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教研室 闫立国,第一章 中医外科发展简史,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电子技术支持:石志强,一、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著作颇多成就卓著 (一)起源阶段:原始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 1、殷墟甲骨文 2、山海经 3、周礼 (二)形成阶段:春秋战国阶段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2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辨证论治基础。 3 华佗 4 金创瘛纵方是我国已经丢失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三)发展阶段: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1 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仍保存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2 诸病源候论:肠吻合、血管结扎、拔牙术;,2、汪机的外科理例将“外科”首次定名,并创制“玉真散”一方来治疗破伤风。 3、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梅毒的专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剂、汞剂来治疗梅毒的记载。 (五)辉煌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 1、教育: 2、科研:中医研究院; 3、临床: 二、主要学术流派,(一)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特点是内治强调脾胃,推崇外治法及手术。 (二)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创建了外科阴阳辨证的方法;创制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小金丹、醒消丸等著名方剂;在治法上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三)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其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并充分运用了三焦辨证,建立了外科部位辨证的方法;强调“外疡实从内出”。,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范围、命名规律、术语解释,一、范围 (一)概念: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研究、探讨人体外部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二)范围:疮疡、瘿、乳房疾病、岩、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肛肠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外伤疾病及合并症、瘤等等。 (三)学科范围是在不断分化融合的。 二、外科疾病命名规律,(一)病位命名:部位、穴位、脏腑等 (二)病因命名: (三)临床表现命名:形态、颜色、特性、范围等。 (四)传染性命名: 三、术语解释 疡: 疮疡:广义;狭义。 肿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或结块。,溃疡:是一切外科疾病已经溃破的疮面或创面。(与西医的溃疡的异同) 胬肉:指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 根盘:指肿疡的基底部。 根脚:指小肿疡的基底部(尤指疔疮之脓头的根部或深浅)。 护场:指正气对局部之肿势的约束或控制能力。 袋脓:指由于自溃或切口不当,脓液不能完全排出,潴留于脓肿之中。,结核:指生长于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其不是病名,指的是体征;现已被肿块或结块所代替;与西医之结核完全不同。 