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第二讲.pptx_第1页
科技论文写作-第二讲.pptx_第2页
科技论文写作-第二讲.pptx_第3页
科技论文写作-第二讲.pptx_第4页
科技论文写作-第二讲.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 第二部分 论文前置部分 第二部分 论文前置部分 n2.1 题目 n2.2 署名(作者与致谢) n2.3 摘要 n2.5 关键词 2.1 题目 “PS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1、不准确 2、题名太大 “纸血片AFP检测用于Downs综合征的产前出生缺陷疾病 筛查的研究与分析” 3、冗长 4、难懂 唐氏综合征的纸血片筛查法研究 2.1 题目 GB/T 7713-1987规定 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的 逻辑组合”。 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 微型文摘 所属的分支学科 目的、方法和结果 题好文一半 2.1 题目 准确 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要求:用词要反映实质。 拒绝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 如:“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的*学研究” “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1234例分析” “水稻多小花小穗突变体mf1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2.1 题目 简洁 言简意赅,用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尽可能深刻的内容。 要求:中文20个,英文100字符,一行最佳。 题不成句 如:“水稻多小花小穗突变体mf1的解剖观察、石蜡切片观察、 遗 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基因定位” “水稻多小花小穗突变体mf1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2.1 题目 清楚 反映论文的突出内容和独到之处。 u方法/对象/结论 例:1、利用高密度SNP检测不同猪品种间X染色体选择信号 2、CHIMERIC FLORAL ORGANS1, Encoding a Monocot-Specific MADS-box Protein, Regulates Floral Organ Identity in Rice u忌含糊词,忌用滥的词 如:试论、观察、研究、探讨、漫谈、商榷、体会、分析 冠词、Analsis of, Evaluation of, studies of HIGHLIGHTHIGHLIGHT 2.1 题目 规范 u自然科学名字规范 u缩略词、公式和符号的使用 例:1、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 2、IgG(immunoglobulin G,免疫球蛋白G) 3、AAA-acute aplastic anemi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aromatic amino acid,芳香族氨基酸 “拟南芥TUA2参与ABA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过程” 微管蛋白 脱落酸 l AtIPS1 与细胞程序化死亡相关蛋白ATXR5/6 的相互作用 问题:不规范 拟南芥肌醇磷酸合酶AtIPS1 l 水稻含有B-box锌指结构域的OsBBX25蛋白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问题:不简洁 B-box锌指蛋白OsBBX25 l 一个水稻内颖退化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基因的精确定位 问题:用滥的词;不准确 水稻内颖退化突变体pd2的形态特征及基因的精确定位 AtIPS1 B-box锌指结构域的OsBBX25蛋白 一个 l 人工合成高抗菌核病甘蓝型油菜几种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其抗性的关系 问题1:不准确与实际的过程不完全吻合。 问题2:复杂 高抗菌病甘蓝型油菜几个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与抗性的关系 l MYB 基因在玉米雌穗发育中差异表达的研究 问题1:不准确范围有歧义 问题2:不准确范围有歧义 玉米MYB 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穗雌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l 人工合成高抗菌核病甘蓝型油菜几种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其抗性的关系 l MYB 基因在玉米雌穗发育中差异表达的研究 2.1 题目 拟题方法 准确-清楚-规范,简洁 先拟出若干个题目,论文完成之后,再根据论文中 心内容推敲,选出一个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标题。 英文标题 注意英文的书写格式 不能按照汉字的字面结构逐字“死译”,重要的中 心词可以提到前面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2.2 署名 n 概念 著作权的主体,文章的写作者,作品的创造者 GB 7713-87:那些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于全部或主要 部分研究工作的做出重要贡献、并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 容负责的人。 