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3页
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4页
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证乙字第1633号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版)二一六年六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建设地点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建设单位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松原供电公司法人代表林涛联 系 人黄树春通讯地址松原市宁江区沿江东路186号联系电政编码138000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d4420电力供应总投资(万元)311.54环保投资(万元)11.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6%预期投产时间2017年12月项目的由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提出风电制氢示范项目。风电制氢项目不仅对当地地区风电消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探索出一条风电本地消纳的新途径。氢能是目前所有能源系统中最清洁环保的能源方式,燃烧无污染物排放,且氢气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这对能源供应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保护区域环境、拉动地方经济、推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岭县龙凤湖20万千瓦风电制氢示范项目风电场规划容量远期为200mw,本期49.5mw,拟安装33台容量为1500kw风力发电机组,计划2016年投产发电。为保证该示范项目电力的及时、安全、可靠的送出,需配套建设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原国家环保局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等规定,受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松原供电公司的委托,长春安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总 论1.评价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作为我国的一项环境保护法律,目的是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为环境管理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概况及工程污染分析,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对220kv送出线路投入运行后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与分析评价,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客观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评价原则2.1严格执行国家、吉林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2贯彻国环办200288号文件精神,尽量利用现有有效资料,避免重复工作,提高报告编写质量,缩短环境评价周期。2.3评价工作坚持有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工作。3.编制依据3.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3.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3.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3.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3.1.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3.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3.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3.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3.1.9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3.25)。3.2 地方性法规与规范性文件3.2.1吉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1月修改施行);3.2.2吉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2004年9月1日实施)。3.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3.3.1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3.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hj2.2;hj/t2.3;hj2.4);3.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3.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3.3.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3.3.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3.3.7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3.3.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3.3.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4 主要技术文件3.4.1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4.2其他技术资料。4.