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_第1页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_第2页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_第3页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_第4页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基础知识推拿基础知识 第一节第一节 推拿的概述推拿的概述 一、推拿手法学简史一、推拿手法学简史 一)什么叫推拿手法学一)什么叫推拿手法学 n n 1 1、定义、定义 是一种专门研究推拿手法的形成、演变是一种专门研究推拿手法的形成、演变 、发展和应用规律的学科。、发展和应用规律的学科。 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或借以其它推拿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或借以其它推拿 工具,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操工具,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操 作的方法,称为推拿手法。作的方法,称为推拿手法。 n n 2 2、推拿手法学的由来、推拿手法学的由来 马克思:马克思:“ “随着人类手足的分工,意味着随着人类手足的分工,意味着 劳动工具的出现劳动工具的出现” ”。 “ “手手” ”是人类认识的第一劳动工具,推拿是人类认识的第一劳动工具,推拿 是用手作为治疗工具的。因此,是用手作为治疗工具的。因此,“ “手手” ”是人类是人类 认识的第一种治病工具,推拿手法也成为认识的第一种治病工具,推拿手法也成为 第一种治病方法。第一种治病方法。 n n 3 3、最早使用的推拿手法、最早使用的推拿手法 “ “摩、揉、抓、摸摩、揉、抓、摸” ” 用摩擦使冻僵了的肢体暖和用摩擦使冻僵了的肢体暖和 用揉搓来消肿祛瘀用揉搓来消肿祛瘀 用抓来止痒用抓来止痒 用抚摸来止痛用抚摸来止痛 归纳为一句话:推拿已有上下五千年的归纳为一句话:推拿已有上下五千年的 历史历史 n n 4 4、推拿名称演变的三个阶段、推拿名称演变的三个阶段 汉代以前:按跷、跷摩、案扤汉代以前:按跷、跷摩、案扤 汉至明代:按摩汉至明代:按摩 明代以来:推拿明代以来:推拿 二、推拿手法的历史沿革二、推拿手法的历史沿革 n n 1 1、春秋战国以前(公元、春秋战国以前(公元221221年以前)年以前) 1 1)史记史记扁鹊传扁鹊传“ “上古之时,医有俞跗,上古之时,医有俞跗, 治病治病,桥引,案扤,毒熨。,桥引,案扤,毒熨。” ” 2 2)周礼疏案周礼疏案记载了扁鹊治疗虢太子尸记载了扁鹊治疗虢太子尸 厥病,其弟子子游为虢太子按摩。厥病,其弟子子游为虢太子按摩。 3 3)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有数十篇目记载有推拿中有数十篇目记载有推拿 手法的经文。手法的经文。 n n 2 2、秦、汉、三国时代(公元前、秦、汉、三国时代(公元前221221年年 公元公元 220220年)年) 1 1)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记载的按摩手法有记载的按摩手法有“按、摩、按、摩、 抚、蚤挈、中指搔、刮、捏抚、蚤挈、中指搔、刮、捏”7 7种。种。 2 2)内经内经中手法有中手法有“按、摩、推、扪、循、切按、摩、推、扪、循、切 、抓、揩、弹、挟、卷、抓、揩、弹、挟、卷”1111种。种。 3 3)黄帝岐伯按摩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惜已佚。十卷,惜已佚。 4 4)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华佗:五禽戏、导引按摩的方法华佗:五禽戏、导引按摩的方法 张仲景:导引、吐纳、膏摩的方法张仲景:导引、吐纳、膏摩的方法 淳于意:用寒水推降温淳于意:用寒水推降温 5 5)推拿工具圆针的发明,按摩膏的应用)推拿工具圆针的发明,按摩膏的应用 n n 3 3、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20581220581年)年) 1 1)葛洪)葛洪肘后救卒方肘后救卒方开创推拿手法急救开创推拿手法急救 的先河。的先河。 2 2)用按法治疗)用按法治疗“ “卒心痛卒心痛” ”,“ “爪人中治疗卒死爪人中治疗卒死” ” ,“ “拈取脊骨皮拈取脊骨皮” ”治疗小儿疳积,治疗小儿疳积,“ “抓脐上三抓脐上三 寸寸” ”治疗卒腹痛。治疗卒腹痛。 3 3)梁大通元年()梁大通元年(527527年),达摩到达中国,年),达摩到达中国, 开创了开创了“ “一指禅一指禅” ”推拿,在原先的按摩、推拿推拿,在原先的按摩、推拿 的基础上,增加了的基础上,增加了“ “擦、搓、抖、捻、揉擦、搓、抖、捻、揉” ”六六 法。法。 n n 4 4、隋、唐时代(公元、隋、唐时代(公元581581年年907907年)年) 1 1)隋唐时期是推拿发展的鼎盛时期:设推拿)隋唐时期是推拿发展的鼎盛时期:设推拿 专门学科,太医署有专门的按摩博士专门学科,太医署有专门的按摩博士2 2名;专门教名;专门教 学机构,设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学机构,设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 。 2 2)孙思邈)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要方“ “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 ”共共4242式。式。 3 3)唐)唐 蔺道人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有“ “揣、揣、 摸、捻、捺摸、捻、捺” ”4 4种伤科检查方法,拔伸、捺正等接种伤科检查方法,拔伸、捺正等接 骨续筋方法。