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东路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西安文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10月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目录1.概述.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3项目概况.31.4推荐意见及建议.52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62.1区域概况.6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62.3道路现状.82.4项目现状及评价.92.5项目建设条件.93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123.1城市规划概要.123.2交通量预测.144.采用规范和技术标准.214.1采用规范.214.2设计标准.225.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235.1完善城市路网系统.235.2改善道路通行能力.235.3满足发展战略规划.23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6.工程方案内容.246.1方案设计原则.246.2道路工程.246.3桥涵工程.286.4排水工程.286.5照明.326.6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336.7绿化.346.8市政管线综合.357.环境评价.357.1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357.2污染防治措施.398.工程组织管理及进度计划安排.458.1工程组织管理.458.2项目总体进度计划.469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479.1征地拆迁.479.2主要工程数量.4710投资估算.4710.1投资估算.4710.2编制依据和原则.4810.3其他费用标准.48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0.4资金筹措.4811.国民经济评价.5011.1投资计划.5011.2基本考虑.5011.3评价参数.5011.4效益计算.5211.5成本.5411.6评价指标及计算.5411.7敏感性分析.5811.8国民经济评价结论.6012.工程效益分析.6112.1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6112.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6312.3社会评价结论.6413.推荐意见及建议.6413.1推荐意见.6413.2建议.65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1.概述1.1项目背景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市域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京津,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山,是首都的南大门。西安市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39.5万,其中市区面积455.8平方公里,人口231.3万。为适应新形势下西安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发展需要,落实“北跨战略”,依据西安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今年将全面加快高新区开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3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开发建设。高新区的实施是实现西安“提升省会职能,发展成为西安市核心组成部分,市级行政、文化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教创新集聚区,低碳生态新城。作为高新区起步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工程,本项目是高新区起步区骨架路网“三横、两纵、一放射”的重要组成部分。丈八东路道路全长3.678k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标准。1.1.1拟建项目区域位置该项目位于高新区起步区内。道路北起正无公路,南至滨水路。1.1.2编制依据(1)西安高新区总体规划(2009-2030);项目地理位置图图1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2)业主提供的地形图;(3)相关设计规范及资料。1.1.3编制内容本项目建议书编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设计标准、建设规模、道路方案、道路标准横断面、投资估算、推荐意见及建议等。1.1.4编制单位西安文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落实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的需要根据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将着力实施“北跨战略”,以打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空间,实现西安“提升省会职能,发展成为京津冀城镇群第三极、首都圈的战略门户”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点。高新区将建设成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示范区,打造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引领西安都市区发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1.2.2推进高新区(起步区)交通网络建设的需要高新区起步区主干路网的建设与实施,将加快并带动高新区的建设进程,为高新区“35年成规模;10年基本建成”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丈八东路是连接滨水路、行政区、园博园B区、商业开发区、正无公路的城市主干路,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该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31.2.3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的需要随着高新区的逐步建成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交通量与日俱增,城市交通压力与拥堵逐步加重,所以该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1.3项目概况1.3.1设计标准表1项目单位技术标准值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km/h40横断面红线宽度m45车道数条主路双向4车道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型标准车排水暴雨重现期立交范围P=5a,路段P=1a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0.65(其路面=0.9,绿地=0.15)1.3.2建设规模丈八东路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为45米,道路采用三幅路断面型式,主路双向4车道,路线全长为3.678公里。本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及绿化工程等。1.3.3工程方案(1)道路工程本项目北起正无路,向南经起步区的商业开发区、园博园B区、行政区、金融区至滨水路,路线全长3.678公里。平面线位充分考虑与规划用地、规划道路及现况道路的衔接。