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人员培训讲课材料.doc_第1页
安全监管人员培训讲课材料.doc_第2页
安全监管人员培训讲课材料.doc_第3页
安全监管人员培训讲课材料.doc_第4页
安全监管人员培训讲课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监管人员培训讲课材料各位安全战线的同事:根据培训活动的安排,今天我给大家讲教材的第一、二、三、四部分,由于教材编写时间较早,在这里我归纳起来讲几个问题。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的形势去年11月,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作了这样描述:多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安全发展,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大幅度下降,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减少约1万人,反映安全生产状况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高峰期,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屡禁不止,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和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比较突出。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又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归纳起来就是: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依然严峻。持续稳定好转。事故死亡人数是一个这样标志,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公告,2002年是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最高的年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139393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14924人,占总数10.7%;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9381人,占总数78.47%;其余10.8%为火灾、铁路、水上等事故死亡人数。然后逐年有所下降,2008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降至10万人以内,2009年降至9万人以内,2010年降至8万人以内,2011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75572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9704人,占总数12.84%;道路交通事故死亡62387人(其中:生产经营性23582人,其它38805人),占总数82.55%;事故死亡人数绝对数是一个概念,相对数又是一个概念,如从业人员千人死亡率、亿元gdp死亡率、万车死亡率、百万吨煤死亡率等,下降的幅度就更大。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次于美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效是来之不易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矿难、火灾、化工爆炸、道路交通、铁路等重、特大事故近百起,铁路的“7.23”事故记忆犹新,个别事故一次造成死亡人数100人以上。全年全国重大事故也有86起。二是职业危害严重。据2003年对全国50万个矿山存在的粉尘、毒物、噪音职业危害统计,受危害的职工达2500多万人,患职业病者54万多人,死亡约5000人。2011年2月,报纸披露了一条消息,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一家企业,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擦拭手机显示屏使用了“正已烷”清洁剂,造成137名员工职业中毒,严重的四肢瘫痪。三是存在大量事故隐患。什么是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活动场所、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防范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隐患与事故相比,仅一步之遥,一个是尚未造成恶果,一个是恶果铸成。隐患不除,随时可能发生事故。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依然严峻的条件下,安全生产监管的任务是什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认真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经验、教训的提炼,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各安全生产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贯穿在实际行动中。要遵守法规,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才能守法。因此要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使人们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各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制订若干规章制度,把法律法规在本单位具体化,并认真执行。(二)强化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都应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严格安全许可,加强安全督查,严肃处理违法行为。要强化建设项目安全设备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从源头开始严格把关。要加强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实现动态监管。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机制的监管,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安全生产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在不断地发现并及时治理隐患的过程中实现的。要严格执法,这不仅是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的具体表现,也是从根本上对企业负责、对职工的安全健康负责,归根结底是对安全生产事业负责。(三)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切实抓出成效。突出重点,抓住重点,解决重点问题,这是我们一项长期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2010年国务院23号文件提出: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这是事故易发、多发、频发,重、特大事故集中的行业领域,应当牢牢抓住,抓出成效。当然,这些行业领域是从全国角度提出的,各地应从当地实际出发,确定本地重点,落实安全措施,提升保障水平。从我们扬州来说,船舶修造行业就应当列入重点行业,强化监管。(四)开拓进取,认真实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五大战略转变。1、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2、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健全安全生产许可制度。3、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从集中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转变,建立长效机制。4、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5、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把职工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五大战略转变的提出,虽已有几年时间了,但其精神要领,现在还是适用的。二、安全生产方针和法律法规体系(一)安全生产方针大家都知道,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就其内涵作一点介绍:安全第一,主要有两个方面内涵,一是安全是头等大事,人命关天,压倒一切;二是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服从安全,先解决安全问题,再进行生产。预防为主,在安全生产诸多工作中,突出防范,把主要精力放在防范上,也就是实现工作重心的前移。综合治理,主要是指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方法手段。一是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多种手段;二是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三是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的总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从高至低有:国家根本法、国家基本法、劳动综合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综合法、专门安全法、行政法规、安全标准、地方安全生产法规等。1、国家根本法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劳动者休息的权利。2、国家基本法刑法、民法。我国的刑法中,对安全生产方面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的惩罚作了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有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等9种罪名和渎职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2010年,国家对刑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加大了对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惩处力度。在民法中,安全事故构成民事侵权的,承担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财产损失赔偿责任和人身伤害民事责任。3、劳动综合法劳动法。1994年7月,国家颁布了劳动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相对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劳动法共13章107条,其中有3章23条是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4、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综合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部综合法,2002年6月颁布,安全生产法共7章97条,它是在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调整后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律,它从法律的层面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若干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特别是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明确了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及其职责;明确了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要求;明确了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及违法惩处措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对有效遏制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已提上议事日程。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颁布实施。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职业病防治法强调的首先是预防、其次是治理,从而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修订,确定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相关监管责任。5、专门安全法消防法、矿山安全法、交通安全法等。专门安全法是针对某一个领域安全工作而制订颁布的专门法律,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以上给大家介绍的安全生产法律,是法律文件形成后(一般需经几次讨论修改),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由国家主席强势签署发布。不少法律是行政法规修订后,上升为法律的。6、行政法规安全条例、规章、规程、规定。行政法规是由政府发布的。行政法规分为中央政府即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制订颁布的规章。