应指:指在手法辨脓时,如肿疡中有脓时,检查者的手指就可获得液体冲击感,中医把它叫做应指,西医叫做波动感。其说明脓肿成熟。 痈:有内痈、外痈之分, 疽:有头疽、无头疽之分,,癣:中医之癣是指凡皮肤增厚拌有鳞屑或渗液的皮肤病;西医之癣是指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疥:含义有二,一指疥疮,指由疥虫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一指全身性剧烈瘙痒性皮肤病。 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凡人体孔窍之中有小肉突起者皆可称之为痔;狭义指齿线上下,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也称作为痔。,漏:凡溃疡疮口脓液淋漓不断,犹如滴漏一样称之为漏。西医将其分为窦道、瘘管。窦道是指体表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其只有外口,没有内口。瘘管是指内脏与内脏相通,或内脏与体表相通的病理性管道,其既有外口,又有内口。 痰:外科痰的含义有三。一是指病因或病机,如痰浊、寒痰;二是指体征,凡发于皮里膜外、筋骨关节,软如棉馒,硬如结核,按之有囊性感者;三是指病证,主要包括疮痨性疾病、囊肿性疾病。,毒:在外科毒的含义较为复杂,其有四。一是指病因,如火毒热毒,特殊之毒等;二是指发病迅速,火热之象明显的疾病,如丹毒等;三是指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时毒等;四是指外科疾病中无确切病名者,如无名肿毒、胎毒、痧毒等。,第三章 病因病机,第一节 病因,一、一、外感六淫 二、感受特殊之毒 (一)种类:虫毒、蛇毒、狂犬毒、药毒、化学毒、食物毒、疫毒等。 (二)特点:发病迅速;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有的具有传染性。 三、外来伤害,(一)范围:高温、电、化学物品、放射性、寒冷、金刃损伤、跌打损伤等。 (二)特点: 1、可直接造成皮下淤血或伤口,如血肿、烧伤、冻伤等。 2、伤口可感受火热之毒,形成继发性感染; 3、伤口可感受风毒,发生破伤风等。 四、情志内伤: (一)机理:,(二)特点:是乳房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的常见病因病机;是肿块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常发 生与肝经所循行的部位;是导致血淤、痰凝的常见启动因素。 五、饮食不节 (一)范围:营养过剩、饮食中含有有毒物质、食入不足等。 (二)特点: 1、食用膏粱厚味、辛辣醇酒可损伤脾胃外发于体表造成疮疡、痔、肛裂、肛痈等,病的发生;由饮食因素引起的疮疡较外邪引起者更为严重。 2、是皮肤病的常见病因或促发因素。 3、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劳伤虚损 (一)范围:劳力、劳神、房室等。 (二)特点:多为慢性过程;多为虚证;病位较深,多在肝肾、筋骨关节;多为阴证。 七、病因与病位的关系,(一)人体上部的外科疾病 1、病因关系:多与风温、风热有关。 2、机理:风性向上。 3、常用治法:疏散风温风热。 (二)人体中部的外科疾病 1、病因关系:多由气郁、火郁引起。 2、机理:气火发于中。 3、常用治法:疏肝清火。 (三)人体下部的外科疾病,1、病因关系:多与湿热、寒湿有关。 2、机理:湿性趋下。 3、常用治法: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温化寒湿。,第二节 病机,一、总病机 (一)内容: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二)机理:,气血凝滞 营气不从 局部症状 经络阻塞 病因 人体 脏腑 脏腑失和 全身症状,二、气血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一)气血盛衰与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气血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疾病的起发、破溃、收口、病程。 三、脏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一)脏腑功能失调可引起疮疡的发生。 (二)脏腑功能失调可影响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 (三)脏腑内在的疾病可以反映于体表,体表的毒邪也可通过经络内传于脏腑。,(四)脏腑的受害与否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一)经络阻塞是总病机之一。 (二)局部经络的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的发病条件。 (三)患部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四)经络是传导毒邪的通路。,第四章 诊断与辨证,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原则,一、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 二、术语解释 (一)辨病: (二)辨证: 三、举例:,第二节 诊断,第三节 外科阴证阳证的辨证,一、概念:以阴阳为纲,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外科疾病简要地分为两大类,即阴证、阳证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 二、意义: (一)使外科疾病的辨证与治疗不发生原则性错误。 (二)可以正确掌握外科疾病的进程与预后。 三 辨证方法,阳证 阴证 发病 急 缓 病位 浅在,多在皮肉 深,多在筋骨关节 病程 短 长 红肿热痛 明显 不明显 肿势 肿势局限, 肿势平塌, 根脚高突 根脚散漫 脓液 黄白稠厚, 稀薄污浊, 明净味腥 杂质味臭,阳证 阴证 全身表现 严重者可有 无或有虚寒证候, 火热之象 或有阴虚内热证 预后 易消,易溃, 难消,难溃, 易敛,佳 难敛,不佳 治法 清热解毒 温阳散寒 四、注意事项 (一)注意假象。 (二)阴证、阳证是可以转化的。,第四节 辨肿、痛、痒、脓、麻木,一、辨肿 (一)形成机理:是由各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后,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所成。 (二)病因辨证 1、热:红,热,痛。多见于阳证。 2、寒:红热不明显,酸痛,得热则缓。多见于阴证。,3、风:起病急,肿势宣浮,游走不定;或位于人体上部。多见于皮肤病或人体上部的外科病。 4、湿:或凹陷性水肿,或积液,或水疱,或流液,或疾病位于人体下部。多见于皮肤病、肛肠病等。 5、痰:软如棉馒,硬如结核,不红不热,皮色不变,好发于颈部、甲状腺、乳房等部位。多见于阴证、肿块性、囊肿性疾病。,6、气:或肿势弥漫,如按气囊,可有捻发音;或外科疾病拌有气郁症状者。多见于肿块性疾病、皮下气肿等。 7、淤血:起病急,局部突然呈褐色、青紫色,剧烈疼痛,或外科疾病拌有传统淤血症状者。多见于血肿、皮下淤血、肿块性疾病。 (三)肿块:大小、数目、形状、质地、活动度、部位、边界、疼痛等 (四)注意点,1、组织致密部位的辨肿:肿势不明显,疼痛剧烈,易向疏松部位扩散。如手掌、足掌。 2、组织疏松部位的辨肿:肿势弥漫而明显,并易于蔓延。如手背、足背、颈前、眼睑等部位。 3、大腿部位的辨肿:肿势虽然严重,但外观不明显。 二、辨疼痛 (一)机理:是由气血凝滞,阻塞不通所致。,(二)病因辨证 1、热:红,热,灼痛,遇冷则减。多见于阳证。 2、寒:不红不热,酸痛,遇热则减。多见于阴证。 3、风:游走不定的疼痛,变化较快。 4、气:攻痛无常,并与情志因素有关。 5、湿:疼痛伴有肢体沉重、凹陷性水肿、流液等,或发生于人体下部者。 6、痰:疼痛轻微或无,皮色不变,日久不消。,7、化脓:啄痛(又称鸡啄痛),浅表者可应指,多见于阳证疮疡化脓之时。 8、淤血:刺痛、剧痛,皮色可呈褐色、青紫色,或疼痛伴有淤血证候者。多见于血肿等。 (三)疼痛的术语解释 1、卒痛:突然发作的剧痛,多见于急性疾病。 2、阵发痛:时轻时重,时痛时停。 3、持续痛:疼痛的程度、时间没有变化,疼痛不止。,4、刺痛:针刺样疼痛。多见于皮肤痛。 5、钝痛:与刺痛相反,反映不甚。多见于筋骨关节疼痛。 6、灼痛:烧灼样疼痛。多见于阳证疼痛。 7、裂痛:撕裂样疼痛。多见于肛裂、皲裂。 8、酸痛:疼痛伴有酸楚感。多见于寒痛。 9、胀痛:疼痛伴有胀紧感。多见于血肿、癃闭等。 10、绞痛:发病急骤,痛如刀绞。如胆绞痛、肾绞痛等。,11、啄痛:痛如鸡啄,呈有节律性跳痛。多见于阳证疮疡化脓之时。 12、抽掣痛:除有牵扯作痛之外,伴有放射痛,传导至邻近部位。常见于恶性肿瘤晚期。 