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你一定会听见的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 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 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重点 难点 1.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留心声音,发现声音,感悟生活。 2.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 3.弄明白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你一定会听见的 2你听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一大群小蚂蚁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 音吗?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提出问题,新颖独特。 也许你会说:“这都是想象的,我怎么能听出来呢?”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3那么 我再说清楚一点。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句导读:这句话是总起句,用反问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当 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4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 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段导读:介绍几种动物的声音。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5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 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将画线句改成“你总听过清风、微风、寒风、狂 风的声音吧”,效果一样吗? 段导读:介绍风的声音。 1 知识点详解 2 开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且连用三个疑问句提出问题,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3 承上启下。运用反问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为下文进一步解释打下基础。 4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形象生动,如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富有生活情趣。 5 卷,多音字,这里读 jun。 难句解析:不一样。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气,将无形的风描写得富有神韵,将读者带入四个不同 的境界。 2 你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 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你觉得“砸”字用得合适吗? 6段导读:介绍水的声音。 只要你的耳朵能够听,从你出世那一天起,你就在听了。作者用“只要 就”的句式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学着听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妈妈冲奶粉的声音,爸爸说 话的声音,学着听开门、关灯、上楼梯、电话铃的声音。文中加点字“学着学 着”说明了什么?作者列举的这些声音,有什么共性?你很快懂得,每一种声音,都代表 了不同的意思。句导读:“很快”说明因为用心倾听,所以学得很快。从声音里,你逐渐熟 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句导读:两个“逐渐”说明声音一直在伴随我 们成长。 段导读:声音伴随着我们成长。 7但是,当你一天天长大,当你熟悉了许多声音后,不知不觉中,你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 趣。这句话有什么作用?你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用心听周围的各种声音了。一些声音你没 有听见,好像它们发出时,你的耳朵正好关闭了似的。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别让你的耳朵关闭:在寂静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闲暇的时候,听一 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8曲句导读:用劝告的口吻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去倾听声 音。 你还可以做一些声音的游戏: 吃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句导读:游戏一,体验 吃“脆脆的饼干”与吃“硬硬的糖果”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用两根筷子敲敲家里的杯子、盘子、碗,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9句导读:游戏二, 感受日常生活用品的声音的不同。作者为什么劝告人们聆听各种声音? 段导读:劝告人们要尽力去听,用心体会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第二部分(第 211 自然段):告诉人们处处有声音,希望大家尽力去倾听。 10 用心听吧,你一定会听见的,然后你会微笑: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 美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 用排比的手法说明水声无处不在。合适。一个“砸”字突出表现了雨的气势,烘托了雨水的声音之大。 一方面说明从一个人出生时,声音就开始伴随着他;另一方面是告诉大家,声音要用心聆听,才能听到。 说明最初的我们因为强烈的好奇心而去认真倾听身边的每一种声音。这些声音都是亲人的声音,说明亲人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7 承上启下。“但是”表转折,说明后面的内容与上文所述内容的区别。 通过对比,表现一个人在长大后失去了听的乐趣。“耳朵关闭”的说法,形象生动,也引人深思:为什么会这样 呢? 8 乐,在这里读 yu。 9 因为用心倾听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声音,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10 重点句解析: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告诉人们:只有用心听、用心感受,才能听到丰富、美妙的声音,才 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才能更加热爱生活。 3 第三部分(第 12 自然段):只要用心去听,就会发觉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 妙。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脉络。 搜集的声音素材。 一 导入 1.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 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然而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 如诉的二胡声使盲人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校园更有生机;是妈妈的一句 关心的话语使你又重新找回了快乐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视 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2.板书: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 检查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新词标出来。 2.老师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盛”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作:chng。 