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林蛙养殖高产技术一、中国林蛙的养殖概况、效益及前景(一)养殖概况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药用两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问:养林蛙的经济效益如何?(二)养殖效益1、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绝大部分是害虫,如食甲虫、夜蛾幼虫、尺蠼等,还能采食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蚊、蝇、蛞蝓等。林蛙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2、社会效益:由于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使很多农户有了可靠的致富项目也使很多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林蛙及其产品走上餐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结构,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保健和护肤美容佳品。3、经济效益:哈士蟆药用历史悠久。蛤士蟆油有“补肾精、养阴润肺”之功效,常应用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振、心悸失眠、盗汗咳血等症。可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性功能,促进人们生长发育,所以用林蛙油为主料制成高级滋补保健品和美容护肤佳品。哈士蟆油的化学成份复杂,其中蛋白质占总量的56.3,另外还含有蛙醇,灵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及多种激素。所以林蛙除了人们鲜食以外,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每只雌蛙售价均在38元,每公斤哈士蟆油售价20002600元,有些养蛙户年收入有5060万元以上。(三)养殖前景目前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路很好,一直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发展趋势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结构的变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林蛙的自然资源已受到极大破坏,按现时人们的环保意识,想恢复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是不太可能的。只有走人工养殖实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拓宽饲养领域同时也能提高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林蛙及产品的需要。由于林蛙的养殖业发展的晚,技术水平低,养殖效益不平衡,大部分可利用资源仍在荒芜,生产量不大,难以大量供应市场。因此发展林蛙养殖业的潜力很大,而且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因此,人工养蛙具有美好的前景。二、中国林蛙的主要生态习性我国哪些地方可以人工养殖中国林蛙呢?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了林蛙的人工养殖场必须建设在林蛙的分布区域内,否则难以养殖成功。中国林蛙的分布虽然很广泛,但主要产区在东北三省。林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在东向南止于江苏,西部向南止于四川,已有记录的省区有: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内蒙、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江苏等省。林蛙养殖发达地区主要在东北三省,如辽宁的清原、新宾、桓仁、海城、风城、岫岩;吉林省的舒兰、桦甸、蛟河、长白、抚松和延吉、通化地区;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地区如宁安、尚志、武常、牡丹江地区等。凡是有中国林蛙自然分布的区域,方可以发展林蛙的人工养殖业需要了解林蛙的哪些生态习性才能取得养殖成功呢?需要了解林蛙的两栖性、食性、繁殖习性、只有满足它们的习性才能养殖成功。1.两栖性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林蛙不喜息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林蛙对山林的方向也有一定选择,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盛夏时节林蛙喜欢在山林的北坡活动。林蛙在林中活动有一定范围,一般以越冬和产卵地为中心,向外12公里距离,否则林蛙找不到适合的越冬场所而死亡。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越过。林蛙在水中产卵,对产卵场所有一定选择,主要选择水层浅、水面小的静水区产卵。