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届高考专题讲座历史(1),高考历史试题解题技巧指导,高考历史试题解题技巧指导,2010届高考专题讲座历史(1),新邵八中肖勇刚 二一0年五月,第一步:审中心词 即“答什么”。,一、审题技巧,第四步:审背景知识 即一组题目前的中心语句或材料。 第五步:(选择题)分析备选项,第二步:审主体词 即“答什么(注:主体词)的什么(注:中心词)”。,第三步:审限定词 即”怎样答”。,选择题技巧,【例11】列强在侵华的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往往相互勾结。据此,回答下题: 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客观条件是 A、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B、明治政府重视发展资本主义 C、列强的默许或纵容态度 D、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题头,一、审题技巧,【例12】( 2004年北京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成立“北约”,中心词,一、审题技巧,“推翻了”表明事物已不存在,但北洋的一支张作霖仍控制东北,故C排除。 “打击” 是目的或过程。 “打击了”表示结果,遭受“打击了”的事物可能只是受损但仍然存在。北洋军阀是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产物,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实际上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故D项正确,第五步:分析备选项,【例1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主要成果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中共三大召开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标志,背景,一、审题技巧,二、选择题技巧,二、选择题技巧,1、组合型选择题,2、排序型选择题,3、因果型选择题,4、最佳型选择题,5、比较型选择题,6、材料型选择题,三、非选择题技巧,其次,通过对序号项进行排除肯定,结合第一步方法 列出正确组合。,1、组合型选择题,首先,观察ABCD选项,了解其组合特点。,(1)是否有共有序号项(指),(2)根据ABCD中的序号项组合个数进行分析。,(3)根据序号项出现次数进行分析。,【例2】,二、选择题技巧,【例21】美国总统与法国总统的相同之处有 都是国家元首 都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都由议会选出 都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A B C. D,(2)共有,(1)根据ABCD组合个数看:最多有一个错误(可能无错误);至少有一个共有序号项。,(3)根据、出现次数看:均有三次,无捷径,(4)分析、选项,1、组合型选择题,【例22】,【例23】,二、选择题技巧,高考历史试题解题技巧指导 明光三中 陈夕灿,【例22】下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开始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百年前,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 十三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 B C D,2,2,3,1,1、组合型选择题,【例23】,【例21】,2、排序型选择题,【例3】,2、排序型选择题,首先,可以分析ABCD项的序号顺序特点,进而进行分析。 其次,可以对已经确定的若干事件进行列式排序,再通过排除错误项缩小范围。,二、选择题技巧,【例3】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理论与观点,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结晶。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是: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A B C D,2、排序型选择题,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对峙抗日战争,国共对峙,二、选择题技巧,3、因果型选择题,(1)备选项“因”/“果”判断 (2)“深远影响”类解题技巧 (3)“直接原因”类解题技巧 (4)“根本原因”类解题技巧 (5)“主要原因”类解题技巧,二、选择题技巧,3、因果型选择题,(1)备选项“因”/“果”判断,备选项所述事件的时间早于题干中的 事件的时间,则该选项中的事件不可能是 结果,有可能是原因; 反之,则有可能是结果。,3、因果型选择题,(2)“深远影响”类解题技巧,历史事件的影响或结果是否造成了客观事实,造成客观事实的才可能成为最重要结果;反之,则不可能。 根据历史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影响的重要与否多受到事件的性质限制。能够体现事件性质的影响有可能是最重要影响。 根据历史事件影响的广度、深度及力度等程度进行判断。,【例4】,【例4】早期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的最大作用是: A、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利润 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扩大了世界市场,(1)ABCD均为客观存在,(2)从性质看:早期殖民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可排除B,(3)程度比较:AD只是资本主义的一部分; C中“原始积累” 是资本主义源动力,为最佳。,3、因果型选择题,4、最佳型选择题,3、因果型选择题,(3)“直接原因”类解题技巧,a、历史事件发生的“借口”、“导火线”、“自然灾害” b、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观动机判断直接原因 c、根据事件相关的直接程度确定直接原因,(4)“根本原因”类解题技巧,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c、阶级属性 d、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e、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f、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g、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3、因果型选择题,3、因果型选择题,(4)“根本原因”类解题技巧,3、因果型选择题,(4)“根本原因”类解题技巧,内因决定外因,是事物处在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是事物处在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3、因果型选择题,(4)“根本原因”类解题技巧,【补充说明 】,【注意 】阶级关系实际上是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因此当选项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时,应优先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考虑。 如【例14】中若有“小农经济的落后”,则为最佳。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这些事件失败,从阶级属性考虑其失败的根本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而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考虑其根本在于“民族资本发展水平低下”(最佳)。,3、因果型选择题,(4)“根本原因”类解题技巧,高考历史试题解题技巧指导 明光三中 陈夕灿,3、因果型选择题,(5)“主要原因”类解题技巧,首先可以考虑根本原因。 其次可以采取类似于“最佳选择”(见下)。,二、选择题技巧,4、最佳型选择题,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其“最佳”标准,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排除、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例4】,二、选择题技巧,二、选择题技巧,5、比较型选择题,在对比不同历史事件分析两者间不同时,其解题关键在于区分出主体和参照物。,【例5】,6、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时可先看设问,再结合设问分析材料从中找出有效信息。具体可参考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例5-1】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 )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例5-2】 (2008年广东卷)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5、比较型选择题,高考历史试题解题技巧指导 明光三中 陈夕灿,1、读解答的前提 2、找解答的关键 3、答解答的体现,三、非选择题技巧,【例6】,09年安徽卷,1、读解答的前提,(1)先读设问,再结合设问阅读材料。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不但思路清晰明确,而且便于从材料中找寻有效信息。 (2)重视两头。 材料的首尾两头多为段落的中心语句,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等重要信息。 (3)看出处。 材料的出处常被同学们忽视,但是这些文字往往会给我们提供某种暗示或引导,有利于我们利用熟悉的课本知识去解读陌生的材料。,三、非选择题技巧,2、找解答的关键,(1)根据标点符号判断段落结构,确定信息源。 (2)根据设问要求找信息,确定答案来源。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非选择题技巧,3、答解答的体现,(1)一题多问时,应对所答内容进行区分, 先写出题目的中心语再进行答题。 (2)注意设问分值。学会根据分值确定答案的多寡。 (3)规范作答,三、非选择题技巧,三、非选择题技巧,材料选自世纪金榜(学生卷)“检测(18)”第20题,先读设问,再读材料,找信息,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例6】,材料选自世纪金榜(学生卷)“检测(18)”第20题,问题,2,3,4,5,三、非选择题技巧,材料选自世纪金榜(学生卷)“检测(18)”第20题,三、非选择题技巧,问题,(1),(2),(3),高考历史试题解题技巧指导,材料选自世纪金榜(学生卷)“检测(18)”第20题,二、非选择题技巧,问题,1,2,3,2,中心句,35.(22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 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12分),答案,2009年安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分析,三、非选择题技巧,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为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 (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14分),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三、非选择题技巧,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搭棚做门面合同协议
- 民政购买服务协议合同
- 施工合同附加协议范本
- 房屋合同自动解除协议
- 雇用合同协议书
- 服务指导合同协议
- 行政协议中的合同性
- 餐具市场调价协议合同
- 煤炭运输合同协议
- 房屋借用合同范本
- JJG 388-2012测听设备纯音听力计
- GB/T 8834-2006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
- GB/T 17492-2019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 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说课稿》
- 2023年1月浙江首考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及答案(含听力原文mp3+作文范文)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桥梁工程)
- 供应链管理-第十三章供应链绩效评价课件
-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