骨续筋方法。 4 4)代表人物与著作)代表人物与著作 巢元方巢元方诸病源侯论诸病源侯论 孙思邈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要方 n n 5 5、宋、金、元时代(公元、宋、金、元时代(公元908908年年10681068年)年) 1 1)手法用于妇产科,庞安时用按摩催产,)手法用于妇产科,庞安时用按摩催产,“ “十十 愈八九愈八九” ”,创手法助产之先例。,创手法助产之先例。 2 2)手法用于眼病治疗,开眼病治疗之先河。)手法用于眼病治疗,开眼病治疗之先河。 3 3)推拿手法的理论逐步形成:)推拿手法的理论逐步形成: 张从正认为推拿手法同样具有张从正认为推拿手法同样具有“ “汗、吐、泻汗、吐、泻 ” ”的作用;的作用;圣济总录圣济总录指出手法具有指出手法具有“ “斡旋气机斡旋气机 ,周流营卫,宣通百节,疏通凝滞,周流营卫,宣通百节,疏通凝滞” ”的作用。的作用。 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认识,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认识,“ “按之痛止按之痛止” ” ,“ “按之无益按之无益” ”,“ “按之痛甚按之痛甚” ”。 4 4)正骨手法更趋发展,用于关节脱臼、骨折)正骨手法更趋发展,用于关节脱臼、骨折 、扭闪挫伤等。、扭闪挫伤等。 n n 6 6、明代(、明代(13681368年年16641664年)年) 1 1)“ “推拿推拿” ”一词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词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2)小儿推拿有了重大发展,形成了小儿推拿理)小儿推拿有了重大发展,形成了小儿推拿理 论、手法、穴位独特体系。论、手法、穴位独特体系。 3 3)推拿手法种类明显增多,复合式推拿手法应)推拿手法种类明显增多,复合式推拿手法应 用于临床。用于临床。 袖珍小儿方袖珍小儿方“ “秘传看惊掐惊口授心法秘传看惊掐惊口授心法” ”为最为最 早的小儿推拿文献。早的小儿推拿文献。 针灸大成针灸大成 按摩经按摩经记载记载2020种小儿复式推拿手种小儿复式推拿手 法法 普济方普济方 折伤门折伤门记载正骨手法记载正骨手法2727种种 证治准绳证治准绳记载记载1515种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种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 n n 7 7、清代(公元、清代(公元16641664年年19101910年)年) 1 1)医宗金鉴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心法要旨“ “按、摩、推按、摩、推 、拿、拿” ”列入正骨八法。列入正骨八法。 2 2)出版了我国第一步)出版了我国第一步推拿图解推拿图解,易学、,易学、 易懂、易掌握。易懂、易掌握。 3 3)厘正按摩要术厘正按摩要术把把“ “按、摩、掐、揉、按、摩、掐、揉、 推、运、搓、摇推、运、搓、摇” ”归纳为小儿推拿八法。归纳为小儿推拿八法。 4 4)小儿推拿专著有:)小儿推拿专著有:小儿推拿广意小儿推拿广意幼幼 科铁镜科铁镜幼科推拿秘书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保赤推拿法推推 拿指南拿指南等等1010部。部。 5 5)推拿流派形成,主要有:小儿推拿、正骨)推拿流派形成,主要有:小儿推拿、正骨 推拿、一指禅推拿、武功推拿、经穴推拿等。推拿、一指禅推拿、武功推拿、经穴推拿等。 n n 8 8、19111911年年19491949年年 这一时期,推拿发展缓慢。这一时期,推拿发展缓慢。 滚法推拿的形成,丰富了推拿手法。滚法推拿的形成,丰富了推拿手法。 推拿流派增加,如内功推拿,脏腑点穴推拿推拿流派增加,如内功推拿,脏腑点穴推拿 等。等。 n n 9 9、建国以来、建国以来 1 1)推拿发展的两个重要人物:陆定一、朱春)推拿发展的两个重要人物:陆定一、朱春 霆。霆。 2 2)19561956年,成立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年,成立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 3 3)19871987年成立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推拿学分年成立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推拿学分 会。会。 4 4)大量的推拿专著出版。)大量的推拿专著出版。 5 5)推拿基础与实验研究发展较快。)推拿基础与实验研究发展较快。 6 6)推拿的国际交往日益广泛。)推拿的国际交往日益广泛。 三、手法的分类原则三、手法的分类原则 1 1、根据手法动作形态特点分类:、根据手法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摆动类、摩擦类、振颤类摆动类、摩擦类、振颤类 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 2 2、根据手法作用力方向分类、根据手法作用力方向分类 1 1)垂直用力类:按、点、压、滚、禅)垂直用力类:按、点、压、滚、禅 2 2)平面用力类:摩、擦、推)平面用力类:摩、擦、推 3 3)对称合力类:拿、捏、搓、捻)对称合力类:拿、捏、搓、捻 4 4)对抗用力类:扳、拔伸)对抗用力类:扳、拔伸 5 5)复合用力类:摇、背、脊柱旋转扳法)复合用力类:摇、背、脊柱旋转扳法 3 3、根据手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分类、根据手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分类 1 1)松解类:)松解类: 以一定的压力作用于软组织的一类手法以一定的压力作用于软组织的一类手法 2 2)整复类:)整复类: 以一定的技巧力作用于骨关节,起纠正关节错以一定的技巧力作用于骨关节,起纠正关节错 位的一类手法。