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论文设计信息科学学院基于Java的点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杜一凡(09070629 信管1班)【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Internet技术的普及,人们渐渐意识到实现信息化并基于数据库的点名系统更利于管理和高效。本文分析了现存点名方式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了基于Java的点名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点名功能,还可以进行留言、请假、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提升课堂效率,有利于老师了解缺席的特殊情况并即时知晓教学效果,避免错点或漏点现象。【关键词】Java;点名系统;系统设计;系统分析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naming system based on jav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at the informationization naming system is more conductive to the management and more efficient which is based on databa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 of roll way and the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java naming system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call function ,can also be used for message ,asking for leaving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rove class efficiency and also be beneficial to th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special absent circumstances ,instantly know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void wrong point or leak phenomenon.Key words: Java; naming system; system design; system analysis摘要iAbstractii引言11.国内外现存点名方式分析12.需求分析22.1系统实现功能22.1.1运行环境与开发工具22.2业务需求分析23.总体设计43.1总体结构设计43.2功能设计53.2.1学生模块功能设计53.2.2管理员模块功能设计73.2.3教师模块功能设计93.3数据库设计103.3.1系统实体关系联系图103.3.2数据表设计114.总结与展望13参考文献13iv引言现今,高校老师为检查同学的出勤率,主要通过学生名单进行抽点或进行学生即时提交作业及签到的方式,这些方式难免会出现浪费时间,代点名等现象。在自动化办公系统逐步普及的今天,C/S或B/S的应用系统已经非常普及,而Java技术更是普遍运用于C/S和B/S的模式设计当中,基于Java的自动化点名系统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简单易用,提高了点名,请假,了解课程信息的效率。与此同时,该系统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去查询自己本学期的到课情况,有效促进了自动化教学,更利于教学相长。1. 国内外现存点名方式分析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在使用实体名单的点名方式,信息化的点名方式并没有十分普及,主要有以3种方式:(1) 基于Flash的随机点名系统1刘辛,杨素锦. 通用点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福建电脑,2007:133-135该系统可以进行随机点名,将学生的信息存入随机算法,通过数组的索引来访问数组中元素,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采取Flash和XML相结合的技术,使用3DEvironment组件增加3D动画效果,通过建立XML文件,设定变量i(班级人数),变量j(随机数),在my_XML实例中读取childNodes的长度,产生1-i之间的随机数,并由j找到相应的学生,把XML的内容放到文本显示影片剪辑的动态文本LuckyText中,点击开始按钮,进行点名。该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点名方式,避免了老师主观选择,更加公平,但是没有使用数据库,每次点名时需要调用名单,效率不足;没能考虑学生请假状况,缺乏与学生的交互性;任课教师对名单管理不便,易出现名单丢失,名单更改难度大等问题。(2) 基于指纹的点名系统2周广杰,范钦满,赵志国. 指纹点名系统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 新教文汇,2009.2:65该系统根据指纹特征的唯一性和稳定性,通过提取指纹与预先保存的指纹模板进行比较以验证身份,实现指纹登记、指纹识别、指纹档案管理与统计,系统登录及查询的功能。用户进入系统的菜单选项,通过指纹登记菜单录入指纹,在每个教室门前放置一台指纹点名机器,学生在上下课时,用登记的手指轻按指纹点名机器识别口进行识别。该系统具有统计精确、使用方便、节约时间的优点,但是指纹识别器的采购和大量指纹的采集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和管理的不便,同时该系统也没有能将学生的特殊缺席情况考虑在内,不能有效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3) 基于C#的语音点名系统3 元传伟. 计算机点名系统在C#中的实现.J 科技信息,2005:4884 侯炳辉.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案例精选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5-50.5 冯建华.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原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6-70.6 奚建荣. 考勤系统的设计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2006:2207 彭爱华,刘辉. Windows Vista使用详解.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628 刘凤生. ADO对象访问数据库编程方法分析.J 微型电脑,2005:51-539 方康年.随机点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03-20410 段少雄. 高效指纹考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计算机工程,2003:37-38该系统借助Microsoft Speech SDK提供的一套关于语音处理的应用程序接口SAPI实现文字与语音的转换和语音识别的方法,可以具体实现声音采集,声音识别点名,声音档案管理,系统登录,查询,退出的功能。学生首先通过登录界面登录系统,录入自己的语音信息,系统通过语音的识别与匹配确定到课情况。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但是语音识别机器成本高,语音识别易受外界干扰,出现错误判断,且海量的语音采集也为管理带来不便。本文分析了以上系统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了基于Java的点名系统,减少成本,避免大量采取样本的繁杂过程,利用数据库对数据高效管理并优化数据检索。系统可以实现随机点名及全部点名的功能,并针对已请假的学生,在执行界面中做出说明;留言功能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课后交流的机会,及时反馈课程的效果;管理员模块可以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到课情况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更新数据表,让系统实时性,交互性更加优越;教师模块的点名部分增加班级选择功能,实现了班级的切换,数据信息的一次录入,多次使用的功能。2. 需求分析2.1系统实现功能2.1.1运行环境与开发工具(1)运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7 Professional; 服务器:Tomcat 6.0;数据库:Mysql;(2)开发工具Dreamweaver:由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著名网站开发工具。它使用所见及所得的接口,有HTML的编辑功能。Netbeans:由Sun公司开发,包括开源的开发环境和应用平台,是开发人员利用Java平台能够快速创建Web、企业、桌面以及移动的应用程序。MySql:是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且是开源的数据管理系统。功能强大,编程接口丰富,与Apache结合,为建立基于数据库的动态网站提供了强大动力。