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经过对环境污染因子的筛选,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表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及标准环境要素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参照依据电磁环境电场强度4000v/m*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频率范围0.025khz-1.2khz工频磁场0.1mt(100t)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昼间70db(a)夜间55db(a)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输电线路昼间55db(a)夜间45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注:*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频率范围0.025khz-1.2khz时,e200/f(v/m)、b5/f(t),本项目f=0.05khz。5.评价工作等级5.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本项目为220kv输电线路,且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拟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故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5.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本项目线路长度2.95km,所在区域为一般区域,故生态环境影响简要分析。5.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本项目拟建线路周围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故声环境影响适当分析即可。6.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2所示。表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范围依据电磁环境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声环境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生态环境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拟建线路所经区域均为盐碱地,拟建位置距周围最近居民点为g10#塔东南侧203.8m处的腰十号村民房。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为:7.1控制施工期扬尘排放,保护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7.2 控制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腰十号村现有旱厕。7.3 控制高压线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保护腰十号村居民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要求。7.4 线路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沿线居民点,且本项目工程量较小,施工期较短,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同腰十号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即可。8.评价重点 本项目评价重点为对输电线路拟建位置电磁环境进行现状监测,并对电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预测输电线路投产后电磁环境影响。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通过现场调查,拟建线路沿线均为盐碱地。经现场监测,拟建线路所在区域电磁环境、声环境质量良好,无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拟建线路路径周围环境状况如图片1图片4所示: 图片1 拟建线路沿线地貌 图片2 拟建线路沿线地貌 图片3 拟建线路西侧在建风电场升压站 图片4 拟建线路沿线地貌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1.1 工程一般特性工程名称: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建设内容:新建单回220kv输电线路,自龙凤湖风电场220kv升压站,止于220kv北岭线“t”接点,线路长度2.95km。永久占地面积1433m2。线路路径方案及规模:自龙凤湖风电场220kv升压站新建单回220kv架空线路,线路自升压站东侧出线,出线接至新建(g1#)塔后向东前行,经8基铁塔(g2-g9#塔)后“t”接到现有220kv北岭线。考虑到后期计划接入北岭500kv变电站(2017年建成投产),北岭线22#与23#间为最佳接入点,在此新建“t”接塔(g10#)。线路亘长2.95km,曲折系数1.01。送出线路采用jl/g1a-240导线。架空铁塔汇总表见表3。表3 架空铁塔使用情况汇总表杆型转角度数标志高(m)水平档距(m)垂直档距(m)数量zb20304105507j220-40244505501dj0-90244505501df0(90)243504501合计10基础:本工程基础采用台阶式刚性基础,基础混凝土等级采用c25级,保护帽采用c15级,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主筋采用级,其他钢筋采用级。铁塔基础永久占地面积约为1433m2。架空铁塔坐标汇总表见表4。表4 架空铁塔坐标汇总表序号塔号坐标东经北纬1g1123.808660244644.306795982992g2123.812796349244.306711308463g3123.817054917744.306692246934g4123.821191268444.306680117625g5123.825451245944.306668244676g6123.829586744544.306656288127g7123.832594409244.306653086068g8123.837593444444.306648467489g9123.842204297844.3066192922810g10123.84271260444.307106212661.2 公用工程1.2.1给水系统由于线路的施工人员均分散居住在沿线居民点,可饮用当地可靠的饮用水,本项目无施工用水。1.2.2排水系统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废水产生,本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腰十号村现有旱厕。1.2.3供暖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无需供暖。1.2.4工程进度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为施工准备阶段,2017年10月至11月底为土建阶段, 12月为调试阶段,2017年12月底正式运行。2.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11.54万元。3.工程分析3.1 工艺流程分析建设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图片5。