2.2 署名 美国内科学纪事编者的话(1982) 参加过本项研究的设计或开创工作,如后期参加工 作,则必须赞同原来的研究设计 必须参加过论文中某项观察或取得数据的工作 必须参加过观察所见和取得数据的解释,并从中导 出论文的结论 必须参加过论文的撰写 必须阅读过论文的全文,并同意其发表 2.2 署名 列入“致谢”: 对研究提供过指导性建议的专业人士 论文写作中帮助修改、进行审阅的人员 提供部分材料的人员 负责某项实验的测试人员 委托某项分析检验的具体工作者等 提供经费或场地的单位或个人 2.2 署名 不宜出现的署名 单位的党政官员或领导 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和编辑 2.2 署名 署名注意事项 真实姓名,不用笔名 不能“强加于人”,也不能“取代他人” 2.2 署名 n必要性 n著作权的声明 n文责自负的承诺 n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n重要地位的体现 n文献检索的需要 2.2 署名 几种作者署名称谓 第一作者 first author 共同第一作者 co-first author 同等贡献作者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责任作者 合作作者 co-author 2.2 署名 n署名的方法 作者直接放在题目下方 作者名字的英文写法 中文期刊:LI Yun-Feng 外文期刊:Yunfeng Li,Yun-Feng Li 作者工作单位的标注 作者类型的标注 作者简介的标注 致谢的标注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sphate-starvation inducible expression of potential Brassica napus PURPLE ACID PHOSPHATASE 17 (BnPAP17) gene family Kun Lu 1, , Jia-Na Li 1, ,*, Wei-Ran Zhong 1, Kai Zhang 1, Fu-You Fu 2, You-Rong Chai 1, ,* 1 Chongqing Rapesee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Key Lab of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Tiansheng Road 216#, Beibei, Chongqing, 400716, P. R.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Genomics,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P. R. China These authors have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Professor You-Rong Chai. Tel: +86-23-68250744, Fax: +86-23-68251950; E-mail: Address: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Tiansheng Road 216#, Beibei, Chongqing, 400716, P. R. China 2.3 摘要 概念 又称文摘、提要、内容简介 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中规定:摘要是以提供文 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 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 文,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须有一篇短小精悍的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2.3 摘要 意义 n便于交流:作者在论文开题前的检索主要是看相关文章 的摘要。通过看摘要,可以从宏观角度了解所研究内容 的信息。 n首先反映作者能力 编辑、评审专家和读者的第一印象。 类型 报道性摘要 实质性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l研究目的 l研究方法 l主要发现 l主要结论 l经验教训和应用价值(不是必须的) 适应范围:研究性原著 2.3 摘要 报道性摘要 目的: 12句话。 主要说明此研究的前提、目的和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或要解决的问题 方法: 12句话甚至只有几个单词写作句子的修饰成分,视常规化程度和复杂 度而定长短,专门报道新方法的论文则应详写。 说明研究的工作过程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或方法,也包括理论、假设或 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对新技术手段则应描述其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所达到的精度、误差 等。 结果和结论: 可以是所获得的结论性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及关系式, 也可以是理论性成果等,可含应用情况或潜在的用途。 是写作的重点,但专门报道新方法的论文中的验证性结果只是略写,用 于说明新方法的可行性。 2.3 摘要 类型 指示性摘要 论文主题范围和内容梗概的介绍性短文 主要叙述撰写目的 适应范围 综述及一些管理论文等 2.3 摘要 注意事项 长短: 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为200300字,不宜超过 400字 指示性摘要为100150字,不超过200字 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 用第三人称 不应用图表、公式、化学结构式等 摘要中第一句话的注语 如“本文”、“作者”等词可以省略。 2.3 摘要 注意事项 目的部分 不用引文 不宜举例 方法 不宜过长 不宜过简 结果与结论 不宜与其它研究工作比较 不加注释和评论 未来计划不纳入摘要 2.3 摘要 英文摘要的特点 时态: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一般现在时:说明研究目的,描述研究内容,得出结果和结论 等。 