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20.doc_第1页
《关山月》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20.doc_第2页
《关山月》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20.doc_第3页
《关山月》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20.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关山月陆游一、文学常识:1、陆游,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2、陆游创作的诗歌中,最为突出的是那些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民族矛盾、批判统治者屈膝事敌、渴望恢复中原的诗歌。其诗激荡着昂扬奔放的爱国热情,具有很强的战斗性.3、风格雄浑豪放。4、作品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放翁逸稿、老学庵笔记等。二、课文结构分析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个层次。 第一层:写统治阶级屈辱偷安,不修战备的场景。 第二层:写戍边战士壮士难酬,老死疆场的场景。 第三层:写中原人民渴望恢复,对月流泪的场景。三、赏析:关山月是一首乐府旧题诗,是七言歌行体.(1) 分析这首诗感情层次,理解以“月”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诗中诗人描绘了三个场景,也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诗人痛心疾首地指出隆兴议和以后南宋朝廷一味不战求和,屈辱偷安,令人惨痛的景象。豪门贵族整日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临边将军按兵不动,让大好年华就此岁月蹉跎。第二层次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老死疆场的场景。“沙头空照征人骨”一句中,一个“空”字点明了战士最终与征战无缘,只能老死边关的归宿,含着不尽的悲愤和无奈。第三个层次,写中原遗民在金人的铁蹄下忍辱负重,渴望恢复,对月流泪的情景,从而进一步抨击了南宋朝廷妥协苟安的投降政策。(二)写作特点:1全诗以“月色”贯穿全篇,诗人紧扣诗题“关山月”,以照临关山的月光来凝聚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三个场景,用鲜明对照的手法写出了“关山”内外三种人物在“月”下的不同境况和感情,就使不思战备的统治阶级、空掷岁月的戊边战士、渴望恢复的中原百姓融为一体,构成关山月夜的全景图。2选取典型事物、典型场景来抒情言志。本诗抒情言志,不是采用一般常用的借景抒情的写法,而是选取了马肥死,弓弦断,白骨堆,遗民泪等独特的典型事物,以统治阶级歌舞升平,戊卒怨笛,遗民望月等典型场景来引发读者想象,表现作者情感。四、课文阅读分析(一)简答题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诗人借用乐府旧题,通过表达守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愤然和沦陷区中原遗民渴望复国的心情,尖锐地批判了南宋统治者对敌妥协苟安的投降态度,表现了作者抗金复国的强烈愿望和爱国之情。 2.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抒情言志的? 答:通过选取典型事物,创造典型场景来抒情言志。 3.诗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物和典型场景? 答:典型事物有:马肥死、弓断弦、白骨堆、遗民泪。典型场景有:狂歌酣舞,沙场怨笛,万民望月等。 4.背痛这首诗。(二)段落分析(阅读全诗并回答问题)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匕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1、统领全诗内容的是哪一句?这说明了什么?“和戎诏下十五年”。说明以下种种可悲情景,都是当权者奉行投降妥协政策造成的。2、诗中的三个场景之间构成怎么的关系?第二和第三个场景是并列关系,它们和第一个场景是对比关系。3、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何作用?在这首诗里,统治者不修战备,偷安贪欢和广大人民报国无门、渴望恢复、悲愤绝望相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充分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奉行的投降政策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表现了作者的爱憎感情。4、“月夜”,“今宵”在全诗结构中有何作用?“月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