图片5 输电线路建设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3.2 污染因素分析3.2.1 施工期 噪声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期各类作业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载重汽车等。类比各环境影响报告中同类机械运转中的噪声源强表,本项目施工期各类机械1m处的噪声源强详见表5。表5 施工机械噪声统计表设备名称噪声级(db)设备名称噪声级(db)挖掘机80插入式振捣机75运输车辆80混凝土输送泵80装载机78 废水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涤废水和粪便污水等。 废气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面开挖、车辆运输以及机械运转等施工工艺所引起的施工粉尘以及运输扬尘。施工粉尘:由于施工面积较小,施工时间较短,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较少。运输扬尘:由于运送施工材料、设备的车辆需求相对较少,经过村庄时严格控制车速,因此,由运输产生的扬尘量相对较少。 固体废弃物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生态环境分析输电线路塔基占地为永久占地,施工过程中塔基还临时占用部分土地。工程建成后临时占地基本可以保持或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施工建设期间可能会使得地表原生植被遭到破坏等,但运行期则可恢复。且占地为盐碱地,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很小。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填挖,而且有施工机械及人员活动。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扰动后,地表植被破坏,可能造成土壤的侵蚀及水土流失。3.2.2 运营期 电磁辐射交变的电流或电场,能够在自己周围激发涡旋磁场,由于这个磁场也是交变的,它又在自己周围激发涡旋的电场。交变的涡旋电场和涡旋磁场相互激发,闭合的电力线和磁力线就像链条一样在空间传播开来,便形成了电磁场。输电线路的电磁感应主要来源于母线、绝缘子等附近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感应。因此,高压输电线及其有关配件构成了电磁辐射污染源,其污染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噪声本项目在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为高压输电线产生的电磁噪声。3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区域环境概况1.1 位置境域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东经1236-12445、北纬4359-4442之间。东与农安县接壤,南与公主岭市、双辽市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毗连,北与通榆、乾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距省城长春市120km,距松原市130km。本项目位于松原市长岭县西北部,距离长岭县城约10km。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1。1.2 地质、地貌长岭镇地处新华夏系,松辽平原第二沉积带,东南边线与长白海西褶皱带相接。煤系沉积前,由于新华夏系影响,于松辽平原东部边线形成波状凹陷,营城盆地是该时的产物。总的来说在古代以前构造单元属于地槽形,但在中生代后地层为陆相沉积,属于陆台区构造。构造情况:煤系沉积前,由于新华夏系的影响,在盆地内产生一组北东-南西扭力使西盘向南推进,东盘向东北推进,于盆地内产生一些斜列式的北东向的向斜、背斜,煤系形成后受到沙河子组。营城组末期及白垩纪初期活动的改造,力的性质是张扭力,以断裂活动为主,北东向一组发育成主干断裂,另一组呈南北。断裂属于次一级构造,经多次地质改造后本区为一北东向短轴定缓型背斜,其南翼为缓倾斜、断层一般呈梭型,中间落差大,向两端变小,北东和近南北的两组合尾相接、纵横交错,呈现锯齿状,造成许多菱形块段。该区属于第四纪冲击层,其上层分布从上往下依次为:表上层、亚粘土层和淤泥质亚粘土层。表上层厚为12m左右,褐色,因常年受冻结及植物影响,土质见水易软化,不能作为基础。亚粘土层厚2.3-6.2m,黄褐色,地耐力12-15t/m2。该层是建筑物的主要持力层。淤泥质粘土层厚0.9-7.5m,灰褐色,地耐力12-14t/m2。本项目拟建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长岭镇历史记录上曾发生过2级地震,最高震级2.6级。1.3 水文1.3.1地表水长岭县水资源总量为4.19亿m3/a,其中地表径流资源量为0.58亿m3/a,地下水资源量3.16亿m3/a。长岭县没有江河,只有13条季节性河沟,其中东辽河流域7条,第二松花江直流2条,闭流区望海涝区流域4条。地表水主要为地表径流,平均年径流深10.2mm,径流总量为0.58亿m3。1.3.2地下水长岭县地下水可分为2层,第一层是第四纪白土山组砂砾石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在18-20m,含水层厚度为3-8m;第二层是上第三纪泰康组中粗砾岩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在30m左右,含水层厚度为5-10m;根据对两个含水层的混合勘探,在水位下降5m时,单井出水量为30.60m3/h和60-100m3/h,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和东部山地侧向渗流补给,水量中等较富,水位稳定,水质一般(略呈碱性),埋藏浅易开采,镇内地下水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长岭县域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且分布不均。由于地处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富水地段主要分布在镇内河谷冲积平原。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是0.19亿m3。城区地下水以两层形式出现,上层分布于亚粘土中,属于渗透水,受大气降水补给,涌水量不大,水位升降幅度受季节影响,雨季时雨水猛升,甚至露出地面,旱季时水位下降甚至呈消失状态,该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大致相似,由东南向西北。下层水埋藏在砂砾层中,涌水量较大,水位稳定,属潜水类型,该层水与地形关系不大,流向从东向西。1.4 植被1.4.1草地植被本区土地开发历史较晚,除农业区土地垦殖指数较高外,牧区尚保留着大片的天然草地,草地类型主要为羊草草甸和羊草-杂类草草甸。但由于历史上的过度放牧以及连续气候干旱的影响,草地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草地退化现象。目前草地盖度平均不足60%,草地中优良的品种,如羊草、贝加尔针茅等日益减少,而品质较差的草种如虎尾草、碱蓬、碱茅等越来越多。