我国的行政法规起步较早,1956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63年国务院颁布了五项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规定、安全生产教育的规定、安全生产定期检查的规定、伤亡事故调查和处理的规定;三大规程、五项规定是我国早期管理安全生产的法规依据,为后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行政法规、规章,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对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7、安全标准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是我国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强制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应认真执行。安全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分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8、地方安全生产法规。地方安全生产法规是由省或有立法权的市人大审议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如我省在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第98号公告颁布了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条例依据安全生产法的各项规定,结合江苏实际,对许多方面进行细化,增强了可操作性。另地方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经常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虽低于法律法规,因具有针对性、及时性,也应认真贯彻执行。(三)安全生产法规的特性1、综合性。安全生产法规在立法、内容及适用上都不是单一的,而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立法上看,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包括安全生产基本法、刑法、民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其中都包含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也有所涉及。在内容上,安全生产法规不仅有指导人们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而且有法律性质的技术规范;不仅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调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法律适用上,安全生产法规在实施中所采取的措施十分复杂,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经济、教育等各种手段。2、技术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而造成的。要防范事故,安全生产法规需要调整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作业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涉及到许多工程技术规范和工程技术知识。3、社会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各行各业,范围广泛。生产安全事故不仅造成所在具体单位的损失,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安全生产法规既同社会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每个公民和家庭息息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性。4、约束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不是简单的纵向关系,而是三方协调关系。在三方协调关系中,政府依照法规调整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在安全生产方面发生矛盾,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代表政府以安全生产法规依据,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安全生产法规的规定,认真执行,以保障每一个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从业人员也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规定,同时,有权对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规规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任何一方违反法规的规定,都会受到法规的制裁。三、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一)综合管理本地安全生产工作,分析、预测安全生产形势,拟订安全生产工作规划。(二)研究起草本地安全生产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制定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三)负责统计本地生产安全事故,发布安全生产信息;依法组织调查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提出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意见并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组织、协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四)依法监督检查本地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情况。(五)依法监督检查本地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面法律法规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和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设施(特种设备除外)、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六)负责本地从事安全生产评价、咨询、检测、检验等社会中介组织的资源管理,并进行监督检查。(七)负责组织本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依法负责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考核工作;负责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有关工作。(八)负责本地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危险性较大行业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相关工作。(九)负责拟订本地安全生产科技规划,组织指导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十)承办当地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多,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工作重点不一样,一般来说主要工作任务有一些10个方面:(一)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基本管理制度,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应包括二个层面: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落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需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如安全生产法就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6项职责。二是有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如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并认真检查、考核,与奖惩、职务任免挂钩。由此可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一方面代表本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及下级政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核;一方面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核。从而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二)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由享有行政许可职权的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一种行政行为。二四年一月,国务院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397号令),条例规定: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国家安监总局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明确了行政许可的范围、项目、申办条件、办理程序。安全生产行政许可范围:矿山企业;煤矿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项目:安全培训机构资格认可;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的审查、竣工验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安全评价和咨询机构资质认定;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认定;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认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审批;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经营(批发、零售)许可证核发;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职业卫生安全许可;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认定(注册)等。申办条件:各许可项目有其具体要求,如申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需提交的材料有:1、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表一式三份;2、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或工商核准通知原件及复印件;3、为从业人员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和被保险人名单;4、为从业人员足额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和被保险人名单;5、企业足额缴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6、企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7、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复印件;8、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9、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证明文件;10、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11、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印件;12、安全评价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13、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情况和监控措施;1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5、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意申报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意见(原件);16、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的材料及相关附件。许可程序: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分为受理、审查、复核、审批、告知五个程序。有关法规、文件赋予省、市、县安监部门不同的许可权限,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应在自己的权限内认真履职、严格把关,将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项目拒之门外。