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城镇化.docx_第1页
信息化与城镇化.docx_第2页
信息化与城镇化.docx_第3页
信息化与城镇化.docx_第4页
信息化与城镇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化与城镇化相互推进发展的研究课题负责人:付栋涛二一三年四月十七日目录前言1目的1信息化概述1o 特征2o 表现形式2城镇化概述2o 过去o 现状o 预测中国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城镇化作用31 信息化水平程度偏低32 本土硬软件水平差43 市场混乱不合理4中国城镇化问题及信息化应用5结束语8附录中国城镇化问题及信息化应用1 城镇化水平不高52 结构不合理辐射力弱63 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64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65 城乡生态环境66 健康安全67 社会保障78 农民工与流动人口问题79 粮食供应与食品安全710 公共资源 711 就业问题 8前言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镇化在中国未来的几十年有着最大的发展潜力,信息化则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者在同步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借力,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中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主要力量。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服务社会主义新城镇建设,使弱势群体能够公平的享有社会资源,让其能够更幸福的生活。减少城乡差别,减缓社会两极分化的的进一步加剧,保持社会稳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概述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阻碍性,在拥有信息基础设施的地方,信息将趋同。也被理解为与此相伴随的社会组织之形式及其属性, 是一个相对概念,信息化所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信息化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在中国,现阶段的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过程。特征:一是知识含量高;二是技术多样性;三是业务综合性;四是行业合作性;五是市场竞争性;六是用户选择性;七是数字化;八是网络化;九是智能化;十是广泛渗透性;十一是虚拟化。表现形式:一是传输高速宽带;二是网络互联普及;三是服务系统综合;四是系统人工智能;五是管理法制规范。城镇化概述 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还包括城镇文明、城镇意识在内的城镇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过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增长1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处于30%-70%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平均每年增加1.00758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2倍以上。现状:2012年末,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达52.57%,但户籍城镇化率仅有35%,让2亿多农民工以及7000万流动人口转化为市民将是下一步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预测: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新城镇化。在新城镇化时代,城镇空间被高效利用,耕地,水塘等农业用地满足国家需求,甚至有大量剩余可以向其他国家输出;新三农建设应当基本完成,各行业的公民(包括农民)地位基本平等,从而消除阶级问题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高效人力资源利用率,所有人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出力;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元素,从按劳分配转变为按需分配;各种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资源被合理,高效使用,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发展;构建出绿色环境,生活和生产中的污染被安全处理不再污染环境,已存在的各种问题被合理解决。中国信息化分析及城镇化作用现状:有相当比例的电子信息硬软件技术,产品生产还处于引进和模仿阶段,自主创新生产比重还相当低。致使一些尖端产品与美国、日本相比至少落后10年以上,一般信息技术要相差23个发展阶段。从而导致营销能力较弱:出口电子产品多数属于低档次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进口的电子产品则多数属于高档次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国际相比,中国信息化还有很多不足:1体系不健全;2技术和产品的进出口权还受到很大的限制;3市场占有的层次较低。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缺乏技术人才,信息化教育程度过低,没有相关的院校与企业合作发展信息化水平。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信息化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污水处理系统、铁路运输、电力供应和公共安全等系统,将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等信息技术,这将产生大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城镇化过程中,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让更多城镇居民加入到信息消费的行列中。数据显示,2000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提升了15%,互联网普及率则增加了36.6%,人口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让互联网普及率相应提升2.24个百分点,所以城镇化能极大的拉动信息化。1 信息化水平程度偏低中国信息化产业总体规模小,质量并不高,在全国的范围的应用程度低。在经济发达国家,信息化应用程度高,信息产业已成为第一、第二大产业。基于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NRI(Network Readiness Index,)指标体系,在2012年中国整体水平排51位,只有香港,排在13位。由此可见,中国信息化产业远不足以与世界信息产业强国。原因:中国近半区域缺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建设与空间,经济不发达。城镇化的作用: 增加信息化基础设施(电力能源设备,大型服务器,网络电缆)的普及率和建设与发展所需的空间,推进经济发展。 2 本土硬软件水平差,信息安全没有保障中国的大多数高精尖技术和基础设备都是从,欧美与日韩等第引进,缺少本土的高端硬软件技术,鲜有自主研发出的信息化技术与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极为不足,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到目前为止,芯片、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核心软件等一些关键技术,仍由发达国家所主宰,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从国外引进的大多硬软件都存在侵犯中国信息财产的后门,会极大可能的导致信息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原因:缺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作用:解放大量人力资源,让更多的人可以投入信息化专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从而提高信息化科技水平。