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基础知识》doc版.doc_第1页
《地理基础知识》doc版.doc_第2页
《地理基础知识》doc版.doc_第3页
《地理基础知识》doc版.doc_第4页
《地理基础知识》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学案第二章 地理基础知识第4讲 地球与地图班级 姓名 第 小组学习目标1. 学生能记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 学生能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3. 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重点难点1.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学法指导读图法、计算法、比较法课前预习考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两极部位 的 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千米。(二)地球仪1.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在一定时期内可看作是不变的)2.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 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3.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比较表11:经线与纬线的比较表【见赢考P1】4. 纬度与经度的划分(见下图) 表1-2:经度与纬度的比较表【见赢考P1】1下图中,三点的地理位置分别是:A点经度 、纬度 ;B点经度 、纬度 ;C点经度 、纬度 。5. 经纬网的综合应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见上图)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 的为北纬,向南 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确定经线与经度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 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 ,西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 。(2)利用经纬网判断地理区域掌握重要的经线、纬线所经过的主要政治区和地形区。大致勾画出与图中已知的经线、纬线相邻近的重要经线和纬线。进一步分析并判断图中经线、纬线所属的地理区域。(3)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见赢考P3】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 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 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一般在地图上按“就近原则”来确定方向关系。学习内容(4)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见赢考P4】特别说明 对跖点是以地球球心对称的点。对跖为点纬度数相同,但南北半球相反,其经度之和180,位于同一经线圈上。2.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 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 原、华北平原 B. 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 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 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2)山脉南北绵延约 ( )A. 200千米 B. 700千米C. 400千米 D. 1400千米(3)L段、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 50千米 B. 100千米 C. 300千米 D. 500千米学习小结 考点二 地图课前预习(一)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定义:也叫缩尺,一般是指 与 之比。(2)公式:比例尺= (3)表示形式: 式:; 式:1:4000000; 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学习内容(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见三维P5】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例题1 读图2-1,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B图乙的比例尺为l:400000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5)比例尺的缩放: 例题2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2地图上的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东西方向是相对方向,互为东西的A和B两点,A既可被定为是在B的东面,也可被认为是在B的西面,(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在实地使用地图时,必须使图上的方向与地面实际方向一致。(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 , ”。 例题3图2-3读图2-3,判断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和公路走向的变化。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 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 达标检测读图,回答13题。1在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 B C D2在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C西北方 D东北方3地所在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森林带 D温带草原带(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同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 ,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高线的零点。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图2-4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学习内容2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补充:陡崖高度的计算: 如图2-4是一个陡崖,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但可能陡崖的最高点高度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为0.001米。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为近500米,所以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归纳后不难发现,若有一个由n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 (n1)hH(n1)h崖顶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AhHA,A为崖顶处闭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崖底处海拔高度取范围:BHBh,B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例题4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180米 B. 220米 C.320米 D.280米 ( )3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例题5 读图2-5:(1)该地地形为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图2-5(2)以下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地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B.此地发展耕作业需要修筑梯田C.此地的等高距为100mD.此地只适宜发展林牧业4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1)看等高线数值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和“小于小的”。 图2-6例题6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1)(2)题。(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P为山坡上洼地 Q为山坡上洼地P为山坡上小丘 Q为山坡上小丘A. B. C. D.(2)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200P300 300P400 100Q200 200Q300A.B.C.D.(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在同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见三维P9】例题7 读图2-8,判断在下面四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5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例题8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1)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 B. D.=(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光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例题9下面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例题11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2)在图示范围内最高处海拔高度在 m以上。(3)该处将建一水库,造大坝位置填在图上。用符号:“”,筑坝前,甲、乙两村必须搬迁的是 。(5)如该地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将在丙、丁两处一处疗养院,应建在 。理由是 。达标检测1下列四幅图中,图幅大小相同,各图等高距相同,则a、b、c、d处坡度大小的关系是( )Aabcd Bacdb Cbadc DcdbaNN风向甲乙2甲图中等高线所示的是一种风力堆积地貌,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该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风 B北风 C西风 D南风3如右上图所示,河流L流向为 。4读我国某地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示意图,判断甲、乙两地的地形分别是A盆地、山地 B山地、盆地C高原、盆地 D盆地、高原(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知识链接1绘制方法: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情况下,与剖面线等长,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2判读方法: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观察剖面线与海拔最高或海拔最低的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反映。3作用: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4要求掌握的重要剖面图: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西部沿8730E的地形剖面图、美国地形剖面图、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0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学习内容 图图例题1下面的地形剖面图(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某条剖面线画出的,该剖面线是图中的( )AAB线 BCD线 CEF线 DGH线第5讲 等值线图及其它类型图的判读学习目标1.学生会阅读各类等值线及其它地理图表,能说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2.能根据等值线图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重点难点能根据等值线图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学法指导1.阅读法、比较法、问题探究2.学会分析等值线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知识链接考点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常见的地理等值线图有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一)等温线图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1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阅读等温线图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从“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中可读出,A地的气温为 ,E地的气温约为 。(2)判断某地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从全球范围看,地球上随气温无论是7月还是1月,都是由 向 递减。据此可以判断,上图所示的区域位于 半球。 (3)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 ,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 ,冬季气温差异 ,等温线就 。(4)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 ;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5)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在同纬度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得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等温线在大陆向 凸出,在海洋向 凸出;夏季则相反。据此可以判断,上图所示的区域处在夏季。(6)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 )凸出,海洋上则向 ( )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