的分析,进而对各个区域做到准确、全面的比较评价。笔者对1999年、2009年农业发展状况这两部分运用权重分析的方法对所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所谓权重,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为了利于相互比较,首先首先对农林牧渔业占乡村就业比例情况、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情况三样指标采用公式(1)处理。Mi=(Ni-Nimin)(Nimax-Nimin)(1)在上述公式中,Mi为农林牧渔业占乡村就业比例情况、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或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情况的标准化值,Ni为三样指标之一的现值,Nimin为三样指标之一的最小值,Nimax为三样指标之一的最大值。在此借鉴曹颖秩等的研究以及根据作者对此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对三项指标权重赋值分别为30、30、40.分别用各指标得分乘以相应权重,得到各指标分项目得分(满分为100),把各个县市所有指标上的分项目得分求和得到各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总得分。对“1999-2009农业发展演变”中的“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演变”、“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演变”采用组距分组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组距分组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组数。组数的确定应以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目的。与1999年、2009年山东农业发展状况的研究类似,在此将组数设为6,以便后续研究。第二步:确定各组的组距Yi(XimaxXimin)/6 (2)其中Yi表示乡村人口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或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变化的组距,Ximax表示乡村人口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或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变化的最大值,Ximin表示乡村人口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或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变化的最小值。第三步: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4 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和课题总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课题研究是课题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重点介绍这两部分:4.1数据处理方法本课题首先采用列表法研究已有数据。在实验中将数据列成表格,可以简明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便于检查测量结果和运算是否合理,有助于发现和分析问题。然后本研究采用权重分析法处理现有数据。处理方法见上文的研究方法一项。4.2 研究结果及分析4.2.1 1999年农林牧渔业占乡村就业比例情况、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情况省略。在所研究的县市之中,单县的数据出现了某些错误,所以不予考录在内。而长岛和曹县是两个极限:一个生产水平很高,另一个很低,如果把这两个与大部分数据一块考虑在内的话,就会对数据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两个数据也不考虑在内。依据计算结果,有42个县小于山东的平均值36.2581,仅有6个县得分大于45,所以以平均分36.2581为基点,5为组距,将1999年山东省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6个层次:得分M大约等于45为第一级;介于40到45为中第二级;介于35到40为第三级;介于30到35为第四级;介于25到30为第五级;小于25为第六级。由此得到1999年山东省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图1 1999年发展水平算上之前忽略的长岛和曹县,1999年山东省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一级的县市有7个,占总数的7.4%;第二级的县市有20个,占总数的21.3%;第三级的县市有27个,占总数的28.7%;第四级的县市有25个,占总数的26.6%;第五级的县市有11个,占总数的11.7%;第六级的县市有4个,占总数的4.3%。在图1中,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共划分为六个等级,颜色越深表示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从图1可以看出,山东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低水平的县市多集中在中西部。我省农村经济水平发展最高的长岛县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最低的曹县相比,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之比为18.27:1,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之比为40.76:1。综合来看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情况最高的县市都是长岛县,而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情况最低的县都是曹县。从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东部沿海城市所辖的县级城市从城市规模到城市功能方面,正向中等城市迈进,而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差,城市功能弱,对周边城镇缺乏辐射和带动作用。4.4.2 2009年农业发展状况依据计算结果,有63个县小于山东的平均值33.41,仅有10个县得分大于40,所以以平均分33.41为基点,5为组距,将2009年山东省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6个层次:得分M大约等于40为第一级;介于35到40为第二级;介于30到35为第三级;介于25到30为第四级;介于20到25为第五级;小于20为第六级。由此得到2009年山东省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图2 2009年发展水平算上之前忽略的长岛和曹县,2009年山东省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一级县市有10个,占总数的10.9%;第二级的县市有12个,占总数的13%;第三级的县市有18个,占总数的19.6%;第四级的县市有21个,占总数的22.8%;第五级的县市有17个,占总数的18.5%;第六级的县市有14个,占总数的15.2%。在图2中,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共划分为六个等级,颜色越深表示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从图2可以看出,与图1所反映的情况类似,山东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低水平的县市多集中在中西部。我省农村经济水平发展最高的长岛县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最低的曹县相比,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之比为36.7:1,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之比为40.8:1。