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文】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篇目是勾践灭吴,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文言文)的第二篇。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包括古诗文词曲小说等在内)占了1/2的篇目,这篇文章上成功与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能否学好后面的文言文有着重大的影响。“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就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考纲的要求如下: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中,包括1.理解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20个:而何 乎 乃 其 且 然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矣 因 于 与 则 者 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被、宾前、省略、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分析并提取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3大块9个考点,覆盖了大纲的要求。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根据大纲、考纲及教参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 教 具: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我制作课件,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参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诵读、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诵读为主。二、教学过程设计说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1、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条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入如下: 投影几则小资料后说:一些媒体报道了复制珍贵文物越王勾践剑2500把,限量发行的消息。孰料一剑挑起千层浪,围绕能否“克隆”等问题,各方人士“舌战”正酣。我然后问:为什么“一剑挑起千层浪”?引出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投影、简单解释)2、接着投影、解说时代背景(5)这里主要讲清楚吴越两国不共戴天的关系。接着投影、解说国语(2)这里主要讲清楚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这两点在下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得到详细阐述)。其次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充分预习。印发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掌握第一部分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掌握第二部分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讨论、训练为主;第四,为加大课堂容量和训练密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这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理清思路,多次大声诵读,培养语感,自然成诵。第一步: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11)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第二步:讲读第一部分(10)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考虑到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把一些疑难词句投影出来并作解析:这一步落实“教学重点:1”。第三步: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理清第一部分的思路,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此,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点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部分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鉴赏的切入点和方法,逐步培养其文言文阅读能力。(10) 讨论: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2、 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 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4、 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5、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王与之成而去)我认为,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探究下文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第四步:课堂训练、巩固成果(4)1、 完成练习二2、 补充练习(按今年高考题型编,印发)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讲读第二、三部分;概括评析人物形象。第一步:讲评第一节课布置的练习。了解学生掌握第一节课知识的情况。(2)第二步:讲读第二部分并进这一步落实“教学重点:1”。(5)疑难字词句疏通(投影)第三步:讨论(投影) (10)1、 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第1题是基础,是对知识进行筛选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提示: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是基础,是对知识进行筛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4、 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分析并提取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第四步:理清文章思路,方法同第一部分。(6)第五步:讲读第三部分,落实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在此主要体现以学生诵读为主体,理清思路为主线的原则。(10)第六步:总结全文(投影) (12)1. 讨论: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这个题是落实教学重点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我在此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张扬个性,在讨论中渗透了德育。2. (投影)本课文言文知识归类表。3. 发课外练习。通过课外训练,巩固这篇文章所学过的知识。三、课后的回顾与反思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邯郸市电商产业园租赁合同
- 城市改造环境管理办法
- 绿化设计合同样本
- 2024年标准林地租赁协议一
- 石材买卖合同
-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农民田地租赁与农村民宿项目合作意向书3篇
- 电器卖场租赁合同模板
- 科技公司前台管理办法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国民经济核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普通胃镜早期胃癌的诊断PPT课件
- DG∕T 154-2022 热风炉
-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4号)
- 模具报价表精简模板
- 抽样检验培训教材(共47页).ppt
- 时光科技主轴S系列伺服控制器说明书
- 通用带式输送机TD75或DT型出厂检验要求及记录
-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题库题
- lonely-planet-PDF-大全
- 成人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
-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