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破突破20112011国考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深度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深度分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 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 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 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 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语言文字能力是一名合格公务员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所以言语理解与表达历来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点。2007年以来的近四次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都多达40道(总题量 是140) 。2010年度的国考更是将言语理解与表达调整为行测的第一部分,这充分体现了出 题人对这一题型的重视。 总的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客观性试题一、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客观性试题 与行测的其他部分一样,言语理解与表达也是通过客观化测验的方式来考查的,但由 于语言本身的主观性、模糊性,一部分题目的选项迷惑性很大,答案不是很好确定。所以 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普遍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这样一个感受得低分不易,得高 分也很难。 但作为一种标准、规范的客观性试题,出题人的意图总是有迹可循、有律可找的。研 习一本好的辅导书,认真体会真题的妙处,拨开语言的迷雾就不是难事。 二、试题选材多出自主流媒体,以议论文为主,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二、试题选材多出自主流媒体,以议论文为主,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以出自三联生活周刊 、 瞭望东方周刊 、 光明日报 、人民网 (人民日报 ) 、新华网(新华社) 、 南方周末等主流报纸网站的文章居多。其他则散 见于百科知识 、 半月谈 、 经济日报 、 阅读与鉴赏以及一些大学学报等。另外, 2010年的国考题有部分材料来源于名家著作。 从材料的体裁来看,以议论文为主,说明文偶有出现,记叙文极少。其中,新闻调查、 时评、杂文、散文、讲座访谈类材料居多。 从材料的内容来看,涉及面很广,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科技、自然等都有不同 程度的涉及,而且与当今的社会热点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 所以,我们建议广大考生平时要多关注生活,关心国家大事,提高理论素养。具体而 言,可多阅读主流的报纸、期刊、新闻网站,尤其是评论版,以增长见闻、培养语感、开 拓解题思路。 三、阅读量逐年增加三、阅读量逐年增加 近三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量统计 年份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08年2009年2010年 选词填空 258025972846 阅读总量(字数) 片段阅读 6951 4371 7234 4637 7781 4935 选词填空 202020 题量 片段阅读 40 20 40 20 40 20 参考时限(分钟) 303535 单位阅读量(字数分钟) 232207222 单位做题时间(分钟题量) 0.750.8750.875 从上表可知,近三年来,虽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目总量没有变,仍是40题(选词 填空和片段阅读各20题) ,但是阅读总量却是逐年递增的。2009年起,阅读理解的参考时限 延长了5分钟,变为35分钟,使得2009年的单位阅读量比往年低,但由2010年的统计情况看, 这一参数仍然是递增的。阅读总量和单位阅读量的增加,无疑对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对 文字的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单位做题时间不足1分钟的情况下提高答题的准 确率,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此,我们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适压性训练,即集中精力,限定时间答 题,将单位阅读量控制在230字左右,同时,还要保证答题速度和正确率。只有这样,才能 在正式考试中游刃有余。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相对固定,2007-2010近四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都只考查选 词填空、片段阅读两种题型,各占一半的题量。文章阅读仅在2002、2003年有所涉及,语 句表达则从未出现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比较科学、规范了,预计2011年度的言语理解 与表达将在2010年的基本模式内有所变化。 一、选词填空一、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自2007年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就占有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半壁江山的,即 20道题。考查的形式是一段材料去掉一个或者几个词语,根据选项补充完整。考查的内容 是根据文段的语义、语境, “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 ,即把握文脉、辨析词语。 辨析词语主要是辨析一些常用而又易误用的词语,分为实词、成语和虚词三类。在近 年的国考中,虚词考查的比较少,主要考查的是实词、成语。 实词的不同可以从语义(理性义、评价义、理据义、搭配义,语义的范围、侧重、轻 重、个体与集合) 、语法、语体、修辞等方面去考虑,有相当强的规律性。 成语基本可以沿用实词的思路,但需要注意成语的整体性与习用性。 虚词本身没有很明确的词汇义,主要体现着语言的结构关联。虚词的考察重点关 联词常配合成对使用,有一定的的搭配习惯。 虽然选词填空的解答有着相当强的规律性、技巧性,但是词汇个体有着独特而丰富的 内涵,考生还要具体掌握,复习量还是很大的。考生要多读多练,准确区分那些常用而又 易误用的词语,注意语感的培养。 黑龙江中公教育: /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hljoffcn 二、片段阅读二、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点,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 唯一题型,2007年以来也占到了一半的题量。2010年考试大纲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内容 的阐述大部分都体现在片段阅读,即“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 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 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 意图、倾向、目的” ,所以不能排除未来进一步加大片段阅读考查力度的可能性。 考查的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从选项设 置来看,错误选项的设置无外乎两种情况。 (1)选项与文意不符: 选项与文中的某些细节不相符。 选项推论失当:选项由文中某个错误论点推导得出;选项在推导过程中由于逻辑错 误而推论失当。 选项属无中生有,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内容。 (2)选项与题意不符: 题目要求找出主要观点、主要内容或重点强调的内容,而选项为次要观点或有失全 面。 题目要求的答案比较具体,而选项内容太笼统,范围过大。 纵观近三年国考的片段阅读,可以发现考查最多的是主旨类题型和主题概括题型。主 旨类题型又可分为论证式主旨、强调式主旨和隐喻式主旨三种,其中前两种题型在国考中 出现频率最高。主题概括题要求归纳出文段的主要论述对象,与主旨类题型要求归纳出论 点有显著区别,如果考生不能分清两者的差异,就极易造成误选。 另外,标题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结构推断型题目、语句(填充)排序题目、短 文寓意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虽然题量不大,但作为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常考题型, 考生也需要认真了解掌握。 根据上面对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介绍,我们建议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复习: (1)活用真题,心中有数。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尤其是近三年的考试真题。虽说 题目不可能重复再考,但通过仔细揣摩真题,考生能够对出题者的出题思路、文章的难度 系数等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 (2)广泛阅读,培养语感。言语理解与表达重点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材料,尤其是社科类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揣摩作者 对词语、句子、段落的把握和运用,这样既可扩充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专题片心得体会【五篇】
- 高二《过秦论》教学设计
- 学年度高中生物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 企业人事专员转正工作总结
- 护士求职信集锦15篇
- 白内障病人的术后护理
- 水务工作年终总结
- 2022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
- 感恩学生演讲稿模板7篇
- 读《神秘岛》有感(15篇)
- 2024年度工矿企业设备维修与保养合同3篇
- 食品生产小作坊培训
- 2024年度电商平台商家入驻协议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
- 幕墙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 年度成本管控的实施方案
- 2024年中国板钉式空气预热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DB1331T 041-2023 雄安新区绿色街区规划设计标准
-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
- 初中七年级主题班会: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