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德与社会课情境创设的几点尝试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多方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尝试创设如下几种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通过音乐创设情境有位哲人说过:“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为达成同一个教学目标服务。在“品社”课中,可以恰当、适时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我的中国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它唱出了所有海外华人的心声。情系中华一文教学,我安排了乐曲欣赏环节导入新课,用多媒体的就是这首我的中国心。欣赏乐曲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和着乐曲的节拍跟着唱,唱得十分动情。随后,我质疑:“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要表达的意思了吗?”顿时小手林立。由于本首歌曲明白如话,学生自然回答得十分精准。有了这种爱国情感作铺垫,本课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此外,我还选择了龙的传人这首歌曲在上课前播放,激发学生作为龙的传人自豪感,同样起到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选择音乐不可牵强附会,更要避免把其他学科的课程上成音乐欣赏课的倾向。二、通过问题创设情境“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表明,激起学生的疑问,能使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天南地北任我游一课开始,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到过哪些地方?你是怎么去的?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提出:出行时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选择哪条交通路线?出行时需要注意什么?等等。教师对问题及时肯定、表扬。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在情境中发现问题,由学生自己明确本课的目标,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为积极参与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做了很好的铺垫。三、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搜集合适的图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在选用图片的时候,我们的选材一定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更要新颖,让学生耳目一新,可瞬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如在讲孝敬父母这一课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一组关于父母的图片:父母为了生计疲于奔波的场景;父母等待考场里的子女那焦急、期盼的眼神;父母在子女取得进步喜极而泣的激动画面等。当这组图片用多媒体播放完后,相信同学们的心灵会受到深深的触动甚至震撼,其实这一幕幕是那么真实地发生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只是大家没有去思考过他们的父母是如此的不易。四、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教师利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描述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指导作用,并且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不但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如在讲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在蓝天下”第二课放飞和平鸽时,我用带有情感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和平鸽的故事”,和平鸽是如何成为和平的象征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创设情境,以自己的“多情”来感染和打动学生,点燃了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火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五、通过经验创设情境对于一些学习内容,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如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你我同行”第一课男生和女生,我在上课伊始,直接出示一个表格,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具代表性的男生和女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等描述一下。学生填表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通过上面的交流,你能发现什么?常用来描述男生的话有哪些?常用来描述女生的话又有哪些?有哪些话既可以用在男生身上,又可以用在女生身上?”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通过对比,学生发现男生和女生既有差异,又有很多共同点。从而让男生和女生能够学会在与异性交往中,去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提高审美能力。六、通过表演创设情境在讲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时,课前我购买了一件绘有京剧脸谱的文化衫,一上课,首先来了一个漂亮的亮相,接着学唱了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智斗”胡传魁的一段唱,学生们立刻被我吸引过来。我借机问学生:“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戏?”有的学生说是评剧,有的说是京剧,还有学生说是豫剧学生纷纷举手竞猜,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提升了学生对学习国粹的兴趣和欲望,为整节课开了个好头。总之,在“品社”课中创设情境的方法非常多,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灵活地选择。让活动设计“激活”品德与社会课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因此,在品德课程实施中,教师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为中心,重视活动的设计、选择和调控,从而创设生动有效的课堂。一、活动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品德教材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选择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题材、生活照片、儿歌、游戏等多元性载体,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缤纷的世界。然而,品德学科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课本再多元,也不能穷尽整个生活,只有开放教材,到生活中去寻找丰富的题材来充实教材、拓展教材,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涵着的道理。因此,教师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与儿童的生活牵手,及时地把社会中科技信息、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及时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时,考虑到如果只凭课堂上的教学,学生只会从理性上有所认识,但一定没有真情实感。于是课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调查活动“爷爷奶奶或者周围的老年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做过什么工作,现在又是怎样生活的?”并建立“我家老人小档案”。经过课前调查,真实的感受、深切的体会,加深了他们对老年人的了解,充实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课堂上,让学生交流他们的感受,并谈谈自己的发现时:有的说,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种田能手,现在还依然忙活在田间地头;有的说,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供销社上班,勤劳、诚恳的他靠微薄的工资养了四个孩子,现在依然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有的说,奶奶年轻的时候也下地种田,现在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现在奶奶既要照顾他们兄妹俩,又要料理家务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学生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理解之情以及由此滋生的关爱之情也就自然形成了,为学生进入主题学习,进一步明白道理,内化导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活动设计融入自然怀抱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的生活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品德行为的形成都需要儿童自己直接地去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切实地去和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这一要求不是仅仅依靠教室内的单方面的传授或形式上的手脑活动就能获得的。很多时候,它要求我们能和孩子们一起走出课堂,为自己打开一个宽阔的生活空间。显然,大自然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天地,开放性的品德课堂可以在任何适宜的地方进行。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丽的生命主题活动时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到生命的美丽。而感受大自然中生命的魅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里,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的美丽生命,都能参与到探究生命的活动中来,我组织学生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街道、田野、水沟、树林等之中,让他们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他们发现了小草在风中起舞,小鸟在林中歌唱,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孩子们对生命的认识,对大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空间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三、活动设计参与社会体验“不能整天把少年儿童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经验。”新课改下的品德教学,教师要给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且品德与社会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一课时,教师布置学生观察、调查周边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并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一些行业进行体验。比如:帮助环卫工人清扫垃圾,帮建筑工人打打下手,与农民伯伯们一起到田间地头干活等等,并做好观察记录。因为有了课前的实践调查,使学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理解、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道德情感,懂得敬重他们。又如在教学我是谁这课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家庭、商场、车站等社会场合,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当好各自互换的角色,并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详情详见合同协议
- 征收老房合同协议
- 砂石拉运合同协议
- 认养畜牧合同协议
- 转租床位合同协议
- 转包山林合同协议
- 账号赎回合同协议
- 桩基取芯合同协议
- 铜管销售合同协议
- 职工押金合同协议
- GB/T 13012-2008软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测量方法
- GA/T 1768-2021移动警务身份认证技术要求
- 贯彻中国式《现代化》全文解读
- 日本神话课件
- 2023年广东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真题与答案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合理消费》优质课件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安卓平台的签到管理系统设计
- 大学生中长跑锻炼焦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 烟花爆竹安全培训课件
- ABC量表为家长评定量表
- 电梯系统管理维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