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1页
多元解读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2页
多元解读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3页
多元解读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4页
多元解读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元解读的误区与对策漳平市丁坂小学 黄锦诚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走出多元解读的误区,发挥教师导向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人为本,培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二)、注重积累,加强训练,增强语感能力。 (三)、钻研文本,精准点拨,引导价值取向。关键词:小语 解读 误区 对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多元解读是指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里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时间,个性化教学在课堂中成为一种时尚。它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热烈了,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多元解读常常还存在许多误区。 一、多元解读的误区:误区之一:放任解读,教师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如苏教版三打白骨精一教学片断师:大家都看过或读过这个故事,今天学习得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新的收获,好不好?请打开语文书146页,自由朗读课文,请你说说读了课文后,有没有敬佩、有没有气愤、有没有同情,还有没有其他的感受? (生自由读课文,有的读得有气无力,有的读得很投入)师:现在,谁来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生甲:我非常憎恨唐僧,因为他有眼无珠,好坏不分,诬陷孙悟空。生乙:我非常同情孙悟空。他一直被唐僧冤枉。生丙:我的意见和他们不一样,我是敬佩白骨精,因为他两次都没把孙悟空赶走都不泄气。师针对学生所谈的感受没有及时进行评价和价值引导,放任自流。误区之二:教师对学生的解读偏差莫衷一是,不置可否。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师: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生1:呀!天真的是无边无际的,我错怪小鸟了,我要向小鸟道歉。师:一只知错就改的青蛙。生2:天好大呀,我早点跳出来就好了。青蛙边说边向稻田跳去。生3:我还是快点跳回去吧!(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真是个调皮蛋,怎么又要回去了呢?)师:你还想做一只井底之蛙?生3:是的!(回答得理直气壮,真是气死人。)师:说说你的理由。生3:外面污染太严重了,河水都是臭烘烘的,(天哪,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生4:我还有补充,还有很多人在抓青蛙,还是井底安全。师茫然不知所措。原因在于没有深入理解教材,对文本产生的年代的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再则没有正确把握寓言故事教学的特点,是重在引导学生揭示其中寄托的道理。误区之三:教师无主见,无原则地附和学生的解读。从坐井观天一课教学中可得到一些启示,它作为一篇寓言故事,有其内在的文本价值,可对“青蛙到底有没有错”这个问题,有学生认为青蛙没有错,它说的是事实,它坐在井底,看到的天当然只有井口大小。对“青蛙跳出井口会怎样”这个富有想象性的问题,有的学生讲外面到处环境污染,青蛙觉得还不如待在井底好,于是又跳回井底。有的教师为了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本价值,对学生诸如此类的回答不是纠正,而是附和,甚至大加赞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没有自己的理解,决不意味着教师只能肯定不能否定。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对这样的错误一定要指出来,错的就是错的。价值观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不然的话,我们就愧对了教师的称号,因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教师对什么情况都说对,这势必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失去正确和准确的价值判断,也无从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说启发的话、激励的话,也不容忽视纠偏的话,因为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的作用。为了盲从学生而丧失自我,是不可取的。而当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的时候,教师毫不含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对知识能力的培养有好处,而且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误区之四:担心收不住,教师控制不同的解读。如北师大版老树的故事一教学片断:老师问:老树爷爷喜欢不喜欢小鸟来安家?学生(齐):喜欢!(大家声音刚落,突然)一男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男生:因为小鸟很吵,老树爷爷不喜欢。 师:不会吧。老树爷爷很慈祥。(约1分钟后)男生:不喜欢。因为小鸟一飞一落,它们的爪子会抓疼老树爷爷的。师:不会的。老树爷爷的皮肤很老了,小鸟不会抓伤的。(约40秒后)男生:老树爷爷还是不会喜欢小鸟来安家的。小鸟很多很多,它们会拉很多屎,会弄脏老树爷爷的。要是我的朋友来我家拉尿,我就不喜欢他来了。师:老树爷爷应该不会的呀。从上面的课堂实录中可看出,课堂上是徒有对话形式的“一元解读”。教师要的是唯一答案,对学生的不同答案给予限制,仅用“应该不会呀”就掐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二、多元解读策略:(一)、以人为本,培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人为最终教育目标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其个性、气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不相同,其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也不相同。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过分功利,常常热衷于对文本的统解,习惯于控制不同的解读,采取徒有对话形式的“一元解读”,用一个简单的答案代替一个“复杂的头脑”。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因而学生的个性逐渐丧失。反之,只有那些个性鲜明、对生活有独特感悟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和无穷乐趣。学生对文本有多元感悟,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就能进一步提升对“文本”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教学中要引发学生阅读动机,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引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教师的期望,家长的嘱咐,学生群众的从众效应等;也可能是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对阅读活动本身的热爱,对阅读结果的期待等。