2.2业务需求分析本系统采用MVC的架构模式,M-model模型是Bean,用于和数据库交互;V-view的视图是Jsp,负责数据信息在页面的显示;C-controller控制器是Servlet,负责转发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下面就对本系统点名模块的功能进行介绍,如图2.1。图2.1点名模块实现流程图(1)V:View 选择班级和课程,跳转到点名信息页面,此处是Jsp页面直接跳转,将courseNum和teacherName直接传入,是视图-视图,无需走后台Servlet。(2)V:View 对学生点名,若到则在Checkbox中划勾,点名结束后,点击提交,此时表单提交至action,action通过web.xml找到与之匹配的Servlet,Servlet对请求处理。(3)C:controller Servlet取出点名信息的各个字段,创建缺席情况的实体bean,将各个字段封装至bean。(4)C:controller 接着创建用于缺席处理的Javabean,并调用封装方法。(5)M:model Javabean添加方法处理,更新数据库,返回更新成功或失败的信息。(6)C:controller 根据Javabean中处理方法的返回值,向视图传入不同的提示信息。(7)V:View 向用户显示提示信息。3. 总体设计3.1总体结构设计如图3.1所示基于java的点名系统教师学生留言退出密码修改请假点名退出密码修改查看请假信息留言管理员退出密码修改修改教师信息修改学生信息修改请假信息修改留言信息图3.1总体结构设计图3.2功能设计3.2.1学生模块功能设计学生模块提供给广大学生使用,学生在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后台管理将对账号的正确性进行判断,若不符,将把登录失败信息反馈给使用者。登录成功后,学生可以进行留言,并根据留言信息查看留言内容;学生可以请假,选择相应的课程及老师完成请假,请假完毕后可查看自己的请假信息;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账号进行修改。功能执行完毕,可以退出系统。1、 学生模块业务流程图图解说明(1) 登录系统学生利用学生模块的登录系统功能实现登陆点名系统,由后台管理对学生的登陆信息进行核实,并将是否登陆成功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如图3.2所示图3.2学生模块登陆功能业务流程图(2) 留言及请假功能,退出系统系统的学生模块可以实现学生进行留言,请假的功能,完成操作后,可退出系统。如图3.3所示。图3.3学生模块留言、请假及退出功能业务流程图(3) 密码修改密码修改功能用于学生对自己账号信息进行管理,在修改成功后,后台管理将保存最新的账号信息,若更新不成功将会把更新不成功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如图3.4所示。图3.4学生模块密码修改功能业务流程图2、学生模块数据流程图如图3.5所示。图3.5 学生模块数据流程图3.2.2管理员模块功能设计管理员模块供管理员使用,管理员在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后台管理将对账号的正确性进行判断,若不符,将把登录失败信息反馈给管理者。登录成功后,管理员可以对留言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对请假信息进行过滤、删除;对课程信息,教师及学生信息进行更新、删除;完成密码修改功能。功能执行完毕后,可以退出系统。1、 管理员模块业务流程图图解说明(1) 登录系统管理员模块的登录系统功能和学生模块类似。(2) 留言信息管理管理员模块的留言信息管理功能可为管理员提供留言信息的删除,修改等功能。如图3.6所示。图3.6 管理员模块留言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图(3)请假信息管理管理员模块的请假信息管理功能可为管理员提供请假信息的删除,修改等功能。如图3.7所示。图3.7管理员模块请假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图(4)学生及教师信息管理管理员模块的学生及教师信息管理功能可为管理员提供学生及教师信息的删除,修改等功能。如图3.8所示。图3.8管理员模块请假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图(5)密码修改密码修改功能用于管理员对自己账号信息进行管理,在修改成功后,后台管理将保存最新的账号信息,若更新不成功将会把更新不成功的信息反馈给管理员。业务流程图类似学生模块密码修改部分。2、管理员模块数据流程图 如图3.9所示。图3.9管理员模块数据流程图3.2.3教师模块功能设计教师模块供任课教师使用,教师在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后台管理将对账号的正确性进行判断,若不符,将把登录失败信息反馈给教师。登陆成功后,教师可以进行留言,并根据留言信息查看留言内容;可以查看学生请假信息;可以结合请假信息、课程信息进行点名,包括随机点名及全体点名;可以进行密码的修改。功能执行完毕后可以退出系统。1、教师模块业务流程图(1)登录系统 教师模块的登录系统功能和学生模块类似。(2)留言及查看请假信息功能,退出系统系统的教师模块可以实现教师进行留言,查看请假信息的功能,完成操作后,可退出系统。如图3.10所示。图3.10 教师模块留言,请假及退出系统业务流程图(3)点名教师模块点名功能根据学生信息表,课程信息表和本课程学生的请假信息情况进行随机点名或全体点名。如图3.11所示。图3.11 教师模块点名功能业务流程图(4)修改密码密码修改功能用于教师对自己账号信息进行管理,在修改成功后,后台管理将保存最新的账号信息,若更新不成功将会把更新不成功的信息反馈给教师。业务流程图类似学生模块密码修改部分。2、教师模块数据流程图 如图3.12所示图3.12 教师模块数据流程图3.3数据库设计3.3.1系统实体关系联系图如图3.13所示图3.13系统实体关系图3.3.2数据表设计(1)教师信息表保存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的姓名,教工号,登陆密码,所在系别,教授的课程代号,如表3.1所示。表3.1 教师信息表字段含义类型长度是否为主键 teacherName教师姓名Varchar15teacherNum教工号Number10teacherPwd教工登陆密码Number10teacherMajor教工系别Varchar15courseNum课程代号Number10(2)学生信息表 保存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学号,登陆密码,所在系别,课程代号。如表3.2所示。表3.2 学生信息表字段含义类型长度是否为主键studentName学生姓名Varchar15studentNum学号Number10studentPwd学生登陆密码Number10studentMajor学生系别Varchar15courseNum课程代号Number10(3)留言信息表保存留言基本信息,包括留言标题,留言内容,留言日期,留言学生学号,留言教师教工号。如表3.3所示。表3.3 留言信息表字段含义类型长度是否为主键messageTittle留言标题Varchar45messageDate留言日期DatemessageCount留言内容Varchar45studentNum学号Number10teacherNum教工号Number10(4)管理员信息表保存管理员基本信息,包括管理员姓名,管理员账号及登陆密码。如表3.4所示。 表3.4 管理员信息表字段含义类型长度是否为主键managerName管理员姓名Varchar15managerNum管理员账户Number10managerPwd登陆密码Number10(5)请假信息表保存请假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代号,请假日期,请假原因,请假学生学号。如表3.5所示。表3.5 请假信息表字段含义类型长度是否为主键courseName课程号Number15vacationDate请假日期DatevacationCause请假原因Varchar45studentNum学号Number10 (6)课程信息表保存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任课教师姓名,课程名,课程代号。如表3.6所示。 表3.6 课程信息表字段含义类型长度是否为主键teacherName教师姓名Varchar15courseName课程名Varchar15courseNum课程号Number10 (7)课程信息表 保存点名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课程名,缺课次数。如表3.7所示。表3.7点名信息汇总表 字段含义类型长度是否为主键studentName学生姓名Varchar15courseName课程名Varchar15courseAbsent缺席次数Number104. 总结与展望本系统通过对点名系统的需求结果的分析结果,得到点名系统的一般结构和主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实现了基于Java的点名系统的原型。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并着重对于点名功能进行详细测试,验证了整个系统已完全符合整个系统规划的目标。整个系统顺利完成了设计流程,已可进入运作使用状态。本系统虽然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间信息交流等方面有了一定改进,但仍然对于缺课状况考虑不周,难以完全避免代点名,错点名的现象。若想真正让点名系统得到推广,实施准确,还需要对使用者进行知识的普及,对系统进一步改善,这有待更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暂行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学士学位评定的重要依据。