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目标:目标:1、 背诵全文。背诵全文。 2、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3、 初步学会利用注解来读懂文言语句的意思。初步学会利用注解来读懂文言语句的意思。 4、 了解作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了解作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世外桃源世外桃源”的真切含义的真切含义 重点及难点:重点及难点:1.文言字词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预学导学:预学导学: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 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 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 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 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 年)年) ,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 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一、我会学一、我会学 (一一)、自读课文、自读课文 要求:要求: 1、结合课下注释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画出停顿不准的句子。、结合课下注释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画出停顿不准的句子。 2、组内核对校正字音。、组内核对校正字音。 (二二)、听读课文、听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老师范读或听录音) 要求要求:边听边注意正音。边听边注意正音。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三三)、朗读练习、朗读练习: 组长组织朗读组长组织朗读(形式组长依情况可齐读可轮流读形式组长依情况可齐读可轮流读)。 朗读时注意字音和停顿。朗读时注意字音和停顿。 (四四)、朗读展示、朗读展示 小组展示朗读成果。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全班齐读。全班齐读。 1、读一读、写一写、练一练。、读一读、写一写、练一练。 hu ( )然然 y n( )然)然 qi n( )m ( ) y ( )太守太守 b n( )纷纷 垂垂 ti o( ) 叹叹 w n( ) 刘子刘子 j ( ) 语(语( )云)云 便要(便要( )还家)还家 2、对照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对照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为业:为业: 夹岸:夹岸: 杂:杂: 异:异: 穷:穷: 平旷:平旷: 属:属: 悉:悉: 怡然自乐:怡然自乐: 所从来:所从来: 咸:咸: 问讯:问讯: 先世:先世: 邑人:邑人: 不复出焉:不复出焉: 间隔:间隔: 皆:皆: 语云:语云: 不足:不足: 既:既: 诣:诣: 遣:遣: 欣然:欣然:3、古今词义辨析、古今词义辨析 鲜美:古义(鲜美:古义( )今义()今义( ) 交通:古义(交通:古义( )今义()今义( ) 妻子:古义(妻子:古义( )今义()今义( ) 绝境:古义(绝境:古义( )今义()今义( ) 无论:古义(无论:古义( )今义()今义( ) 如此:古义(如此:古义( )今义()今义( ) 缘:缘: 古义(古义( )今义()今义( ) 延:延: 古义(古义( )今义()今义( ) 津:津: 古义(古义( )今义()今义( ) 4、一词多义辨析、一词多义辨析 舍:便舍船(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屋舍俨然( ) 寻:寻向所志(寻:寻向所志( ) 寻病终(寻病终( ) 志:处处志之(志: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寻向所志( ) 向:寻向所志(向:寻向所志( ) 耽耽相向(耽耽相向( ) 5.5 了解作者了解作者 6、朗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朗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此中人语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 2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3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课标解读:认识作者通过描写课标解读: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目标: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及难点:背诵课文。背诵课文。 预学导学预学导学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合作展示二、合作展示 1、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一)(一) 、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桃花源美在何处? (二)(二) 、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四)(四) 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五)(五) 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六)(六) 、 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七)(七) 深入讨论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 样评价?(自由辩论)样评价?(自由辩论) 三、对不起,我还有问题(生提出疑问,同学解答)三、对不起,我还有问题(生提出疑问,同学解答) 四总结:四总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 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 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五、我的收获五、我的收获 六、自测评估六、自测评估 1) 背诵课文。背诵课文。 2)默写突出桃花林优美自然景色的句子。)默写突出桃花林优美自然景色的句子。 (3)默写表现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默写表现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4)默写表现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默写表现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 (5)默写突出桃源人热情好客,淳朴友善的句子。)默写突出桃源人热情好客,淳朴友善的句子。 (6)默写文中暗示着故事是虚构的句子)默写文中暗示着故事是虚构的句子 七、学习反思:七、学习反思: 4 爱爱 莲莲 说说导学案导学案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掌握文言字词,疏通文意。、掌握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2 2、理解文章主题,培养高尚情操。、理解文章主题,培养高尚情操。 3 3、学习并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学习并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4 4、背诵全文。、背诵全文。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作家简介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 生”。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对宋、明两朝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谥号“元公”,故 又称周元公,主要著作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关于“说”是一种古代文体,写法十分灵活,可以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与现代杂文和杂感类似。 3、相关背景 本文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 年)擢升为南康太守时写下的。 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春夏之交 ,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 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二)课文预习(二)课文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蕃( ) 淤淤泥( )濯( )亵亵玩( )鲜( )清涟涟( ( ) )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三、课堂探究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 之之 水陆草木之花(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远远 香远远益清( ) 可远观而不可亵可远观而不可亵(xi)(xi)玩焉玩焉( ) (2)词类活用 不蔓蔓不枝枝 香远远益清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清涟(lin)而不妖妖 亭亭净植植 (4)特殊句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予独爱莲之出淤( ( y)y) 泥而不染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有不懂的标记出来。 2、课文内容理解 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本文以本文以“爱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请用“/”标出下面一句话的朗读停顿。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濯 清 涟 而 不 妖。 二、请用现代白话翻译下面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三、请在横线上填入课文原句子。 