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 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 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 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 原因。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 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道理,请在课文中找出证据。 撞击说更有道理。 1、在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 2、学者们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 整体感知 续1 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灭绝的原因 撞击说 1980年 火山说 1987年 肯定“撞击说” 斯石英形成原理 沙子受到巨大压力 斯石英出现地点 受巨大撞击的地方 原子弹爆炸的场地 否定“火山说” 火山温度熔化了岩石 火山地区没有斯石英 麦克霍恩等研究证明斯石英中的原子排列 结论恐龙灭绝原因是撞击而不是火山 活动 1、这两篇课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是所选用的材料却很有 不同,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恐龙无处不在中讲到恐龙的灭绝,尤其是南极恐龙的灭绝证 明南极并不适应恐龙生存,进一步说明了南极上的恐龙是跟随“南 极板块”一起来到这里的。这一内容并不是本文说明的重点,因此 很简略。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正是要探讨恐龙为什么会在6500万年前 突然灭绝这一问题。通过6500万年前岩石中发现斯石英成分, 结合斯石英的特性,证明了6500万年前曾有过一次巨大的撞击 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因此,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不 是火山。 对比研读 由此可见,说明文中材料的选择、使用是由说明对象 及其特征决定的。与说明对象关系密切的就详写,关 系不大的就略写,没有关系的就不写。 对比研读 续1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表明作者的思维特点是善于联系,从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找寻到它们内在的联系。请结合 具体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 它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 石”推导出“全世界曾经遍布恐龙”十分自然,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很容易就可以看 出。但是作者却从中发现了更为内在的联系作者找出了“南极恐龙化石”与“ 板块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被压扁的沙子同样用另外一个科学探究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上述道理。“ 如果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这一 句话承上启下,表明作者的思路十分广阔,让他想到了另一个领域。正是把恐 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思考,才是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 区生存呢?”而根据科学研究可知“恐龙实际上并不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 疑团进一步推进:既然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又是怎 样遍布各洲的呢?到了这里作者才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通过科学研究材料与 推理进行论证。 采用这样的逻辑顺序,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 ,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说清了事物的道理。 对比研读 续2 3、这两篇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重要的说明方法?都有什么作用? 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 恐龙无处不在中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 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 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 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 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 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 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 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 话,如恐龙无处不在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对比研读 续3 5、试分析这两篇短文的说明顺序? 这两篇短文都是事理说明文。 “恐龙无处不在”一文从“恐龙遍布世界各地”这一事实中产生疑惑 :既然不可能同时在几个洲产生、繁衍,那么这么多恐龙又是如 何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去的呢?正式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推 理,才最终得出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一开篇就列出学术界的两种恐龙灭绝的不同观点 。到底哪种说法更科学?通过对斯石英的发现与研究,最终揭开 了谜底。 由此可见:这两篇文章在行文上都是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的。这是逻辑 顺序的一种。 小结 这两篇短文语言简洁精练、逻辑性 强而且风趣幽默。行文方面逻辑严密 ,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 证进行深入科学探究的杰作。我们大 家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丰富的科学知 识、敏锐的科学眼光和善于探索的科 学精神。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大家应当 学习的地方。 对比研读 续3 4、结合这两篇短文的内容,请分析这两个题目的特点。你能从 中获得一些启发吗? 题目: “恐龙无处不在”是一个简洁的陈述,这是经过考古发现证实的。以“恐 龙”为话题,这个题目很新颖,能够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 “被压扁的沙子”这个题目让人感到新奇。什么样的沙子被压扁?被谁压扁呢? 压扁沙子干什么呢?看了题目,或许大家都会有这些疑问。这就设置了悬念,也 同样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 内容:“恐龙无处不在”全篇虽然用了大量的篇幅探讨恐龙在各大洲的分布情况 ,但我们可以感到,作者介绍这些的根本目的是借此以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 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 第二篇短文主要内容是推理、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巨大的撞击。“被压扁 的沙子”在文中就是指“斯石英”。斯石英具有一个特性,被强烈积压、撞击的沙 子可以形成斯石英。然而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科版必修二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同步测试题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 四川外国语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建筑透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某地产项目营销方案
- 房地产营销模拟训练
- 坚果种植的有机认证流程考核试卷
- 猪的饲养常见疾病识别考核试卷
- 汽车旧车销售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电磁兼容测试仪考核试卷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 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犬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
-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PPT
-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课件
- 无机保温砂浆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工艺课件
- 高三二轮复习:产业转移以富士康的企业转移为例课件
- 矿井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试题(高级工)
- 高中语文《祝福》“谁是凶手”系列之祥林嫂死亡事件《祝福》探究式学习(教学课件) 课件
- 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
- 水平泵房水泵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