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某一时刻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等。 摘要中少用完成时,进行时和将来时基本不用。 语态:一般为被动语态 This paper presents/describes/suggests/shows等应尽量改为被动语态。 但有时为了简练和表达的需要,也用主动语态,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 人称 尽量不用第一人称,用被动语态或To+动词原形的形式。 尽量用短语,少用复合句。但有时复合句比多个单调、重复 的语言效果更好。 2.3 摘要 英文摘要的常见问题 尽量精简,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词句。 如:In this paper、It is reported that。 对物理量及一些通用词适当简化。 如:3 km代替three kilometers。 尽量避免重复单元。 如:at a temperature of 250 to 300可改为at 250-300 英文单词拼写,用英美拼法都可以,但在每篇文章汇总应保 持一致。 尽量用短句子并避免句型单调 2.3 摘要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Vol. 45 Issue (21): 4343-4350 拟南芥TUA2参与ABA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过程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研究拟南芥TUA2与ABA途径相关基因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种子萌 发的 影响。 【方法】采用PCR、Tail PCR和RT-PCR技术对来自ABRC的T-DNA插入TUA2突变体进行插 入位点的鉴定和转录活性的分析;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TUA2超表达植株;检测了含不同浓 度ABA的MS培养基中各突变体和TUA2超表达植株的种子萌发;通过RT-PCR检测了突变 体中ABA途径相关基因HAB、ABI1、RD22和P5CS的表达变化。 【结果】突变体tua2-1和tua2-2的T-DNA插入位点均位于TUA2的启动子区,且二者的TUA2 表达量均升高。在含有ABA(0.8 mol.L-1)的MS培养基中,突变体和转基因等5个株系的 种子萌发延迟,播种第5天萌发率在6%18%,相同条件下的野生型种子萌发率为76%; ABI1和HAB在TUA2超表达体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受ABA诱导后被诱导表达的程度 也远低于野生型。 【结论】TUA2可能参与了ABA信号途径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调节。 报道性摘要:各部分具备,但方法部分繁琐 【方法】对TUA2基因的T-DNA突变体进行插入位点鉴定和转录活性的分析,并检测了突 变体中ABA途径相关基因HAB、ABI1、RD22和P5CS的表达变化。构建TUA2超表达植株 ,检测了含不同浓度ABA的培养基中各突变体和超表达植株的种子萌发。 利用高密度SNP检测不同猪品种间X染色体选择信号 目的:在家猪的培育过程中, 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受到过高强度的人工选择, 高密度 SNP标记为通过选择信号检测追踪这些性状经历的选择提供了可能, 并能根据选择信号 利用生物信息学寻找到与选择相关的基因。X染色体由于其特殊性, 在传统的遗传分析 中许多针对常染色体的方法往往不适用, 需要采取特殊的方法, 选择信号检测可以作为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X染色体进行分析。 方法:文章利用长白、松辽黑猪和大白3个猪品种, 通过品种间选择信号检测方法XP- EHH, 利用高密度SNP标记对X染色体进行选择信号检测, 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选 择信号区域内重要基因。 结果与结论:在长白、松辽黑猪和大白3个品种中分别检测出29、13和15个选择信号 区域, 每个选择信号区域平均包含3.59、4.92、4.07个SNPs, 长白和松辽黑猪、长白和 大白有部分重叠选择信号区域, 大白和松辽黑猪没有发现重叠选择信号区域。生物信息 学分析发现各品种选择信号区域内有与繁殖、免疫等性状相关基因, 其中部分在猪中尚 未见报道, 可作为研究猪相关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遗传 2012, Vol. 34 Issue (10) :1251-1260 报道性摘要:各部分具备,但目的部分太长,169/427 目的:高密度SNP标记可以追踪家猪的培育过程重要经济性状的人工选择信号,根据选 择信号可以寻找到与选择相关的基因。许多针对常染色体的传统遗传分析方法不适用于 特殊的X染色体, 而选择信号检测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X染色体进行分析。 以不同来源的两组甘蓝型黄籽油菜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利用mRNA 差异显示技术对90对随机引物和锚定引物组合进行筛选,获得一个 能稳定重复出现的差异cDNA片段,以该差异片段为探针,经 Northern杂交后,对该差异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以此序列设 计两个嵌套特异引物,利用PCR-Walking延伸该差异片段,对该延伸 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该片段可能与甘蓝型 黄籽油菜种皮色泽形成有关。本文还对mRNA差异显示技术应用过程 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报道性摘要:缺目的 为了分离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泽相关基因 种皮色泽是油菜的重要育种目标之一,为了分离相关基因 目的:为进一步探索cDNA-SRAP差异显示的可行性和探寻甘蓝型油菜黄黑籽之 间的种皮色泽表达差异的分子基础。