产卵场地多是泥质水域,有石块、植物茎秆等残杂物,水质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为5.57.0。蝌蚪期完全生活在水中,林蛙在5时开始产卵,蛙卵在水中受精、孵化并发育成幼蛙。林蛙产卵的最适温度为810。水中的溶氧量多少对蝌蚪和成蛙越冬的影响很大,水中溶氧量不足会使大量蝌蚪及越冬蛙死亡,水深是影响林蛙越冬成活率的关健因素。当气温降到510时,林蛙开始下山入水冬眠,气温继续下降,水温降到35时,林蛙向深水域转移,进入长达45个月的深度休眠阶段。林蛙越冬水深要在12米,在冰下有较深的流动水,才能安全越冬。2、食性林蛙在蝌蚪期是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水中取食。成蛙广食性,以昆虫的活体为主要食物,其次是蛛形纲、多足纲及软体动物。幼蛙与成蛙的食物种类无大差别,幼蛙只能捕食小的昆虫。由于蛙的极端近视,只能捕捉管近距离出现的活的动物性食物,而不能吃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幼蛙发现食物的距离在10厘米内,捕捉距离24厘米,成蛙捕食距离为1015厘米。林蛙每天有两个捕食活动高峰期,一般上午的48时,下午46时,天气较冷时在中午1114时捕食活动,林蛙摄食旺期是6、7、8三个月份,成蛙每年摄食量为1000多只昆虫,大约重50克。3、繁殖习性随着春季气温升高,林蛙逐渐苏醒过来,解除休眠,出河上岸进入产卵场,出河的适宜温度:气温5,水温3以上。林蛙性成熟时间为2年,一年生雌蛙的生殖腺处于萌芽状态下,肉眼很难看出,野生林蛙在自然状态下,雌雄比列为1:1.34,受蝌蚪发育期间气温影响较大。成蛙出河后即开始“抱对”在水中产卵受精,经过39天的胚胎发育进入变态期,再经15天的发育,变成幼蛙上岸进入陆地生活。林蛙繁殖过程受温度影响很大,在人工保暖期棚内从孵化蝌蚪到变成幼蛙需用37天,在自然发育情况下则需要54天。林蛙每年只产卵一次,2年生雌蛙可产一个卵团,约1300粒蛙卵,镞三年生雌蛙平均产卵1800粒。雌蛙产卵后有一个生殖休眠期,大约1015天,潜伏在疏松的土壤中或树根等遮阴物下面,当气温升高到10以上时,林蛙也恢复了体力,开始进入林中生活。种蛙在生殖休眠期死亡现象严重。4、冬眠习性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寒冷而漫长,林蛙冬眠长达56个月,主要是水下冬眠,可分为四个时期入水期、散居冬眠、群居冬眠期和冬眠活动期。林蛙陆栖生活时用肺呼吸,入水冬眠后肺部停止活动,靠皮肤吸收水中溶氧,微弱呼吸,林蛙的体温靠吸收环境热量维持。林蛙入水期是从9月下旬开始,为期半个月左右,当气温降至于10以下时,林蛙从陆地返入河流中越冬,当气温高于10时林蛙又重新上岸活动,有的继续取食,随着气温下降,林蛙又回到水中生活,呈两栖交替生活方式。散居冬眠期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为期一个月。林蛙在较浅的流水或池水中,常单独地分散潜伏于溪流里的石块下、树根水草间,夜间在浅水活动,寻找新的、适宜的冬眠场所,但不上岸活动。群居冬眠期从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下旬。为期4个月左右。当气温降到0,水温24,有时水的表面结冰,林蛙向深水中或不结冰的暖水区移动,林蛙进入深度的群居冬眠,一般成群挤在一起冬眠。冬眠活动期是从3月末到4月上旬,为期10天左右。林蛙的冬眠群体已分开或部分分开,在水中短距离游动,但并不上岸,仍在水中生活。当气温和水温升高时林蛙出河上岸,在水域周围活动,气温下降时仍回水中生活,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林蛙沿溪流两侧湿润植物带上山,而多集中在12个夜晚几乎全部上山。一年龄幼蛙无明显的群居冬眠现象。幼蛙比成蛙晚出河1020天,刚出河的幼蛙不立即上山,而在水边活动,有的在陆地潜伏,气温稳定升高后在适宜的夜晚集中上山。5、生长习性中国林蛙是我国北方所产蛙类中生长最快的一种,一、二年的蛙生长速度最快。当年蛙体长达到3.6厘米,皮肤光滑无疾粒,雌雄难辨,体重达2.5克左右,人工养殖的可达34克,个别的达到15克以上。二年生蛙体长增加一倍,达到6.5厘米左右,皮肤光滑,疣粒较小,体重达1820克,雌蛙怀卵量平均1300粒左右,人工养殖的平均体重达30克以上,其中商品蛙占80以上,基本上达到二年育成蛙,而野生自然林蛙需要三年达到商品蛙。据分析化验证明,人工养殖的林蛙与野生林蛙在体态构造和林蛙油的质量上均无大差别,野生三年生林蛙的体长和体重与人工养殖的二年生蛙相差不大。林蛙二年性成熟,三年龄正壮年,最大年龄不过78龄。影响林蛙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尤其是降雨量多少及其分布状况对林蛙的影响最大,若68月雨量充足,林下湿度大,给林蛙造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有利于滋生昆虫和林中幼小动物,为林蛙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促进林蛙的生产发育。如果此时干旱少雨,空气干热,林蛙因食物减少和气候不适而大量死亡。三、半人工养蛙技术半人工养蛙是在封沟育蛙的基础上,对蝌蚪繁殖阶段实行人工养殖技术,林蛙的陆息和冬眠阶段基本上是自然放养,只是增加了人工管护作用。半人工养蛙主要有以下六个技术环节:蛙场的选择、蛙场的建设、蝌蚪的饲养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林蛙越冬方法及管理、林蛙的捕捉与加工。(一)林蛙场的选择1、选择原则选择适宜林蛙生活的天然场所作养蛙场,养蛙场必须在林蛙的自然分布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没有林蛙分布的场所不能作养蛙场地。