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工作制度汇编22条.doc_第1页
职业健康工作制度汇编22条.doc_第2页
职业健康工作制度汇编22条.doc_第3页
职业健康工作制度汇编22条.doc_第4页
职业健康工作制度汇编22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学习制度1目的和范围为加强和提高从业员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管理和操作人员。2.职责和权限2.1公司主管领导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2.2安全环保部负责入厂安全和职业健康教育、制定公司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3车间根据岗位特点负责申报培训需求,实施职业健康宣传、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员工实施培训;2.4厂、车间、班组负责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职业健康危害和岗位安全教育3.工作内容3.1培训计划:车间根据岗位特点每年1月份负责向办公室书面申报培训需求。安全环保部负责根据申报的培训需求和内外部变化的情况制定年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报主管领导审批;3.2培训时间: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3.3培训内容:公司内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3.4培训形式:(1)内部培训; (2)外部培训3.4.1内部宣传教育培训:a)新员工进厂: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公司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b)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公司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c) 转换岗位:由车间、班组负责人讲解新岗位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d)公司按培训计划组织的职业健康知识及法律法规、标准等知识的学习、培训;3.4.2外部培训为提高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 外部培训一般情况是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参加人员一般是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4.培训效果评定4.1新入厂或转岗人员经考核、评定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能力方可上岗。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4.2在岗期间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经考核、评定不合格时,下岗学习,下岗学习期间工资减半。4.3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参加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人员按4.2条款实施。5.记录行政管理部安全科负责应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并保留相关的培训记录。劳动用品发放管理制度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防止发生伤亡事故,加强对员工的个人防护,保证劳动防护用品及时发放,制定本规定. 一. 员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范围和原则 1. 发放范围: (1) 从事高温、辐射低温操作者. (2) 从事有烧、烫伤机械伤害危险操作者. (3) 从事散发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等有害气体粉尘等有害作业的操作者. (4) 从事腐蚀、潮湿或苦脏岗位操作者. (5) 从事高空或湿式作业的操作者. (6) 从事有可能受到电击、电伤等危险的电气操作者. (7) 从事有强噪声或可能令人窒息作业的操作者. (8) 从事有磨损和油灰等污染作业的操作者. (9) 从事露天作业而必须在雨中坚持生产的作业者 (10) 凡是在严寒气候中,从事露天作业边疆时间超过4小时的作业者. (11) 其他需要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作业者. 2. 发放原则: (1) 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 严格招待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发放标准, 得任意扩大发主和范围和提高标准. (3) 禁止将劳动防护用品折合现金发给个人,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转送、转卖. 二、发放使用标准 1、发放、使用管理标准,按照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及单位规定的发放标准执行. 2.新工种、新项目需新增的劳动防护用品应结合同类单位发放使用标准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发放使用标准.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 1.劳动防护用品,不同工种不同标准,不同条件不同规定,不搞平均主义,充分发按防护用品的作用,防止浪费. 2.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的一项辅助措施,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保证安全. 3.基层干部按管辖的主要岗位标准发给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期限按规定标准执行. 4.临时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按同类工种标准执行. 5.实习生、代培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品由实习单位提供,费用按协议规定处理. 6.进入生产现场从事生产作业,必须认真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7.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按从事本岗位的实际生产时间计算.期满手以旧换新. 8.备用的劳动防护用品要专人保管. 9.员工调出时,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一律由单位收回;员工单位内部调动时,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卡片同时转交新单位;工种变动时,原工种和新工种标准之间的差别按实际情况增减. 四、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部门职责 1安全管理部门 (1)对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款式、标准招待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根据国家、省、市行业规定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修订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 (3)如发现质量款式等不符合要求,有权指令停止发放和退回。 (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领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审批。 2、物资采购部门 (1)必须采购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2)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计划采购需报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同意方可采购。 3.材料供应部门 (1)要认真按劳动防护用品标准、规格、款式、质量要求对入库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符合标准不准入库和发放。 (2)发现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总是时,要报安全管理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3)对库内劳动防护用品要认真保管,做好防潮、防雨等事项。保持良好通风,防止劳动防护用品损坏。 4财务部门 (1)按主管部门提出的季度劳动防护用品的预算计划,及时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经费。 (2)建立劳动防护用品专款专用台帐。 5其他部门 (1)人事劳资部门提供工种及人数,对改换工种人员办理手续,并通知安全管理部门。 (2)技术部门负责新工艺、新工种认定。企业职业病易发岗位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易发岗位管理制度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1.3本制度适用于中扬州市新业化工有限公司所属车间、科室、班组及相关员工。2名词解释2.1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本公司主要产生粉尘的岗位是硫磺库,粉尘为硫磺粉尘。粉尘含量应小于35g/Nm3着火点为241。对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甚至会发生爆炸污染大气环境。2.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本公司产生噪声的岗位主要有主机、汽机岗位。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2.3酸性腐蚀品: 系指通过化学反应会严重地伤害与之接触的生物组织的物质,或从其包件中撒漏亦能导致对其他货物或船舶损坏的物质。本公司主要指硫酸及其酸雾。产生岗位主要有制酸干吸岗位、成品岗位。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泄漏可造成水体污染。2.4有毒气体: 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体产生危害,能够致人中毒的气体。人们在中毒时表现出来的反应,为头晕,恶心,呕吐,昏迷,也有一些毒气使人皮肤溃烂,气管黏膜溃烂。深中毒状态为休克,甚至死亡本公司主要指二氧化硫。产生岗位主要有制酸转化岗位、二氧化硫岗位及二氧化硫充装岗位。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泄漏可造成大气污染。3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3.1 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职工必须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厂安环部、车间领导确认未有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3.2要严格执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不得违章作业、违章指挥。3.3 个人防护: 所有进入工作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粉尘岗位带好防尘口罩;噪声源岗位带好耳塞;涉及酸性腐蚀品及有毒气体岗位必须配备防酸服、耐酸鞋及防毒面具等。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1 目的为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发生职业病伤害,保证集团及下属各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规定。 2 定义与术语 2.1职业病:是指作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2.3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3 职业病防治方针与原则3.1职业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3.2职业病防治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4 管理职责4.1本企业,应做好有毒有害作业的控制防护措施,加强职业病预防。4.2本企业,应指定部门归口管理职业防治的有关工作,包括职业病预防、作业现场职业健康监测、组织职业健康体检和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4.3本企业的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建议,并负责对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 工作程序及要求5.1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5.1.1本企业新进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中,必须有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职业健康防护方面的内容。