为了切实做好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三)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能力、研究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的运用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论文写作能力。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一)按照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二)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内某一领域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达其研究成果;(三)要具有创见性,要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和完善;(四)要具有科学性,要求论述系统而完整,首尾一贯而不前后矛盾,实事求是而不主观臆造;(五)要具应用性,要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技术改造、生产管理等通过方面有所创造;(六)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精炼,有必要的图表和相关资料等;(七)应参阅一定数量的外文资料,并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来。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分为选题、开题、撰写论文或设计、中期检查、答辩、归档等环节。四、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为812周,时间安排应按*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执行,集中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周数。五、毕业设计(论文)的领导与管理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进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一)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职责:1、汇总各院(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安排,协调有关问题;2、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工作,对未达到各阶段进度、质量要求或违反有关规定的院(部)提出整改要求;3、开展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估和研究工作。(二)院(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职责:各院(部)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检查本院(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落实情况。院(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职责为: 1、审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下达任务书,安排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设计(论文)有关工作;2、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有关问题,督促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3、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按规范化要求进行形式审查,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对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及评阅答辩中有争议的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复议,最终确定成绩;4、按学校有关要求,保存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电子和纸质文档;5、做好本院(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总结与评估工作。(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职责:1、指导学生选题,拟定任务书,安排学生做开题报告,编写指导方案,制定计划和工作程序;2、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和社会调查内容,规定学生应完成的查阅中外文资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各项实验数据、计算工作(包括上机)、设计(论文)等;3、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并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表;4、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工作,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5、在学生答辩前对毕业设计(论文)(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资料、实验报告、图纸或论文等)进行审查,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指导学生参加答辩;6、根据院(部)安排参加答辩工作。(四)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必须做到:1、重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明确各环节目的、意义和要求,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2、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3、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过程记录表;4、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凡涉及到国家机密、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商业利益的成果未经院(部)许可,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六、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开题(一)选题原则1、原则上一生一题,当一个课题比较大时,可以分成几个小课题,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小课题时必须保证其主要部分为独立进行的工作,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2、选题应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教学要求;3、选题应特别注意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能保证各专业所应当具有的基本技能的训练;4、选题应与社会、生产、教学、科研等实际相结合。理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注重在具有实际应用前景、具有创新构思的课题中选取,鼓励理工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其中,工科毕业设计所占比例应不少于80%;文科及经管类的选题需注重分析解决当前经济改革、社会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比例要在50%以上。5、选题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6、选题要有一定层次区分,有利于各类学生提高水平,鼓励学生有所创新;7、各专业的选题数须多于本专业当届的毕业生数。每学年选题应适当更新,不同届选题重复率须控制在20%以内;8、各专业选题须经院(部)严格审查并报教务处备案。(二)选题、开题程序1、指导教师提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须经院(部)审查后向学生公布,通过师生双向选择或经协商分配,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选题和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2、各院(部)应不迟于第七学期第十四周结束前完成选题工作,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不迟于第七学期第十五周前下达给学生,院(部)应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于第七学期第十六周结束前报教务处;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工作应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包括文献调研、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院(部)应根据本院(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计划,安排学生在指导小组范围内作开题报告;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性文件,每个学生都必须有自己的任务书; (二)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设计(论文)研究的背景和依据、任务和基本要求、进程安排等;(三)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交教研室审查,经院(部)批准后方可实施;(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任务书要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送交院(部)保存。