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doc_第1页
体育教学论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doc_第2页
体育教学论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doc_第3页
体育教学论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摘要:学生的体质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健康的身心状态是智能资本转化的前提条件;通过近两年多的实验研究证明,学校体育健康课程在东莞市地区近些年来的推广与实施,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影响是显著的。关健词: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生 体质健康 1、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原来的教学大纲越来越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要求,而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后,随着近年来在东莞市地区的试点与全面推广,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东莞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怎样呢?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照法、数理统计法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着重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对中学生体质方面的影响着手,验证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东莞市地区推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及提高体育教师对自身价值观的进一步认识,促进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有效发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和行为习惯。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第1次在实验前,第2次在实验后即第3个学期里。 22 实验法: 221分别将我校2007和2008级抽出6个班做为实验班,在我市横沥镇横沥中学同级再分别抽6个班做为对照班。 222实验班我们首先选用我校年轻的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和运动技能较好的易学习和开发性较强的老师授课。实验的原则是:(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大胆的开发切合实际的校本教材(从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2)以学生为本、为主体的原则,积极促进学生主动锻炼,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和兴趣,千方百计让学生的参与“活”起来,以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习惯,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创造条件;而对照班我们选用横沥中学在职体育教师和实验班一样的年轻老师上课,只不过他的上课内容及上课方式仍采用原来大纲下的模式来进行。 2.3 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及相关学术刊物。2.4数据统计法:实验前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验后两次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比较(两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一样);实验前和实验后一些相关数据统计后相比较;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评大面积的与前几届相比较测评统计等方法(统计运用软件为:spss for windows 18.0)。3、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兴趣问卷调查及运动参与态度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3.1.1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参与运动态度的变化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1次调查结果表明: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83.6,女生占66.2,不喜欢体育课的男生占10.7,女生占16.3,抱无所谓态度的男生占5.7,女生占17.5。在第2次的调查结果中:实验班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94.7,女生占91.3,不喜欢体育课的男生占5.1,女生占8.2。对照班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81.4,女生占65.1,不喜欢体育课的男生占12.8,女生占24.5。3.1.2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积极性数据统计见表1表1 学生锻炼积极性比较级别课间操出勤/%课外锻炼/%参与各项竞赛的积极性%对照组97.276.363.5实验组99.998.290.3通过以上两组数据分析比较,实验班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态度和对体育课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变化,而对照班不喜欢上体育课和对体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比例远大于了实验班学生的比例。3.2学生体质健康测评数据的横向、纵向统计比较:3.2.1学生身体素质部分项目测试数据统计见表2 表2 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统计比较组别50m跑/s铅球/s立定跳远/s800m跑/s对照组8.647.822.08216实验组8.438.32.26196通过表2对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统计的横向比较,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平均数明显比对照组的学生身体素质平均数要好很多。 3.2.2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以来全校学生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统计比较见表3表3 全校学生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统计比较学生总人数病残人数实测人数合格良好优秀备注合格人数合格率%良好人数良好率%优秀人数优秀率%02-033468213447285182.7225465.442412.303-043432263406300888.3237169.667119.7实施课程05-063502273475331995.5291187.787925.306-073508193489342998.3326793.610112907-083321213300324498.3310294104031.508-093289173272321998.37309594.6113234.609-103245203225319999.2306795.1119036.9通过对表3全校学生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统计数据的纵向比较,自从我校03年开始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来,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数据综合测评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有了明显的提高。3.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以来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室学生常见病调查统计表比较见表4表4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室学生常见病调查统计表比较总人数近视眼沙眼龋齿寄生虫脊柱弯曲备 注发 病人 数发病率%发 病人 数发病率%发 病人 数发病率%发 病人 数发病率%发病人数发病率%02-0334682577.4451.3381.1250.73491.403-0434322236.5381.1340.98240.71320.93实施课程04-0534431935.6310.9320.93230.68310.9005-0635021734.9310.88310.88210.6310.8906-0735081363.9300.85300.86220.64300.8607-0833211243.7240.72240.72180.53270.8108-0932891093.3230.7220.68190.58250.7609-1032451013.1220.69200.63160.49220.68通过对表4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室学生常见病调查统计的数据纵向比较来看,自从我校03年开始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来,全校学生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尤其是近视眼、脊柱弯曲等疾病,发病率下降尤为明显。4、结论与建议:4.1结论:经实验研究证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东莞市地区近些年来的推广与实施,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影响是显著的;同时, 经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可行性、实效性和合理性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4.1.1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并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4.1.2通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通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4.1.3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促进学校德育的管理与发展,同时对学生智育、美育也有良好的帮助。4.2建议:4.2.1广大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完善自我,不断学习。真正体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培养学生体育动机、兴趣、意识的重要性,并要提倡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动机、兴趣、意识的培养,将体育动机、兴趣、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各种教学活动中。4.2.2大力促进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设立体育节、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利用校园电视、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体进行体育活动宣传及组织教工体育比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也可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4.2.3学校、家庭与社会应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端正人们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培养现代人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校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2.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强调在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学习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4.2.5摸索符合自己学校、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和改革形式通过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结和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学生特点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 。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