2、地形地势的选择以自然形成的山沟为单元,也就是“两山夹一沟”或“三夹两沟”的小流域,沟长210公里,沟宽200米以上,而且溪流两岸较为平缓,这样的山形地势作养蛙场最合适。3、植被条件的选择主要考虑森林类型和林下植被两部吩,养蛙场应迁在阔叶林或以阔叶为主体的针阔混交林地带,不能选择在大片针叶林,特别是落叶松林为主的林地,同时要考虑林相结构,如森林的层次、密度和年龄都要适当,最好有乔、灌、草三层遮阴的林地,要保证林下光线暗淡、湿度大、盛夏季节温度低,郁敝度在0.6以上。林下地表植被要求密集且高度在30厘米以上,草本植物茂盛,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有灵星分布的灌木丛,林缘有塔头草甸植被,这样地带能为林蛙提供充足食物昆虫和小动物,使林蛙有较好的潜伏环境。4、水源条件的选择养蛙场必须有充足、无污染的水源。最好选择具有常年溪流的小流域,尽管溪流的水量随季节变化,但常年不干涸不断流,夏季作为控制蛙群活动的水源,冬季作为越冬水源,春季作繁殖用水。有些山沟比较短,具有季节性溪流,也可以选作养蛙场,春夏秋三季有水,冬季采取人工修建越冬池贮水越冬。以江河水库作养蛙场的水源也可以。(二)养蛙场的建设养蛙场的基本建设主要是林蛙产卵孵化池、蝌蚪饲养变态池,越冬池及围栏。另外要建设临时房屋及饵料饲养加工车间。1、产卵孵化池林蛙的产卵孵化池选建的条件不同,修建的方法也不同。在水田地或不漏水的场地建池子,可采取挖土池的办法,既经济又有效,就地挖成长4米宽3米深30厘米的池子若干个,筑池埂高50厘米,内坡要缓,埂要实,防止倒塌,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池底铲平扎实,中央留一个锅底坑大小的,坑深50厘米,繁殖场选在其它条件,需要建塑料薄膜产卵孵化池,规格为3米宽、4米长,深30厘米,埂高3040厘米,先按规格挖深20厘米,清除石块砂砾等硬杂物,铲平池底,将防水卷材或塑料布平铺在池底上,用细土铺垫池底,边铺边压实,保持5厘米土层、池埂外侧和顶部用土把薄膜压实,对角线设水口,水口要在塑料上面,并设防逃网。2、蝌蚪饲养池饲养蝌蚪的用水池,修建方法与产卵孵化池相同,二者可发兼用,只需增加数量而已。3、变态池是管理由蝌蚪变态成幼蛙的水池,是分散修建在放养场内的水池。变态池的放养密度较大,所以变态池的面积不足饲养的十分之一,变态池要提早修好,提前10天放水浸泡;然后排水消毒。每个放养场修几个变态池及其分布,要根据实条件决定。要在溪流两侧,有流动水源;地势平坦,低洼潮湿,有疏林灌丛,要使变态池距放养区较近而且有较好的天然植被,以利变态幼蛙有较好的栖息环境和上山通道。变态池面积以10平方米为宜,池底四周高,中间低,放水后有1020厘米深的水层,池埂内壁要有较缓的坡度,便于幼蛙上岸活动。变态池可以修土池子,也可修塑料铺底的池子。以上三种池可以兼用,如果养蛙规模较小,只需一处修建水池,兼作三池。如果养殖规模较大,在一处修建产卵孵化和饲养池,变态池在放养场内分散修建,适时把蝌蚪送入变态池饲养管理。4、围栏建设围栏是保护林蛙资源和提高养蛙经济效益的重要工程。一个较小的养蛙场围栏的位置是从越冬池的栏水坝开始,向左右廷伸直到两山坡顶部,再沿着山脊线把整个蛙场围栏起来,使所有养蛙设施全部在一个围栏之内。如果蛙场较大,围栏要从最低处一个越冬池开始,向两面山坡延伸,把较缓的山坡围栏起来,高山顶部可以不围栏。修建围栏的方法很多,所用材料也不同,有的用铁筛网、水泥板、红砖、石棉瓦和塑料农膜等,效果最好的是用铁筛网做围栏,但一次性投资较大,成本最低的是利用塑料薄膜做围栏,这种方法很普遍。具体做法:在需设围栏的地方,割出一米宽的小道,沿道一侧固定木桩,每隔34米立一根,地面以上高60,厘米,木桩向场内倾斜30度角,在木桩顶端固定细铁丝或穿粗铁线,如用双层农膜不用向回折,在木桩外侧地面挖一小沟,把塑料膜的下沿用土埋在沟内并踏实固定,农膜上沿从外向内搭在铁线上面,伸长40厘米左右,再将塑料膜向回折固定在铁线上,这样在铁线下方就出一个约20厘米长的塑料套,在套内放少量砂粒或穿上铁丝网,就形成了一个向内倾斜的塑料椽子,自然下垂,起到防止林蛙逃逸作用。5、越冬池的建设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供林蛙冬眠的地方。在养殖场内有较大溪流,常年不断水,又有稳水区和深水湾,一般水深1.5米左右,最好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以适当改造和修建,当前利用这种越冬场所的效果最好,因为这种越冬池接近林蛙自然越冬环境,距放养场较近,一般超不过2公里,林蛙可以自行进出,损失较少。人工修建越冬池要合理的布局,一个较长的流域分成几个放养区,就修建几个越冬池。越冬池的上游河段一般在300米之内,林蛙可以感受到水的控制,通过河流自行进入越冬池,溪流两侧1000米左右范围内的林蛙,也可以自行集中到越冬池,所以每300米河段修建一越冬池,面积100200平方米。越冬池要修在溪流的一侧平坦地方,进水口距溪流10米左右,要有引水渠道和防洪措施,不能截断河流,防止被洪水冲垮。修建时向地下挖深2米,靠排水口处留有锅底坑,深达2.5米,上游进水口设闸门与引水渠相通,出水口要高于池底2米,保持池水深2米左右,在出水口下方近地面处予埋排水管,秋季放水捕蛙时使用。在整个越冬过程中,水从上水口进入,从排水口流出,使水池的水体呈微微流动状态,提高水中溶氧量,保证林蛙安全越冬。(三)种蛙的选择人工养蛙可以用种蛙繁殖,亦可以捞取蛙卵进行繁殖。怎样选择种蛙呢?按中国林蛙的体态标准选择纯正的品种,如蛙体背部有明显的“八”型斑纹,体色为当地普遍颜色,体形肥大、无损伤、跳跃灵活的林蛙选择蛙龄为23年生林蛙作种蛙,生长良好的二年生蛙体长6厘米以上,体重27克以上,这样的种蛙平均产卵量在1300粒左右。吉林省安图县永庆蛙场和辽宁省清原县志远蛙场经过选育的种蛙质量较好。种蛙的采集分秋采和春采两种。秋季采集的时间长,可以到远距离引种驯化,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选择和运输,清除水蛭,蛙体消毒,单独贮存越冬。