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诊疗技术_第1页
儿科诊疗技术_第2页
儿科诊疗技术_第3页
儿科诊疗技术_第4页
儿科诊疗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诊疗技术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课程概况 n儿科诊疗技术是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以及基层医疗岗位需求,开发出来的临 床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我们对原学科体系 知识进行整合和重构,按儿科临床的工作任 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开展项目式教 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融“教、学、做”为一 体。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n一、课程设置 n二、教学内容 n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四、教学队伍 n五、实践条件 n六、教学效果 n七、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 一、课程设置 1、课程性质与作用 n课程的性质:儿科诊疗技术是临床医学专 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 规律,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防治质量,为儿童 服务的医学科学。 n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基层社区临床 医技人员。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 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一、课程设置 n1、课程性质与作用 n本课程突出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 能训练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有序地 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儿科卫技 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一、课程设置 n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n儿科诊疗技术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 心专业课程 儿 科 外 科 妇 产 科 核心能力课课程 诊 断 基 础 内 科 一、课程设置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n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 本课程组与行业专家合作开 发课程,以小儿生长发育过 程为主线,以临床儿科岗位 工作任务为基石,与国家执 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标准接 轨,确立了儿科诊疗技术 的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置 n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n本课程打破教材的原有格局,构建了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儿科诊疗技术 整合为3大教学模块。3大教学模块是:新生儿 诊疗技术、社区儿童保健、患病儿童诊疗技术 。 二、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n以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为主线,以儿科临床 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石选取课程内容,将 儿科诊疗技术整合为3大教学模块。 n涵盖了14个学习项目,构建了更能培养儿 科临床岗位上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知 识体系。 模块 学习任务(内容选取) 各模块培养 的主要职业 能力 理论 实训 校内校外 模块一: 新生儿诊 疗技术 1.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案例 分析 临床 见习 专业 实习 新生儿护理 及患病新生 儿诊疗技术 2.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3.新生儿疾病诊疗 模块二: 社区儿童 保健 4.生长发育 体格 测量 配乳 法 社区儿童的 健康评估与 指导、社区 儿童的预防 接种 5.小儿喂养与膳食 6.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7.计划免疫 模块三: 患病儿童 诊疗技术 8.营养性疾病患儿的诊疗 案例 分析 儿科常见病 的诊疗技术 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诊疗 10.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诊疗 11.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诊疗 12.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诊疗 13.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诊疗 14.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诊疗 二、教学内容设计 n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n三大教学模块14个学习项目主要由专兼职教师在校 内外教学基地完成,每个模块任务系统学习完成后 到校外教学基地进行课间见习,由临床指导教师指 导完成每个任务的综合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能力,再返回校内总结学习,最后在医院儿科 顶岗实习8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岗位任职能力 。 二、教学内容设计 n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每个项目的学习 都以儿科岗位真实的工作情境或真实病例为主,采 用案例教学、床边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 学生获得儿科临床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 。 n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知识融入 到“模拟病房、模拟病人”的情景中,达到既强化必 要的理论知识又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融“教、学 、做”为一体。 二、教学内容设计 n选用教材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n1教材使用 n2004-2007年选用教材:儿科学,汪翼主编(卫 生部规划教材,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人民卫 生出版社),供临床医学专业用 n2008年以本课程组教师与泉州市儿童医院联合开发的 校本教材儿科诊疗技术为主要教材,并参照儿科 其它优秀书籍与杂志。 二、教学内容设计 n选用教材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n2教材建设 n儿科实训指导儿科教研室与泉州市儿童医院联合 开发 n儿科习题集 儿科教研室编写 n3.网络教学资源开发 n课程组注重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数字化建设,目 前儿科诊疗技术所有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 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满足网络课 程教学需要,并开放式持续建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n1以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为主线,以儿科临床岗位工作 任务为基石选取课程内容。 n将儿科诊疗技术整合为3大教学模块。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n2. 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融“教、学、 做”为一体: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为一体 n校内学习课间见习顶岗实习循环进行,使教学 与临床零距离,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体验职业 角色,感受职业氛围,提高了学生岗位应对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 n知识目标 n技能目标 n素质目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知识目标 n学生应掌握儿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 n能够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 治疗和护理。并能对儿科危重病例进行 抢救。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技能目标 n在掌握、熟悉和了解儿科常见病、多发 病以及危重症病人的处理的同时,要求 学生掌握儿科常用的操作技术,熟悉常 见疾病病人的病例分析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素质目标 n学生应具备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 能力。 n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病人,并在今后的 工作中得以体现。 n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特别加强诚信教育 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n项目式教学 n案例教学法 n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n引导式教学 n病历教学法 n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n 1. 