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条例讲座之五.doc_第1页
信访条例讲座之五.doc_第2页
信访条例讲座之五.doc_第3页
信访条例讲座之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访条例讲座之五 第五讲 信访工作管理体制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信访工作机构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促进各责任主体把责任落到实处。一、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其中统一领导是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要求信访部门发挥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是总体要求;各负责其责、齐抓共管是要达到的目的。信访工作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其职权范围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预防信访矛盾的产生;要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形成信访工作合力,及时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二)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信访责任制,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明确各工作部门在信访问题预防和处理过程中的职责,把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要确定科学的信访工作考核标准,侧重考核信访问题的处理质量,引导和督促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促使本级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的公务员不断增强信访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奖惩分明,对在信访中工作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予以严格的责任追究;对作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三)设区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要根据信访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政府为主导、其他有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化解信访矛盾方面的优势,综合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信访问题,迅速解决纠纷,减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直接冲突。(四)各级人民政府要为信访工作机构提供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要加强信访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构,使机构规格、人员配备等与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工作。二、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信访条例所提的“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政府工作部门(或行政机关)。这些工作部门是按照法律规定程序成立,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所受理的信访事项,有权进行实质性处理。(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建立信访工作领导负责制、领导下访制度,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负责人要经常分析信访工作的形势,认真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领导同志要亲自参与接待,研究处理意见,提出处理方案;应当深入到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区与信访人面谈沟通,进行调配研究,指导信访工作。(二)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要认真处理信访事项,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应当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在职责范围内认真登记、受理、办理、复查、复核信访事项。应当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程序,在法定期限内办结信访事项,并及时答复信访人。信访人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规定的,要给予支持,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防止矛盾积累和升级。(三)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要对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负责接受监督。应当强化责任,对违反信访条例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人员予以行政责任追究和刑事责任追究。同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信访人的监督和信访工作机构的监督。信访工作机构督办信访事项,并提出改进建议时,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要及时书面反馈情况,能采纳的要予以采纳,不能采纳的,要说明理由。对信访工作机构提出的政策性建议要认真研究论证,不断改进工作。(四)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要维护信访秩序,协调联动处置违法行为。要建立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根据信访问题的性质,属于哪个部门主管,由哪个部门初次受理、办理,这个部门就要负责做好信访人的思想工作,引导其依法有序信访。应当建立维护信访秩序的协调处置机制,公安、武警、信访事项主管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维护信访秩序。信访人扰乱信访秩序行为的,受理,办理部门要进行说服、劝阻、批评和教育;经劝阻、批评、教育无效的,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给予警告、训诫或者制止;行为违法的,公安机关要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或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各级信访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履行下列职责:1、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2、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3、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4、督促检查信访事项和处理;5、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6、对本级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一)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应当认真行使建议权、行政处分建议权和完善政策解决问题建议权。进一步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定期督查交办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对违反信访条例规定,如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认真负责地向有关行政机关提高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要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就信访人反映的有关政策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级政府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的建议。(二)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应当为同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在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中,应当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信访工作的业务指导;在促进信访问题解决上,由转办交办向督查督办转移,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共同协商解决疑难重大信访问题;在研究信访新情况、探索新思路上,建立动作规范、反映快捷、分析透彻、建议可行的信息反映机制。(三)各级信访工作机构要根据信访条例规定和本地实际情况,建立规范化的信访业务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应当规范办信、接访程序,建立健全信访事项受理和承办制度、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制度、信访事项转送和交办制度、信访事项转送和交办情况通报制度、信访情况分析报告制度、重要信访情况报告制度、完善政策建议报告制度、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制度。应当规范督查工作程序,研究建立信访工作督办制度,严格审核把关,认真督办信访事项的处理情况。(四)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应当为信访人反映问题和查询问题提供便利条件。应当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应当在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应当及时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输入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人可以持行政机关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当地信访工作机构的接待场所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理情况。四、管辖权争议和管辖权继承受理、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会遇到管辖争议和管辖权继承等问题,信访条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一)管辖权争议问题。信访条例第24条规定:“涉及两个或者两上以上行政机关的信访事项,由所涉及的行政机关协商受理;受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受理机关。”本条属于解决信访事项管辖权争议问题的规定。行政管辖权分为三类: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特别管辖。级别管辖,是以行政级为标准确定上下级行政主体之间首次处理行政事务的权限和分工。地域管辖,是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确定同级行政主体之间首次处理行政事务的权限和分工。特别管辖是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一种例外,特别管辖包括:共同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共同管辖是指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对同一行政事务都具有法定的行政管辖权;移送管辖是指已经受理其一行政事务的行政主体,发现其对该行政事务没有法定的管辖权,依法将该行政事务移送至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指定管辖是指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将某一行政事务指定给某一行政主体管辖。对于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一般不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问题,而对于特别管辖的每种情形,都可能出现因所涉机关不单一而不能确定受理机关的管辖权争议问题。因此,在受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应当遵循信访条例的既定原则。(二)管辖权继承问题。信访条例第25条规定:“应当对信访事项作出处理的行政机关分立、合并、撤销的,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受理。”本条属于解决管辖权继承问题的规定。管辖权继承,是指有关行政机关变更或消亡后,应由其受理的信访事项或其已经处理的信访事项由谁继续受理、处理的问题。从行政机关主体资格的变更角度,管辖权继承分为三类:一是行政主体分解,即一个行政主体分解为两个以上的主体。应当对信访事件作出处理的行政机关变更属于该种情况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就是分立后继承了该信访事项所涉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