平面交叉路口进行渠化设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4计,同时遵循以人为本、方便行人、美观的原则合适设置沿街过线设施、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无障碍设施、交通安全管理、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等设施。(2)桥涵工程本项目设置45米长盖板涵一座(1-6.5m3m)。(3)排水工程道路根据上位规划设置雨、污水管道,分段分别排入相应的雨水、污水管道。(4)附属工程本项目包括照明工程、绿化及交通设施等工程。1.3.4投资估算本项目近期方案实施总投资合计4.487亿元,其中建安费1.215亿元。1.4推荐意见及建议该项目建设是落实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北跨”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高新区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其中起步区是市级的行政、商务金融、文化、会展、体育中心。打造成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的高新区,是实现西安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点,引领西安都市区发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5本道路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高新区对外交通的出行条件及外部投资环境、提升土地利用开发价值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建设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与论证,基本合理可行。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62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区域概况2.1.1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2.1.2地理位置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2.3道路现状2.4项目现状及评价2.5项目建设条件2.5.1地形地貌2.5.2区域地质2.5.3区域地震烈度该区新构造运动及现代构造运动都比较强烈。依据中国地震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项目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5g;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156号文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通知,该项目所经区域为度区。2.5.4气象西安市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横跨太行山中段东坡和陕西平原的山前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7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121,绝对高温出现在7月,一般为43.3:绝对低温出现在1月,一般为-237。年均降水量5380mm,年蒸发量为19308Mm。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风频率为12%,次主导风为西北风(冬季),风频率为10%,夏季平均风速为1.5m/s,冬季平均风速为1.8m/s。2.5.5水文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83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3.1城市规划概要3.1.1城市性质与规模实现西安“提升省会职能,发展成为市级行政、文化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教创新集聚区,低碳生态新城。3.1.2城市空间发展方略西安中心城城市空间发展方略是:“北跨”、“东拓”、“西优”、“南延”、“中疏”。3.1.3城市布局结构高新区以“中心起步,轴带拓展,分区引导”为发展策略,逐步构建“一心一网,三轴两带,十大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为市级中心。依托古城和渭河,在最靠近老城的区位构建滨水带状的新城中心,集中设置行政、会展、文化、体育等大型公共设施以及金融商务功能。一网:指绿网。依托渭河和灞河,构筑东西生长、南北渗透、服务均衡、兼具生态和景观功能的绿化网络。三轴:中部公共服务轴、东部产业发展轴、正无科技发展轴。两带:渭河公共带、灞河休闲带。十大片区:市级中心、区级中心、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93.1.4道路网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高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保持方格网式道路骨架,向外延续发展,明确道路功能分类,进一步提炼道路的支撑体系,强化主骨架道路功能,加强交叉路口的规划,以提高路网的综合利用效率。具体内容如下:快速路:包括快速环路和太行大街,总长度为21.3公里,规划快速路网密度0.2km/km2。1)环城快速路:由西三环北延线以及规划北侧的快速路组成,西接中华大街,长约9.5公里,红线宽度控制160米。2)太行大街:为市域性快速路,连接东部新区和正定机场,规划区内长约11.8公里,红线宽度控制160米。主干路:规划主干路总长161公里,路网密度为1.3km/km2。红线宽度一般控制在4560米,为46个车道,其中新城大道、正无路、机场路、滨河路红线宽度按60米控制。次干路:规划次干路总长164公里,路网密度1.54km/km2。红线宽度一般控制在3235米,为4车道。构建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高效率、高服务品质的综合交通体系。慢行交通是最为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规划构建以步行、自行车为主的慢行系统,与公交站点相衔接。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03.2交通量预测3.2.1交通量基础资料(1)城市布局结构西安高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提出了高新区以“中心起步,轴带拓展,分区引导”为发展策略,逐步构建“一心一网,三轴两带,十大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2)人口与就业规划至2030年,人口规模120万人,用地规模10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核心片区(BH01):建设用地规模18.7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2万,以市民公园为核心,集中布局行政中心、会展中心以及文化中心等重大公共设施,结合园博园展区,打造高新区最具吸引力的公共空间。综合片区(BH02):建设用地规模13.7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8万,以中央绿带和灞河为依托组织公共空间,沿渭河布置金融后台服务、商务办公、休闲购物、欢庆广场等功能,与滨水开放空间内的休闲活动共同构建高新区活力风情区。综合片区(BH06):建设用地规模13.3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5万,以中央绿带和太行大街为依托延伸建设中部公共服务轴,并为远景城市向机场方向拓展提供可能性。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1综合片区(BH07):建设用地规模8.7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6.5万,以总部型企业、办公型企业、制造型企业和职教功能为主,依托区级中心完善相关生产生活配套。职教片区(BH08):建设用地规模8.1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1万,结合职教园区和区级中心,建立科技创新中心、教学共享中心和配套服务共享中心,促进行政管理、教育研究、体育休闲、商业医疗和科技研发等设施的共建共享。居住片区(BH03):建设用地规模9.8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万。