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_,_”表现莲花的纯洁质 朴,喻君子的洁身自好;“_,_”呈现莲花的体态正直,喻君子的行为方正; “_,_,_”反映莲花的端庄美好,喻君子的志洁行廉 。 四、爱莲说写“莲”,为什么还写了菊和牡丹?作者对这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发展空间发展空间 5 *一、莲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有许多咏莲的诗句,你能默写几句吗? 陋室铭陋室铭导学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记住相关的文言字词解释。 2.技能目标: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学习重点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学法指导朗读法,导读法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 ) 鸿儒( ) 调素琴 ( ) 案牍( ) 西蜀子云亭 ( ) 苔痕( )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有仙则名名( ) (2)有龙则灵灵( ) (3) 斯斯是陋室( ) (4)何陋之之有( ) (5)苔痕上上阶绿( ) (6)草色入入帘青( ) (7)谈笑有鸿儒鸿儒( )(8)往来无白丁白丁( ) (9)可以调调素琴( )(10)无案牍之劳劳形形( ) (11)惟惟吾德馨馨( )( )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 (1)陋室铭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字 。题目中的“铭”指: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 ”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 的情怀。 4、 读一读,问一问 学习质疑: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合作学习最有效) 5、读一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4)有句古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6)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的主旨句是: 。 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 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 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6、读一读,记一记(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 。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 。 (4)孔子云:何陋之有?答: 。 【小结拓展小结拓展】读一读,论一论 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德馨”, 纵然身居陋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他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也肯定 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落伍者。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6 刻舟记刻舟记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文言体裁的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和空间说明顺序。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理解难懂字词,品味有关语句,赏析核舟雕刻之巧与文章说明之妙。 背景资料:背景资料: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 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 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 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 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 艺术热。2、掌握“记”的知识: “记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 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 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 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 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 相似了。 3、了解大苏游赤壁一事:大苏,即苏轼,又名苏东坡,后人习惯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 的弟弟苏辙。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 练副使,这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 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 7 月 16 日,一次是农历 10 月 15 日。 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 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预习导学:预习导学: 一、结合注释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字你会读吗?试着给它注音 洢 皿 罔 贻 奇 轩 箬糁 髯 褶 袒 属 诎 髻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说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整理文中一字多义的例句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3)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4、积累文中倒装句 (1)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2)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5、自学中有哪些疑难问题期待解决?请写在下面 课堂交流课堂交流 二、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6、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 7、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 ?”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8、看看文章的开头、结尾、再浏览中间主体部分,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7 9、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 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 10. 思考: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11、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 三、三、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2、问题讨论,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 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 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划出有关语句) 13、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有感情地朗读下列语句,你认为哪句话或哪个词写得最好,好在何处?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 所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4、学习小组内可自己演一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发挥想像 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可以适当加些语言。 四、课堂小结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大大 道道 之之 行行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难点】 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预习案预习案】 1、解题并了解作者: 礼记, 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 编纂,故 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 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 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 记檀弓篇。 2、“四书”包括 、 、 、和 礼记 。 3、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4、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选贤与与能( ) 矜矜寡孤独( ) 谋闭而不兴兴( ) 男有分分( ) 货恶恶其弃于地 ( ) 5、通假字: 选贤与与能: 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探究案探究案】 1、解释加粗字: 8 不独亲亲其亲:亲: 亲: 不独子子其子子:子: 子: 2、翻译下列语句。