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用了连续7年培育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根据群体 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了发育种子RNA混合池。利 用cDNA-SRAP法进行了差异显示研究。 结果:996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出2100条带,两次扩增重复率为65.2%,表明在 扩增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在黄黑籽材料之间重复稳定出现的差异片段有12 条,长度在100-300bp之间。选择稳定重复出现的7条差异片段,对其进行回收、 克隆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发现2个片段分别与拟南芥的NAD+ADP核糖转移酶及 小肽转移蛋白3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余5条在数据库中未发现有同源的已知序 列。 结论:结果表明cDNA混合池可以用于SRAP甘蓝型油菜的差异显示研究。 报道性摘要: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和结论兼具,且分配合理 以方法为重点 利用数字图像分析法评价油菜种子颜色 摘要: 为了客观方便地评价油菜种子颜色, 研究探索了数字图像分析评 价方法. 随机选取籽粒颜色不同的甘蓝型油菜30 份, 采用扫描仪获取 种子的数字图像, 通过建立色彩描述文件( ICC Profile) 对图像进行 颜色校正后, 再运用自行编制软件“RSCA”采集种子颜色值. 然后对油 菜种子颜色在颜色空间RGB、HSB 中的特征、目测颜色等级与各颜色分 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RGB 颜色模型的R分量是一个理想 的油菜种子颜色等级衡量尺度。本研究表明,数字图像分析法评价油菜 种子颜色是可行的。 实例问答 斑马鱼liver-enriched gene 1(leg1)基因在胚期肝脏生 长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小鼠leg1(mu-leg1)是斑马 鱼leg1的直系同源基因, 但功能未知。 表达谱:一个组织或个体中所有基因的表达情况 表达模式:一个基因在一个组织或不同组织中的的表达情况 2.4 关键词 GB/T771387规定: 每篇论文应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 从论文中提炼出来 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 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关键词的标引质量是影 响检索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关键词 编写关键词原则: 编写关键词的注意事项 : 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能作为关键词,如“技术”、“应用”、“ 观察”、“调查”等 化学分子式不可作为关键词 未被普遍采用或在论文中未出现的缩写词、未被专业公认的缩写 词,不能作为关键词 论文中提到的常规技术,内容为大家所熟知,也未加探讨和改进 的,不能作为关键词 避免将短语标为关键词。如:“性状遗传机理”。 每篇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一般为35个,最好不要超过10个。 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相互对应,且数量完全一致 2.4 关键词 拟南芥TUA2参与ABA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过程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研究拟南芥TUA2与ABA途径相关基因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种子萌 发的 影响。 【方法】采用PCR、Tail PCR和RT-PCR技术对来自ABRC的T-DNA插入TUA2突变体进行插 入位点的鉴定和转录活性的分析;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TUA2超表达植株;检测了含不同浓 度ABA的MS培养基中各突变体和TUA2超表达植株的种子萌发;通过RT-PCR检测了突变 体中ABA途径相关基因HAB、ABI1、RD22和P5CS的表达变化。 【结果】突变体tua2-1和tua2-2的T-DNA插入位点均位于TUA2的启动子区,且二者的TUA2 表达量均升高。在含有ABA(0.8 mol.L-1)的MS培养基中,突变体和转基因等5个株系的 种子萌发延迟,播种第5天萌发率在6%18%,相同条件下的野生型种子萌发率为76%; ABI1和HAB在TUA2超表达体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受ABA诱导后被诱导表达的程度 也远低于野生型。 【结论】TUA2可能参与了ABA信号途径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调节。 2.4 关键词 关键词:拟南芥;种子萌发;TUA2;ABA胁迫 n摘要:以不同来源的两组甘蓝型黄籽油菜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利用mRNA差 异显示技术对90对随机引物和锚定引物组合进行筛选,获得一个能稳定重复 出现的差异cDNA片段,以该差异片段为探针,经Northern杂交后,对该差异 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以此序列设计两个嵌套特异引物,利用PCR- Walking延伸该差异片段,对该延伸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同源性分析显 示,该片段可能与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泽形成有关。