近年由于开展了生态草治理工程和西部治碱工程,加大了对草地的保护和恢复力度,如采取了围栏、播撒草种、灌溉、禁牧等措施,使草地的质量逐渐有所恢复。1.4.2林地植被本区基本没有天然林地,原地带性林地植被-榆林由于过度樵采,已基本不复存在。自从开展“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区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建设,目前林地多为人工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及小片人工林地等。1.5 社会环境概况1.5.1 经济2013年,长岭县生产总值实现300亿元,比2012年增长22.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4.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00亿元,增加值实现81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1.5.2 教育截至2013年,长岭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23所,在校学生81196人,重点高中1所,招聘特岗教师100人。高考总成绩位列全市各县区之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和维修校舍5万平方米,县特殊教育学校、长岭一中学生宿舍楼竣工,长岭一中实验楼、五中教学楼投入使用。第一批66辆校车投入运营。1.5.3 文化2013年,长岭县新建农村文化大院91个、文化广场19个。县体育场塑胶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874场,成功承办了全市第五届社区运动会。马场村人的小康梦在松原市同题新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县数字电影公司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1.5.4 医疗2013年,长岭县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均衡。2014年,完成6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再建成48个。为村卫生室配齐的电脑、打印机、血糖仪、尿液分析仪等基本诊疗设备全部到位。1.5.5交通长岭县交通四通八达,通让铁路、平齐铁路在境内太平川站交汇通过;国道203线纵贯南北,省道长白公路横跨全境。松原查干湖机场即将开工建设。2. 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委托吉林省泽盛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的现状监测。2.1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1.1 监测时间监测时间为2016年6月6日。2.1.2 监测仪器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使用pmm8053/ehp-50c型场强分析仪。仪器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2.1.3 监测条件晴,天气情况满足监测仪器使用要求。2.1.4 监测布点工频电磁场根据输电线路拟建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在拟建线路沿线布置2个监测点位,分别测量了距地面1.5m高度的工频电场强度以及工频磁场强度。监测数值见表6。表6 输电线路拟建路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数据表监测点位监测位置工频电场(v/m)工频磁场(t)1拟建线路距在建风电场升压站200m处0.140.0252拟建线路距“t”接点200m处3.170.0252.1.5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结果统计可知,拟建线路沿线工频电场现状最大值为3.17v/m,工频磁场现状值低于监测设备检出下限0.025t。综上所述,本项目拟建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水平均低于本次评价标准,本项目建设前,项目所在区域电磁环境质量良好。2.2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2.1 监测时间声环境现状监测时间为2016年6月6日,每个监测点的噪声监测分别包括了昼间、夜间的噪声监测。2.2.2 监测仪器监测仪器采用1/3倍频声级计。经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2.2.3 监测条件天气晴朗,风力小于3级,满足噪声监测条件。2.2.4 监测点布设根据拟建线路沿线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拟建线路沿线布设2个监测点。监测结果详见表7。表7 升压站拟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值监测点位监测位置昼间监测值(db(a))夜间监测值(db(a))1拟建线路距风电场升压站200m处40.240.02拟建线路距“t”接点200m处38.338.02.2.5 声环境水平评价通过对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可知,拟建线路沿线昼间和夜间噪声最高值分别为40.2db(a)和40.0db(a),噪声监测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限值昼间55db(a)和夜间45db(a)。 2.3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3.1区域概况生态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该区域内地形平坦,地势高低起伏不大,地貌上属于波状的冲击平原区,海拔高度在158187m之间,没有建筑物阻挡。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拟建输电线路沿线均为盐碱地,植被覆盖率及生物量较低,无大型野生动物,评价范围内无生态环境敏感点。2.3.2项目占地拟建线路占地为盐碱地,不涉及生态敏感区,线路长度约2.95km。铁塔基础永久占地面积约为1433m2。2.3.3区域调查根据初步现状调查,该区域内无著名自然历史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水源保护区,属于非敏感区,无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项目实施后塔基占地均为永久征地,占地面积不大,对区域内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会发生显著变化。2.3.4土壤现状调查该区属于第四纪冲击层,其上层分布从上往下依次为:表上层、亚粘土层和淤泥质亚粘土层。表上层、亚粘土层的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fk=140-160kpa,淤泥质粘土层(地势低洼地带)的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fk=100kpa,线路路径所经过地势低洼段的地下水埋深在2.0m左右,最高水位1.0m。