位的一类手法。 4 4、根据手法的应用对象分类、根据手法的应用对象分类 1 1)成人推拿手法)成人推拿手法 2 2)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四、手法的基本要求四、手法的基本要求 一)松解类手法的要求一)松解类手法的要求 概括为十个字,又称概括为十个字,又称“ “十字诀十字诀” ” “ “八字八字” ”要求要求 1 1、持久:、持久:手法连续作用一段时间,保手法连续作用一段时间,保 持力度和动作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持力度和动作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2 2、有力:、有力:具备一定的力度具备一定的力度 3 3、均匀:、均匀:均匀而有节奏,平稳而有弹性均匀而有节奏,平稳而有弹性 4 4、柔和:、柔和:轻而不浮,沉而不滞,灵活而温轻而不浮,沉而不滞,灵活而温 柔,和缓不急不躁柔,和缓不急不躁 “ “两字两字” ”目的目的 深透:深透:持续有力的手法持续有力的手法- -力达肌肉深层力达肌肉深层- - 出现酸、沉、胀、麻、痛、放散等得气出现酸、沉、胀、麻、痛、放散等得气 感感 二)整复类手法的要求二)整复类手法的要求 概括为概括为“ “稳、准、巧、快稳、准、巧、快” ”四个字四个字 1 1、稳:安全性、稳:安全性 2 2、准:有效性、准:有效性 3 3、巧:技巧性、巧:技巧性 4 4、快:疾发疾收、快:疾发疾收 五、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五、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1 1、体位选择原则:、体位选择原则: 1 1)使病人感到舒适、放松的体位;)使病人感到舒适、放松的体位; 2 2)有利于手法操作的体位;)有利于手法操作的体位; 3 3)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体位。)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体位。 4 4)带有冲击力的手法作用方式刺激强度大,)带有冲击力的手法作用方式刺激强度大, 缓慢的手法作用方式刺激强度弱;缓慢的手法作用方式刺激强度弱; 5 5)操作时间短,手法刺激轻度小;操作时间)操作时间短,手法刺激轻度小;操作时间 长,则手法累积刺激强度大。长,则手法累积刺激强度大。 3 3、手法操作过程中使用原则、手法操作过程中使用原则 掌握掌握“ “轻轻 重重 轻轻” ”的原则的原则 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变换要自然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变换要自然 手法与手法在衔接时要连贯手法与手法在衔接时要连贯 六、推拿介质六、推拿介质 1 1、介质是指推拿手法操作是应用的油、液、膏、介质是指推拿手法操作是应用的油、液、膏 的统称。的统称。 2 2、介质的作用、介质的作用 润滑,防止皮肤破损,药物辅助作用润滑,防止皮肤破损,药物辅助作用 3 3、常用种类与作用、常用种类与作用 滑石粉、葱姜汁、冬青膏、白酒、深井水滑石粉、葱姜汁、冬青膏、白酒、深井水 七、热敷七、热敷 热敷起源于热敷起源于内经内经的的“ “熨熨” ”法。法。 常用的有:药熨、汤熨、酒熨等。常用的有:药熨、汤熨、酒熨等。 作用:透热,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散寒止作用:透热,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散寒止 痛。痛。 种类:湿热敷、干热敷种类:湿热敷、干热敷 1 1、湿热敷、湿热敷 n n 湿热敷常用重要配制,放入布袋中清水煮沸数分湿热敷常用重要配制,放入布袋中清水煮沸数分 钟,毛巾浸透绞干,折成长方形敷于患部,置换钟,毛巾浸透绞干,折成长方形敷于患部,置换 2323次。次。 n n 湿热敷常用于擦法之后湿热敷常用于擦法之后 n n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充分暴露患部;、充分暴露患部;2 2、毛巾要折平整、毛巾要折平整 ;3 3、可隔热敷毛巾用拍法,勿用按揉;、可隔热敷毛巾用拍法,勿用按揉;4 4、温度、温度 以病人能忍受为限。以病人能忍受为限。 2 2、干热敷、干热敷 n n 常用食盐、中药或食盐加中药炒热,放入布常用食盐、中药或食盐加中药炒热,放入布 袋中,在患部进行热熨。用于驱寒、胸腹胀痛、袋中,在患部进行热熨。用于驱寒、胸腹胀痛、 食积等。食积等。 n n 坎离砂,可反复使用。坎离砂,可反复使用。 n n 市售热敷制剂属于干热敷。市售热敷制剂属于干热敷。 八、推拿作用原理八、推拿作用原理 n n 调整阴阳调整阴阳 n n 调整经络、气血与脏腑的功能调整经络、气血与脏腑的功能 n n 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 n n 舒筋通络,解痉止痛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n n 理筋整复理筋整复 n n 剥离粘连,疏通狭窄剥离粘连,疏通狭窄 九、推拿的适应症九、推拿的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三)各种慢性疾病(三)各种慢性疾病 (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 (五)妇儿科疾病(五)妇儿科疾病 (六)美容、减肥(六)美容、减肥 (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 十、推拿的禁忌症十、推拿的禁忌症 1 1皮肤破损者,不宜推拿。