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的管理l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1页
基于学科竞赛的管理l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2页
基于学科竞赛的管理l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3页
基于学科竞赛的管理l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4页
基于学科竞赛的管理l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y on Innovation Ability of Management Majors Students Based Academic competitiona case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LONG Yu-ping(Management Depart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Hubei China 441053)Abstract: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community-wide concerned; the role of academic competi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has been recognized by society. However, how to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s the carri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 thus promoting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different universities,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faced by different professions is not the same . In this paper, Tourism Management in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 for example, to study how to promo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through academic competition.Key words: academic competition; teaching reform;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excitation基于学科竞赛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以湖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龙雨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已得到社会认可。然而如何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的改革,进而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同高校、不同专业面临的具体情况却不一样。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研究如何通过学科竞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关键词:学科竞赛;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能力;激励引言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1。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的“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对学科竞赛都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国内外对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我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广泛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差,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创新性思维能力;缺少创新技能;缺乏创新毅力。对学科竞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研究,如周治瑜等(2008)2研究了如何建立和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并形成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竞赛及管理机制,为学生创新活动搭建平台;李苏北(2009)3从学科竞赛的内涵、学科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徐州工程学院开展学科竞赛推动课程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二是对学科竞赛的运作模式和机制进行研究,如李建英等(2010)4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研究了学科竞赛的运作模式;张显悦等(2010)5研究了学科竞赛的管理机制和运行原则;潘岚等(2009)6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研究了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也已得到大家的认可。然而如何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的改革,进而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每个高校、每个专业面临的具体情况却不一样。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研究管理类专业如何通过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湖北文理学院是湖北省属多科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旨,深化“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年基础,1年专业,1年实践)和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探索孔明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活动目前主要以参加省市级导游大赛和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竞赛为主。取得的成绩是:获得省级导游大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3人次,四等奖1人次,优秀奖2人次;获得市级导游大赛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9人次,三等奖8人次,四等奖1人次,优秀奖7人次;获得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竞赛一等奖1次。2学科竞赛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组委会主任李大潜说:“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7 学科竞赛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2.1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导教师通过参与学科竞赛的全过程,包括对选手的选拔、培训到赛前选题指导、赛中指挥和赛后总结,可以发现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如学生参加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竞赛需要较强的市场调研和预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因而在最新版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科基础课程开设有概率与数理统计、经济数据分析与统计、旅游市场营销三门共计8学分的课程;在专业方向课程开设旅游市场调查、现代推销艺术、礼宾学、商务谈判技巧等四门共计8学分的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研、科研项目中。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学质量。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90后的学生个性都非常强,也非常愿意参加一些活动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而学校的常规教学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加之目前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造成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欠缺。开展学科竞赛,可以根据比赛内容的需要和学生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的不同区别对待,为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强化锻炼,进一步提高思维创新和科研创新能力。2.3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学习的缺陷,改进学习方法 日常的期末考试,记忆性的内容较多,很难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缺陷。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的欠缺,使他们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从被动地应付考试变为主动地学习,课后积极地阅读参考资料,查阅科研文献,专研科研技术,开拓专业视野,从而实现“在竞赛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 笔者曾在授课班级做过调查,很多学生都愿意参加学科竞赛,只是由于学校或二级学院层面宣传不到位,很多竞赛学生都无从得到相关的信息,致使临近比赛老师只好点名让少数几个学生参加,达不到以赛促学的目的。2.4有利于学生增强协同作战意识和竞争意识 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可能不是来自一个专业、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之前互相不认识。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使原本彼此不熟悉的队员相互学习、共同努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协同作战意识。同时参赛本身也是一种煎熬,可考验学生的毅力。比赛本身是残酷的,肯定会有输赢。通过比赛可以增强学生勇争第一、永不服输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学会竞争,适应竞争,在竞争中求创新、求发展。