春季采集的时间短,一般10天左右,利用林蛙出河和产卵前的时间抓紧捕捉选择,用布袋或编织袋暂时贮存,每天用凉水冲洗,如果用桶装种蛙,只能装桶高的1/3,千万不能在桶内装水,以免水中溶氧耗尽,林蛙窒息而死亡。蛙卵的采集和运输,蛙卵捞取时间宜早不宜迟,在产卵期每天早510时捞取最好,刚产出的蛙卵的卵团小,体重轻,不分散,容易运送。装蛙卵的容器要放水,以防卵团互相粘连,把卵团放入孵化池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将水搅混,使卵团淤泥,降低孵化率。放卵团时要注意把卵团的黑面朝上,如发现有白色向上时,立即将其翻转过去,因为蛙卵的植物极是白色的,向上面受到光照会死亡。林蛙的卵团必须漂浮水中才能正常孵化,对那些沉水卵团要捞起来,冲净泥砂再放入清水池中。林蛙产卵时间较青蛙早20天,所以在早春4月初最先采集的蛙一定是林蛙卵。种蛙产卵后有1015天的生殖休眠期,雌雄分开,多分散在农田、林缘、沟边较潮湿地方,潜伏在疏松土壤里或钻进树根、石块、枯枝落叶层下面,不食不动,当土温升到10以上时,休眠的林蛙苏醒过来,开始林中生活。(四)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的饲养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养蛙的成败。当前蝌蚪期饲养技术不过关,造成蝌蚪大量死亡,有的全场毁灭。主要原因是食物严重不足,供水污染,水中溶氧缺泛,放养密度过大,病害严重。因此,要养好蝌蚪须抓好以下四个技术环节:1、合理放养密度根据蝌蚪的日龄,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一般情况是蝌蚪日龄小,放养密度可大一些,蝌蚪日龄大,放养密度要小一些。蛙卵孵化时每平方米水面放入35团蛙卵,孵化成蝌蚪后要疏散,15日龄前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000只,超过此密度会出现水质污染,溶氧不足及争夺食物现象,中午时有大批蝌蚪的头顶出水面。1525日龄每平方米放养2000只,25日龄到变态初期每平方米放养1500只左右。要经过几次疏散,疏散蝌蚪时要防止碰伤,快速放入新水池。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密度过大问题,有的每平方米水面放入十几团蛙卵,放养5000多只蝌蚪,死亡现象较重,一般蝌蚪体形小,变态幼蛙瘦弱,当年成活率低,大部分二年不能育成商品蛙,生产周期推迟一年。所以要想培育健壮的大蝌蚪,必须合理放养密度。2、科学喂食蝌蚪除自然取食外,要人工喂一定数量的饵料,采集一些植物饵料,如羊铁叶酸模、月风草幼苗、车前子、蒲公英等;精饲料主要有玉米面、米糠、豆饼粉和一些动物性饲料。一般采用混合饵料;玉米面占50,豆饼粉20(可用豆浆代替)糠麸7,鲜植物茎叶20,骨粉3。把这些饲料加水煮,制成玉米糊,冷却后喂食蝌蚪,有的还加入一些鱼粉,但要注意鱼粉的质量和含盐量,防止中毒。根据蝌蚪生长天数和摄食量不同,确定每次投饵量,一般以每次投料能被蝌蚪吃完,稍有剩余为好,防止投入太多,污染水质。投饵方法有堆状投放和分散投放,糊状饵料都采用堆状投法,沿池边成堆状投放,植物茎叶和动物性饵料采用分散投放。前期每天投饵一次,都在早晨投放,中后期每天投两次,第一次早6时投放,第二次下午3时投放。3、灌水技术水是蝌蚪生存的基本条件,蝌蚪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才能摄取食物吸收水中的溶氧。人工繁殖蝌蚪的数量大,蝌蚪本身代谢产物以及剩余饵料使池水很快污染,必须通过灌水技术才能解决。灌水方式一般采取串灌法。蝌蚪在15日龄前,白天灌浅水,保持水深10厘米左右,经过日晒使水温增高,夜间灌深水保温,水深2030厘米。蝌蚪15日龄以后,体长体重增大,食量大,耗氧量增加,灌水方式要采用大流量的流水灌注法,水口呈对角线设置,主要解决快速排污,注入新鲜水,保证蝌蚪正常呼吸对溶氧的需求。在灌水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状况,灌入水要干净透明,有条件最好用井水,池水混浊要立刻排除,换注新鲜水。还要利用灌水方式予防低温冷害和高温伤害,5月上中旬有时出现低温,水层要达30厘米以上;6月份要防止高温伤害,提高排水口,加深水层,达到降温的目的,严防水温超过28,选成蝌蚪死亡。蝌蚪期灌水既要防止断水,又要预防洪水冲毁饲养池,蝌蚪大量流失。4、防治天敌和病害蝌蚪期的天敌很多,主要有昆虫类、鸟类、蛙类和鼠蛇等。昆虫类的龙虱、大水龟幼虫、水蝎子等都能捕会蝌蚪,发生轻微时用人工捕捉,发生严重时要更换新池。对鸟类危害只有人为驱赶,严加看管,减少危害。青蛙出蜇后经常栖息在蝌蚪饲养池边沿,大量捕食蝌蚪和变态幼蛙,严重危害要及时捕捉送到远处的农田中。褐家鼠时常进入饲养池,既捕食蝌蚪又偷食精料,要防除鼠害。蝌蚪因病死亡的数量很大,必须引起注意。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蝌蚪饲养池在使用前要彻底消毒,利用原有的饲养池要提前20天用生石灰水清池消毒。目前发现蝌蚪期都有哪些病害,如何防治?目前对蝌蚪期疾病了解较少,常见的有气泡病,也叫大肚子病,还有弯尾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等。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治疗,主要是预防,最好的办法就是消毒,种蛙和卵团要消毒,繁殖场在使用前彻底消毒,饲养过程中要经常对水池消毒。通常用lppm漂白粉溶液。(1)气泡病患病蝌蚪腹部膨大、朝上仰卧漂浮水面,逐渐因腹部膨胀而死。病因主要是水中溶氧不足,蝌蚪浮到水面大量吞食空气所致。