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乐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ppt_第1页
韦乐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ppt_第2页
韦乐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ppt_第3页
韦乐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ppt_第4页
韦乐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韦乐平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光通信的发展趋势 与市场需要,市场对光承载层的要求,能经济地支撑持续的业务量增长,特别是IP数据业务的增长 (三位数字的业务量增长) 能满足企事业应用和其他新业务应用(VPN,SAN,NGN, Vnet)对网络质量的要求 能满足成本降低的压力 (capex+opex) 能满足网络边缘对业务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能满足网络核心的高生存性需求和日益增强的自动配置要求 能适应网络和/或业务的融合趋势 能满足必须的安全性,我国网络业务量变化的趋势,国际数据带宽至少是话音的几十倍 省际干线数据带宽至少是话音20倍,过去几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200以上 省内干线趋势类似,比例略小 各类数据业务年增长率均下降,唯互联网业 务继续高速增长,高达80% 我国干线P2P流量已超过40,东部有些城 域网的P2P流量白天已占6070,晚上 占8090,上行略大于下行。35年? 纯VoIP流量约占国际长途通话时长1/3,40Gb/s已经开始重新启动,40G降低设备成本,数量,节省机房,减少OAM成本和复杂性,有效利用传输频带,频谱效率高 单波长能处理多个数据连接时,核心网功能将增强,随着路由器有10G端口,核心网理应转向40G,因此长途是其理想应用,但大形势不允许,容量有余,因此短距离和城域网可能会先用 局内短距离互连无需色散补偿、光放和外调制,成本/比特最低,可能先用,然后是城域网 OIF的SFI-5与ITU的VSR-5结合为工业标准的低成本40Gbit/s转发器奠定了基础,将推动发展,40G的器件选择,那些适用于10Gbits/s速率的无源和有源器件技术未必能适应于40Gbits/s速率或者即便可以适用,其性价比也不太理想 对于无源器件的要求至少在下述三个方面有别于10Gbits/s速率,即要求更低的色度色散、更大的带宽和更低的极化模色散 例如布喇格光纤光栅型WDM器件由于沿光纤光栅的不同的部分反射光的的不同延时会造成叠加后的总反射信号的色散,其色散值可高达200ps/nm,因此就不适合于40Gbit/s速率应用,网络边缘:传送层与业务层融合,目前,网络边缘存在多个不同的网络来提供不同业务,有WDM,SDH,TDM,FR,ATM和IP网 主要问题是带宽瓶颈,存在多个重叠的业务网,导致高设备成本,业务提供既复杂又慢,光纤使用率低,运行成本高,多个重叠网的管理困难 网络边缘节点正从复杂的多层结构走向融合,即将光传送节点与各种业务节点在物理上乃至功能上融合在一起,已有多种解决方案 传统骨干网设备提供商和传统企事业局域网设备提供商都有解决方案,关键是分界在哪儿?,城域网多业务平台分类,MSTP,SDH多业务平台,基于传送的平台,ATM多业务平台,多业务平台,RPR(底层SDH),基于数据的平台,WDM多业务平台,MACinMACPBT,RPR(底层非SDH),MPLS VPLS,QinQ ERP,城域解决方案: 革命还是演进?,长途网,城域网,接入网,IEEE/ITU:改进以太网(RPR,ERP,Mac in Mac, PBT), 扩展至接入网乃至城域网 “电信级?语声?IPTV?”,企业,ITU和IETF: 强化SDH或延伸MPLS (下一代MSTP,VPLS),扩展至网络边缘并支持数据业务, “电信级,成本?扩展性?”,网络核心:传送层与业务层分离,最大好处是光层提供统一透明的多业务平台 光层和客户层独立演进,不为客户层技术所限 允许实施多层生存性机制,避免业务层备用带宽浪费,光层恢复可有效对付物理层大故障等 核心网将从廉价的带宽传送网转向直接提供盈利服务和应用的业务网 光靠卖连接将无利润空间,必须把传送网从纯粹的连接提供者变成各种业务的提供者,而动态指配和光交换是关键 潜在新业务:波长批发、出租,分级的带宽业务,动态波长分配租用业务,OVPN等,核心网络节点的拥塞情况,从静态联网向动态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动态分配, 优化了资源分配,提高了带宽利用率,降低了建网成本,缩短了业务层扩容时间,增加了业务层节点的业务量负荷 减少了业务提供者开发和维护用于新技术配置管理的运行支持系统软件的需要,只需维护一个动态数据库,减少了人工出错机会 快速业务恢复(数百ms) 快速业务提供和拓展 降低维护管理运营费用 便于引入新的业务类型(OVPN等) 可提供不同服务质量级别的区分业务,ASON技术成熟度的判断,传送面:OEO交换平台已成熟,OOO交换 ? 