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4、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在文中标出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5、 什么是“大道”、“大同”? 6、 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7、 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训练案训练案】 1、本文选自 ,是_家经典之一,大约是_末年或_之际儒 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对其做解释。 选贤与与能( )_ 男有分分,女有归归( )_ ( )_ 货恶恶其弃于地也( )_ 陶后鲜鲜有闻( )_ 废疾废疾者( )_ 谋闭而不兴兴 ( )_ 故外户而不闭闭 ( )_ 盗窃乱作而不作作( )_ 3、翻译下列语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_。 4、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 望岳望岳 杜甫杜甫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1、反复诵读,分析景物意象。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读品诵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课题导入课题导入】 1、我国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山大川数不胜数,要说山,当属“五岳”最为有名,它们是: 2、谈谈你对题目望岳的解读: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3、初读感知初读感知。 1)给你认为的生僻字注音 2)给这首诗划分节奏 3)明确这首诗的体裁: 4、再读解义再读解义。 (借助课下注释逐句理解掌握诗句的含义,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5、分读品景、分读品景。 1)分组讨论哪些诗句是诗人“望”岳之景? 2)诗人对这些景象的所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3)具体指出诗人眼中“岳”之特点。 6、合读悟情合读悟情。体会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7、重读谈艺重读谈艺。从艺术创作角度谈谈这首诗在哪些地方值得你去借鉴? 8、熟读成诵熟读成诵。 【反思小结反思小结】 春望春望 杜甫杜甫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2、对比两首诗的风格,进一步了解杜甫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1、品读法 2、比较法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望岳写于 736 年,是杜甫 25 岁时出游齐赵时所作,正直意气风发的时期,又是登临五 岳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羁。通篇充满想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 勃的朝气。二十年后,世事变化,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 杜甫(45 岁)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 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第二年三月,杜甫看到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 后的长安就写下了这首春望 。 “春望”即“望春” ,是作者所看到的长安春天的景色,抒发了忧时伤乱、忧国思家的感情。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1、初读、初读春望春望体会诗节奏、读准字音(接力点号背诵,速度一定要快。 ) 2、再读、再读春望春望品味诗句-从题目到诗句,逐联品味;领读并解析,台前展示。 示例:示例: 解题:解题:诗题春望 ,就是望春。交代了写诗的时间,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 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 草木茂密深沉。开篇即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 凄然。 “城春”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悲凉之状。 下面看你的 啦!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3、三读、三读春望春望出题互考依据你的经验出道考试题:(注意一定要有价值,有理有据 推荐) 示例:示例:作者借物抒情,极表伤感之意的对偶诗句是: , 。 (此句为 感伤佳句作者借物寓情,我非常喜欢!) 下面看你的啦!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4、重读、重读春望春望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 就使用了 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5、比读、比读春望春望请你从体裁、写作背景、思想感情、创作风格等方面比较望岳和春望 的不同。 【反思小结反思小结】 石壕吏石壕吏 杜甫杜甫 第三四课时第三四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 2、 在反复诵读中并结合诗作的背景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3、 体会诗作蕴含的思想感情,品味诗作精美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1、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2、 “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10 1、 读译研编演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1、字音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读一读。 逾( )邺( ) 戍( ) 妪( ) 衰( ) 咽( ) 翁( ) 2、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词: 1)暮: 2)投: 3)吏: 4)夜: 5)逾: 6)走: 7)呼: 8)一何: 9)怒: 10)啼: 11)苦: 12)前: 13)致: 14)前致词: 15)邺城: 16)戍: 17)附书至: 18)新: 19)存: 20)且偷生: 21)长已矣: 22)室中: 23)更无人: 24)唯: 25)乳 下孙: 26)未: 27)去: 28)完裙: 29)老妪: 30) 衰: 31)请: 从: 32)应: 33)河阳: 34)急应: 35)犹得: 36)备: 37)晨炊: 38)夜久: 39)绝: 40)如: 41)闻: 42)泣幽咽: 43)明: 44)登前途: 45)独: 46)石壕: 3、文常收集有关作者-杜甫资料,整理归纳。 杜甫:字 ,自号 , , 等, (朝代)大诗人,世称 、杜拾遗,现实主义诗人,世称 ,他写的诗歌又被称作 ,代表作“三吏” 、 “三别” 。 【背景简介背景简介】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8)。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 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 当中奔走,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 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 、 三别 。这组诗篇镜子般地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自主研读自主研读】 4、整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能把“有吏夜捉人”改为“有吏夜征兵”呢? 为什么要特地点明 差役捉人是在夜里?第一部分中哪一句对下文叙事最有预示作用? 6、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中哪些词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二句在下文中起什么作用? 7、从老妇人的致词中,你提取到哪些关键信息? 8、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以下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补充,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补充,合作完成) 9、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 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 10、 石壕吏中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孤的命运将会怎样? 11、有人说,杜甫耳闻悲剧发生却一直躲着不出来,对石壕吏的暴行也始终保持沉默,实在愧 对“诗圣”的称号?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疑难生成疑难生成】 把探究过程中的理解及时批注上,把困难、疑惑写在下面,以备课堂交流、解决。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2、这场历史悲剧,你最想表现哪个人物的苦?你从课文哪些地方读到他(她)的苦?(多角度(多角度 品读)品读) 13、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请试作分析。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 遇 )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14、请你把本诗改写一幕短剧。 (想一想:,应该保留哪些内容?,应该加进哪些内容?,应该重点写什么?) 11 【交流展评交流展评】 (第五课时)(第五课时) 课堂展演 【反思小结反思小结】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莲文化的魅力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培养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1. 重点:学习有目的地搜集、摘录资料;阅读、欣赏、背诵有关莲的诗文。 2难点:培养有针对性地发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