依托渭河、灞河以及专类公园,建设滨水中低密度居住社区,完善相关生活配套。居住片区(BH04):建设用地规模7.5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万。依托渭河、灞河,建设滨水低密度居住社区,完善相关生活配套。产业片区(BH05):建设用地规模14.9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0万。发展纺织、服装相关生产、设计研发、行政管理、职工公寓、展销物流等功能。产业片区(BH09):建设用地规模5.1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万,发展高新技术、信息相关产业,可择机发展纺织服装相关产业。产业片区(BH10):建设用地规模7.6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万,发展高新技术、信息相关产业,为大型项目进驻提供空间。(3)机动车发展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2预测2030年西安中心城机动车总量将达到20万辆左右,家庭轿车拥有量达到50辆/佰户居民的水平。(4)出行总量2020年高新区城市人口出行总量将达到400万人次/日。居民人均出行次数达到3.5(次/人日)。(5)出行生成分布在城市功能聚焦下,起步区内表现出交通出行生成的高强度集中区,但随着城市向东、向北扩展及片区中心功能完善,规划范围内道路交通将趋向平衡。(6)出行分布空间与城市用地结构布局相对应,高新区城市交通将趋向均匀、平衡。3.2.2预测方法(1)预测总体思路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宏观和微观交通模型的建立及预测;预测结果分析。(2)预测方法采用四阶段法,通过应用一系列出行生成模型、分布模型、方式划分模型和交通分配模型,预测路网交通量。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3分配方法本项目路网分配采用用户模型进行流量分配,分配路权采用广义费用模型(Generalized-CostModel),公式为:gca=ka+1ta+2ca式中:gca路段a上广义出行费用;Ka路段a上固定费用;Ta路段a上出行时间;1时间价值;2ca道路收费;出行时间根据美国联邦公路局出行时间模型进行确定,其形式如下:t=t01+(V/C)式中:t两交叉口之间的路段行驶时间(分);t0交通量为零时的路段行驶时间(分);V路段机动车交通量(辆/小时);C路段实用通行能力(辆/小时);、参数;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4路网参数在路网中,各条路线的等级、长度、街道化程度都不相同,在进行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时,为区别不同路线的行驶条件,需要对路网中各条要素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主要参数按照交通部部颂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和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规定选取。出行生成预测出行生成分布预测交通分配预测历年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汽车拥有量等调查高新技术开发区历年物流量与发展状况、主要流向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沿线城市用地规划、土地利用性质、土地利用状况等调查对现状道路交通量分布、交通管理设施等状况调查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交通预测及分析道路功能定位交通量调查交通预测工作过程图图2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53.2.3预测结果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特征年为2030年。根据程序计算出道路建成特征年规划路网的分配交通量,得到丈八东路特征年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如下表所示。丈八东路特征年(2030)路段小时交通量表(单向断面交通量)表2序号道路名称路段方向特征年计小时交通量(pcu/h)1丈八东路北向南1245南向北12043.3.4丈八东路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分析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段和通常道路管制条件下,期望车辆合理通过道路某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流率,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关系密切,机动车道通行能力按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小客车数计。1)车道通行能力的确定城市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3600: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pcuh);:一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本项目各级道路按下式进行计算:实际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进行折减:mpcjpNNaaa=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6式中: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取值;:为机动车道路分类系数;:为交叉口影响系数;:多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取1.0,第二条车道取0.8,第三条车道取0.65。丈八东路道路实际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表表3类别车道序号设计车速(km/h)pNcajapa通行能力(pcuh)小计(pcuh)主路14016400.80.601.0787141720.80.600.86302)交通预测结果评价根据上述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及道路节点处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对此道路进行服务水平评价。2030年丈八东路道路路段服务水平评价表表4道路名称设置车道数特征年设计小时交通量(pcu/h)道路设计通行能力(pcuh)道路负荷度是否满足交通需求丈八东路主线四124514170.88满足可见丈八东路道路各路段的V/C比小于1之间,道路的服务水平良好。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74.采用规范和技术标准4.1采用规范(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6)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7)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05-2006(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8(1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7)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2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2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表5项目单位技术标准值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km/h40横断面红线宽度m45车道数条主路双向4车道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型标准车排水暴雨重现期立交范围P=5a,路段P=1a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0.65(其路面=0.9,绿地=0.15)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95.