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 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 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3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交通工具的变迁 2、通讯工具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报刊业走向繁荣 2、广播影视业的发展广播影视业的发展 3、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兴起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主要表现: (1)城市: A、社会生活的变迁: 沿海大城市里,西式住宅不断增加;高官显贵建花园式洋房 住 通商口岸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 有钱人的时尚;西式糖、烟酒和饮料传入 食 变化表现: a、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广州、上海等 地的买办穿起西装; b、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c、20世纪20年代以后,旗袍成为 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d、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 洋衣洋袜的渐多 变化趋势:由等级森严走向平民化; 由拘谨、呆板走向 美观、得体、方便;由“保守”走向 “开放” 变化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 璧,不土不洋 衣 B、风俗习惯的变迁: 近代维新派主张 辛亥革命前后 民国临时 政府成立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断发易服”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 上用“先生”“同志” 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原因: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民心) (2)农村: 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贫穷状态,传统习俗坚若磐石 探究一:中国近代城市和农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差异大的原因? 政治上:中国主权虽然遭到破坏,但对中国农村的直接影响并 不大;经济上: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但开始仅限于通商口 岸和沿海地区,没有立即对内陆的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 巨大的影响;文化上: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民愚 味落后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3、变迁的特点: 受西方影响明显。 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 显,但在偏远农村则变化不大 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 特征越来越明显。 2、变迁的原因: 外因: 内因: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 经济: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即生产力的发展推动 社会生活的变化); 政治: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的推动 ;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 1.(2008如东、启东测试)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 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 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A.西装 B长袍马褂 C旗袍 D中山装 2.有关右图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 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D出现于19世纪末期 (2009安徽文综高考)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 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 B C D .(上海文综)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 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 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 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5.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6、(2009巢湖质检)老照片能生动 鲜活地再现历史的真实。以下是一张 辛亥革命后街头剪辫子的照片,由此 可以获得有关辛亥革命的信息是 首开“断发易服”之风气 当 时剪辫子被视为是革命的表现 革命已波及到社会生活层面 民国临时政府的各项举措得到百姓大 力支持 A、 B、 C、 D、 7、(2009年江苏模拟)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 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 “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的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8(2009泰安质检)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 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 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 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说明 A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 B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 C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 D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 9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人了中国文化元素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农民分得土地, 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出现粮 票、油票、布票等)作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 物质生活的需要 a、食物简单 b、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c、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 (1)物质生活方面: (2)社会习俗方面: 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 制定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 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党和政府提倡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 会风气发生根本变化。 (3)原因: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实行统购统销) 2、改革开放后(1978至今) “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饱;实施“菜篮子工程” “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 (阶段特征: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 “住”农村住房不断更新并楼房化;1995年“安居工程”实 施 实行双休日,延长节日休假时间,休闲方式多样化; 并注重环保、讲究卫生等社会新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实行了改革开发政策解放了生产力,经济迅速发展; 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 (1)物质生活方面: (2)社会习俗方面: (3)原因: 习俗 风尚 住 食 衣 改革开放以来 5070 年代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近代生活变化 中西餐并行 衣着朴素 食物简单 住房拥挤 物资缺少 统购统销 多彩 多样 时尚 “菜篮子工程” 1995年在城镇启 动“安居工程” 取缔黄赌毒黑 新的婚姻制度 休闲娱乐多样化 传统住宅、中西合璧、 西式洋房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上衣下裙 旗袍 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 明 社交礼仪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 限鲜明的跪拜礼,“先生”、“同志”取代了尊 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 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根因: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10新中国出现新生活新风尚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迅速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 C苏联的援助 D人们对美的追求 11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12.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较单调 ,其主要原因是 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 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 B. C. D. 请回答: (1)判断图、图、图各反映的历史时代。 (2)图的着装一时成为中国时尚,可能是受到当时中 国对外关系的哪两件重大历史事件或政策的影响? 13、阅读下列材料: 图 长袍马褂 图 西装图 列宁装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图 红卫兵服装 图 穿毛料大衣的皮尔卡丹走在北京街 头 (3)判断图、图各反映的历史时代。 (4)说明图到图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根 源分别是什么?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打破了个 人崇拜,审美多元化。