参加比赛无论结局如何对选手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经历与财富,为今后参加工作、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2.5有利于搭建兄弟院校间的交流平台 参加学科竞赛,通过比较和学习可以发现本校教学模式、竞赛培训、竞赛保障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与兄弟院校间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双方的了解,同时为今后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很好的平台。3. 管理类学科竞赛类型表1 管理类学科竞赛类型一览表Table 1 Type list of management class academic competition竞赛名称Competition name主办单位Organizers举办时间Hold time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偶数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国互联网协会 每年一次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国大学生在线、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每年一次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中国市场学会、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每年一次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竞赛中国商业联合会、(英国)特许市场营销协会、新加坡区域总部、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每年一次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东风乘用车公司、每年一次湖北省导游大赛省旅游局 见通知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 每年一次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意 创新 创业”挑战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每年一次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社会保障部 偶数年全国物流师职业技能竞赛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每年一次“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偶数年4.基于学科竞赛的管理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教学、科研压力较大,指导学科竞赛无任何回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不愿参加学科竞赛;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无序,宣传、管理、经费等不到位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科竞赛水平的提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据近几年参与学科竞赛的体验,笔者总结了学科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图。(图1)教学改革组织管理机制学生创新能力学科竞赛水平推动提高竞赛机制激励机制图1 学科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关系图Figures 1 Academic competitions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4.1坚持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日常教学“竞赛观”,根据学科竞赛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是设立创新学分,开设独立的竞赛选修课程加入到学校的跨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供学生选择,并根据竞赛的需要完善课程教学;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课堂讨论法、分组辩论法、演示训练法、以赛促学法、试讲评议法等为主,让学生从单纯性的知识记忆、技能模仿向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提升方向转化;三是组建兴趣小组,从大一新生开始抓起,加强数据库和资料库建设,注重平时的训练,为学科竞赛储备人才。4.2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学科竞赛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从组织上保证学科竞赛的稳定持续开展8。一是建立由学校创新创业中心、二级学院和项目负责人分级管理体系。学校创新创业中心负责承担学科竞赛工作的总体筹划与管理;二级学院负责学科竞赛具体方案的制定、竞赛的广泛宣传、竞赛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选拔、竞赛全过程监督和赛后工作总结等;竞赛负责人全面负责竞赛活动的具体运行,包括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经费的使用等具体工作。二是指导教师的挑选和数据库建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并将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保证。指导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奉献精神,具备指导学生竞赛的水平和能力;能将竞赛过程中的体会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将优秀的指导教师备案,建立竞赛指导教师数据库并对指导教师定期集中培训;三是完善参赛选手培训。除了平时教学夯实理论知识基础外,在各项比赛前还应对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集训。四是经费保障。4.3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合适的学科竞赛项目 表1中总结了管理类专业国家级和省级的学科竞赛类型,各专业应以此为依据安排日常的学科竞赛项目,为参加高级别的比赛做好准备。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日常可参加校级和市级导游大赛,指导教师从中挑选优秀的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为日后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导游大赛做好准备。4.4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学校应设专项奖励基金,对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进行奖励(见表2)。学校在二级学院目标考核责任书中应有对学科竞赛的相关奖惩措施。如设学科竞赛单项奖,二级学院如有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获奖,可依据学院综合得分给与相应的奖励,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也有个人奖励;指导教师除给与物质奖励外,可根据指导竞赛的级别及难易程度折算成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量,优先推荐评选教学名师、教学标兵、教学优秀质量奖等;参赛学生除给与物质奖励外,还可按参赛级别高低给与学分,优先推荐评选各类奖学金、优秀大学生等,并优先推荐就业或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比赛结束后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成果展示会等,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激励的面才会更广,效果更久远。表2 学科竞赛各级别奖励情况一览表Table 2 List of academic competitions reward at all levels 学科竞赛级别Level of academic competition二级学院奖励(元)Two Academy Awards ( yuan )指导教师奖励(元)Instructor Award ( yuan )参赛选手奖励(元)Contestants Awards ( yuan )国家特等奖500001500010000国家一等奖30000100005000国家二等/省级特等2000050003000省级一等奖500030001500省级二等奖3000150010005结论学科竞赛能有效地促进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竞争合作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只有认识到学科竞赛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导向标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新时期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创新能力、个性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和承受风险能力等就会得到稳步提升,才能实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致谢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JY201241)、(JY201242)、(JY201273)References(参考文献):1Wei wei. On the role of academic compet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J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 Educational Science ) 2005(3):86-88韦玮试析学科竞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86-882 Zhou Zhiyu,Wang Ruibin,Hu Lihua. Subject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QualityJ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8(5):100-101周治瑜,王瑞斌,胡丽华等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载体J现代农业科学,2008(5):100-1013Li Subei.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s a carrier to promote academic competi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JMathematics,2009(5):16-18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 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数学,2009(5):16-184Li Jianying,Li Zong. Training innovation ability in business management Based on academic competitionJSuccess ( Education ) ,2010(8):11-13 李建英,李总基于学科竞赛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