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5.1完善城市路网系统丈八东路是高新区(起步区)的“三横、两纵,一放射”中的一纵,将加快高新区起步区主干路网的建设进程,加快并带动高新区的建设进程,为高新区“35年成规模;10年基本建成”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西上泽路的建设将改善高新区起步区的交通状况。5.2改善道路通行能力随着高新区的逐步建成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交通量与日俱增,城市交通压力与拥堵逐步加重,所以该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改善高新区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5.3满足发展战略规划根据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将着力实施“北跨战略”,以打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空间,实现西安“提升省会职能,发展成为京津冀城镇群第三极、首都圈的战略门户”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点。高新区将建设成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示范区,打造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引领西安都市区发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丈八东路的实施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该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06.工程方案内容6.1方案设计原则(1)在西安高新区总体规划和道路网规划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提升新区城市功能和特点,进行本工程方案的设计。(2)在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通行能力分析,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国内外已建和在建低碳新城道路建设的情况,研究道路建设标准。(3)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道路建设与环境,公共交通换乘、居民日常出行的关系,实施“人、车”友好分离,建立专用的慢行交通网络,体现慢行交通系统应较机动车交通系统拥有更大的通行优先,实现“人、环境、交通、发展”的和谐统一。(4)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现有道路基础设施情况,研究标准合理、使用可靠、投资效益高、满足道路功能需要的工程方案。6.2道路工程6.2.1路线设计(1)平面设计本项目北起正无路,向南经规划商业开发去、园博园B区、行政区、金融区到滨水路,路线全长3.678公里。平面线位充分考虑与规划用地、现况道路的衔接,合理设置交叉方式,平面布置充分考虑沿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1线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等因素。(2)纵断面设计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为平缓。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道路两侧地势、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城市防洪标高及相交道路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并结合地下管线、排水要求综合考虑。(3)横断面设计综合规划部门意见,结合道路沿线土地使用性质的不同,对丈八东路横断面提出实施方案。丈八东路是高新区起步区的主要道路,对缓解起步区交通压力起着重要作用。道路两侧均为出行率较高的用地,但该道路略偏重于景观性,应适当增加绿化面积,增加人行宽度,突出新城景观。交通流量较大,横断面一次实施完成,具体如下:道路采用三块板形式,中间主路均设置17米宽机动车道,双向四车道标准,主路外侧设置为4.5米宽分隔带,满足路灯、标志牌等设施设置要求。外侧设置4.5米宽非机动车道及5米宽人行道。该道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2路横断面优缺点:道路断面实现了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的物理分离,保证了主路车辆的快速通行。6.2.2交叉口设计根据相交道路在路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交叉形式。本项目与相交道路共设置3个T型交叉,6个十字交叉口(与规划路相交),道路交叉口均设置为展宽式平面交叉口。6.2.3路基设计本项目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地质形态属渭河冲积扇平原,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纪覆盖层,表层主要由亚粘土、粉质粘土组成,下部为粗颗粒砂、砾石层。西安市地质构造比较好,无软土、湿陷性土等特殊结构,且地势平坦,地基承载力也比较高,表层土修筑路基或作为路基填料也比较适宜,道路沿线所经之处无特殊路基处理。6.2.4路面设计综合道路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气候、土质、筑路材料等情况,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比较后,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各条道路的性质及所承担的功能,结合西安市工程地质及近年来的周边地区工程建设的成熟经验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如下:机动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结构为:4cm细粒式橡胶沥青混凝土(ARHM13(W)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AC-16F)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3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AC-25F)1cm稀浆封层32cm石灰粉煤灰碎石20cm石灰粉煤灰土结构层总厚70cm。人行道结构:6cm生态砂基透水砖(2525)3cm透水混凝土18cm级配碎石结构层总厚27cm。基模量:土基模量要求不低于30Mpa。6.2.5公交停靠站根据高新区总体规划,丈八东路位于慢行交通优先区范围内,慢行交通系统应较机动车交通系统拥有更大的通行优先权。在丈八东路沿线设置公交线路,停靠站结合周围规划地块设置,同时考虑与其他公交系统衔接,停靠站间距为500米(对内实现公交站点周边500米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4半径服务范围100覆盖),安排在交叉口出口道一侧,距交叉口60米,停靠站采用港湾式停靠站。6.2.6无障碍设施本工程无障碍设计主要考虑缘石坡道的设计和盲道设计。6.2.7道路景观设计为了把道路建设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条富于美的韵律的绿色通道,坚持“和谐、美观、整洁、经济”的设计理念进行方案设计,使驾驶员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并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本工程绿化面积为42320m2。道路绿化率达到为26%。6.3桥涵工程西安市丈八东路设置45米长盖板涵一座(1-6.5m3m)。6.4排水工程6.4.1设计依据(1)西安市规划局设计委托书;(2)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3)西安高新区总体规划(2009-2030年)(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56.4.2设计范围本报告排水工程部分编制范围为西安市东上泽路配套排水管网设计。6.4.3工程内容排水工程由污水管网、雨水管网组成。