控制面:UNI1.0完全成熟,已实现多厂家互通,正开发UNI2.0,增加对以太网支持、呼叫与连接分离等。E-NNI 1.0,目标实现多厂家设备统一组网。目前较成熟的是信令部分,路由即将完成,自动发现晚一些。简言之,目前E-NNI接口尚不能实现多厂家设备的统一保护恢复,不能最优地使用全网资源 管理面:功能弱化,部分功能移交给控制面完成,有利于多厂家网管互通。但跨域的电路连接和拓扑管理还无法实现端到端管理,发展智能光网络的初步思考,战略重要性:从传送网向业务网转型的关键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42006) 体制标准研究,网络结构的研究,经济分析研究,总体规划研究,实验室测试,包括 控制层的协议和信令测试,光节点的功能,性能的全面测试和模拟网试验 第二阶段:现场试验(2006),省市和干线 第三阶段:商用化(20072010) 先基于SDH的ASON,再基于OTN乃至全光OXC 网络条件:大容量T级节点的出现,从环网向网状网转变,智能范围扩展,与MSTP的结合,全球宽带接入的发展态势,2005年底,全球宽带用户数已达2.1亿,DSL有1.4亿,FTTxLAN为1830万。预计,2008年全球宽带用户可以达到3.25亿,成为电信史上发展最快的电信业务之一,比移动还快 按KMI预测,2009年美国FTTP用户1200万。亚太地区将引领FTTx 的发展,目前占全球80 由于规模商用的开始,FTTH综合建设成本已经从$1200降到$715(Verizon报导) 我国宽带接入已近4000万,ARPU值比固话高23倍,占数据收入的50%,成为重要增长点 受联网计算机(5000万)限制,发展空间已受限,网络的光化趋势继续向用户延伸,馈线段,配线段,目前: 引入线,成本,靠近用户程度,期望: 引入线,从长途城域网接入网馈线段配线段引入线 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意义和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光接入网OAN(FITL)应用类型,用户,交换机,分路器,配线,铜缆引入线,OLT,ONU,ONU,ONU,电话 电视 上网,多用户 ONU,光缆,FTTH,FTTC,FTTB,DP,FP,馈线,电话 电视 上网,电话 电视 上网,光缆,FTTN,ONU,电话 电视 上网,全球FTTx发展概况,美国有270个FTTP项目,不少是地方政府项目 04年1.9M HH,2009年计划11.8M HH Verizon最激进,FTTP(居民和SME),2008年4M HH,5/15/30Mb/户 SBC40亿美元“光速”计划,07年FTTN+VDSL2 18M HH,20Mb;FTTP达1M HH,39Mb/户 南贝尔:FTTC,50Mb/户,09年1.4-2.8M? 日本是最激进的国家(占新增FTTH的80) 04年18MHH,NTT: 06年1Q 3.4M,08年12M 韩国电信:2008年6M 欧洲比较保守 05年6:2.5M HH,用户65万,67为市政工程,接入带宽需求,FTTx的演进路线,FTTN是中近期最经济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场合有:光缆资源紧张的商务区改造,拥有多种业务设备的小区机房的综合接入改造,大客户接入及无线覆盖,新建开发园区和商务区的综合接入等等 FTTH是长远的理想解决方案,当前主要适于新建商务区、高档住宅小区和老电缆替换区 FTTC和FTTB介于两者之间,是一个经济性和前瞻性兼顾的中长期解决方案 FTTx的演进路线将是逐渐将光纤向用户推近的过程,即从FTTN到FTTC和FTTB乃至最后到FTTH,对FTTH发展形势的初步判断,FTTH不是新观念,有27年历史,二次发展契机 由于技术进步、美日韩等信息社会发展政策和监管政策驱动,2004年进入第三次发展机遇期 价格约$200/户,是ADSL的6倍;2010年前,我国用户业务带宽需求约2030M, FTTNADSL2/VDSL2最佳,辅以FTTO,FTTB,FTTC,FTTH 由于经营视频的监管和市场风险较大。我国FTTH尚未达大规模商用阶段,主要是技术试验和试商用,但是新建高档住宅区、小型商务办公楼等新建区和老电缆替换区已可以规模商用 2010年的市场规模大约为宽带的3左右,光纤传输煤质的新发展,光纤传输煤质特性参数继续优化(低衰减,平色散,低PMD,严格控制的物理参数) 干线网开始转向G.655.C/D/E光纤 色散值趋向适当增加(6-8ps/nm/km) 光纤有效面积适中(Aeff:55-65m2) 色散斜率和相对色散斜率进一步降低 零色散点需继续向短波长移动 城域网开始转向G.652C/D光纤 价格与传统光纤已趋同,波长范围增加100nm 波长间隔允许加大,系统成本可进一步降低 老化氢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G.651多模光纤有回升,塑料光纤有进展,新网络结构, 增加网络资源共享程度, 提高设 备利用率和网络应变能力,缩短安装时间 开发低成本系统设备 用TCM技术节约光缆设施,分路器和光接头 低成本光源(850VCSEL仅$3,1310已突破) PLC混合集成技术 无源对准,PLC,点波束转换集成LD,波导型 PD,非密封塑料封装等新技术减少了光元件 数和装配时间且适易大规模生产 低成本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