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1.观察下图宋金对峙形势图,对图中政权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耶律阿保机建立金并定都中都B.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的元昊C.山西当时在金的统治范围之内D.金与宋的分界线是淮水至大散关一带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北宋建立 澶渊之盟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元昊称大夏国皇帝A.B.C.D.3.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要人物。与他们中的“靖”和“康”有直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A.金的建立B.金灭北宋C.澶渊之盟D.南宋建立4.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统一了( )A.北方B.全国C.西南和西北地区D.中原地区和南方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6.京剧澶渊之盟这一出历史故事剧,描写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西夏D.南宋与金7.“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皇权的是()A.宋太祖B.宋太宗C.辽太祖D.元昊8.下列对澶洲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A.B.C.D.9.南宋著名的名将岳飞在郾城大战中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贵族政权作战?( ) A.辽B.西夏C.北宋D.金10.10世纪初,契丹改国号为()A.辽B.北宋C.南宋D.西夏11.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和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B.国家的统一C.民族政权的繁荣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12.岳飞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C.党项族统治者D.女真统治者13.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 )A.契丹B.党项C.女真D.汉族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 )A.南北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南宋15.有人认为今天不要多讲岳飞,否则会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这种观点( )忽视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不是科学的态度 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历史旧账 把赞颂英雄人物与民族团结对立起来 正确看待了岳飞抗金,有利于民族团结A.B.C.D.16.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B.他遭奸臣谋害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17.如图,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C.D.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18.阅读材料: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请回答:(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4)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内容“宋金对峙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辽政权,A项的陈述是错误的,BCD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与宋并立少数民族政权的知识。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回忆可知,是在960年,是在1005年,是在916年,是在1038年。由此可知,顺序是,故选D。3.【答案】B 【解析】【分析】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本题考查靖康之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4.【答案】D 【解析】【分析】就赛先生可知,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建立的政权。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更迭的理解。结合所学,北宋、辽、西夏形成并立之势,后1115年金建立,金灭辽,后1127年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所以与北宋、南宋同时期存在的政权有西夏和金。所以答案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更迭的理解。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他建立北宋取代后周。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选A项。【点评】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原来的五代十国范围,不是全国统一。那时东北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蕃和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8.【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的内容是北宋向辽称臣,并给辽岁币,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看,澶渊之盟促进了双方较长时间的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另外,澶渊之盟也是北宋与辽势力均衡的产物,不能体现北宋统治的腐败,故答案是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澶洲之盟的知识。9.【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岳飞抗金金朝灭亡北宋后,为了迅速消灭新生的南宋政权,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又取得了郾城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所以答案选D。【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知识。10.【答案】A 【解析】【分析】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辽的建立。11.【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10世纪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11世纪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辽、北宋和西夏处于并立时期,所以答案是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12.【答案】D 【解析】【分析】以上两句诗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诗句。而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金政权是女真族政权。匈奴主要生活在秦汉时期,契丹是在北宋时期的少数民族,党项同样是北宋时期的少数民族。选择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的宋朝的相关历史。13.【答案】C 【解析】【分析】A项契丹建立辽;B项党项建立西夏;C项12世纪时,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符合题意;D项汉族建立北宋;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阿骨打的相关知识。1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宋王朝的不思进取。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汴州是北宋的都城。这首诗反映出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不图光复中原,只是贪图享乐,醉生梦死。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南宋王朝的不思进取。1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岳飞抗金的史实,对题干观点进行评价。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不多讲岳飞怕伤害民族感情恰是缺乏从整个中华民族角度看问题的科学态度;岳飞是一位抗金英雄,我们应该颂扬,但这并不会破坏民族团结,题干观点将两者对立是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正确认识岳飞抗金的史实。16.【答案】D 【解析】【分析】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他坚持抗金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受到拥戴。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17.【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南宋时辽已被金所灭,出现了西夏、金和南宋并立的局面,故选C。【点评】掌握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二、材料分析题18.【答案】(1)北宋;契丹族。(2)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即“岁币”(3)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解析】【分析】材料一中的“朝廷”指北宋,“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契丹族。澶渊之盟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澶渊之盟的内容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即“岁币”。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宋与辽的关系。19.【答案】(1)契丹族(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4)宋真宗。【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辽,定都上京。故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2)根据材料可知,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3)送辽议和应客观公正的评价,从北宋方面来说,该条约有屈辱的一面,“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4)根据所学可知,澶渊之战,宰相寇准力劝真宗亲征,士气大振,击退辽军。故题中的“寡人”是宋真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20.【答案】(1)契丹(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建立辽朝的少数民族。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辽与周边的西夏、北宋、大理等政权是并立的关系,它与北宋之间有战有和,同时,辽为我国北部的边疆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2)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宋真宗时,辽与北宋之间发生了澶州之战,由于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使宋军士气大振,最后,宋军打退辽军,双方议和,辽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防火防爆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食品冷冻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湛江市年模拟数学试题(三)
- 2025茶叶采购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求RP农行合同制柜员笔试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年解除合同申请书
- 《2025企业信用借款合同》
- 2025物流配送车辆承包合同
- 2024年新款灭火器采购协议
-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律师事务所整体转让协议书范文
- 2024初级会计职称考试104题(附答案)
- 2024年8月CCAA注册审核员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含解析
-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劳动和技能竞赛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南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课件教学课件
- 风电场全过程咨询项目管理规划方案
- 辽宁葫芦岛协作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 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