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方法学ppt课件_第1页
医学科研方法学ppt课件_第2页
医学科研方法学ppt课件_第3页
医学科研方法学ppt课件_第4页
医学科研方法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科研方法学医学科研方法学 李元建 药学院药理学系 科研过程:科研过程: 选题、设计、实践、统计分析与总结成文选题、设计、实践、统计分析与总结成文 科研方法学科研方法学 解决科研过程中问题的程序与手段(提出科学问题、合理设解决科研过程中问题的程序与手段(提出科学问题、合理设 计、选择动物模型与检测指标计、选择动物模型与检测指标) ) 未设对照组 结扎胸廓内动脉治疗冠心病(1939-1958) 假设:冠脉与胸廓内动脉存在侧支循环,保留第一支,结扎另外 2条 胸廓内动脉, 增加第一支压力, 增加心脏血流,治疗冠心病 安慰效应:21人治疗,14人对照(10人有效) 误用空白对照 针刺犬的“人中沟”穴位对失血性休克的血压与血流动力学影响 分组:失血休克组,针刺“人中沟”组,空白对照组(非“人中沟”组) 一一. .医学科研的任务医学科研的任务 1、发现医学中未知事物与未知过程 青霉素的发现(获诺贝尔奖青霉素的发现(获诺贝尔奖 1945)1945) NO NO的发现的发现( (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医学奖,1998),1998)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医学奖, , 2005) 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医学奖, , 2009) 2.揭示医学中已知事物的未知规律 大骨节病(东北、西北地区,低硒) 高血压:北方高于南方(盐摄入量、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 食管癌(河南林县),肝癌(江苏启东),鼻咽癌(广东), 脑血管病(长沙) 毒品(成瘾机制)(受体、酶活性、活性物质变化) MicroRNA与疾病(miR-22不仅促进乳腺癌发生和扩散,而且也促进 血癌发生,Cell,2013) microRNA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特性 mircoRNA是长度在1825 个核苷酸的内 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不编码蛋白 1993年,学者首次在Caenorhabditis elegans(秀丽隐杆线虫)中发现小RNA lin-4,这种不编码蛋白的短链RNA对线 虫的生长发育有极大影响。 现已在人体中发现约1000种microRNA的 存在,它们通过与靶mRNA碱基互补配对 结合调控下游蛋白的表达,影响人体的 生长发育,疾病的发生发展等一系列生 理病理过程。 MicroRNA与心血管发育及血管疾病 MicroRNA与SHR血管重构 Am J Hypertens. 2011 3.探索医学中已知规律的应用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 (黄金大米黄金大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组织工程组织工程( (人造皮肤,组织工程软骨) 新靶点开发新药新靶点开发新药 ( (抗肿瘤:以泛素激活酶抗肿瘤:以泛素激活酶E1E1、泛素激活酶、泛素激活酶E2E2与泛素与泛素 连接酶连接酶E3E3为标靶的小分子药物研究(泛素为标靶的小分子药物研究(泛素- -蛋白酶蛋白酶 体系统:细胞内蛋白质修饰与降解)。体系统:细胞内蛋白质修饰与降解)。 靶向靶向PI-3K/mTORPI-3K/mTOR通路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传递来自于通路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传递来自于 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和和G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的主要通路蛋白偶联受体信号的主要通路) ) 人耳鼠(软骨细胞和可降解生物材料相结合 ) 内皮祖细胞治疗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EPCs移植对伤口愈合的影响(Chen AF., J Clin Inverst, 2010) 内皮祖细胞内皮祖细胞 (EPCs)(EPCs)是一群能分化增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干细胞,在内是一群能分化增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干细胞,在内 皮修复和出生后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皮修复和出生后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4. 4. 验证与发展医学中已有的理论和学说验证与发展医学中已有的理论和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研究进展 19761976年年, , 损伤损伤反应学说反应学说: : 内皮细胞受损,细内皮细胞受损,细 胞相互作用,多种活性物质胞相互作用,多种活性物质 19991999年年, , 炎症性疾病学说炎症性疾病学说: : 内皮细胞受损,多内皮细胞受损,多 种细胞因子种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 硬化形成的始动环节 (Ross, New Engl Med J, 1999)(Ross, New Engl Med J, 1999) 硝酸甘油舒血管机制的研究进展 硝酸甘油为治疗心绞痛的经典药物,舒张血管,降低硝酸甘油为治疗心绞痛的经典药物,舒张血管,降低 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18671867年年- - 应用于临床应用于临床( (直接舒张血管直接舒张血管) ) 1977 1977年年- -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 NONO cGMP cGMP 舒张血管舒张血管 20012001年年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 NO NO CGRPCGRP 舒张张血管 CGRPCGRP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感觉神经的主要递质,感觉神经的主要递质,3737 氨基酸组成,强效舒血管作用氨基酸组成,强效舒血管作用 CGRP介导硝酸甘油的舒血管作用 (工作假说) 硝酸甘油 NO cGMP CGRP ? 舒张血管 CGRPCGRP介导硝酸甘油舒血管作用的依据:介导硝酸甘油舒血管作用的依据: 1 1、CGRPCGRP广泛分布血管组织广泛分布血管组织 2 2、CGRPCGRP强效舒血管作用强效舒血管作用 3 3、硝酸甘油不良反应搏动头痛伴随颈静脉血中、硝酸甘油不良反应搏动头痛伴随颈静脉血中CGRPCGRP浓度升高浓度升高 4 4、NONO促进促进CGRPCGRP释放释放( (硝酸甘油释放硝酸甘油释放NO)NO) 5 5、硝酸甘油与、硝酸甘油与CGRPCGRP半衰期均非常短半衰期均非常短 硝酸甘油的舒血管作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 CGRPCGRP介导硝酸甘油舒血管介导硝酸甘油舒血管、血血压压作用作用 Nitroglycerin NTG+CGRP8-37 NTG+Capsaicin CGRP8-37: CGRP受体阻断受体阻断剂剂 Capsaicin(Capsaicin(辣椒素辣椒素) ): : 感觉神经递质耗竭剂感觉神经递质耗竭剂 Methylene blue(MB):鸟苷环化酶抑制剂抑制剂 Capsaicin(Capsaicin(辣椒素辣椒素) ): : 感觉神经递质耗竭剂感觉神经递质耗竭剂 硝酸甘油的降血压作用(在体大鼠) 人体人体CGRPCGRP是否介导硝酸甘油舒血管?