综合来看,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情况最高的县市都是长岛县,而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情况最低的县都是曹县。从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东部沿海城市所辖的县级城市从城市规模到城市功能方面,正向中等城市迈进,而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差,城市功能弱,对周边城镇缺乏辐射和带动作用。4.4.3 1999-2009农业发展演变农林牧渔业占乡村就业演变(全省总体情况、不同类型县表现)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演变(全省总体情况、不同类型县表现)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演变(全省总体情况、不同类型县表现)指标乡村人口变化农林牧渔业人口变化一产增加值变化就业比例变化人均一产增加值变化农业就业生产率变化单位万人万人万元元/人元/人安丘市-16.9-1.37871026810.0517214133博兴县0.7-1.809565546-0.0516046299苍山县5.5-12.3336243200-0.1421008341曹县13.2-15.8462170471-0.1712235415昌乐县-0.8-4.4177142012-0.08275812470昌邑市-10.3-6.2145128074-0.07299418331长岛县0.100562512221165长清区-0.9-4.9906125581-0.11291418449成武县-0.7-10.9784885-0.1915659795茌平县-0.2-5.3714180981-0.11370313933定陶县4.3-3.09192698-0.0915775963东阿县0.3-1.5849971-0.0413024539东明县3.1-8.625278372-0.1611758691东平县0.5-2.6568137541-0.0519827367肥城市-2.2-8.0188202141-0.1290220127费县3.8-11.4069134437-0.1514647326高密市3.8-0.7055206047-0.03258311738高青县1.2-6.447974619-0.22224112295高唐县-0.2-2.6156132175-0.06331610225冠县0-1.2467153837-0.0122626252广饶县0.8-4.0391159410-0.11374718430海阳市-2.7-4.527246573-0.06429314896桓台县0.2-1.863557939-0.0413716845惠民县1.99-5.8844109832-0.1219237341即墨市1.3-13.0253179279-0阳县-4.1-10.1709162861-0祥县5.3-6.1677113312-0.1114837138胶南市-2.8-9.0657133974-0.12207316940胶州市1.7-6.2892147697-0.11223120514金乡县2.3-3.0396197931-0.07343210054莒南县-15.5-11.9037161200-0.0624816650莒县0.1-4.112150795-0.0415064021巨野县2.9-4.4205112407-0.0713245335鄄城县3.1-4.5153111914-0.0815265810垦利县0.5-0.073774013-0.01404117282莱西市0.4-4.0546178533-0.07277111781莱阳市-2.8-1.3106136792-0.0118955995莱州市-5.8-6.1578204116-0.06319816910乐陵市6.1-1.7594107450-0.0815605349利津县0.8-3.0362107844-0山县4.8-3.0377151304-0.0821608547临清市0.4-1.315360216-0.0310632985临朐县-1.38.98071058570.121401298临沭县4-7.478480010-0.1612925702临邑县0.9-0.0472115838-0.0126507056陵县1.5-2.2291107225-0.0622047661龙口市-1.2-1.0181127078-0.02267411277蒙阴县-1.3-3.73145263-0.0733499895宁津县1.6-5.182194208-0阳县-0.2-9.3521201331-0莱市-5.2-2.508656279-0.0320317795平度市1.3-7.175296607-0.0624409504平邑县2.2-6.9267141965-0.115814879平阴县0.4-1.709793641-0.06318515439平原县0-3.712487458-0.123648261栖霞市-3.80.21771501850.0429236191齐河县0.9-1.951681566-0.0415304440青州市-13.9-4.6848158860-0.02310516167庆云县2.6-0.574342785-0.0614174526曲阜市2.2-2.0237117655-0.0521588222荣成市-12.3-5.4117200695-0.05643136586乳山市-7.1-3.953393612-0.0323588323商河县4.4-5.8622132106-0光市-22.2253494090.04408313926泗水县1.9-4.9716120736-0.121349456郯城县3.8-7.797105772-0.111084063滕州市-0.6-6.7754305743-0.0524158819微山县4.4-5.7756141108-0.1221829946文登市-6.1-4.6781164637-0.06391520515汶上县5.2-9.3134144212-0.16195614659无棣县1-0.87182898-0.03476116165五莲县-0.1-2.169463326-0.0514774797武城县1-1.067579865-0.0524458183夏津县2.2-2.008896130-0.0720646165莘县5.69.88952357670.0925174786新泰市3.5-27.6558280864-0.27261331237兖州市3.8-3.1181159063-0.1326816600阳谷县1.9-7.2911152019-0.12215112042阳信县0.2-3.537380943-0.0921219929沂南县1.6-10.25169343-0.1420207445沂水县-1.8-4.435142150-0.0414574325沂源县-0.1-1.7841108748-0.0422685863鱼台县1.6-3.9469115737-0.12280610191禹城市-0.2-4.3362153393-0.1366217687郓城县3.4-11.0826136907-0.1313446671沾化县0.54.5281556660.1344188277章丘市-4.1-4.6975253393-0.04322024474招远市-2-1.1044146413-0.01332413671诸城市-0.2-6.8152221050-0.08251715283邹城市-0.4-1.9467185902-0.0222478496邹平县3.3-11.622799097-0.2143814339注:缺少滨州市,菏泽市,聊城市三市2009年的统计数据,在此不做统计对比。从全省总体情况来看,相比于1999年,2009年乡村人口数量减少了18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数增加了152万人,农林牧渔业人口数量减少了463万人,农林牧渔业占乡村就业率由1999年的35.6%下降到2009年的28.8%,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1982元/人的提高到2009年的4301元/人,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由1999年的5568元/人提高到2009年的15030元/人。1999年年末山东总人口数量为8962万人,城镇人口数量为310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4.65%,乡村人口数量为585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35%。乡村从业人员数为3009.8万人,农林牧渔业人口数量为2085.8万人,农林牧渔业人口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69.3%。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61亿元,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82元。