八、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配备(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中职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助教等初级职称人员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可根据需要安排协助指导教师的工作。指导教师名单由院(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教务处备案;(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各院(部)要严格控制指导教师出差。确因工作需要出差的,须经院(部)分管教学副院长批准,并委派水平相当的教师代理指导;(三)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院(部)可聘请相当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院(部)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检查,掌握进度,保证质量,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四)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科研、教研能力突出的高级职称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可适当增加指导人数(最高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每个环节不得少于1次,总计不得少于3次。九、设计(论文)的撰写1、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2、设计(论文)正文字数:文科(除外语类)10000字以上,理工科及外语、艺术类6000字以上;3、所有设计(论文)应按规定格式打印1份,学生所在院(部)留存。另外应将电子版报送教务处。十、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一)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对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并达到毕业基本要求的学生方可发给毕业证书。各专业成立答辩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各院(部)成立答辩委员会,对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及评阅答辩中有争议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审查、复议,最终确定成绩。答辩工作原则上不聘请校外专家参加,如确因课题需要,必须聘请校外人员参加时,须经院(部)批准;(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和实施办法”规定程序进行;(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具体评分标准按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量化评分参考标准”执行。要求优秀与良好比例之和控制在70%以内,优秀率在15%左右(最多不超过20%)。其中优秀、不及格等级须写出具体理由,其余等级须写出简要评语;(四)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者,按结业处理。十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所需的经费(含开题费、实验费、答辩费、指导教师课时津贴等)由学校按各院(部)毕业生每人350元,统一发放至各院(部),由各院(部)制订分配细则。十二、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附件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附件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量化评分参考标准附件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和实施办法附件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估办法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附件1:*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提高论文撰写质量,加强论文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1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论文(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目录,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可选)等部分。1.1 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1.2 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1.3 摘要与关键词1.3.1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200字左右。1.3.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1.4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绪论是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 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做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正文字数原则上文科(除外语)不少于10000字,理工科及外语、艺术类不少于6000字。1.5 注释论文中有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或者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加注说明,注明出处。1.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1.7 附录如有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1.8 致谢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2书写及打印要求2.1 论文书写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打印,版芯尺寸:页边距为上2.8 cm,下2.5 cm,左2.5 cm,右2.5 cm;字间距为标准,单倍行距。页眉:宋体、五号,居中排列;页眉内容为:*本科毕业论文;页码在页下居中放置,用五号字体。论文封面和目录不编页码,页码从目录后开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论文文字错漏率不能大于万分之五。2.2 目录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正文章、节题目(可视论文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章节题序及标题用五号宋体。2.3 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后,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小四号黑体字排写,内容文字用五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2.4 论文正文2.4.1 章节及各章标题 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正文除章节条款的标题外均用五号宋体。2.4.2 层次层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少为宜。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和表2-2。