如湿疹、疮疡、皮肤破损者,不宜推拿。如湿疹、疮疡、 烧烫伤、开放性疮口等。烧烫伤、开放性疮口等。 2 2有出血性倾向的患者,不宜推拿。如恶性有出血性倾向的患者,不宜推拿。如恶性 贫血、紫斑病、血小板减少等。贫血、紫斑病、血小板减少等。 3 3有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有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 推拿。推拿。 4 4有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危重病人,有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危重病人, 不宜推拿。不宜推拿。 5 5骨关节、骨质有疾病者慎用。骨关节、骨质有疾病者慎用。 6 6精神病患者慎用。精神病患者慎用。 7 7妊娠和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部、合谷妊娠和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部、合谷 穴等部位慎用。穴等部位慎用。 8 8身体特别虚弱者、醉酒者、过度疲劳者身体特别虚弱者、醉酒者、过度疲劳者 、过度饥饿者或吃饱饭半小时以内者,皆、过度饥饿者或吃饱饭半小时以内者,皆 不宜推拿。不宜推拿。 9 9诊断不明者不宜推拿。诊断不明者不宜推拿。 第二节、推拿常用手法第二节、推拿常用手法 一、揉法一、揉法 n n 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贴于皮肤上,作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贴于皮肤上,作螺旋形螺旋形或或 圆形回旋的揉动。圆形回旋的揉动。 n n 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作。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作。 n n 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n n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多种伤病。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多种伤病。 n n 操作要领:揉法要操作要领:揉法要“吸定吸定”,是指手指或掌要紧,是指手指或掌要紧 贴在皮肤上,不与皮肤之间产生摩擦贴在皮肤上,不与皮肤之间产生摩擦 二、推法二、推法 n n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后鹰嘴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推法是用指、掌或肘后鹰嘴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 上,缓缓地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上,缓缓地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n n 推法根据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全推法根据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全 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掌根着力,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掌根着力, 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面重叠按压于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面重叠按压于 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推动。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推动。 n n 操作要领:推法要求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操作要领:推法要求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 肤,用力要平稳而着实,推动时速度要缓慢而均肤,用力要平稳而着实,推动时速度要缓慢而均 匀,不可强硬用力,以免损伤皮肤或引起不适感匀,不可强硬用力,以免损伤皮肤或引起不适感 。 三、滚法三、滚法 n n 用手背近小指侧或小用手背近小指侧或小 指,无名指,中指的指,无名指,中指的 掌指关节突起部和小掌指关节突起部和小 鱼际,贴于治疗部位鱼际,贴于治疗部位 上,掌指关节略为屈上,掌指关节略为屈 曲,通过腕关节屈伸曲,通过腕关节屈伸 及前臂旋转的协同动及前臂旋转的协同动 作,产生轻重交替,作,产生轻重交替, 持续不断的力作用于持续不断的力作用于 治疗部位。治疗部位。 四、摩法四、摩法 n n 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皮肤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皮肤 上,轻轻地作圆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上,轻轻地作圆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 n n 多用单手操作。多用单手操作。 n n 推拿开始和结束时都常用此手法,推拿开始时用推拿开始和结束时都常用此手法,推拿开始时用 抚摩作为过渡手法,结束时则作为整理性手法使抚摩作为过渡手法,结束时则作为整理性手法使 用。