其他地势较高地段未见地下水。2.3.5植被分区调查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处吉林省西部草原区,属草甸草原,由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共同构成本区植物区系。根据吉林省国家珍惜野生植物分布,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物种。2.3.6动物分区调查根据现场调查,项目评价区域内无大型野生动物等,由于项目拟建路径距西南侧龙凤湖自然保护区约7.5km,可能涉及鸟类迁徙路径问题。吉林龙凤湖自然保护区概况:吉林龙凤湖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龙凤湖保护区”)2013年被吉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规划面积为11390hm2。龙凤湖保护区位于温带平原草原区,植被类型为半干旱草原型。由东北松嫩平原、松辽分水岭西部台地平原组成。龙凤湖自然保护区属松花江流域的内陆闭流区-十三泡涝区流域,区内龙凤湖水库控制集中面积为741km2,总库容5740万m3,是下游21个自然屯19.5万亩耕地和大片草原安全的保障。本区有内陆湖泡和其周围的沼泽、草甸等生境组成。其中高等植物有65科238属437种(包括人工栽培种)。苔藓植物1科1属1种;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61科234属432种。该区域动物种类繁多、类型多样、特种明显,并以水生和近水动物为主要部分。据考察统计,该区分布有脊椎野生动物5纲26目68科241种,其中兽类4目11科25种,鸟类15目40科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1目3科4种,硬骨鱼类4目11科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即白头鹤、丹顶鹤、大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2.3.7生态现状评价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该区域为堆积地貌,冲击湖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主要为盐碱荒地,土地类型较为简单。所在区域草地类型为羊草草甸,羊草又称碱草,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内蒙、西北和华北地区。由于工程所在区域为松嫩平原闭流区,根据区内土地利用情况及自然环境状况分析可见,区内土地最适宜的利用方式为草地和农耕。由于上世纪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区域气候的影响,区内的草地退化、盐碱化、沙化已比较明显,并且其趋势仍在发展。评价范围内以盐碱地为主要地类的现状也可以表明了区内土地利用方式不尽合理。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特征与大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特征基本一致。由于区内受人为活动及气候的影响较大,区内的天然草地已呈现退化、沙化及盐碱化的趋势。旱生的羊草群落破坏后形成多种多样的次生类型。由于区内主要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区内植被组成较简单,其代表性植被为羊草、碱蓬、碱茅等。由于草地的退化、草地的盖度降低,使草地生物量也较低。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涤废水和粪便污水,由于线路的施工人员均分散居住在腰十号村民宅,污水排入村内现有旱厕,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1.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活动主要包括材料运输、铁塔基础施工、铁塔组立等方面。施工范围较短,单个施工点(铁塔)的运输量较小,运输车辆通过村庄时限值车速、减少鸣笛,所以交通运输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也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其声级值一般小于70db(a)。由于线路沿线无声环境敏感点,且夜间不施工,施工期较短,故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规定的标准限值要求。1.3 施工期扬尘、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于开挖土方、材料运输和装卸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扬尘则更为严重。由于各施工点的施工量小,施工扬尘呈现时间短,扬尘量及扬尘范围小的特点。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贯彻文明施工的原则,干燥天气条件下对开挖面及时洒水降尘,对施工车辆及时清洗,施工扬尘对周围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且随着施工的结束而快速恢复。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的垃圾产生量较少,同腰十号村村民生活垃圾一并处理。1.4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填挖,而且有施工机械及人员活动。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扰动后,地表植被破坏,但本项目工程量较小,且每基塔基础的土石方量很小,立塔前后水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噪声对当地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等。1.4.1 对植被的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和基础挖方,临时堆土应集中对方,不得压覆征用范围外的农田。本工程需设置2个牵张场,所设牵张场面积按15m15m计,本项目所设牵张场位于线路途经区域中间位置的平地,为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牵张场钢板,进行土地整治,恢复原有土地利用方式。本项目所占土地主要为盐碱地,场区原有地表植被主要是耐旱、耐恶劣环境的羊草杂类草,其分布较为稀疏,原有生物量较小,没有较珍稀的植物,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被的总体影响并不大。1.4.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占用土地、施工活动等,除直接破坏一定面积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外,还将对附近区域的野生动物产生惊扰影响,预计在施工期,评价区域内的野生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施工区重新分布。 