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_第1页
人民版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_第2页
人民版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_第3页
人民版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_第4页
人民版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师命题比赛参赛试卷 高一年级下学期 学科:历史 (期中试卷)欢迎参加考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 做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写在试题卷外无效。题号一313233总分得分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 ) 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2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自耕农经济出现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 b c d3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a b c d4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 a大量白银货币 b粉彩开光花尊 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d精美的棉布船帆5中国古代地主占有大量良田,而贫者却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这是因为( )a、地主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b、地主势力强大,专制王朝也无法控制c、土地兼并是正常现象,即使是开明的政治家也会忽略这一现象d、专制王朝禁止农民私自开垦荒地,只能耕种地主土地6下列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部门自汉武帝时被政府垄断的有( )煮盐冶铁铸钱陶瓷丝织业a、b、c、d、7下列各项对于唐代丝织业状况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私营纺织作坊兴起b、朝廷每年向民间征收大量丝织品c、丝织品因大量生产而在社会上普及,各社会阶层的人都可穿着d、官营纺织有相当规模8下列对“草市”描述正确的是( )出现于六朝时期政府对草市未实行经济管理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成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a、b、c、d、9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10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自耕农数量减少 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土地兼并加剧11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仍常有资本雄厚的大商人出现,商业经济仍然繁荣发展,这是因为( )a、商人对朝廷抑商政策暗中反抗b、抑商政策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现c、整个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d、从商易于致富1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近代”的含义是( )a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c由私人投资兴办d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13导致近代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大量赔款使清政府缺乏资金b政府目光短浅,不能引进外资和技术c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优势d列强取得采矿权,中国矿藏资源遭掠夺14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15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161934年,中国银行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17称谓的变化能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殊为共和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民国之初的这种变化是由于( ) 西方思想的影响 封建制度的结束 五四运动的洗礼 民国政府的提倡a b c d18民国初年,出现兴办实业潮的原因有(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a b c d1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b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d与封建经济相比处于劣势20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1关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b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多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人数c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d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薄弱,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不够22下面的情况,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是:(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23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 )a、四合院 b、石库门 c、茅草房 d、楼房241881年底,津沪( )开通后,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2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6中共八大中提出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实现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 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 d实现三大改造的完成27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a b c d28百年“张裕”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29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问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30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强调民主集中制b纠正历史的冤假错案c实事求是的精神d正确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 1第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3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4分)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擅自大清会典(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5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材料二 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各锅炉以于1887年(光绪三年)十月运到宁波。材料三 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经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摘自海关十年报告阅读后请回答:(1)上面材料中所述的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2分)(2)根据材料一,把有关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照抄材料原句)(5分)(3) 综合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8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4分)材料二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 图二1983年重庆开始 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 经济试点的报道 示意图 承包责任书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4分)材料四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人口(亿) 上网用户总教 (万) 恩格尔系数 () 1978年36241 175752001年95933 4566800 419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活水平的程度。(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4分)高一历史(期中试卷)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 2.d 3.c 4.b 5.a 6.d 7.c 8.b 9.c 10.a 11.c 12.d 13.d 14.b 15.a 16.c 17.c 18.d 19.b 20.c 21.b 22.b 23.a 24.a 25.d 26.b 27.c 28.c 29.d 30.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3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2分,共40分。31(1)因素:封建剥削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4分)(2)开仓救济;发放贷款;减免赋税;免征徭役。(4分)(3)表态:不能。(1分)理由;小农经济的落后性、脆弱性;统治阶级剥削本质没有改变;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只要答出两项即可得4分。)32、(1)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2)机器缫丝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机器缫丝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术不熟练的问题。(5分)(3)中国民族工业既受到外国主义的压迫束缚,同时又与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