是否介导硝酸甘油舒血管? 硝酸甘油 NO cGMP CGRP( )? 舒张血管 线粒体醛脱氢酶线粒体醛脱氢酶 (SNP)(SNP) 正常野生型纯合子(正常野生型纯合子(n=9)n=9),504(504(谷氨酸)谷氨酸) 携带突变等位体(携带突变等位体(n=9)n=9),504(504(赖氨酸)赖氨酸)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舌下含服(0.5 mg0.5 mg) 指标:血压指标:血压 心率心率 血浆血浆CGRPCGRP浓度浓度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CGRPmRNA CGRPmRNA 表达表达 硝酸甘油对硝酸甘油对血压血压、心率心率的的影响影响. . :ALDH2*1/*1ALDH2*1/*1 ; ; : : ALDH2*2ALDH2*2 ( n=9). * ( n=9). *P P12) Wu RR, Zhao JP, Jin H et JAM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metformin for treatment of antipsychotic-induced weight g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8; 299(2):185-93. (IF28) (200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Li H, Xie H, Liu W, Hu R, Huang B, Tan YF, Xu K, Sheng ZF, Zhou HD, Wu XP, Luo XH. A novel microRNA targeting HDAC5 regulates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in mice and contributes to primary osteoporosis in humans. J Clin Invest. 2009;119(12): 3666-77. (IF15) Wu F, Yang LY, Li YF, Ou DP, Chen DP, Fan C. Novel role f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ike domie 7 in metasta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logy. 2009; 50(6): 1839-50. (IF10) 高水平学位论文高水平学位论文: 反映原创研究水平反映原创研究水平 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升学科影响力提升学科影响力 参加优博评选(显示性成果)参加优博评选(显示性成果) 历年优博统计(1999-2011) 研究生获奖情况研究生获奖情况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 1人人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5 5人人 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8 8人人 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1212人人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 并非获奖。但是在与一些年 轻同事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 往往将获奖看做研究的最终目 的。我认为与其这样,不如最 初没有设立奖项更好” - Salvador Luria, 诺贝尔 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 1969 38 论文质量评价 影响因子(影响因子(IFIF): : 某期刊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某期刊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 , 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 该期刊在前两年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IFIF值(三个台阶):值(三个台阶):33;5; 105; 10 缺点缺点-以单篇论文的影响因子评估单个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以单篇论文的影响因子评估单个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 期刊影响因子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有很大的差别期刊影响因子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有很大的差别, ,同一学科同一学科 领域中的差异也很大。领域中的差异也很大。 所在学科的杂志:前所在学科的杂志:前10%10%为权威杂志;前为权威杂志;前30%30%为重要杂志为重要杂志 全球 150 多位知名科学家和 75 个科学团体日前联合反对使用影响因子, 呼吁放弃期刊影响因子这一体系, 原因是影响因子正在扭曲目前的科学研究。原因是影响因子正在扭曲目前的科学研究。 他们认为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应通过其论文内容来判断,而无论论文刊登在哪他们认为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应通过其论文内容来判断,而无论论文刊登在哪 里。里。( (研究人员认为应当试着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刊物上,在印度 和中国尤为如此)。 论文质量评价 h指数: 一个科学家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h篇论文的被引用 次数大于或等于h,衡量论文产出数量和影响力的新指 标。 缺点: 不能真实评价青年科学家的水平水平; ; 只能够捕 捉到少数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近期的研究成果无法体 现。 40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 研究发表SCI论文前 十位作者排名及贡献(web of science) ADMA每年发表数及被引用次数 单篇最高引用60次 意义: 1、首次提出ADMA是致血管内皮损伤重要因素的假说(Life Sci,1994) 2、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心血管疾病内皮功能损伤提供新思路 3、提出ADMA/DDAH是寻找保护血管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