用。 n n 操作要领:揉摩时动作要缓和、协调,可沿顺时操作要领:揉摩时动作要缓和、协调,可沿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操作,每分钟频率约针或逆时针方向操作,每分钟频率约120120次。次。 五、擦法五、擦法 n n 擦法是用手掌掌面或大、小鱼际着力,紧贴皮肤擦法是用手掌掌面或大、小鱼际着力,紧贴皮肤 ,作直线来回的快速摩动。,作直线来回的快速摩动。 n n 操作要领:操作要领:擦法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腕部擦法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腕部 平伸,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肘关节屈伸,使前平伸,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肘关节屈伸,使前 臂与腕手部保持一致,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摩臂与腕手部保持一致,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摩 擦,不可歪斜;术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擦,不可歪斜;术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 ,以擦动时皮肤不起褶叠为宜;速度一般要快,以擦动时皮肤不起褶叠为宜;速度一般要快, 往返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往返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 ,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伤皮肤。,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伤皮肤。 六、搓法六、搓法 n n 用双手掌着力,挟住被推拿的肢体,相对用力,用双手掌着力,挟住被推拿的肢体,相对用力, 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搓动,同时作上下往返移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搓动,同时作上下往返移 动。动。 n n 操作要领:搓法在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动作操作要领:搓法在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动作 柔和而均匀,来回搓动要快,上下移动要慢。柔和而均匀,来回搓动要快,上下移动要慢。 七、抖法七、抖法 n n 用单手或双手握住被摩者的肢体远端,在轻微的用单手或双手握住被摩者的肢体远端,在轻微的 持续牵引下,稍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持续牵引下,稍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 动。动。 n n 操作要领:抖法动作要连续、均匀,频率由慢到操作要领:抖法动作要连续、均匀,频率由慢到 快,再由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快,再由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用力不要过大。拌动波要沿肢体向远端方向传导用力不要过大。拌动波要沿肢体向远端方向传导 。 八、按压八、按压 n n 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 由浅到深地逐渐按压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达由浅到深地逐渐按压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达 到作用层次时,停留一段时间(约到作用层次时,停留一段时间(约10301030秒左右)秒左右) ,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可反复多次。,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可反复多次。 n n 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者,称为点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者,称为点 法;用指腹、掌根或全掌着力者称为按法(指按法;用指腹、掌根或全掌着力者称为按法(指按 法、掌按法);用肘后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重按法、掌按法);用肘后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重按 者,常称为(肘)压法;用指甲着力则称为掐法者,常称为(肘)压法;用指甲着力则称为掐法 。 按压按压 n n 操作要领:按压时方向要与体表垂直,着操作要领:按压时方向要与体表垂直,着 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皮肤产生滑动;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皮肤产生滑动; 用力要由轻到重,缓缓增加,动作要稳而用力要由轻到重,缓缓增加,动作要稳而 持续,使力量达到组织深部;点按穴位要持续,使力量达到组织深部;点按穴位要 准确,用力以病人有酸、胀、热、麻等感准确,用力以病人有酸、胀、热、麻等感 觉为度。觉为度。 