5.1.2本企业,应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例会对作业者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健康知识。5.1.3集团及下属各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合同时,应明确告知其所在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设施情况。5.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必须严格遵守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要求,将职业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5.3本企业,应联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或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作业现场的职业健康监测。监测结果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时,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5.4本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对从事有害作业者,组织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5.4.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必须告知从业人员。(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5.4.2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告知员工本人;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5.4.3应当将患有职业病的作业人员调离原岗位,妥善安置,并安排他们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5.5本企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安排未成年人和处于怀孕、哺乳期的女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5.6本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6.1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6.2生产现场布局应合理,有害与无害作业应分开进行。5.6.3高温季节期间,在密闭、狭小舱室作业时,要加强通风,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为防止或减少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对平台、甲板等露天作业场所,可采取太阳伞、遮阳棚等措施。5.6.4涂装、清油、敲铲、电焊、打磨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有效通风,作业人员按要求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其中涂装和清油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作业人员的轮换休息。5.6.5对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应定期维护、检修,保证其性能良好能有效使用。5.7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为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控制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本制度。一、适用范围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二、术语1、职业病:从业人员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2、职业禁忌症: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症。3、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4、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常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二者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5、有尘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6、有毒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7、防护措施:为避免从业人员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8、劳动防护用品:为使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三、职责1、各单位安全部门是职业健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负责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管理。专职安全管理员兼职职业健康管理工作。2、职工医院负责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工的健康监护档案。3、政治工作部负责办理职工的工伤社会保险。4、资产管理部负责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治费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费用、职业健康防护用品及设施费用的落实。5、各单位制定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由分公司专职安全管理员兼职职业健康管理。四、职业危害的防护1、在公司进行新、改、扩建项目时,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职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悉知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并告知职工,不得隐瞒。2、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3、定期请获取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服务机构对公司内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4、新改扩建项目必须按职业病防治法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项目投产试运行一月后还需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必须由取得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评价。5、各单位负责确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组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分级管理,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保存检测结果。6、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定期定点监测;现有装置、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检修的检测;事故性监测;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竣工前和竣工后验收的监测;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检测等。7、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8、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参照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擅自挪用、拆除或停止使用。五、从事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管理1、职工医院每年安排一次公司有毒有害岗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为每一位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职工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资料。2、公司和职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当如实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待遇等。当职工工作岗位或内容发生变更,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改变,公司应向其如实告知。相关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由相关方承包人负责。相关方与公司签定的承包合同时应明确其职业健康管理责任(以合同条款明确),出具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3、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4、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人员,须组织其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检查费用由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落实。5、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公司资产管理部落实。6、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职工医院逐级上报至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确诊为职业病的,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7、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及时安排其进行诊断。8、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政治工作部安排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1目的和范围为加强和提高从业员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管理和操作人员。2.职责和权限2.1公司主管领导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2.2安全环保部负责入厂安全和职业健康教育、制定公司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3车间根据岗位特点负责申报培训需求,实施职业健康宣传、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员工实施培训;2.4厂、车间、班组负责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职业健康危害和岗位安全教育3.工作内容3.1培训计划:车间根据岗位特点每年1月份负责向办公室书面申报培训需求。安全环保部负责根据申报的培训需求和内外部变化的情况制定年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报主管领导审批;3.2培训时间: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3.3培训内容:公司内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3.4培训形式:(1)内部培训; (2)外部培训3.4.1内部宣传教育培训:a)新员工进厂: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公司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b)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公司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c) 转换岗位:由车间、班组负责人讲解新岗位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d)公司按培训计划组织的职业健康知识及法律法规、标准等知识的学习、培训;3.4.2外部培训为提高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 外部培训一般情况是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参加人员一般是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4.