防治办法:疏散蝌蚪,减小密度;向池中注入新鲜水,提高水中溶氧量。已发病较轻的蝌蚪会逐渐恢复。(2)水霉病患病蝌蚪常在池边缓慢游动,食欲减退和拒食而死亡。病因是蝌蚪胺伤导臻水霉菌侵入所致,病蛙患处有水霉状白毛。防治办法:预先用石灰清池消毒,尽量减少碰伤蝌蚪皮肤,患病蝌蚪用5ppm高锰酸钾液浸浴30分钟,每天一次,几天后便可痊愈。(3)寄生虫病一种是车轮虫病,早期蝌蚪被车轮虫寄生在皮肤表面和鳃部,病蛙鳃部出现青灰色斑点,尾部发白,游泳迟缓,生长停滞而死亡。防治办法:清池消毒,控制放养密度,保持池水清洁;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喷洒有较好疗效。另外还有舌杯虫病和纤毛虫病,都是因为放养密度太大,水质污染,寄生虫大量发生所致。防治办法:及早更换池水,疏散蝌蚪;用硫酸铜lppm浓度全池喷洒有效果。5、蝌蚪变态期的管理蝌蚪进入变态期的主要特征是体侧前肢处出现突起,后腿发育完全,腹部收缩变瘦,体形变小,停止进食。养殖规模较小的蛙场,林蛙繁殖“三池”地处一起,在放养区没有修建变态池的情况下,要及时用塑料膜将蛙池围起来,防止变态幼蛙外逃。围栏与蛙池外测留出12米的幼蛙活动场所。6月10日前后大批蝌蚪进入变态期,蝌蚪生长大小不同,进入变态时间也是参差不齐,未进入变态的蝌蚪仍然需要喂食,饲养池四周投放一些遮蔽物,为幼蛙上岸栖息创造条件,有绝大部分幼蛙上岸活动,再不回到水中生活,把围栏打开,让幼蛙自由上山进入放养场,开始陆栖生活。养殖规模较大的蛙场,一般建有几个变也,有流水变态池,每平方米水面为态蝌蚪1.52公斤,大约30004000只;塑料薄膜变态池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只。每天灌一次水,23天换一次新水,要防御天敌危害,保护变态蝌蚪正常发育。刚变态的幼蛙在一周内基本上不离开变态池,仍在四周活动,但已完全脱离水池,进入陆地生活,栖息在水池周围的草丛或遮敝物下面,要适时喷水保湿。幼蛙的尾部完全吸收之后开始摄食,主要捕食幼小昆虫,在自然状态下,因开口食不足而大量死亡,所以要在变态池周围幼蛙集中的地方,供给幼蛙充足的饵料,每天喂食一次,平均每只幼蛙喂食23龄黄粉虫12只。变态幼蛙的天敌很多,主要是食肉昆虫和鼠类,要在水池四周进行几次药剂杀鼠,同时要把青蛙和钤蟾清除到其它地方。这样集中管护喂养一周左右,幼蛙进入放养场进入林中生活。(五)幼、成蛙的放养管护林蛙在森林中生活时间较长,而且一旦上山,中间从不回到水中生活,要求在湿润条件下生活。越冬后的林蛙从5月份开始上山生活,变态后幼蛙在6月下旬上山生活,直到9月下旬林蛙回归水中冬眠。目前有大部分养蛙户忽视这段时间的管护和喂养,有的干脆放弃管护,林蛙的回捕率很低,所以养殖效益不好。也有些养蛙大户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年收入几十万元以上。现将他们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1、提高变态幼蛙的成活率。变态幼蛙从变态池到放养山林要通过一段距离,往往因为这条通道条件不好而死伤大半,变态池与放养场距离要短,而且有潮湿的植被遮阳,有流水或喷水条件,人为造成一条绿色通道,防止通过干旱的农田或裸地,减少幼蛙死亡,同时提高幼蛙的生活能力。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幼蛙的开口食,防止饿死。2、设专人经常检查围栏,防御天敌保持围栏的完好是防御天敌危害和防止林蛙逃逸的最好办法,要沿围栏内侧小道和中间作业道经常有人检查,发现有损坏或有鼠蛇洞穴要及时修补,保护林蛙健康成长。3、千方百计扩大林蛙的饲料来源在放养场安设黑光灯或白炽灯泡,诱引远处昆虫,放置多个蒿草堆招引昆虫,在场内堆放人畜粪便或黄粉虫粪,繁殖昆虫和蝇蛆,场地挖沟养殖蚯蚓等,最好的办法是人工养殖黄粉虫,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情况下,每天早晨投喂一次,喂食数量要按养蛙数量和饵料来源情况而定。4、清理溪流中的大石块及阻水杂物清理河道使流水畅通,林蛙下山时能够顺利回归,快速进入冬眠池,在春季林蛙繁殖和上山期有充足的水源。5、幼蛙和成蛙分开饲养由于林蛙不同年龄和个体大小之间有互食现象,所以人工饲养管理办法也不完全相同,在一个放养场内,用塑料膜围栏把当年幼蛙和育成蛙分区饲养管理。幼蛙放养场要选择在遮阴良好、植被密布、枯枝落叶层和土壤腐质殖层较厚的地方,可供幼蛙食用的昆虫和幼小动物较多,加上人工喂食一部分黄粉虫的23龄幼虫,当年幼蛙的成活率较高。对二龄以上的育成蛙要按商品蛙饲养管理,合理放养密度,每平米载蛙12只,条件好的每平方料可以放养3只以上。种蛙可以与育成蛙同地饲养,要求放养场有较大的常年性溪流通过,修建越冬池常年积水,作为控制林蛙生长的水源,可以喂一些较大个体的饵料,如67龄的黄粉虫或蚯蚓等,要防天敌,防逃逸,防病害,提高育成蛙的商品率。(六)林蛙的捕捉方法1、塑料围栏捕捉法半人工养殖的林蛙秋季回归比较集中,要及时把分区围栏撤掉,在霜降前后遇有阴雨天气,林蛙就会成群沿溪流及其两侧向越冬池集中,几天时间就会结束。利用这个机会捕捉成蛙,未满20克重的小蛙进入越冬池。在越冬池的四周设临时性围栏,并且用纱网封死溪流,在围栏中留几处纱网入口,让小蛙自由钻入,而成蛙则被留在外边进行,人工捕捉或设陷坑捕捉,把捉到的林蛙放入编织袋或麻袋,按种蛙标准,选留种蛙,商品蛙要雌雄分开放置,尽快暂存或加工。2、放水捕蛙法林蛙回归时不进行捕捉,同时要清理河床,使林蛙顺利回归到越冬池,在小中生活一个月以后,此时正好是取蛙油的好时节,首先把越冬池底水管打开,设防逃网,把池水放干,迅速捞取商品蛙和种蛙幼蛙仍留在水池中越冬,捕捞后立即关闭水管闸阀,贮水越冬。(七)林蛙的越冬管理越冬的林蛙主要是幼蛙和种蛙,半人工养殖场内都修建专用的越冬池,幼蛙回归时已进入池中,初期气温高时幼蛙会上岸活动,当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幼蛙就进入深水中冬眠。