本文还对mRNA差异 显示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n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近等基因系;mRNA差异显示 nKey words: Brassica napus;Yellow-seeded gene;NIL;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2.4 关键词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寻找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 n【目的】通过对黄瓜幼苗进行低温处理,对耐寒性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取 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2份材料9507、9517及其配制的BC1、BC2、F1、F2等6个世 代,进行低温弱光处理,每天光照处理7.5h,强度为2000 lx,白天12,晚上 8,共处理14d。运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模型方法研究耐寒指数的遗传规 律,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耐寒指数的遗传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 基因控制,F1平均值略低于中亲值,主基因的遗传率为62.871-79.310%,多基因 的遗传率为3.448-7.792%,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率为74.026-82.759%,环境方差 占表型方差的比率为17.241%-25.974%。【结论】低温弱光条件下环境对耐寒性 的遗传起很小作用,对于这个性状适于早代选择。 n关键词:黄瓜;耐寒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nKey word: Cucumber; Chilling tolerance; Major gene-multi-genes; Heredity 2.4 关键词 黄瓜苗期低温弱光下生长速度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 分析 Genetic Analysis n中国农业科学论文评价指标 n选 题:国际前沿;国内领先;热门课题;陈旧 n抄袭重复:无;抄袭嫌疑,经查该作者已投_刊;_刊已 有类似文章; n题 目:切题;基本切题;过长、太大;文题不符; n摘 要:结构清晰表达完整;4要素缺:目的;方法;结果 ;结论 n英文题目:切题;基本切题;过长、太大;文题不符 ; n英文摘要:规范;语法错误;4要素缺:目的;方法 ;结果;结论 n作物学报论文评价指标 n学术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一般 /较差 n科 学 性:优 /良 /中 /差 n创 新 性:有重要创新 /有创新 /尚有新意 /无新意 n实 用 性:优 /良 /中 /差 n题 目:切题 /基本切题 /过长/太大 /文题不符 n中文摘要:简明扼要,概括全文 /欠精炼 /未概括文 章内容 /需重写 n英文摘要:语言规范,概括全文 /欠规范,内容有遗漏 /错误 较多,可读性差 /需重写 课堂练习 根据摘要写题目和关键词 拟南芥F-box 基因FOA1 参与ABA 信号转导 关键词: F-box 基因, FOA1, ABA, 信号转导, 拟南芥 斑马鱼TK1 基因的克隆表达 关键词: 斑马鱼; 胸苷激酶; 克隆表达; 生物活性 斑马鱼胸苷激酶编码基因TK1 的克隆与表达 摘要 水稻产量和品质受花器官发育的直接影响, 因此对水稻颖花发育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 水稻产量提高和品质的改良。 文章利用60Co射线辐照亲本8PW33 (籼稻背景) 获得一个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内颖退化 突变体(编号:MU102), 并对其农艺性状和花器官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结果显示, 相对于野生型, 该突变体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及剑叶宽均显著增加, 而结实 率则显著降低, 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解剖镜下观察表明, 该突变体内颖退化, 外颖弯曲呈现 镰刀状, 其余器官与野生型表型基本一致。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片维管束 的结构组成以及外颖表皮细胞组成、排列均正常, 没有明显差异; 与野生型相比, 突变体内 颖表皮细胞排列较为紧密, 推测可能是内颖收缩退化导致的。遗传分析显示该突变性状是 由隐性单基因控制, 并命名为pd2。利用实验室现有的SSR分子标记将PD2基因定位于水稻 第9号染色体上, 通过进一步扩大群体和开发新的Indel标记, 将PD2基因定位在2个Indel标 记之间, 两者间的物理距离大约是82 kb。在该物理区间内有一个已经克隆的内颖发育基因 REP1, 经过测序和比对分析, 推测REP1与PD2为等位基因。 一个水稻内颖退化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基因的精确定位 水稻内颖退化突变体pd2的形态特征及基因定位 关键词: 水稻 内颖退化 突变体 形态特征 精细定位 摘要 Hedgehog(Hh)信号通路对动物脂肪沉积具有抑制作用, 并且从果蝇到脊椎动物具有 高度保守性, 但在家猪研究中鲜见报道。 文章选择家猪Hh通路的转录激活因子Gli1进行研究, 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 首 次获得家猪Gli1基因cDNA全长, 利用Real-time PCR对家猪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