区别字形:拨拔 三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2.每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试着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提出问题,新颖独特。 第二段(第 211 自然段):告诉人们处处有声音,希望大家尽力去倾听。 第三段(第 12 自然段):写只要用心去听,就会发觉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 妙。 你一定会听见的 用心感受 4 1.本课需要认写的生字较多,要指导学生注意辨析字形,掌握每个字的字形特点。因此, 在识记生字时,提倡采用“字不离词”的方法,以词为单位来记忆。部分生字可采取与形近 字对比的方法来启发学生记忆。 2.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预设课堂是一回事,生成的问题又是另一回事。一成不变 的教学预案实施,势必让学生循规蹈矩,使课堂死气沉沉。如学生提出问题:“柳树梳头的 声音 小蚂蚁跑步的声音 雪花飘落的声音这三种事物是不是有声音呢?”这显然属于 预设之外的环节。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在文章中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此时教师的处 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考。因而教师不用立即作出回答,而是应该在学生直接质疑或答疑 之后,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行找答案,同时也触发其他学生思考。充足的时间既可以加大 思维撞击的广度,又可以加深思维撞击的深度,只有学生的思维不断撞击,才能迸发出智慧的 火花。 1.看拼音,写词语。 bshu 拨水 shx 熟悉 mi mio 美妙 qun shu 泉水 fy 富裕 xuhu 雪花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5 (悦耳)的声音 (美丽)的田野 (脆脆)的饼干 (美妙)的世界 (答案不唯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 。让学生懂得 用心去倾听身边的声音。 搜集的各种声音的资料。 一 设计情境,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重要 1.现场模拟无声的情境 2 分钟(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课件和手势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感 受无声的世界。 2.假如世界没有了声音,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甲:我觉得一切都没有了生机,生活很枯燥。 学生乙:我不能听音乐,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3.总结:还是有声音好,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常常被我们所忽视,让我们同作者一起去 发现、去感受生活吧! 4.板书课文题目。 5.齐读课文题目。 二 细读课文,体会声音的美妙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开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巧设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思考:文中列举了几种声音? (风声、动物的声音、水声。) (2)具体都有哪些声音? 学生甲:清风掠过明月,微风拂过树梢,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狂风卷起巨浪。 学生乙: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唱歌,小狗啃骨头,老猫吵架,老母鸡啄米。 学生丙:清泉奔向溪流,大雨砸向屋顶,水滴落到盆里。 (3)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 (这些声音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声音,有些同学用心听过,有些同学根本就没在意过。) (4)自由读第六、七自然段,思考:声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甲:从声音里,我们熟悉了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我们逐渐成长。 学生乙: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5)为什么当我们熟悉了许多声音后,却失去了听的兴趣? 6 学生甲:因为声音无处不在,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它,所以就不愿意听了。 学生乙:因为我们没用心去听,所以就失去了听的兴趣。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 学生甲:在寂静的夜里听听外面有什么声音。 学生乙:在闲暇的时候听听歌曲。 学生丙:还可以做一些声音游戏。 (2)小结:这些方法都是生活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世界的 声音是美妙的、丰富的!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请几位学生播放自己搜集到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同学分 享。 这篇文章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易与读者进行情感上的直接沟通。因此在学习第 3 自 然段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轻轻读,细细品,并让学生思考:此段中提到的声音是否在生活中听 到过?有的学生会说:“这些声音都是在我们生活中频繁出现的,可是我们却从没有去注意过,因 为我们对这些不感兴趣。 ”听到这样的回答,可以借机导入忽略这些声音的原因:你逐渐失去 了听的兴趣,没有用心去听。通过引导揭示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只有用心去聆听身边的声音, 才会发现各种声音是美妙的。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不像惯常行文那样或总结或引申,而是别出心裁地建议你做做“声 音游戏”,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拓展延伸部分学生通过做声音游戏,体 验声音的微妙。游戏很简单,如让学生把纸揉成一团,然后侧耳聆听纸缓缓舒展的声音,并充 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写下自己听到的声音和获得的感受 1.在生活中,你能听到哪些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写一写理由。 7 2.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1.作者介绍 桂文亚,女,1949 年生于台北,祖籍安徽省,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当过讲师、记 者、 联合报副刊编辑,中国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创作以散文为主,出版作品 集有幽默笔记 思想猫 美丽眼睛看世界 班长下台等。 2.倾听的故事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吃妈妈的奶了,要自 己去找东西吃。 ”小猫惶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 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清楚,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夜里,你躲在人们的屋顶 上、梁柱间、陶罐边,仔细地倾听人们的谈话,他们自然会教你的。 ” 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听到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 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帮 我一下忙,把香肠和腊肉挂在梁上,小鸡关好,别让小猫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 上,听到一个妇人叨念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鱼干吃剩了,也不会收好,小猫的鼻子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