挑选优良的二年生蛙作种蛙。种蛙科眠有三种办法,一种是散放到越冬池中越冬;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分网箱放入深水区集中越冬;第三种办法是单独窖藏越冬。无论采用哪种办法,都必须严加管理。1、经常检查出入水口是否断水,发现断流要设法排除,保持池中水体处于流动状态。2、使用多年的越冬池要在放蛙前进行清塘,用石灰水全面消毒,彻底清除杂鱼、食蛙虫类及水蛭,捣毁岸边的鼠洞,减少天敌危害。3、越冬池的冰面保持清洁,扫除积雪,使池中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同时防止冰面有较大震动。使林蛙安静冬眠,减少林蛙活动就能减少体内物质消耗,健康生存。4、出河期管理,春季水温升高到35时,水中林蛙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离开越冬池上岸活动,初期并不远离冬眠池,温度低时还回到水中生活,营水陆两栖生活,这时可以采集种蛙送到繁殖场,采集幼蛙送往放养区,也可以让其自由上山生活。窖藏和网箱贮存的种蛙,要适时早出蜇,防止死亡。目前,人工养蛙越冬失败的实例很多,有的全部死亡。主要原因是水层浅,冰层厚,池底无水被冻死;有的是池水来源断流,池内死水一潭,水中溶氧不足,林蛙窒息而死;蛙笼出库晚也造成死蛙。四、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也叫圈养,是针对半人工养殖而言的,是利用人工办法在林蛙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推行一套人工养殖技术措施,达到人工养殖目的。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广大养蛙户经验的总结,证明了人工养蛙的技术是成功的,尚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继续研究解决和完善,人工养殖的林蛙二年成熟,达到商品蛙标准的占总数85以上,按放养数量回捕率达46以上,雌蛙占总数的80以上,比野生蛙群高3040。经检测人工养殖的林蛙质量与野生林蛙的质量无差异。所以人工养蛙的产业发展较快,已在东北三省和其它地方发展起来。人工养蛙主要技术环节都有哪些?首先解决林蛙的饲料问题。目前,以黄粉虫为主体饲料,以自然昆虫和幼小动物为辅助饲料;选择山间溪流两侧平地或农田、菜地、庭院作养蛙场地;设置围栏解决逃逸和天敌危害;设遮阴、培育植被和充足水源,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推行快速育蛙和雌性诱变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推广多种有效的越冬办法,解决人工贮蛙大量死亡的问题;研究解决林蛙病害及防治办法,提高养蛙成活率。下面详细介绍:(一)场地的选择及建设人工养蛙的场地面积较小,但建筑设施较多,养殖密度大,需要集约化经营管理,尤其是要满足林蛙特殊需要的水陆两栖环境条件。在山林区养蛙场必须选择在气候湿润、接近自然的环境,比半人养殖要求严格,同处一地要有水池、草地、灌丛和树林等多层次遮阴的环境。场地的类型不同,决定采取放养方式不同,一般露天养蛙圈开放式养蛙,需要选择在山间平地,场内有溪流贯通或溪流从一侧通过,要求在大片森林附近,场内有疏林灌丛和草地,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有较好的地被物,有的场内要有搭头草甸或暖泉水流,有三面环山,背风向阳,交通方便,附近无高大建筑物和公路铁路。如果场内原有水池、塘坝旧房层等设施就更为理想。另一种场地是在城镇、村屯居民区附近,可选用肥沃的农田、菜田或宽阔的庭院,也可以利用废弃厂址或蔬菜保护地。这种场地要采用遮阴或全封闭网棚养蛙形式,切忌在没有遮阴的场地养蛙。养蛙场的建设原则是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满足林蛙在森林中生活对温度、湿度阳光和食物等条件的要求。实例证明,模拟的养蛙场越像林下自然环境,养蛙就越有可能成功,收效越大。蛙场的基本建设有两项,即繁殖场和养蛙场。1、林蛙繁殖场的建设人工养蛙繁殖场与半人工养蛙繁殖场不同,通常把林蛙的产卵,孵化和蝌蚪饲养三池合一,也就是一池三用,占地面积小,放养密度大,要求修建的水池标准高,成列连片,便于管理。一种是土池子。场地土质不渗漏,按3米宽、6米长或4米宽、10米长,池深2030厘米,周围埂高30厘米,埂的内侧坡度要缓,以利幼蛙上岸时爬行,减少掉在水中淹死;池底平实,中央留有埚底坑,根据繁殖蝌蚪数量确定建水池数量,按顺序排成12列,池间留有步道。另一种是利用塑料薄膜铺底,上面放5厘米的泥土或砂土,周边在埂的外侧压实。为了灌排水方便,要水池修在地平面以上,池底整平之后,池的周边用木料钉起来或用砖砌起来,边沿高30厘米,池底和同边上塑料膜防止渗漏,池底放泥沙,水池的大小形状依场地和放养数量而定。为了提早孵化,延长材蛙的生长时间,把水池修在塑料大棚内,池宽3米,每个池长56米,池深22030厘米,几个池子连在一起,用塑料膜铺底。蝌蚪繁殖期用水量较大,场地水源一定要保证,最好使用井水,采用常流水串灌方式,使池水呈流动状态。蝌蚪的变态池建在养蛙圈中。2、养蛙场的建设养蛙场包括围栏、养蛙圈和越冬池(窖)(1)围栏是把林蛙的繁殖场和养殖场围在一起。永久性围栏采用砖墙、水泥板、稀土板和石棉瓦等坚固耐用材料,围栏的墙基要先铲平,墙基深30厘米以上,围栏板块接头要严实合缝,高6080厘米,顶部要设向内折90度的角沿,长10厘米,墙外设一套电猫防鼠,电猫铁线距墙面和地面各58厘米。乌害严重地方要在鸟群经常出现地方设粘鸟网。如投资力度较大,围栏的材料利用铁筛网效果最好。在围栏的四周要种草植树,以阔叶树品种为宜。临时性围栏是利用塑料薄膜、纱网和纺织布等,用木柱固定,每年换一次材料,一般高度为0.81.0米,围栏修建办法与半人工养殖的围栏一样。