6.4.4设计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在城镇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严格保护城镇水体环境,根据城市自然地形,确定合理的污水收集排放区域,并结合规划道路等要求布置排水系统,使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下为排水系统布局的原则:(1)符合地形趋势,顺坡排水;(2)与街坊布局或规划相配合;(3)经济合理,管网密度合适,排水路线最短;(4)在流量和高程两个方面都能够顺利排除;(5)汇水面积依据规划进行划分。6.4.5排水体制论证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灌渠内统一收集并排放。在合流制排水系统设计中除考虑污水的收集外,雨季要考虑一定雨水截流倍数,使排水管道及截流干管截面增大。在污水处理上,雨季雨污水混入,致使污水处理厂水质变化较大,不利于污水处理,同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6时部分污水扔排水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合流制污水管线一般常用于旧城区的原有管线。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和雨水分别收集在独立灌渠中排放。分流制可克服合流制的一些缺点。分流制具有以下优点:(1)管内水量较稳定,水力条件好;(2)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流量和水质稳定,易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3)雨、污分流不会出现污水溢流对江河造成污染现象。分流制也存在如下缺点:如果雨、污双管同时建设,工程总投资高。按照环境保护要求,新建城市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排水体制为分流制。6.4.6排水工程(1)雨水工程水力计算技术指标:0.7m/s流速V5m/s,暴雨强度采用下面公式:公顷)秒升+=/()7()lg898.01(1689729.0tPq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立交范围P=5a,路段P=1a;t降雨历时(min),t=t1+mt2;t1地面集水时间(min),本工程采用t1=15min。t2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min)m折减系数,暗管m=2.0,管渠m=1.2,本工程采用m=2.0雨水设计流量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7Q=q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径流系数,(其中路面=0.9,绿地=0.15)f汇水面积(ha);东上泽路沿线由西向东有规划明渠,雨水管线沿地势依次接入上述河道中。雨水管线沿道路单侧布置。主要工程量:表6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雨水混凝土管涵2600(W)X2000(H)m22502雨水混凝土管涵2000(W)X2000(H)m3300合计5850(2)污水工程污水规模的确定污水量由给水工程供水用户排出的综合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量组成。根据城镇平均用水量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区内各工业企业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必须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污水总变化系数由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间的关系式(Kz=2.7Q0.89)求得,各管段流量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法计算确定。污水管线布置污水管线沿道路单侧布置。用于收集各街路支管内的污水,污水通过支管流入干管。近期完成东上泽路规划市政污水管线的敷设,下游接入东门路及东上泽路的规划污水管。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8主要工程量表表7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近期)1HDPE双壁波纹管DN600m5850合计58506.5照明6.5.1设计执行规范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6.5.2设计原则(1)协调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保持和总体结构相协调;(2)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应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指标;(3)合理性原则。设计应根据区域的定位,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做到功能明确。(4)节能环保性原则。设计应采用节能环保产品便于维护;易于管理检修,减少维护费用。6.5.3设计方案丈八东路由正无路到滨水路,道路全长3.678km。道路由一条主路和两条辅路组成。主路宽为17米,辅路各宽为4.5米。丈八东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9丈八东路是城市主干道,主路照明功率密度为0.95W/m,照度为30Lx,辅路照明功率密度为0.55W/m,照度为10Lx。主路采用10米灯杆,间距35米,光源为250W高压钠灯,双侧布灯,辅路采用10米灯杆,间距35米,光源为70W高压钠灯,单侧布灯。250W灯具210盏,70W灯具210盏,10米灯杆420根。160KVA箱式变压器2台。6.6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是城市道路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采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及设施,综合考虑交通工程的设置,是充分发挥各级道路的交通功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使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确保道路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充分发挥道路整体效益,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的有效方法。交通设施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本项目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内容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内容。6.6.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为依据。交通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方约定协议书格式
- 监测公司协议书范本
- 景区开发土地协议书
- 账户过账免责协议书
- 彝族迁坟协议书范本
- 诊所护士聘用协议书
- 兄弟房屋卖卖协议书
- 老人婚前约定协议书
- 融资租赁协议书样本
- 殴打和解协议书范本
- GB/T 8642-2002热喷涂抗拉结合强度的测定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GB 315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磺
- 沼气发电项目建议书
- 大学物理上总复习课件
- 说课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课件
- 施工进场通知书
- 幼儿园小班科学艺术:《欢乐的小芽儿》 课件
- 子宫肌瘤课件PPT(共38张PPT)
- 汉字的五行属性与三才五格计算方法
-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全套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