表2-1 自然科学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章1 顶格,小三号黑体节1.1 顶格,四号黑体条1.1.1 顶格,小四号黑体款(1) 顶格,五号黑体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项顶格,五号宋体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表2-2 社会科学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章一、顶格,小三号黑体节(一)顶格,四号黑体条 1顶格,小四号黑体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款 (1)顶格,五号黑体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项 顶格,五号宋体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2.5 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一律采用尾注。正文中应按顺序在需要注释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注释”中序号一致,具体标注格式如下: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 作者题名见:编者,文集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 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正文之后一般应刊出主要参考文献。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以下为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 作者题名见:编者,文集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 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自然科学类论文可不要注释,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与社会科学类论文注释格式相同。2.6 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2.7 插表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0.75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楷体小五号字。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社会科学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小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2.8 插图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2.8.1 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小五号字。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采用楷体小五号字。2.8.2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2.9 附录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用四号黑体字左起顶格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3毕业论文装订顺序(1)封面 (2)目录 (3)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4)正文(5)注释(6)参考文献 (7)附录(可选) (8)致谢(9)封底 自然科学类论文可不要注释,参考文献标注方式与社会科学类论文注释格式相同。4毕业论文资料存档要求各院(部)须对本单位毕业论文资料统一用专门档案盒(袋)存档,论文资料为毕业论文材料册一份及装订好的论文正本一份。材料册的装订顺序为:(1)任务书 (2)开题报告 (3)指导教师评阅表 (4)专家评阅书 (5)答辩情况记载表 (6)成绩评定表 (7) 研究过程记录表 (8)指导记录表 (注:院(部)可根据本规范化,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制定细则并报教务处备案)*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撰写规范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撰写工作,提高设计撰写质量,加强设计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毕业设计的内容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具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5个字。如确因表达需要而字数过多又无法删减的,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1.2 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1.3 摘要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应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为中文摘要翻译件。1.4 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应控制在15002000字。1.5 引言(绪论)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需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1.6 正文毕业设计正文包括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应简短。1.7 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出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资料。一般应列入的主要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为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长。1.8 致谢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毕业设计的要求毕业设计有工程设计类和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具体要求如下:2.1 工程设计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图,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文中插图原则上为计算机绘图;一份1.01.5万字的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2.2 计算机软件类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需写出1万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或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各院(部)可参照以上要求,根据专业自身特点补充制定相关规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毕业设计的写作细则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外贸英语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学院《透视与解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元素地球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水生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 2025厨房设备专利技术合作合同
- 2025货物商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家居用品购销合同范本
-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 2025房屋租赁居间合同参考范本
- 11楼11月份工程施工月进度计划表
- 高处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卵巢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 2019年度上海市小学生健康体检表
- 运用PDCA血透室导管感染率
- 临床医生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课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 《雷雨》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 2022年广西农业农村厅事业单位笔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