(2)养蛙圈的建设养蛙圈是养殖幼蛙和成蛙的专用圈舍,养蛙圈分为永久性圈与临时性圈两种,根据投资能力和养蛙规模决定。永久性圈又分为露天开放式和全封闭网棚式两种。开放式永久露天养蛙圈的围墙用砖、石块等材米砌成,墙高70厘米,墙顶部向内外两侧出沿,与立墙垂直,顶沿长各10厘米,圈的大小一般以510米为宜,按顺序排成两行,中间利用一道立墙,形成一个养蛙小区,区间留有12米作业道,道两侧栽植两行树,以杨、柳树为宜,也可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向日葵等。简易临时性养蛙圈建设与永久性圈相同,只是利用材料不同,主要利用塑料布与木柱构造。每个养蛙区设一套电猫防御天敌。养蛙圈的灌溉设备有渠道或管道,喷水设备或微喷设备,圈内修建蝌蚪变态池,变态池的面积占养蛙圈的20左右、有的兼作蝌蚪饲养池,夏季作为圈内贮水池,控制圈内的湿度,圈内地面控排水沟或作成二尺宽的大垅,垅沟放一些树叶、玉米秆等杂物,垅舌生长杂草或种植一些饲料菜或果菜类蔬菜作物。露天圈的顶部设阴带,距地面2米高,利用7080的黑色遮阳网,幅宽2米,幅间距23米,养蛙圈内或附近有较高树木,遮阴带可少设或不设。建设封闭的网棚式养蛙圈投资大一些,养蛙成本较高。如果利用蔬菜日光暖室作养蛙圈需要改造,把原来塑料膜换成黑色遮阳网,这种遮阳网市场有售,每平方米售价1无钱左右,使用寿命23年。养蛙圈选在农田、菜田和庭院时最好新建网棚,实行全封闭养蛙。好处是节省场地,棚内有遮阴,调节温湿度模拟林下环境条件,减少林蛙逃逸和天敌危害,有利于高密度、集约化经营管理,但是养蛙一次性投资较大,一般建造一个100平方料的网棚需要600700元,可养幼蛙5万只。网棚建设办法:网棚宽10米,中间柱高1.8米,边柱高1.3米,长3050米,支架材料用木杆或竹杆,顶棚为拱型或屋脊式,四周近地面高1米左右用尼龙纱网做围栏,上部和顶部棚面用8090的遮雨网,与纱网连接处用封口机扎死,顶棚和四周用尼龙丝线固定在骨架上,在一端设一个1.5米长的拉炼窗,南北两面留有几个0.5平方米的拉炼窗,白天作通风窗,夜间作诱虫口、棚内地面控蝌蚪变态池,面积为棚内面积的1/5,池的深度依土质情况而定,在不漏水的土地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洼地,池水深5060厘米。在土质疏松漏水地方修变态池,采用塑料膜铺池,水深2030厘米,池埂要扎实坡度要缓,便于幼蛙上岸。蝌蚪变态的变态池仍贮水作棚内水池。棚内地面要挖成十字或井字型水沟,沟深2030厘米,沟内放一些阔树叶和其他杂物,作为干旱时幼蛙栖息之地,有雨小时可以排出积水,起到防旱防涝保湿作用。棚内用红砖或水泥块铺设2条人行道,其它地面为草丛植被,新建网棚早春来不及建造植被,要投放玉米秆等杂物,棚内要有喷水设备,最好安装微喷设施,也可以在网棚外设农田大型喷灌装置,进行大范围人工降雨,调节整个饲养场的温湿度。(3)越冬池(窖)的建设人工养蛙场位于溪流附近,可以按半人工养蛙越冬池修建和管理,这是当前最好的越冬办法。养蛙场远离有流水的地方,就地修建林蛙越冬池或贮蛙窖,越冬池有的建在露天的,也有修建在日光温室内的;贮蛙窖也有干贮法和水贮法两种,只要能够满足林蛙冬眠习性的要求,越冬成活率就高,否则就失败。下面分别介绍越冬池(窖)的建设。水贮法越冬池的修建在露天修建林蛙越冬池的方法与半人工养蛙的修建方法相同,这里不重复。人工养蛙,在温室内修建越冬池,便于管理,容易看到林蛙的越冬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成活率较高,但蛙体内物质消耗较多,蛙体瘦弱,种蛙在生殖体眠时死亡较多。在一个50米长的大棚内越冬池以4米30米0.8米合适,可贮蛙15万只。越冬池也可修成半地下式的,挖方深40厘米,坝埂高40厘米,用防水卷材或塑料膜铺底和坝埂内侧,池底要平,清除硬杂物,进排水口设在两端,进水口利用自流水或井水,排水口距池底高60厘米,保持水深5060厘米,排水管道直接把水排除棚外,也可以排到棚内的渗水坑中,要经常保持池中水呈流动状态。水池顶部用木杆架在坝埂上,以盖草廉或苫布之用。棚内水池周围陆地要保留植被和遮敝物,作为林蛙上岸活动的地方。温室或大棚内浅水池越冬法,在庭院内搭简易塑料大棚,其面积为越冬池面积的2倍,先修池后搭棚,池宽开口4米,挖深1米时向内缩小,中间2米宽的地方,再下挖1料深,这2米宽为池的有效宽度,上面有边沿1米的二层台,池底要铲平,铺大小砾石15厘米厚,设进排水口,进水为井水,排水管通渗水坑,池水深1520厘米,呈缓慢流动状态。在二层台和池口顶部处用木杆架起来,盖草帘或苫布,大棚外和池外设双层电猫铁线,严防鼠害。干贮法窖藏越冬利用干贮窖保护林蛙越冬的办法,目前失利的例子不少,主要原因是窖的深度不够,保温效果不好而冻死;有的窖内湿度不够而干死;有的被鼠害损失大半,也有的因出窖晚被水淹死。但也有的成功的,成功者具体操作为下:贮蛙窖深22.5米,宽2米,长46米,窖盖复土30厘米,两端设通风筒,利用铁炉筒或瓷管、塑料管做成,四周和窖门要设防鼠网,窖的外围设电猫防鼠,寒冷对方要在窖外盖塑料大棚。窖内搭45层排架,把贮蛙箱放在架子上,贮蛙箱用塑料 或木板制作,底部要有孔隙,起到通气漏水作用,贮箱506030厘米,箱底放树叶5厘米,每箱贮蛙500600只,窖棚顶设喷水管。贮蛙窖的四周可用砖石砌成,但窖底仍保持泥沙,有的将林蛙直接放到窖底,密度可大一些,每平方米可贮幼蛙4000只或种蛙1000只。林蛙的越冬方法很多,但还是以河流的深水湾和有流动水的越冬池最好,能够满足林蛙自然越冬对水温和水中溶氧含量的要求,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遵循这条原则,否则越冬成海率就低。采用保温措施越冬方法,一定要把温度调控在05,低了冻死了,高了林蛙活动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呼吸受阻造成死蛙。