2009年年末山东总人口数量为9417万人,城镇人口数量为37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8%。乡村人口数量为566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2%。乡村从业人员数为3161万人,农林牧渔业人口数量为1622万人,农林牧渔业人数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51.31%。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38亿元,乡村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301元。分开来看(单县的数据统计存在错误,所以不予考虑在内),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较之1999年,农林牧渔业人口数量占乡村总人口数量的比例除了寿光市和安丘市外,其他各市都有所下降。这两个市不降反增,与他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寿光市是我国最主要的蔬菜和原盐产地之一,有“蔬菜之乡”的美誉。寿光市农业优势突出,以打造“全国最大最安全的蔬菜产销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安全农业、品牌农业和示范农业。安丘市农业同样独具特色,安丘蜜桃、大姜、大蒜、芦笋、牛蒡、草莓、肉食鸡等名牌农产品畅销海内外。同时,安丘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大葱、大姜种植、加工、出口基地。鉴于此,这两个市在这一指标上不降反增也就很正常了。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就业生产率两个数值都有增加但有的县市增加较多,有的较少,增加速率不一,为了便于研究,下面采用组距分组的方法对所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根据组距分组的方法,对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演变和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演变进行统计分析。由于两者具体统计分析方法大致相同,所以在此笔者省略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演变这一部分的研究过程,仅把结果呈现于纸上。下面叙述对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演变统计分析的过程:详见下表。组名分组频数频率第一组1063,1679)250.27第二组1679,2295)250.27第三组2295,2911)160.17第四组2911,3527)130.14第五组3527,4143)80.09第六组4143,476150.06依照1999年、2009年山东省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成图过程,得出1999-2009年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的空间分布:图3 1999-2009年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在图3中,1999-2009年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共划分为六个等级,颜色越深表示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从图3可以看出,与图1和图2所反映的情况类似,山东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低水平的县市多集中在中西部。我省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最大的长岛县与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最小的临清县相比,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之比为58.8:1。综合来看,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变化最大的是长岛县,而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情况变化最小的是临清县。从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东部沿海城市所辖的县级城市从城市规模到城市功能方面,正向中等城市迈进,而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差,城市功能弱,对周边城镇缺乏辐射和带动作用。4.4.4 山东农业发展格局演变由于受经济基础、区位因素、自然资源差异及改革开力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县县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县县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距较大。虽然经过10年的发展,但是两个不同年份还是表现出了相同的分布特征。从反应山东农业发展状况的这三个指标:农林牧渔业占乡村就业比例、乡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可以看出,我省除了个别县市受特殊资源的影响略有差距,各县市农业发展水平存在着一个自东向西逐渐减弱的状况。山东省各县农业发展水平大致可分为东部(威海,烟台,青岛,日照,潍坊)、中部(淄博、济南、东营、泰安、临沂、枣庄、济宁、莱芜)和西部(聊城、德州、滨州、菏泽)三个区域,自东向西县市农业发展水平逐渐减弱。5 结论山东省县县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县县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距较大。我省除了个别县市受特殊资源的影响略有差距,各县市农业发展水平存在着一个自东向西逐渐减弱的状况。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贯彻十二五规划、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十分悬殊,空间分易极为明显,这对山东省整体实力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鄂尔多斯一中2024-2025学年校高三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 西北大学《数字雕塑创作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周练一(2.15)化学试题含解析
-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税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金堂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阶段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商务普通话培训
- 培训机构消防应急预案
- 绝缘胶垫的种类及介绍
- 2025年双边投资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商用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 施工现场项目部领导带班制度
- 2024年资格考试-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科大讯飞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6 《散步》课件
- 歌词:半生雪(学生版)
- 2024年高考生物三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6实验与探究含解析
- 地形图测绘报告
- 《新媒体运营》高职新媒体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DB33T 809-2010 农村水电站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溢洪道水力设计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