培训效果评定4.1新入厂或转岗人员经考核、评定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能力方可上岗。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4.2在岗期间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经考核、评定不合格时,下岗学习,下岗学习期间工资减半。4.3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参加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人员按4.2条款实施。5.记录行政管理部安全科负责应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并保留相关的培训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与评价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规范公司各车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监测目的和要求(一)各单位监测工作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二)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工作由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劳动者公布。(三)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到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重新作业。(四)对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测。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三、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一)检测布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布点,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点图(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名称、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及毒物名称)。(二)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的种类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及喷漆过程中散发的有害气体。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三)监测周期日常检测,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日常定期监测。1.粉尘, 2次/月,粉尘分散度1次/半年,每年监测覆盖率100%。2.高温、噪声一次/半年,毒物一次/年,每年监测覆盖率100%。(四)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四、公司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每年至少一次.每年的监测覆盖率100%.五、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职工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企业负责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一、 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每位新上岗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必须安排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防患于未然,保障职工健康,确保安全生产。二、 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在岗期间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规定的期限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上年度截止期限前1个月上报领导小组审核,由厂办实施健康机构预约与落实。三、 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工离岗前1个月实施离岗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离岗、换岗与诊治。四、 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职业禁忌证者的处理。一旦发现,立即报领导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由厂办报请厂长审批与实施。五、体检和诊断结果的登记与报告体检和诊断结果需按台账要求进行登记,疑似病人和病人需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厂办须建立职业病健康检查监护档案。六、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损害诊疗费用管理厂内每年的职业病防治计划预算中须包含此项费用,并确保实施。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为了加强本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管理,保护职工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具体规定如下:一、告知的内容:(一)职业病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二)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三)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四)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五)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六)提供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七)为职工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二、告知的方式:(一)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告知书;(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告知; (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2)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三)职业危害与健康告知; (1)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报告,并向职工公布。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告知职工本人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四)公布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五)劳动者要履行下列义务: (1)自觉遵守本矿制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佩戴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 (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矿职业危害领导小组; (5)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职业病的发生;三、告知的责任部门:职业卫生领导小组; 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告知书 同志:您所在的 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防护不当,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 对您的健康造成损害。我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并配备专职人员、专用设备对本矿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并将监测、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内蒙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备案。在本岗位,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已采取防护措施。并按规定给您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希望您正确使用佩戴,否则会造成患职业病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职业病,本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您提供相应待遇。当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时,请重新与本单位签定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因素告知书。请您履行以下义务:自觉遵守本单位制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矿职业危害领导小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职业病的发生。特此告知。欢迎您随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单位盖章: 被告知人 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职业健康检查及奖惩制度一、检查人员及时间1、领导牵头组织,职业安全健康领导小组成员参加,每季进行检查一次。2、职业安全健康专(兼)职管理人员每月检查一次。3、项目部负责人,对本作业范围每周检查一次。二、检查内容1、各职能部门,项目部执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情况。2、项目部对现场检查:项目部的总体职业安全健康状况,现场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工人操作规章执行情况,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3、职业安全健康制度执行情况。三、严格考核处罚1、作业场所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涉及到每一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范围广、法规政策性强。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其他法规要求,各部门要在抓好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落实,加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治理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抓好自查自纠工作。2、自查自纠的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和有关职业健康的标准,对自查自纠的资料,特别是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价要归档管理。3、各相关部门每季首月5日前把自查自纠的结果和有关数据以书面形式上报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不按时上报自查自纠结果,罚部门负责人及责任人100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超过控制标准不及时上报控制计划和方案,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部门责任人罚款300元,并按项目部其他有关规定追究责任。4、项目部每季度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对全项目部作业场所的职业安全健康进行专项检查。对各部门的组织机构、制度的建立、落实、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治理、劳动保护的管理、职业安全健康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等内容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纳入部门考核。对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力、工作不到位,将给予部门负责人及责任人200元的罚款。5、对职业危害因素涉及和危害因素超过国家控制标准的部门要建立个体劳保发放台帐,同时申报领用计划,并督促职工自觉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提高职业危害的防治水平。