对鸟类的影响分析由于鸟类栖息环境需要相对安静,工程的建设将造成鸟类规避至远处,导致评价区内的鸟类种类及分布数量下降,被施工影响驱赶的鸟类在距离施工区较远的区域内会重新分布。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当工程建设完成后,其影响基本可以消除。 对兽类的影响分析施工期各种施工活动将改变、干扰兽类的栖息环境,将使它们将向远离施工区的地区迁徙,以寻找更适合的生存地域。区域野生动物现状调查表明,由于人类活动频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工程所在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项目评价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中兽类主要为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为主,本项目建设占用较为有限的土地,不会对其栖息环境带来影响。综上,由于拟建线路的建设只是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而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并无较大改变,且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项目建设不会引起这一地区野生动物的数量发生明显变化,更不会造成某物种的绝灭,所以,拟建输电线路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是可以接受的。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2.1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2.1.1类比分析本项目属新建项目,本次环评采用类比分析方法,预测该项目建成后正式运营期间所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1.2 类比测量目标本次评价按照类似本工程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及使用条件等原则,选择与本工程类似,并已投入使用的长春农安永安风电场220kv送出工程,在其正常运行状态下,对输电线路分别进行了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实际测量,监测时间为2015年10月21日,监测设备pmm8053/ehp-50c,监测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类比监测报告见附件,报告编号2015dy055),用于对本工程建成后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类比预测。2.1.3 类比工况电压(kv):229.52电流(a):46.88有功功率(mw):-12.14无功功率(mw):-13.952.1.4 类比测量结果对已投入使用的长春农安永安风电场220kv送出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进行现场监测,现将长春农安永安风电场220kv送出工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值列于表8。表8 长春农安永安风电场220kv送出工程类比监测数据统计位置描述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t)30#-31#塔间线路南侧边相导线投影处0m1826.800.49630#-31#塔间线路南侧边相导线投影处5m1730.880.25030#-31#塔间线路南侧边相导线投影处10m849.610.12330#-31#塔间线路南侧边相导线投影处23m民房196.180.04330#-31#塔间线路南侧边相导线投影处50m87.560.028是否超标否否2.1.5 类比影响预测评价通过表6现状监测及表8类比监测数据分析,本项目220kv输电线路建设完成正常运行后,周围环境电场强度最大值不超过1826.80v/m,磁场强度最大值不超过0.496t,低于本项目电场强度4000v/m、磁场强度100t的评价标准。2.2 声环境影响分析拟建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在一定天气下(雨、雾等),可能因火花放电产生一定的电磁噪声,但影响较小,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标准限值。2.3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拟建输电线路在施工结束后,由于开挖土方量较少,对开挖土方进行就地回填或平整土地,恢复原有生态功能。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地貌、景观类型、鸟类栖息生境等分布情况,结合龙凤湖保护区的概况,迁徙鸟类一般不会选择在区域内停歇。故本项目运行期对生态影响较小。污染防治对策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先进的施工手段,按设计要求施工;减少开挖土石方量,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土石方进行回填或平整场地,恢复原有生态功能,则可将施工期对当地产生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1.1 降低施工噪音1.1.1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施工单位应首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或选用作过降噪技术处理和改装的机械设备,如卡车等运输机械均须安装尾气排放消声器。在施工中进行定期保养,使施工机械正常运转。1.1.2 减少作业噪声施工部门应统筹安排好施工时间,根据施工作业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尽量避免高噪音机械设备集中使用或几台声功率相同的设备同时同点作业,以减少作业时的噪声声级。1.1.3 减少施工交通噪声施工现场应保持道路通畅,通过噪声敏感区时,严格控制运输车辆的车速,减少车辆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1.1.4 控制安排好施工时间对各类装载机等高噪声设备应控制安排好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如确实需要夜间施工的,需报备当地环保局,允许后方可实施。1.2 施工期废水施工期无生产废水,主要废水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拟建线路沿线附近村庄(腰十号村)现有旱厕。1.3 错开鸟类迁飞季节施工施工活动与鸟类迁徙高峰时间应错开,尤其是大雾、小雨或强逆风的时段,应停止施工,在鸟类非迁徙季节竖立和组装铁塔。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2.1 拟建线路应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相关要求进行优化设计,线路与村庄的距离应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220kv导线与各类建筑的交叉跨越距离应满足表9中要求。