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交通工具)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马车、 自行车(19C19C中后期传入中国中后期传入中国-20C-20C初,出现在大街 初,出现在大街 小巷小巷-50-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19061906)、公共汽车(19241924) )、汽车、 火车(19C19C末末20C20C初)初)、轮船(1865 1865)、飞机 (20C2020C20年代初)年代初)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先慢后快; 种类:海陆空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 (1 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 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5 5)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重难点突破4 从无到有,从外国人建到自建经历了一段长期的发展过程。 发展缓慢,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有很多地方没有铁路交通 ,特别是西北、西南,出行很不方面。 大部分铁路被外国人控制。 从根本上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国家不能独立, 受外国列强压制。 中国近代的民族化铁路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 守旧、传统思想观念的阻碍。 长期的社会动荡,使得民不聊生,铁路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点 (3)不能长足发展的原因: 2、公路发展状况: (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2)民国时期陆续修筑了一些公路,但受到限制。 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3)新中国成立到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 展,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1)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建立轮船公司,控制 中国水上运输。 (2)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 断局面。各大口岸出现的轮船公司推动了水上交通的近代化(3)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管理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大发展,20世 纪90年代后,逐渐萎缩。 (4)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 始 (5)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 航拉开序幕。 (6)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 国成为民航大国。 探究一: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水运与航空的发展 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先慢后快; 种类:海陆空 中国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发展推动推动; 政府的大力提倡(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 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 探究二: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原因: 外因: 内因: 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 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 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特点: 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 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影响: 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 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方面: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带来了城市交 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1(2009泰安质检)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 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 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 A修建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B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 C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 2(2009广州高三调研)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 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 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表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进步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3、(2009广州高三调研)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 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 B C D 年份人力车车马车马车轿轿子马马自行车车摩托车车汽车车公共汽 车车 有轨电轨电 车车 1889698454491100000 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 1926年数字则则是2天平均所得 4(2009。苏州模拟)下图是国产“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 在京津城际铁路运行试验中创出3943公里的时速的场景。它 也预示着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以下对中国铁 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铁路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 B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北洋军阀时期 C“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 界第四位 D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性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开通 5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人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 产生的影响有 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减缓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A B C D 6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90年来中国 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 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 。”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 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 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 A B C D 时间 电报发展成就 19世纪70年代 1877年 20世纪初 1932年 丹麦在上海建起电报机房 上海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福建巡抚在台湾建起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A、电报: B、电话: 时间 成就 1875年 19世纪纪80年代 20世纪纪初 20世纪纪80年代后 截止2003年 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 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清政府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官商通报,民间百姓使用很少 影响我国近代通讯工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 面: 外国侵略的需要;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是封建的落后国家,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 落后,经济基础薄弱; 政府的政策影响; 清政府同列强的交涉中,以及在维护电报权利斗 争中对电报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所认识,思想观念发生 变化,给军政、商务带来了方便,有效地制止了外国 资本主义企图垄断中国电报事业的侵夺利权的活动。 探究三:影响中国近代通讯工具发展的因素? 71881年12月花图新报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 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 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 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 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 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 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此段史料中可得 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由外国人创办 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需要外国人技术上的帮助 近代中国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而非民用。 