(二)林蛙繁殖期几个技术问题林蛙繁殖期指产卵、孵化和蝌蚪饲养管理几个阶段,具体技术措施与半人工养殖相近,现将几个不同问题介绍如下:1、种蛙、蛙卵和蝌蚪的运输为了提高林蛙的引种、驯化的成活率,需要种蛙或蛙卵在短时间内运送到养蛙场,长途运输也要在23天内完成,包装要用木箱、塑料箱或纸箱都可以,但要底部和四周都留有气孔,每箱两层,底部放腐朽的树叶子,箱的规格为706060厘米,雌雄分装,每箱可装1000只,运输过程中要将蛙体内分泌的白色粘液冲洗掉,保持蛙体湿润。种蛙的短途运输用编织袋或布袋包装,每袋200只左右,雌雄分装,用凉水冲洗,蛙袋平铺车内,运到养蛙场立即放入水中,按雌雄比例同放一池。蛙卵的运输包装主要是水桶或塑料袋,把同期产的蛙卵放在一起,最好是当天产的卵当天运输,装卵团时不放水,当天运不到场地时要放在阴凉处,并加入适量凉水,运到场地要立即放入水中。蝌蚪的运输距离不能太远,一般不超过2小时的路程,主要采用桶装,桶内先装1/2的凉水,每桶装蝌蚪3000只左右。变态幼蛙的运输包装要用水桶,桶内不放水,要放一些树叶或杂草,喷洒凉水,每桶装幼蛙2000只左右,运到场地时立即放入遮敝物中,让它自由活动和潜伏,喷水保湿。1、挽救“沉水卵团”塑料产卵池的底部放有泥沙,容易被种蛙或放卵团时把水搅混,有些卵团沉入水底并被淤上泥砂不能漂浮水中,这样的卵团的孵化率仅有40左右,所以要把沉水卵团捞出来,用清水冲净后再放清水池中。2、调正密度和食量林蛙产卵孵化期每平方米水面放入45对种蛙或卵团,蝌蚪进食前要疏散出1/2,8日龄开始喂食,每平米40005000只,每天喂食一次,投食量250克;1520日龄每平方米水面放养25003000只,日投食12次,投食量6001000克;2530日龄,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5002000只,日投食2次,投食量1000克。3、调控湿度在大棚内繁殖蝌蚪比自然繁殖蝌蚪能缩短15天,但大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5以下,防止高温烧死,所以大棚膜要适时通风或完全揭掉,有条件的要换上黑公遮阳网。4、提高蝌蚪的整齐度把同一天产的蛙卵放在一个池中孵化,这样孵出的蝌蚪基本一致,便于统一饲养管理,从野外采集的蛙卵产卵时间不同,先孵化出来的蝌蚪会吃掉未孵化蛙卵胶蛟膜,造成死卵,所以要及时把未孵化的卵团捞出,放到另外池中继续孵化,这样能提高孵化率,减少互食现象。(三)幼蛙的饲养管理幼蛙是指变态后的当年幼蛙。在变态蝌蚪进圈前要用1ppm的漂白粉全场消毒。变态幼蛙开始78天不进食,在变态池周围活动,要注意保温保湿,池边放一些玉米秆等杂物,利于幼蛙上岸活动,减少落水死蛙现象。要合理放养密度,首先要计算变态蝌蚪的数量,每公斤变态蝌蚪2000只左右,按80成蛙计量,测算出养蛙圈的放养密度。一般蛙圈每平方米放养300400只为宜,网棚养殖放养密度要大一些,每平方米放养400450只,一个300平方米的网棚可放养10万只左右。养蛙圈的水源要有保证,变态池要不断换注新鲜水,防止断水和污染;每天要喷水12次,干旱炎热天气要喷34次,每次喷水量不宜过多,要以湿透地面和植被为好,防止地面积水。夏季网棚内温度过高,可以在棚外向棚顶喷水,起到降温保湿作用。幼蛙的开口食很重要,解决不好死蛙严重。露天蛙圈平均每天每只幼蛙喂食23龄黄粉虫12只,每天喂1次,在早晨45时或下午56时投食,阴雨天不喂食,雨后天晴地面无积水进再喂食,天气干旱时可以在喷水后2小时喂食。喂食要沿着作业道向全圈均匀撒放,在幼蛙集中的地方多放一些,要逐渐驯化成定时、定量、定位喂食,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随着蛙龄增大,投食量要增加,蛙龄40天后,每天喂2次,每次每只幼蛙喂45龄黄粉虫23只,每年每只幼蛙饲料成本0.10元左右。为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幼蛙的食物来源,在养蛙圈内设置黑光灯诱虫,堆放蒿草、人畜粪便等招引和滋养昆虫。网棚养蛙的人工喂食量,要比露天圈喂食量增加,一般增加一倍左右,也可以在棚内设灯诱虫,饲养蝇蛆等幼小动物,增加幼蛙食物来源。露天蛙圈的天敌较多,要经常检查防御设施的完好情况,特别是围栏和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照顾小孩家庭保姆聘用合同范本
- 2024健身劳动合同
- 导游与旅行社合同范本
- 室内设计合同中的收费标准
-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5套【附答案】
- 技术转让合同书样本样式
- 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 担保借款合同格式范本
- 标准劳动合同范本样式
- 2024建筑施工安全质量协议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品牌经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
- 多能互补规划
-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课件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大单元教学设计)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补充(北京)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研发项目审核管理制度
- 《诗意的色彩》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小学生主题班会《追梦奥运+做大家少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