表9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序号线路经过地区最小垂直距离(m)计算条件1居民区7.5导线最大弧垂2非居民区6.53交通困难区5.54建筑物6.05铁路8.56公路(至路面)8.07自然生长树木4.58对绿化区或防护林带净空距离4.09果树、经济作物林4.02.2 优化输电线路导线特征,如提高表面光洁度,减小电晕对环境的影响,保证所有的固定螺栓都可靠拧紧;2.3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220kv架空输电线路应保持外挡单相导线外15m平行线内的区域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该区域内原则上可作为农田或绿化带,禁止建设、搭建民居;2.4 加强电磁环境影响宣传,消除公众的恐惧心理,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警告公众不要在线路走廊内及塔下进行长时间的生产或社会活动;2.5 选用加工工艺较好的导线,尽量减少尖端放电和起电晕;控制居民区至线路边相导线的距离;2.6 定期巡视线路(一般为2个月),重点对导线、绝缘子、金具的完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1 环境管理计划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监管。强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将施工的安全质量监督与环境保护监督有机融合,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治理设施必须和生产设施同时运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检修要纳入生产检修计划,发生故障应及时修复。应确保输变电设备配套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运。确需停运或拆除的,应经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应定期对防噪、降噪设施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投用。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本项目试运营后,根据相关规定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3.2 日常环境监测根据吉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辐射项目实施单位可以根据防护需要,配备相应的辐射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建立监测档案。”对电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工频电场、磁场、噪声等污染源应进行监测分析,建立电网环保数据库。其监测计划如下: 3.2.1 监测布点在输电线路路径边导线外40m带状区域环境进行电磁场强度监测,以及时了解其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3.2.2 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4.竣工验收内容本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内容如表10所示。表10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表项 目内 容效 果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环境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电场强度低于4000v/m、工频磁场低于0.1mt(即100t)。5.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见表11。表11 工程环保投资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投资(万元)1生态补偿、恢复,防治水土流失3.02施工期降噪、抑尘费用(200元/基10基)0.23环评及验收费用8合计11.2事故风险识别分析与应急响应措施1.事故风险识别分析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发生事故的原因由以下两个方面引起:1.1输电线路因雷电或短路导致过电流或过电压,造成事故;1.2输电线路发生倒塔,造成事故。2.事故应急响应措施针对事故分析中可能产生的事故,吉林松原龙凤湖风电220kv送出工程应做好以下事故响应措施:2.1输电线路过电流或过电压在风电场变电站设置一套完备的防止系统过载的自动保护系统,当高压输变电系统在电压或电流超出正常运行的范围,上述自动保护系统将在几十毫秒时间内使电闸刀跳闸,实现事故线路断电。2.2输电线路倒塔输电线路设计时应适当的加大铁塔的结构强度,提高铁塔的抗扭能力,提高本身的安全性能。保证在设计规范要求的不利条件时,线路可安全稳定运行。制定完备的事故应急预案。项目可行性分析1.选址合理性本工程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西北部,其土地现状为退化草地和盐碱地等未利用地。新建路径较短。从使用寿命及远期规划角度考虑,本次路径方案避开了规划区、地形险恶地区、洪水淹没区及不良地质地段,线路生存周期完全满足本次工程设计要求。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对环境敏感区的界定原则,该项目地处环境非敏感区。选址较为合理。2.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220kv送变电项目未被列入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允许类建设项目,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发展规划符合性根据关于征求吉林省长岭县龙凤湖20万千瓦风电制氢师范项目送出线路工程路径方案意见的函,长岭县国土资源局同意本项目的路径方案,符合当地发展规划。4.达标排放符合性经预测,本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噪声均低于相应标准限值,本项目可行。5.小结氢能是目前所有能源系统中最清洁环保的能源方式,燃烧无污染物排放,且氢气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这对能源供应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保护区域环境、拉动地方经济、推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是保证长岭县龙凤湖20万千瓦风电制氢示范项目电力的及时、安全、可靠的送出。本项目营运后,如严格执行本报告提出的治理措施,可以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因此项目在环境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