A B C D 8(2009泰安质检)到2000年末,我国的电话使用总量跃居 世界第二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 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9(2009泰州联考)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 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 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阶段 形成 发展 繁荣 时期或时间代表刊物 影 响 19世纪中前期 1873年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 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后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昭文新报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 的报刊(艾小梅,汉口)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成为宣传改良、革命 和新文化的武器,发 挥着制造舆论、唤醒 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红色中华新 华日报解放日报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 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 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 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恢复了生机,出现欣 欣向荣的景象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 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报刊业走向繁荣1、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思想政治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同时报刊又成为宣传政治纲领 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 用。近代报刊创办的三次高潮出现于此时。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 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近代报刊业出现的原因: 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探究一探究一: :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 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促使国人办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促使国人办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3、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宣传教育,启迪民众; 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 1(2009肇庆质检)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 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 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 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大众媒介是 A报刊杂志 B电报电话 C电影电视 D火车飞机 2(2009苏、锡、常、镇四市调研)“饮早茶,叹(粤语,意为 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 影响包括 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开阔了民众的视野 大大丰富 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 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 B C D 3(2009泰安质检)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你会选 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A报纸 B电影 C组织工人运动 D发动民众起义 4(2009枣庄检测)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 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 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5. (2009福建龙岩质检)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 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 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 开阔视野关注国事减少文盲 传播新 AB. C. D. 6.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 失败做了专门报道, 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二、广播影视业的发展广播影视业的发展 时期代表影响 1905年定军山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歌女红牡丹中国电影从无声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有声的标志 1935年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风云儿女插曲后来成为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题材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题材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1、电影 发展特点: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 从进口到国产的发展阶段。 2、广播(教材P74历史纵横) 3、电视 (1)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诞生。 (2)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3)影视业对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探究二探究二: :根据根据(教材P74学思之窗)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 开放后电视会逐渐普及? ? 1、传统三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第四媒介网络 2、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3、发展: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 1994年中国正是介入互联网;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 5、影响:影响: 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思维方式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 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 “第四媒介”。 网络媒介可以 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 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功能: 三、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兴起 探究三: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 “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 网络时代。”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 A、互联网的优势:(P75本课测评) (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B、互联网的缺陷: (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 (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3)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C、启示: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7.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 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 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 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 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 放的电视节目 8.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短跑运动员刘 长春在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从上海搭乘轮船赴美参加奥运会。刘 长春在洛杉矶受到当地华侨热烈欢迎,当时传播这一消息可运用 的媒介有 电话 电视 网络 电报 A B C D 9. 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 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所 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 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10.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 网址设置为“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11.中国青年报(2008)11月15日报道: 中国可能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把上网成瘾列为一种临床精神疾病的国家,并计划率先 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登记。这主要说明 A.网络的弊逐渐大于利 B.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造成传统产业的衰落 C.沉迷于网络会给人们身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D.信息技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失去活力 探究四: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近现 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外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 (2)内因: 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 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 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 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 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 目标。 