项目式教学 n从“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出发,将教学内容设计 成教学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最高目标 ,以实际的工作任务驱动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项 目的过程中构建起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以能力考 核合格作为项目的结束,实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n 2. 案例教学法 n 以病例为题材,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病历,运用所学 知识,做出分析、综合而上升为理论知识的教学法,是一种 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n首先由教师选择病例,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 结。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与临床密切结 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 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 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n 3.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n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方法。 n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前编写病例并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组织小组 讨论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以提高。这种教学方 法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和培养学习兴 趣、爱好和意识等非智力因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讨 论技巧、整体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 n运用这种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知识,培 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n 4. 引导式教学 n教师通过放录像、现场演示等措施,将实训中的重 点部分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学生认真观看并细心 体会,然后学生亲自模拟教师的操作过程,从学习 者的角度来体会学习中应如何掌握操作要领及应注 意的问题,教师的职责是一边观看一边点拨指导, 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做到教中学,学中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n 5.病历教学法 n以医院的真实病历为基础,根据教学要求,结合 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 对典型、难度适中、资料齐全的病历,组织学生 按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顺序 进行临床病历分析,加强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实 践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n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应用现代化 教学技术,集体备课,目前课程组完成了儿科诊 疗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全部教师的理论课课 件均使用多媒体,通过运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 化教学手段,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增大了 课堂信息量,从而调动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 n网络教学:利用学校的网络信息体系,建立了学校 儿科诊疗技术课程网站,使教学内容饱满、丰 富,教学形式多样。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n1、医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直接进入数字图 书馆,查阅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等,供本 校教师、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各类 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查阅医学界最 新动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n(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n2、儿科学教研室将配合学校网络建设,将儿科诊 疗技术所有课件、教案、教学大纲、教学习题集 、教学计划表、现场教学录像等上网,医学生可以 通过网站了解相关网络教学资源。 n3、今后将建立网络交互平台,进行网络答疑、专题 讨论、学生意见反馈、教学情况调查等教学辅助工 作,满足本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广大 医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教师 与医学生的互动交流,并能有效共享。 四、教学队伍 n(一)人员构成 n1、专职教师: 姓 名 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 杜翠琼女19513副教授 苏成安男1964、4副教授 周建林男1973、10讲师 张月珍女1972、12讲师 黄媚贤女1982、2助教 刘希达女19736实验师 四、教学队伍 n(一)人员构成 n2、兼职教师: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 月 专业技术 职务 现在企业行业中的任职 王鲤珍女1951年 教授、主 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二院儿科 郑天文男1963年主任医师泉州市儿童医院医务科长 庄婉珠女1960年主任医师泉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 高瑛瑛女1964年主任医师泉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 陈冬梅女1968年 副主任医 师 泉州市儿童医院科主任 四、教学队伍 n(二)整体结构 n除一名青年教师外,所有 主讲教师均为“双师型”教 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和临床实践经验。 n课程组共有教师11人,专 职教师6人,外聘教师5人 。 n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主任 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 ,讲师2人,实验师1人,硕 士研究生1人。 n年龄结构: n5059岁 2人 n4049岁 5人, n3039岁 3人, n30岁以下 1人。 n师资配置情况 n专职教师 高级:中级: 初级2:3:1。 n外聘教师均为高级职称。 五、实践条件 n(一)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n儿科实验室由附属医院与学校共同参与 建设,已改善了原有的教学环境,正逐 步完善现有的教学环境。 n目前儿科示教室共有3间,并有6间准备 室,总面积约800平方米,能够满足课程 实训的需要。 五、实践条件 n(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n1、我校加强附属医院及全省42家实训基地的建设 ,采用“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1+1+1”办学培养模式 。 五、实践条件 n(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n2、泉州市8所医院还承担着我校临床医学专 业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n陈冬梅副主任医师教学查房 n郑天文主任医师教学查房 n庄婉珠主任医师教学查房 n高瑛瑛主任医师教学查房 六、教学效果 n1、学生反馈意见: n学校定期开展校长接待日、学生教学反馈会、班 级对各科任教师的学期反馈等活动。教务处及时 总结出反馈意见,以便采取改正措施。 n近三年来医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普遍评价是:儿科 授课教师教学效果好,评价优良。 六、教学效果 n2、专家评价意见: n学校定期组织教学督导组听课,对每位教 师的上课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督导组孜 孜不倦地纠正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 问题。 n教学督导组专家对我们儿科诊疗技术 教学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评价优良。 六、教学效果 n3、校外专家评价意见: n儿科教研室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不断进 行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改革,重视教 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网络教 学、多媒体教学等,显著提高了儿科学 教学质量。受到省内外同行的好评。 七、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 n(一)课程特色 n1按儿科临床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课程 设计 。 n2开展项目式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 n3倡导人文精神,注重素质教育。 n4、积极实施教学改革。 n5、“1+1+1”培养模式。 n6、规范大课的教学。 七、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 n(二)政策支持 n我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制定 了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规划和实施办法,从制度上、经费上保 证我校课程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七、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 n(二)政策支持 n1、学校领导高度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