三、辨瘙痒 (一)形成机理:急性皮肤病的瘙痒多由于风、湿、热、虫、毒客于肌肤造成皮肉间气血不和所成;慢性皮肤病的瘙痒多由于血虚日久,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所致。,(二)病因辨证 1、风:全身性瘙痒;游走不定的瘙痒;骤起骤消的瘙痒;干性瘙痒。如瘾疹、牛皮癣等。 2、湿:瘙痒伴有糜烂、流液等。如湿疹等。 3、热:瘙痒伴有皮色发红、灼热,或伴有全身火热症状者。 4、虫:剧烈瘙痒,如虫行皮中,有的具有传染性。如疥疮、癣等。 5、血虚风燥:慢性皮肤病或伴有血虚症状;皮肤增厚、干燥、脱屑,甚至苔癣样变;,干性瘙痒。 四、辨脓 (一)形成机理:是外科化脓性疾病常见的病理产物,是由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所成,由气血所化生。 (二)成脓的意义:是邪正斗争的结果,是疮疡在不能消散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结果,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表现。 (三)成脓的指征,阳证 阴证 表浅 红肿热痛明显, 红肿热痛不明显 应指 应指 深部 红肿热不明显 红肿热痛不明显 有明显的深压痛 穿刺有脓有时可 穿刺有脓,全 伴有阴虚内热表 身火热症状明显 现 (四)辨脓方法,1、按触法 (1)适应症:表浅脓肿。 (2)成脓指征:应指。 (3)操作:脓肿大者的操作;脓肿小者的操作。 2、穿刺法 (1)适应症:体表深部或内脏脓肿。 (2)成脓指征:穿刺有脓。 (3)操作:,3、透光法 (1)适应症:手指或足趾的化脓。 (2)成脓指征:局部有深黑色阴影为有脓。 (3)操作: 4、点压法 (1)适应症:手指或足趾化脓但脓液很少的情况下。 (2)成脓指征:有局限性的剧痛点。 (3)操作:,(五)脓液辨证 1、脓的形质:宜稠厚不宜稀薄。脓液稠厚者元气充足,脓液稀薄者元气虚弱。 2、脓的色泽:宜明净不宜污浊。黄白稠脓,明净者气血充足,最为佳象;黄白稠脓,较为污浊者,多为气火有余;夹有杂质者预后不佳。 3、脓的气味:宜腥不宜臭。 (六)注意事项,1、应指力量:应指有力者为厚脓,气血充足;应指无力者为薄脓,气血不足,愈合较慢。 2、注意假象: 3、化脓日期:,第五节 辨溃疡,一、阳证溃疡:颜色红活鲜润,黄白稠脓,感觉正常,容易收口。 二、阴证溃疡:颜色灰暗,不知痛痒,脓液稀薄或夹有血水,或夹有死骨,或夹有干酪洋物质,脓液淋漓不断,久不收口,容易形成漏管。 三、走黄溃疡:有原发疔疮病灶,疮顶突然陷黑无脓,肿势迅速向四周扩散。,四、虚陷溃疡:有除了疔疮之外的其他阳证疮疡病灶存在,腐肉已祛,新肉不生,溃疡面光白板亮,状如镜面。 五、压迫性溃疡:初起受压部位暗红,渐趋青紫,局部皮肤黑色坏死,形成界限清楚的溃疡。多见于褥疮。 六、疮痨性溃疡:有疮痨病史,起病缓慢,溃疡面色不鲜,时流稀薄的夹有败絮样物质的脓液,较难收口,容易形成漏管,溃疡常呈凹陷形或潜行性空腔。如瘰疬、流痰、乳痨、子痰等。,七、恶性溃疡:溃疡呈菜花状或火山口状,底部高低不平,可流出恶臭的血性分泌物。多见于恶性肿瘤的中期及晚期。,第六节 经络辨证,一、十二经络气血之多少 (一)分类 1、多血少气之经:太阳;厥阴。 2、多气少血之经:少阳;少阴;太阴。 3、多气多血之经:阳明。 (二)临床意义,1、多血少气之经:血多宜淤滞,气少外发较缓;治疗时重在破血,重在补托。 2、多气少血之经:气多宜郁结,血少疮口不易愈合;治疗时重在行气,重在补养血分。 3、多气多血之经:病发该经易消、易溃、易敛,多为实证;治疗时重在行气活血。 二、循经用药: (一)尽量使用归经与病变经络有关的药物。 (二)引经药。,第七节 辨善恶顺逆,一、临床意义:判断外科疾病的预后凶吉。二、概念: (一)善、恶、顺、逆证都是指病理过程,尤其“善”、“顺”并不是指生理状态; (二)如为顺证、善证预后较好,逆证、恶证预后不佳; (三)顺证、逆证是根据局部临床表现判断的;善证、恶证是根据全身表现判断的;,(四)顺证是指外科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按照应有的顺序出现的临床表现,逆证与顺证相反,在外科疾病发展的过程中不按应有的顺序出现的不良的临床表现。 三、临床表现 (一)善证、恶证: (二)顺证、逆证:,第五章 治疗,分类:分内治法、外治法两大类 外科治疗特点:与大内科相比;与西医外科相比。,第一节 外治法,概念:是指运用药物、手术以及其他方法,施治于病变部位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 分类: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其他外治法三类。