(三)适时组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检查是安全监管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或事故隐患,并及时解决,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监督检查可分为全面检查或专项检查,例行检查或突击检查等,无任哪种检查都应注重检查效果,而不是走过场,所以要求:1、制订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和实施方法步骤,编制检查表式或检查提纲,准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工具;确定检查人员。2、实施检查。持证进入企业,说明检查意图及对企业配合检查的要求;根据检查计划,查资料、查现场,做好检查记录,并一式两份,分别给企业和监管部门备案。发现重大问题,进行立案调查。3、纠正违章。确认违章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发安全生产检查意见通知书,要求限期解决,并进行跟踪督查。4、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严重的,分别给予经济处罚;收回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者;责令危害严重的设备、场所停产或封闭;对有关责任人提请行政处分或提请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是增强人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是一项长期任务。要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刊物等社会媒体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及时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事故案例。要适时组织安全生产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厂、进社区、进村组活动。要认真组织好每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知识竞赛、论文演讲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度、知晓率。要指导、帮助、督查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认真组织“三级教育”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要按照教、考分离的原则,组织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做到应持证人员都持证上岗,并切实具备应有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在做好社会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更应加强学习和接受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五个方面的素质:1、政治思想素质。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热爱安全生产监管事业。2、监管业务素质。掌握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懂得安全技术专业知识和监管业务知识。3、生产管理素质。懂得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了解企业生产的危险因素和危险源,熟悉有关防护措施。4、组织协调素质。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能力。5、文化技术素质。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会安全工作调研,会公文写作,善于新闻宣传。(五)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2007年12月国家安监总局以16号令颁布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故隐患进行了定义,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和安全监管的在要求及法律责任。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进一步加强了这项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因为,隐患的排查治理动态的,老的隐患治理了,还可能出现新的隐患。新的法规、标准颁布,安全条件提升了,原来不属于隐患的可能成了隐患;人的认识提高了,原来未发现的隐患现在发现了等等,都说明隐患排查治理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隐患排查治理就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所以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认真做好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报表报送等各项工作。安监部门应加强督查、指导,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细做实,对较大以上事故隐患要挂牌督办,切实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六)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2010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011年11月,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都部署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指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普遍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国务院安委会20114号文件要求:煤矿要在2011年底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要在2012年底前,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应该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固本强基、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工作,不少企业认识较高,自觉对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相关评审细则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去年我市已有20%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安全达标。但也有一些企业缺乏紧迫感或想做不会做、没有会做的人做,对此,安全监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政策的激励和鞭策下,积极做好企业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工作,并指导服务企业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努力实现尽快达标。把国务院及上级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部署落到实处。(七)全面强化职业卫生和劳动防护监管工作。2010年10月,中央编办印发了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2010104号),调整完善了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分工,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管“防、治、保”(即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诊断治疗、职业病人社会保障)三个环节分别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的指导原则,确立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职业卫生预防环节依法实施监管的主体地位。国家安监总局(安监总安健2010201号)通知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在继续做好职业危害申报、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和粉尘、高毒物品危害专项治理等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做好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积极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信息汇总和分析工作。认真做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管理工作。通知明确了各级安监部门在职业卫生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我们应认真落实。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必需配备的一种预防性装备。劳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头部防护类,如安全帽;呼吸器官防护类,如复式防尘口罩;眼、面防护类,如护目镜、电焊面罩;听觉器官防护类,如耳罩、耳塞;防护服装类,如防静电工作服;手、足防护类,如绝缘手套、绝缘皮鞋、耐酸碱鞋、保护足趾安全鞋;防坠落类,如安全网等。安全监管部门应监督企业认真执行有关法规、标准对劳动防护的规定:企业应当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予以经费保证。企业应当对照国家及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确定本单位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工种,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发放标准及使用期限。应从具有资质的生产企业或经备案的劳动防护用品经销商店采购劳动防护用品,从而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要按配备标准按期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不得将劳动防护用品折算现金发给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后,要指导并检查督促作业人员正确穿戴使用,发挥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八)规范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具有: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的作业;指导和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各部法律法规在规范政府及职能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及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的同时,都有法律责任的条款,即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这是法律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各项法律规范落到实处必不可少的措施。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是安监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执法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办事,不徇私情,不受干扰,不为利益所动,认真履职。2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合法,行使行政职能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执法主体、内容、程序都必须合法。公正,是指在执法活动中,特别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公开,是指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对执法行为的标准、条件,程序、手续等应公开。3、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处罚是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认识其违法行为,通过惩戒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其知法、懂法、守法。4、联合执法的原则。在安全执法过程中,有些需与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形成合力,更有效地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5、依据事实、尊重科学的原则。执法人员要以事实为依据,尊重科学,处罚要准确、合理,并依据法规、标准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企业做好整改工作。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应与安全监管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密切配合,如今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两项重点工作,就要围绕这些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九)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强化事故应急工作,从而实现在一旦发生事故时,以最科学有效的处置方法、最快的速度将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