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胜古迹及其历史文化(四).ppt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1.gif)
![陕西名胜古迹及其历史文化(四).ppt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2.gif)
![陕西名胜古迹及其历史文化(四).ppt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3.gif)
![陕西名胜古迹及其历史文化(四).ppt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4.gif)
![陕西名胜古迹及其历史文化(四).ppt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adf99725-c291-4bd1-9f01-7a4d01d1ff0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名胜古迹及其历史文化 教师:李育锡 第四章 陕西的历史遗迹 v第一节、 西安碑林及书法艺术 v第二节、 西安城墙 v第三节、 大明宫遗址公园 v第四节、 兴庆宫遗址公园 v第五节、 曲江池遗址公园 v第六节、 丰镐京遗址 v第七节、 半坡遗址 v第八节、 耀州窑遗址。 第四节 兴庆宫遗址公园 v 唐代兴庆宫位于唐代长安城东城墙的春明门内,原系 唐玄宗登基前的藩邸。李隆基作为藩王时,与其兄弟同住 在隆庆坊,隆庆坊位于长安繁华地带东市附近。唐先天元 年(712年),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玄宗,为避其 名讳而将隆庆坊改名为兴庆坊,后改名为兴庆宫。 v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兴庆宫正式成为唐玄宗听 政之所,号称“南内”,为唐长安城“三大内”之一。唐开元 二十年(732年),在外郭城东垣增筑了一道夹城,使得 兴庆宫直接与大明宫、曲江池相通,皇帝出行时,车马在 夹城中行进,城中的百姓看不见皇帝的行踪。 v 兴庆宫历经扩 建,宫城东西长 1080米,南北长 1250米,总占地面 积约为1.3平方公 里。兴庆宫平面为 长方形,分为南北 两部分,北为宫殿 区,南为园林区。 四周共设有7处城 门。 v 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龙池东西长900余米,南北宽 200余米,龙池周围分布有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花萼 相辉楼、勤政务本楼、沉香亭和百花园等建筑。龙池水色 澄碧,湖面如镜,宫阙楼台倒映在水中。池中种有大量荷 花,在微风吹拂下,阵阵荷香使人心旷神怡。 v 天宝年间,唐玄宗与杨贵妃游沉香亭观赏牡丹花,遣 李龟年用金花笺征李白赋诗。当时李白正醉卧于长安街上 的一个酒家,接诏后立即赋清平调三章献上。 v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一 (唐) 李白 v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二 (唐) 李白 v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清平调三( 唐) 李白 v 在睿宗的继位过程中,李隆基骁勇善战、果断出兵, 平息内乱,功勋卓著。身为嫡长子李宪深明义理,果断请 辞,睿宗赞之,方将帝位传于三子李隆基。李隆基继位以 后,在兴庆宫里专门为他们弟兄修建了花萼相辉楼。 v 花朵最外面一圈绿色小片为萼,花朵开放时,花复萼, 萼承花,相互辉映。“花萼相辉楼”的楼名,象征着唐玄宗兄 弟之间的情谊,就如同这花与萼一样相互辉映。唐玄宗经常 携兄弟们登临花萼相辉楼,一同奏乐坐叙,一起吃饭、喝酒 、下棋,与兄弟们同床共寝。 v 每逢节日,玄宗带着妃嫔宫女等在花萼相辉楼上饮酒 作乐,文武百官陪同侍宴。皇帝喝到高兴的时候,命宫女 取来一些金制钱币赏赐给百官。赏的方法是派宫女们从楼 上往下撒,文武官员在楼下争拾。皇帝、妃嫔和宫女们在 楼上看见下面官员争拾金钱的场面,都欢笑不已。 宫词 无名氏 花萼楼前春正浓,蒙蒙柳絮舞晴空 。 金钱掷罢娇无力,笑倚栏杆屈曲中 。 v 勤政务本楼建于靠近兴庆宫南墙的位置,是唐玄宗督 促自己勤政、亲民的体现。此楼相当于兴庆宫之正殿,凡 改元、科举、大赦等重大典礼均在此楼前广场举行。每年 正月十五上元节、八月初五千秋节,唐玄宗都会登临此楼 向群臣百姓致意,全城同欢。 勤政务本楼 v 安史之乱后,新皇帝们都在大明宫居住和处理朝政, 很少来兴庆宫,兴庆宫就慢慢荒废了。 秋望兴庆宫(唐) 戎昱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巡游。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 。 随风秋树叶,对月老宫人。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 v 1958年,政府决定在昔日兴庆宫的遗址上修建“兴庆 宫公园”,给市民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场所。公园面积约 为唐兴庆宫的三分之一。园内有兴庆殿、南熏阁、沉香亭 、花萼相辉楼等仿古建筑,和湖水花木的园林相结合,景 色非常迷人。 兴庆宫遗址公园全景 v “勤政务本楼”没有重建,而是留了一块长满绿草的遗 址。遗址位于公园南门西侧,围有长方形一块园地,比周 围地面低一些,遗物只剩下一些残损的汉白玉柱础石和石 门槛供游人凭吊。 过勤政楼(唐)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v 1979年,为了纪念为中日两国友好和相互了解作出巨 大贡献的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在唐代首都长安的 兴庆宫遗址上,以及在日本的奈良,都树立了阿倍仲麻吕 纪念碑,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v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十九岁的阿倍仲麻吕随同日 本第九次遣唐使来到长安,进入太学读书。 v 经过九年的学习,他不仅精通了中国的儒家经典, 而且能写诗作赋。太学毕业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进 士。阿倍仲麻吕的汉名为“朝衡”或“晁衡”。 v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日本第十次遣唐使来到长安 。这时,在中国学习和生活了16年的阿倍仲麻吕希望随遣 唐使的船一起回日本。由于他是唐帝国的现任官员,要回 日本必须得到唐朝皇帝的批准。遗憾的是,唐玄宗没有批 准他的请求,让他继续在唐朝廷供职。 v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来到长安 ,此时的阿倍仲麻吕已五十多岁了,在中国留居三十六年 ,他的官职也升为卫尉卿兼秘书监(从三品)。阿倍仲麻吕 再次上书请求皇帝批准他回国,唐玄宗同意了,并让他以 唐王朝使臣的身份与日本使者一起出发回日本。 v 阿倍仲麻吕获准回国的消息传出后,长安友人纷纷送 别,依依不舍。阿倍仲麻吕以十分激动的心情写下了动人 诗篇,来赠答友人。 衔命还国作(日本)阿倍仲麻吕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v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他们分乘四条大船,从苏州地 区的黄泗浦港起航回国。阿倍仲麻吕仰视海天,惜别中国 ,向往故乡,遂咏成五绝一首。 望乡诗(日本) 阿倍仲麻吕 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v 他们在归国途中遇到了风暴, 阿倍仲麻吕所乘的那艘 船触礁损坏,被风暴吹到越南的驩州海岸。其余三艘船顺 利抵达日本,船上有第六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的鉴真大师 。阿倍仲麻吕在越南登陆后,又遭横祸,全船一百七十余 人,绝大多数惨遭当地土人杀害,幸存者只有阿倍仲麻吕 等十余人。他们历尽艰险,于一年后回到长安。 v 李白听说晁衡(阿倍仲麻吕)的船遇风而毫无消息时 ,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