,一、药物疗法 概念:又叫做外用药,是指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使用于病变部位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一类外治法。 分类: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草药等。 (一)膏药 1、概念及制备:又称硬膏,是将药物放于植物油中煎熬至一定程度,去药渣存油,加入黄丹浓缩成膏(此时称为药肉),,摊在纸、布、狗皮等物上使用;或将药物与油脂反复捶捣成膏再摊在纸、布、狗皮等物上使用者。 2、作用或优点:富于粘性,容易固定,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溃疡面;能起到热疗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适应症:较广。 4、常用代表药物: (1)太乙膏、千捶膏:二者药性寒凉,均能解毒消肿,可用于外科阳证各个阶段。前者又能生肌,后者偏于提脓祛腐。,(2)阳和解凝膏:药性温热,具有温阳散寒,化痰通络,行气活血之功,主要用于外科阴证未溃阶段。 (3)咬头膏:具有较强腐蚀性,有蚀破疮头之功,适用于脓肿已成,患者不愿手术者。 5、用法:薄型膏药宜用于溃疡,宜勤换;厚型膏药多用于肿疡,不宜勤换,57天一次。 6、注意事项 (1)防止膏药风的发生。,(2)溃疡脓液、渗液较多时不宜使用膏药。 (3)膏药不可停用过早,否则容易再次感染,或形成红色瘢痕。 (二)油膏 1、概念及制备:又叫软膏,是将药粉与油脂搅拌均匀成膏状的制剂;或将药物放入植物油中煎熬至一定程度,祛除药渣,将药油浓缩成膏状的制剂。 2、作用或优点:柔软润滑,不易板结,可大面积涂布。,3、适应症:较广。 4、常用药物: (1)金黄膏、玉露膏:二者具有解毒消肿,散淤化痰之功,适用于外科阳证。金黄膏长于散结,适用于红肿热痛而有结块或迁延成慢性炎症者;玉露膏善于解毒,常用于红肿热痛漫肿无块者。 (2)冲和膏:药性平和,有活血止痛,消肿散结之功,适用于半阴半阳证。,(3)回阳玉龙膏:药性温热,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痰之功。适用于外科阴证。 (4)生肌玉红膏、红油膏:具有祛腐生肌之功,可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长之时。 (5)生肌白玉膏: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脓腐已祛,新肉不长之时。 5、注意事项 (1)溃疡或新肉生长之时宜薄摊。 (2)溃疡脓水或渗液过多不宜使用。 (3)要注意患者对药物或凡士林过敏。,(三)箍围药 1、概念及制备 (1)概念:是将药粉与一定的液体调制成糊状的制剂。 (2)制备:阳证用新鲜的中草药榨取的汁液调制,如蒲公英、败酱草、野菊花、马齿笕等;阴证用酒、醋调治;半阴半阳证用葱、姜、蒜、韭所榨取的汁液调制。 2、作用:箍束疮毒。,3、适应症:凡疮疡无论初起,还是成脓、溃后,只要是肿势散漫而没有明显结块者。 4、常用药物:与油膏前四种同名药相同。 5、用法: 6、注意事项 (1)应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势范围。 (2)不要敷在疮面或疮头上。 (3)要经常保持湿润,防止板结。,(4)疮疡初起肿势局限者不宜使用。 (四)掺药 1、概念及制备 (1)概念:是将药物研成极细的粉末,然后配制成方,使用时将其或掺入膏药、油膏中,或直接撒布于患部,或制成药线使用的一种制剂。 (2)制备: 2、分类及作用(功能):消散、提脓祛腐、腐蚀、平胬、生肌收口、止血等。,(1)消散类 * 作用:渗透、消散,可以使疮毒移深居浅,肿消毒散。 * 适应症:适用于疮疡初起肿势局限于一处者。 * 常用药物: 阳毒内消散、红灵丹解毒消肿,化痰活血,适用于外科阳证疮疡初起肿势局限于一处者。 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温阳散寒,,活血化痰,适用于外科阳证疮疡初起肿势局限于一处者。 * 注意事项:如有汞中毒或对汞过敏者,应使用其替代药;肿势散漫者不宜使用。 (2)提脓祛腐类 * 作用:排泄减少脓液,使坏死组织尽早脱落。 * 适应症:脓肿切开或自溃后脓液、腐肉未尽者。 * 常用药物:主要药物是升丹制剂,如有,汞中毒或对汞过敏者使用黑虎丹。由于升丹药力过猛,可加赋形剂,制成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使用。九一丹、八二丹一般用于阳证;七三丹、五五丹一般用于阴证。 * 用法:或制成外粘药线,或直接撒布于患部,或掺入膏药、油膏中使用。 * 注意事项:汞中毒或对汞过敏者禁用;不宜大面积使用;颜面部慎用升丹制剂;有汞中毒或汞过敏症状者立即停用;不要使用刚制备好的升丹制剂;应用黑瓶贮存升丹制剂。,(3)腐蚀类 * 作用:利用其腐蚀作用,使非正常组织得以脱落。其可蚀破疮头,扩大疮口;腐蚀赘疣; 攻溃拔核;腐蚀痔核;腐蚀化管。 * 常用药物:白降丹可蚀破疮头,扩大疮口,用于脓肿已成患者不愿手术者,或疮口过小者;其有攻溃拔核之功,可用于瘰疬;其有腐蚀赘疣之力,常用于寻常疣;其可腐蚀化管,用于漏管。三品一条枪腐蚀化管,用于漏管。枯痔散腐蚀痔核,可用于内痔。,* 注意事项:同升丹制剂。 (4)平胬类 * 作用:平复胬肉。 * 适应症:溃疡肉芽组织高突,过度生长。 * 常用药物:平胬丹。 (5)生肌收口类 * 作用:促进皮肉生长,使溃疡早日愈合。 * 适应症:溃疡脓腐已尽或将尽,新肉生长之时。,* 常用药物:生肌散、八宝丹。 * 注意事项:脓腐较多或已成漏管不宜使用。 (6)止血药 * 作用:具有收涩止血的功能,使血液凝固,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 适应症:外伤或溃疡出血属于小血管出血者。 * 常用药物:桃花散用于溃疡出血;圣金刀散用于外伤出血;云南白药各种出血均可使用。,* 用法:所用止血药应予消毒,用时将其撒于出血处,并应加压包扎。 * 注意事项:大出血不要使用该种方法。 (五)新鲜草药外敷 1、适应症:外科阳证肿疡;毒蛇咬伤;皮肤病瘙痒;外伤浅表出血。 2、用法: 3、注意事项:捣烂外敷时应先将新鲜草药洗净,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阴证或溃疡禁用;经常保持湿度。,二、手术疗法 概念:是在人体局部运用器械并进行手法操作的一类外治方法。 (一)脓肿切开术 1 概念:运用手术刀将脓肿切开,使脓腐通畅地排出体外,以达到毒随脓泄,肿消痛止目的的一种手术方法。 2、适应症:不论阴证、阳证,体表还是内脏,只要是脓肿成熟就可使用。,3、切开时机的选择:表浅者应指;深在者穿刺有脓;特殊检查有脓。 4、切口方向:总的原则是循经直开,并在脓肿的最低点作刀口。 5、切口的深浅大小:以能通畅排出脓液为准。 6、操作: 7、注意事项: (二)烙法 概念:是运用针具或烙器,经过物理加,温烧红后,在人体局部操作的一种手术方法。 分类:火针烙法、烙铁烙法。 1、火针烙法 (1)概念及分类:是将针具经过物理加温烧红后,在人体局部操作的一种手术方法。可分为细针烙法、粗针烙法两种。主要讲后者。 (2)适应症:外科阴证脓肿的切开或扩创。 (3)操作:,(4)注意事项:阳证禁用;筋骨关节禁用;胸腹腰背切忌深刺;颜面、皮肉薄弱之处禁用。 2、烙铁烙法 (1)概念:是将烙器经过物理加温烧红后,烧灼局部,以达到消除赘生物或止血目的的一种手术方法。 (2)适应症:各种外伤所造成的出血;疣、息肉等。 (3)操作:,(4)注意事项:防止晕厥;恶性肿瘤、血瘤等禁用。 (三)砭镰法 1、概念:是用三棱针或手术刀的刀尖浅刺体表部位,并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毒随血泄的一种手术方法。 2、适应症:外科急性阳证,主要是丹毒、红丝疔。 3、操作:,4、注意事项:阴证、虚证禁用;不要刺得太深,以出血为度。 (四)挑治疗法 1、概念:是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的区域内,用三棱针挑破皮肉,并挑断部分纤维组织,通过刺激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手术方法。 2、适应症:内痔、血栓性外痔、肛裂、脱肛、肛门瘙痒、多发性疖肿、瘰疬等。 3、操作:,4、注意事项:孕妇、严重心脏病、出血倾向等情况禁用。 (五)挂线法 1、概念:是运用丝线、药线、橡皮筋扎紧漏管管壁,使其气血阻断,管壁坏死,以达到切开挂断漏管的一种手术方法。 2、优点:其出血量少,操作简便,具有西医手术至今不能替代的优势。 3、适应症:疮疡所形成之漏管。 4、操作:,5、注意事项:动作要轻柔,防止形成假道;要经常注意挂线的紧张度。 (六)结扎法 1、概念:是利用线的紧力,将患病部位的基底部扎紧,阻断血液循环,使其坏死脱落;或者将断裂的血管扎紧,达到止血目的的一种手术方法。 2、适应症:瘤、疣、内痔、息肉、脱疽等;血管断裂出血。 3、操作:,4、注意事项:应将线扎紧;应待扎线自然脱落,不要硬拉,以免出血;血管瘤、恶性肿瘤等禁用。 三、其他疗法 (一)引流法 概念:在脓肿切开或自溃后运用各种引流物、扩创手术,防止刀口过早闭合,使脓液通畅排出体外的一类外治法。 分类:药线引流、导管引流、扩创引流。 