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根据上级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二、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根据本公司各车间岗位存在的噪声及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单位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屏蔽袋厂、鞋厂。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三、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1、 职责A、指挥领导小组: 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B、指挥部: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C、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D、指挥部成员:生产副总经理: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工作。人力资源部经理: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保安队长:负责指挥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生产厂长: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物流主管:负责车辆调配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供应工作;抢险物资及防护用品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E、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公司各职能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都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当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 保安队:由保安室人员组成。负责人:保安队长。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 消防队:由各车间义务消防员组成。负责人:保安队长。担负灭火、疏散可燃物料。 抢险抢修队:由公司各车间保养班组成。负责人:各生产厂长。担负抢险抢修、现场清理工作。 医疗救护队:由各车间班组长组成。负责人:人力资源部经理。担负现场抢救受伤的人员。 物资供应、运输队:由公司车辆驾驶员及物资装卸队组成。负责人:物流部主管。保证救援物资和其他急运物资的运输供应。2、发生职业病时的处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有: 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可因车间及岗位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人员位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病危害事故较难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a、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生产部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b、生产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c、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专业对口科室迅速向上级公安、劳动、保险、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d、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e、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在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保卫、生产车间、人力资源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组成由维修班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3、公司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联络。公司报警电话: 8356767厂办电话 8356767消防火警电话 119医疗急救中心 1204、有关规定和要求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公司内所有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部门和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业分工的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制度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1、管理机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2、协助机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3.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半成品、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3.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3.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4、识别后的处理4.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是否已经如实向卫生筇地政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4.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4.3、发现存在高毒物品目录里的毒物,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如正已烷、三氯乙稀等)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5、检测项目的确定5.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5.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三氯乙稀、正已浣,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5.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6、检测机构的确定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7、检测周期的确定7.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及三氯乙稀、正已浣,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7.2、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7.3、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必须按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8、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8.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8.2、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8.3、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9、检测费用列入职业病防治经费开支。10、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情况的内部审核,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总则 一、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有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的规定,依据国家相关的法规、规章、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 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预防为主、生产和工人健康齐抓共管”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 本制度规定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执行过程中,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有违本制度执行的行为,予以责任追究。 四、 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一、 站长的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2、设置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每年向全公司职工汇报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矿属各部门负责人及职工对本矿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5、根据“三同时”原则,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亲自参加厂内发生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7、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投施建设及相关职业病防护工作的资金投入的决策。8、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二、企业卫生领导组职责在站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本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2、根据矿属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3、 制订本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矿职业卫生档案和接触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档案。5、组织对本企业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6、经常检查本企业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7、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监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8、对本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9、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三、生产技术科的职责1、编制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5、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立日常监测台帐。四、企业职业卫生办公室及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责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本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接触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档案。4、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建立职业卫生档案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8、负责建立本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9、完成职业病危害的申报等工作。10、负责职业病危害及体检结果的告知工作,11、负责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诊断资料的整理及申请报告工作,并做好职业病人诊断及鉴定资料归案。12、负责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及劳动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