九、拿法九、拿法 n n 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其他手指指面相对用力,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其他手指指面相对用力, 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拿捏。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拿捏。 n n 操作要点:相对用力捏住,逐渐内收上提,逐渐操作要点:相对用力捏住,逐渐内收上提,逐渐 放松连续。放松连续。 十、拍法十、拍法 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 空拳,双手交替或单空拳,双手交替或单 手击打身体。根据手手击打身体。根据手 形的不同,可分为以形的不同,可分为以 下下5 5种种: : n n 空拳盖击空拳盖击 n n 空拳竖击空拳竖击 n n 指尖叩击指尖叩击 n n 掌侧击掌侧击 n n 拍击拍击 十一、摇法十一、摇法 n n 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 ,使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转动或外展内,使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转动或外展内 收或(和)屈伸运动。收或(和)屈伸运动。 n n 摇晃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其操作摇晃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其操作 方法随部位而异。方法随部位而异。 十二、拔伸十二、拔伸 n n 拔伸即牵拉或牵引,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拔伸即牵拉或牵引,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 拉关节的另一端使包绕关节的肌肉、韧带、筋膜拉关节的另一端使包绕关节的肌肉、韧带、筋膜 等软组织发生不同长度的延长。等软组织发生不同长度的延长。 n n (1 1)颈部拔伸法:对于由于颈椎损伤而导致颈椎)颈部拔伸法:对于由于颈椎损伤而导致颈椎 生理前凸减少的运动员,运动后可以采用颈椎拔生理前凸减少的运动员,运动后可以采用颈椎拔 伸法减轻颈部不适症状。方法是让被推拿者正坐伸法减轻颈部不适症状。方法是让被推拿者正坐 ,推拿者站于其后,用双手拇指托于枕骨隆凸的,推拿者站于其后,用双手拇指托于枕骨隆凸的 侧下方,食、中指托于被推拿者两侧下颌骨,然侧下方,食、中指托于被推拿者两侧下颌骨,然 后逐渐用力向上拔伸。也用一手肘弯部托住患者后逐渐用力向上拔伸。也用一手肘弯部托住患者 下颌,手扶住其对侧头部,另一手托住其枕后部下颌,手扶住其对侧头部,另一手托住其枕后部 ,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牵引颈脊柱。,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牵引颈脊柱。 n n (2 2)肩部拔伸法:患者坐位,患肢放松,医者)肩部拔伸法:患者坐位,患肢放松,医者 站于后外侧,用双手握住其腕部慢慢向上牵拉。站于后外侧,用双手握住其腕部慢慢向上牵拉。 动作要缓和,向拔伸时坐低凳。动作要缓和,向拔伸时坐低凳。 n n (3 3)腕部拔伸法:患者坐位,医者对面而会,)腕部拔伸法:患者坐位,医者对面而会, 用双手握住患手腕掌部,逐渐用力拔伸,与此同用双手握住患手腕掌部,逐渐用力拔伸,与此同 时嘱患者上身略向后仰,形成对抗牵引。时嘱患者上身略向后仰,形成对抗牵引。 n n (4 4)指间关节拔伸法:用一手握住患者腕上部)指间关节拔伸法:用一手握住患者腕上部 ,另一手捏住患指端,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另一手捏住患指端,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 拔伸。拔伸。 拔伸拔伸 十三、扳法十三、扳法 n n 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方法。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方法。 n n 两手或两人配合进行,即一手(或一人)扶握固两手或两人配合进行,即一手(或一人)扶握固 定关节近端,另一手(或另一人)扳动关节远端定关节近端,另一手(或另一人)扳动关节远端 肢体,作适当幅度的单一屈曲,伸展,旋转,内肢体,作适当幅度的单一屈曲,伸展,旋转,内 收或外展等活动。收或外展等活动。 n n 常用于颈,胸背和腰背部。常用于颈,胸背和腰背部。 第三节、注意事项第三节、注意事项 (1 1)按摩前要修整)按摩前要修整指甲指甲、热水洗手,同时、热水洗手,同时 ,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 (2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 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 (3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 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势,要舒适而又便于操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势,要舒适而又便于操 作。作。 ( (4 4)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 病人表情,使患者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