1、药线引流:分为外粘药线、内裹药线。,(1)外粘药线 * 概念及制备:是将桑皮纸、丝绵纸或拷贝纸根据疮口的深浅大小,裁成长短宽窄不同的纸条,再搓成绞形之药线消毒备用,临用时外蘸生理盐水或麻油,再粘附提脓祛腐药插入疮口中使用。 * 作用:引流脓液;探查脓肿深浅;探查有无死骨。 * 适应症:脓肿疮口过深过小者。 * 外粘药物:升丹或黑虎丹。,(2)内裹药线 * 概念及制备:是将桑皮纸、丝绵纸或拷贝纸根据疮口的深浅大小,裁成长短宽窄不同的纸条,将药物预先放在纸条中搓成药线备用,使用时将其插入漏管中。 * 作用:腐蚀化管。 * 适应症:脓肿已成漏管者。 * 内裹药物:白降丹、枯痔散。 (3)注意事项:应留出一小部分药线,并固定在疮口的下方;脓液已尽不必再插药线。,2、导管引流 (1)概念:是将特制的导管插入脓腔中,以更加通畅地排泄脓液的一种引流方法。 (2)作用:引流脓液。 (3)适应症:体表深部脓肿、内脏脓肿或手术引流。 (4)注意事项:应把导管固定在疮口或切口的下方,防止掉入腔内;经常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3、扩创引流,(1)概念:是运用手术扩大疮口,清除坏死组织,以达到排除脓腐目的的一种引流方法。 (2)作用:扩大疮口,清除坏死组织。 (3)适应症:脓肿疮口过小;袋脓;瘰疬;脂瘤破溃等。 (二)垫棉法 1、概念:是用棉花或纱布块衬垫疮疡或漏管局部,凭借压力使脓腔或漏管中的脓液通畅排出体外,或使过大的脓腔的皮肤与新肉得以粘合的一种外治方法。,2、适应症:袋脓;漏管脓液不易排出;脓腔过大,虽然脓腐已尽、新肉已长,但皮肉一时不能粘合者。 3、操作: 4、注意事项:急性炎症禁用;用于袋脓或漏管时,不要盖住疮口或漏口。 (三)药筒拔法:是运用一定药物与竹筒同煮,乘热拔合于疮口或伤口上,以吸出脓液或毒液的一种外治法。主要用于有头疽脓液不得外出、毒蛇咬伤;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四)熨法:是将药物用醋或酒炒热,再用布包温熨人体局部的一种外治方法。 (五)热烘疗法 1、概念:是在患病部位涂上油膏后,再用热力烘烤,以达到气血流畅,油膏更好地渗透入局部的一种外治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漳州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城乡给排水工程建设安全基础管理、构筑物、作业、设备管理、消防安全、隐患、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报告模板
-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文书模板-展览会合同书
- 2024年07版小学5年级上册英语第3单元寒假试卷
- 珠宝销售企业要缴哪些税费-记账实操
- 烃 单元复习-2024年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三)
- 2024年水果、坚果加工品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理论的运用原理
- 【沪科】期中模拟卷A【21-23章】
-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150个文言实词-课件(共183张PPT)
- GB/T 17639-2023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 白改黑施工组织设计
- 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 半导体工艺 掺杂原理与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试卷
- “葫芦丝进初中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GB/T 10822-2014一般用途织物芯阻燃输送带
- GA/T 1629-2019法庭科学血液、尿液中百草枯检验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 开题报告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分析与转型发展研究-以A平台公司为例
- 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监测台账(对教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