3 市场混乱不合理信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电信支撑网建设和业务发展滞后于通信能力发展;通信产品制造业发展又滞后于网络建设。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发展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导致基础业务增长慢,业务拓展和市场开发薄弱,网络布局、服务手段、管理体制及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需求,甚至反复出现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信息化产业的市场秩序混乱。原因:市场需求远小于市场供应并且,从而造成了市场秩序混乱,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的作用:扩充市场,例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宏观与内部的设计规划等许多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再则城镇化可以让更多人富有成为潜在客户,提高市场需求的质量与数量。城镇化问题及信息化应用在之前的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业用地逐步递减、城镇结构规划不合理、环境资源超负荷承载等难题。在新城镇化道路中,不能只关注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需要加重视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要重视城镇建设质量内涵的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将智慧城市、无线城市、数字乡镇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引入城镇化建设,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慧装备与普及服务,为城镇布局的优化完善乃至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带动支撑。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生产生活要素有机、高效的组合。城镇的规划可以因地制宜,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可以依势而建,工作、购物可以足不出户,更多的卫星城将星罗棋布在大城市周边,通过信息网络,他们之间完全可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1 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中村,工矿棚户区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快速建设对贫困民众的廉价房。再通过信息化的筛选让的居民逐步搬迁,最后对空出来的城中村和工矿棚户区进行改建,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2 结构不合理辐射力弱以信息化手段,由专业人员一起设计城镇结构,再通过信息化智能模拟技术预测设计成品的效果,以期建立结构合理辐射力强的新城镇。3 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在信息化平台,由专业人员一起根据当地人文特色、地理环境、建筑要求、节能环保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设计出多种体现当地人文背景的整体规划和建筑物3D模型,由居民根据这些模型在信息化平台投票,再进行城镇改建和差异化的房屋建设。从而在避免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破坏的基础上,满足社会需求。4 城乡居民素质差距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以信息化平台例如虚拟社区增加城乡居民相互之间的交流,传播素质教育类的资讯(公益广告),提高乡村居民的基本素质。5 城乡生态环境通过信息化采集监控、检测、分析地表地下水,土地和空气,来减少甚至避免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带来的恶果。 一旦通过信息化技术发现水资源、土地或空气指标不符合规定, 可通过信息化分析找到污染源,并且从信息化资讯平台调阅相关解决方案与相关措施来处理问题。6 健康安全在所有公共场所和人群密度大的地方(学校工厂)安装有信息采集和分析警报的健康检测设备,对人们的体温,心跳等健康指标分析,从而避免病变传染。不仅如此,这样还能帮助城镇居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对策。7 社会保障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确保社会的治安稳定,未成年人的教育保障,市民的意外保险,老人到养老保障。8 农民工与流动人口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大执法的效率和透明度,从而让这些弱势群体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来减少其在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上的不公平待遇。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民众贡献值制度,通过对他们所在社区、工作单位和城市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科学规划,以信息化技术记录参与建设和发展的付出,从而计算贡献值。每年以贡献值大小发放一定量的城镇户籍。9 粮食供应与食品安全以信息化手段中的监控分析和智能化管理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从而提高产量。可以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保存和运输过程监控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在农贸市场和餐厅等销售食物的地点,安装可以收集食品安全数据检测食品安全是信息化设备。10 公共资源让全部城镇居民可以平等的享有公共资源,从而普及基本公共服务,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开放公共运动器材的使用,并且在信息化平台上标注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地点;将免费体检的医疗机构名称与地点等信息,通过居民的手机、信箱、电子信息等联系方式进行公布,从而使所有城镇居民可以公平的享受城镇的公共资源。11 就业问题据2012年初统计,中国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技术资源来为26%的劳动人口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了7.4亿个工作岗位,而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总共才提供4.3亿个工作岗位。这意味着就业严峻问题并非工作岗位缺乏,而是各个行业领域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有素质、有能力、有知识的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 反之,基层的低端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从而导致了就业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失地村民劳动素养低,没有各个企业、工厂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使用信息化设备,自主的学习进步等能力),是以加大了就业压力。因此,我们要科学正确的引导剩余的基层劳动素养低的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促使其尽快具备城镇居民素质,有基本工作能力,来减缓就业压力。信息化网络招聘技术成本低、见效快、无地域限制的网络招聘给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的多方面选择。进行全程就业指导与构建服务体系的需要 通过信息化平台,帮助企业上传他们所缺乏的员工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然后让失地农民通过信息化培训和指导(视频文件、音频教程、相关图片与简略的文字介绍)学习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