经济: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 人们思想的解放与追求 从根本上说是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 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1、原因: 经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有较强的殖民色 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 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发展,且不断加深。 地域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使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但始 终保留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特点: 、影响: (1)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 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 化进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事缚,革除 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2)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殖 民化的色彩。 总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渐走向世界;由过 去的封建传统一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12(2009广东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 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 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 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 、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 。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 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 报纸。 【材料一】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 全统计,在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 ,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 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 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 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 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 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并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创办者:中国知识分子。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 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 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 办报潮流的推动。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 点? 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 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 (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的印刷出 版、大众传播以及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 Good bye! Good luck! 本人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建有专栏,并建有个人教学资 源博(/cf1980 中学历史教学在线),热 忱欢迎各位同行好友交流指导,共同进步! 满族妇女衣着(宽袍大袖) 早期西装西装革履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时代缩影:从孙中山服装看男装变迁 民 国 晚 清 前 清 中山装的特殊意义:中山装的特殊意义: 五个扣五个扣:五权分立五权分立 袖口三个扣袖口三个扣: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四个兜四个兜:礼仪廉耻礼仪廉耻 袋盖为倒笔架型袋盖为倒笔架型:以文治国以文治国 封闭的衣领封闭的衣领:“ “三省吾身三省吾身” ” 严谨治身 严谨治身 后背不破缝:后背不破缝:国家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 鸦片战争 前的旗袍 改良后 的旗袍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 之作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三十年代的旗袍 民国上袄下裙 你知道厨师为何要戴帽子吗?那你 又知道帽子的高低有何含义吗? 据资料记载; 据资料记载;18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一家大菜馆有位颇有名气的高级厨世纪末,法国巴黎一家大菜馆有位颇有名气的高级厨 师,名叫安托万师,名叫安托万 克莱姆。安托万生性幽默。一天,他看到有位顾客头上戴克莱姆。安托万生性幽默。一天,他看到有位顾客头上戴 着一顶白色高帽子,觉得十分别致,就仿制了一顶,并且让自己的帽子比着一顶白色高帽子,觉得十分别致,就仿制了一顶,并且让自己的帽子比 那位顾客的帽子更高。他戴上这顶帽子进进出出,引人注目,逗人发笑,那位顾客的帽子更高。他戴上这顶帽子进进出出,引人注目,逗人发笑, 一时顾客慕名纷至沓来。一时顾客慕名纷至沓来。 其他一些饭店、菜馆的厨师们听说后纷纷仿效,也都戴上了高顶的帽 其他一些饭店、菜馆的厨师们听说后纷纷仿效,也都戴上了高顶的帽 子以招待生意。久而久之,白色的高帽子便成了厨师们的装饰品。子以招待生意。久而久之,白色的高帽子便成了厨师们的装饰品。 更有趣的是,有关部门还制订了戴帽的标准:根据厨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更有趣的是,有关部门还制订了戴帽的标准:根据厨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和 厨师工龄的长短,分别规定厨师所戴帽子的高低,使人们一看帽子便知道厨师工龄的长短,分别规定厨师所戴帽子的高低,使人们一看帽子便知道 这位厨师的烹任水平,帽子越高,手艺也就越高超。这位厨师的烹任水平,帽子越高,手艺也就越高超。 厨师常戴的帽子,最高的竟达厨师常戴的帽子,最高的竟达3535厘米,所以,在法国,人厘米,所以,在法国,人 们总爱用们总爱用“大帽子大帽子”这一称号称呼那些技术水平高、有名气的这一称号称呼那些技术水平高、有名气的 老烹调师。后来,国际上还曾成立过一个厨师帽会组织,老烹调师。后来,国际上还曾成立过一个厨师帽会组织,总部总部 就设在厨师高帽子的发源地就设在厨师高帽子的发源地法国巴黎。法国巴黎。 (防止掉头发)(防止掉头发) 中餐:把追求美味 奉为首要目的。 西餐:以讲究营养 为最高准则。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 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 至四层。 完全西化的独院式“洋房 ” 这些别墅洋房多为殖民统治者、商业巨头、晚清官宦的 私宅,有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此多精美别致、豪华气派。 也直接体现了西方文化移植式的输入。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 最多不过一寸。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 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 ,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蔡元培:三次婚姻印证中国近代婚俗变迁 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旧式 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病逝) 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 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 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中西合璧) 第三次婚姻:1923,迎娶周峻 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 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 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 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 恋爱经过。(完全新式)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五四前清末传统婚礼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 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 许穿白色衣服的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 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 结婚照,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防触电大班安全教育
- 快速做课件教学课件
- 起重机械操作培训
- 颈椎病的运动处方
- 3.3.2盐类水解平衡常数与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防意外安全演练
- 细菌性肝脓肿个案护理
- 湿疹性皮炎的护理查房
- 保育老师真辛苦教案反思
- 化简比说课稿
- 心理健康专题课件25心理健康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译林版)UNIT 4 Grammar and usage教学课件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试题及答案(100题)
- 《网络存储技术及应用(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1
- 2024Growatt 2500-6000MTL-S古瑞瓦特光伏逆变器用户手册
- 2024-2030年中国四足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课件(完美版)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解读
- 关于进一步加强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