而由众多不同的原因所引起的阅读动机的价值也不一样的。一般认为,由阅读活动以外的因素引起的阅读动机不是持久;而阅读活动内部的因素引起的动机,缘于学生对阅读活动本身的期待,因而能产生持久、强大的动力。为此,我们要利用学生良好的阅读动机,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阅读教学中,有的学生擅长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发现,有的学生擅长在冥思苦索的品味中感悟,有的学生擅长在慷慨激昂的讲述中挥洒,有的学生擅长在心有灵犀的对话中倾诉通过各具特色的阅读体验,学生知识中沉积的部分被点燃,性格中独特的意识被唤醒,创造性思维被激活。就这样,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心灵的对话与碰撞,个性得到张扬。敢于并善于在阅读中发表独到的见解,提出心中的疑问,乐于与人交流真实的体验。如教学大海的歌一文时,我先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看见过大海和港口吗?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呢?一下子,曾经看到过大海的同学马上举起了手,自豪地向大家讲起了自己看到大海的感受。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然后再来阅读课文,就显得水到渠成。(二)、注重积累,加强训练,增强语感能力。现代美国语言学家华特B.华斯涅斯说:“语言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但是两者外延的宽广与深厚、奇妙与新异的相同之处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因此,阅读者理性视野的开阔与深邃、情感世界的丰富与纯真、感悟能力的敏锐与强弱就显得十分重要。阅读者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活积淀和文化积淀才能理解文本中蕴涵的文、质、法,才能实现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离开了生活,语言文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既无从创作,也无从理解。只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学习生活,语文学习才能成为流淌不息的生命之河。学生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才能加强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实现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文本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学生的经验很多时候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要真正实现与作者的平等对话,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库存”,使自己的思想境界、认识水平、知识结构提升到与作者旗鼓相当的层面。要达到这种境界不但要广泛阅读有字书(尤其是名著),更应该读社会这本一辈子都读不完的无字书,丰厚自己的生活积累。 培养学生多元解读能力,关键在于学生语感的敏锐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开始,激活学生的想象、情感、理解、顿悟等内在的心理要素,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认真而细致地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形式美、音韵美、人性美等等。对关键的语段、重点词句须“字字句句打进人心坎里”。(朱自清语)要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解读品味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如人教版十一册穷人一文中,描写桑娜抱回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时,有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可让学生抓住“忐忑不安”一词,进行品读:“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你能想象一下桑娜在想些什么?你从这一心理活动的刻画中体会到什么?通过这样品读,引爆了学生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的领悟能力,增强语感。阅读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用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钻研文本,精准点拨,引导价值取向。阅读本是个性化的内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前理解,亲自去思索、去发现、去品悟,从而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课例围绕“孙悟空有无特点”这一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感悟。让学生在自由的朗读中,运用比较读,表演读等手段,逐渐走进文本,多元解读,极具个性化的充满正义感的孙悟空形象也深深印入了学生的心灵。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由,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视而不见”,一味地“尊重”,盲目地追求“生成”,追求“奇异”,而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引导”,忽略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中,当老师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时,当一位学生说“我是敬佩白骨精,因为他两次都没把孙悟空赶走,他都不泄气。”此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评价说对说错,也没有为了肯定学生而进行所谓的发展性思维,而是等该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完后,才反问道“白骨精不泄气是做好事还是干坏事呢?”这一点拨,学生一下明白了白骨精越不泄气,干的坏事就越多,用“不泄气”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显然是不恰当的,所以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可见,在教学中老师既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价值取向的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如何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一是教师自己要深入解读文本,正确把握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二是教师要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也要与时俱进,书要常读常新。所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