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二单元_第1页
社会心理学 第二单元_第2页
社会心理学 第二单元_第3页
社会心理学 第二单元_第4页
社会心理学 第二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 社社 会会 影影 响响 SOCILASOCILA INFLUENCEINFLUENCE 主要内容:研究推动我们行为的看不见的、微妙的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我主要内容:研究推动我们行为的看不见的、微妙的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我 们日常行为的。如文化、从众和社会助长等现象。们日常行为的。如文化、从众和社会助长等现象。 第五章第五章文化与社会行为文化与社会行为 思考题思考题: : 1.1. 甚麽是民族文化甚麽是民族文化? ?举例说明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关系举例说明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关系? ? 2.2. 在文化人类学看来在文化人类学看来, ,文化影响具有甚麽样的特性文化影响具有甚麽样的特性? ? 3.3. 文化通过哪几个层次影响人们文化通过哪几个层次影响人们? ?与其对应的学科是甚麽与其对应的学科是甚麽? ? 4.4. 文化心理学最关注的对象是甚麽文化心理学最关注的对象是甚麽? ? 5.5. 描述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6.6. 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化理论的看法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化理论的看法. . 7.7. 甚麽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甚麽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它有何不同它有何不同? ? 8.8. 试述中国人的思维特性试述中国人的思维特性? ?它对我们的认知活动有甚麽样的影响它对我们的认知活动有甚麽样的影响? ? 9.9.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中国人应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中国人应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 如果我们从个人的内部原因去理解贫困如果我们从个人的内部原因去理解贫困, ,情绪失调情绪失调, ,犯罪犯罪, ,酗酒酗酒, ,甚至失业甚至失业, ,那麽我们可能束手那麽我们可能束手 无策无策. . -George-George AlbeeAlbee 讨论讨论 1:1:你的观点是甚麽你的观点是甚麽? ?你见过具有何种问题的人吗你见过具有何种问题的人吗? ?如果你认为他们的问题是由于自身的如果你认为他们的问题是由于自身的 无能或可以避免的疏忽造成的无能或可以避免的疏忽造成的, ,你将说些甚麽对他们表示支援你将说些甚麽对他们表示支援? ? 讨论讨论 2:2:联系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三种方式联系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三种方式, ,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的? ? 讨论讨论 3:3:文化可以预测人的顺从行为吗文化可以预测人的顺从行为吗? ?文化在人们看待爱情的方式上有何不同文化在人们看待爱情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男性和女性男性和女性 的爱情观有何不同的爱情观有何不同? ? 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的概述文化的概述 一、文化的含义一、文化的含义: : 1.1.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 会成员的每一分子所获得的一切技能和习性。会成员的每一分子所获得的一切技能和习性。(19(19 世纪末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世纪末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B.TylorE.B.Tylor 所作的所作的) ) 2.2.文化是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文化是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文化人类学家林顿文化人类学家林顿 B.LintonB.Linton 在在 19361936 年年 中提出的中提出的) ) 3.3.文化是完整的全部文化是完整的全部, ,其中包括具体物其中包括具体物( (使用器皿和生活消费品使用器皿和生活消费品) )和无形的思想和无形的思想( (信仰信仰, ,习惯习惯, , 制度等制度等)()(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B.K.MalinowskiB.K.Malinowski 在在 中认为中认为) ) 4.4.文化是一种思想与行为都一致的类型或整体文化是一种思想与行为都一致的类型或整体.(.(本尼迪克特本尼迪克特 R.BenedictR.Benedict 在在 中直接把文化规定为中直接把文化规定为”类型类型”)”) 5.5.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体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体.(.(王铭铭王铭铭) ) 二、文化的基本特点二、文化的基本特点 1 1、文化是普遍的、共享的、文化是普遍的、共享的.(.(如如: :雷锋精神西典学校奉为精神雷锋精神西典学校奉为精神, ,甘为平凡甘为平凡) ) 2 2、文化是学而知之,后天习得的、文化是学而知之,后天习得的.(.(如如: :父母及同伴的影响父母及同伴的影响, ,语言语言, ,习惯等习惯等) ) 3 3、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象征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象征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用字词来代替实际的客观用字词来代替实际的客观 事物事物. .还包括还包括: :音乐音乐, ,美术美术, ,建筑建筑, ,服装服装.).) 4 4、文化具有整体性、文化具有整体性.(.(文化很难改变文化很难改变) ) 三、文化与民族心理三、文化与民族心理 1 1、民族心理的含义、民族心理的含义: : 所谓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之上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所谓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之上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 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 2 2、文化与民族性格、文化与民族性格: : 民族性格是该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民族文化的积淀来源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民族性格是该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民族文化的积淀来源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 式,传统与价值观,源远流长的传承。民族文化有了传承和积累,才会在其成员的个式,传统与价值观,源远流长的传承。民族文化有了传承和积累,才会在其成员的个 性中打下烙印。性中打下烙印。 3 3、文化变迁对民族性格的影响、文化变迁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 A A、文化变迁、文化变迁: :我们将文化变迁视为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我们将文化变迁视为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 ,包括一切社会文化现象包括一切社会文化现象 的突发的的突发的, ,持续的持续的, ,急剧的或缓慢的变化急剧的或缓慢的变化. . B B、导致文化变迁的原因、导致文化变迁的原因: : a:a:外部外部: :环境与人口环境与人口. .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环境分为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气候气候, ,地貌及各种自然资源地貌及各种自然资源) )和社会环境和社会环境(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 ,法律制度法律制度,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 ,风俗风俗, ,时尚等时尚等).).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没有人口这个因素没有人口这个因素, ,文化也就失去了其源泉文化也就失去了其源泉, ,失失 去了传承的主体去了传承的主体. . b:b:内部内部: :文化的创新与移入文化的创新与移入. . 文化的创新主要表现形式为文明和传播文化的创新主要表现形式为文明和传播. .发明是指某一团体或个人发现某种新事物发明是指某一团体或个人发现某种新事物, ,新新 工具或新原理工具或新原理, ,逐渐为人们接受逐渐为人们接受, ,而为社会所共享而为社会所共享. .文明一旦被接受文明一旦被接受, ,就成为了文明的就成为了文明的 一部分一部分, ,会导致社会内部的一些变化会导致社会内部的一些变化, ,甚至一系列变化甚至一系列变化, ,进而推动社会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 文化的移入又称为文化的涵化文化的移入又称为文化的涵化, ,是指由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的群体是指由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的群体, ,因持久地因持久地, ,相互相互 集中地接触集中地接触, ,两者相互适应两者相互适应, ,借用借用, ,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 模的变迁模的变迁. . C C、影响、影响: : a:a:文化震荡感文化震荡感: :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将这种由于内在的文化发展积累或外在文化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将这种由于内在的文化发展积累或外在文化 的移入引起的急剧的变迁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冲击和震荡称为的移入引起的急剧的变迁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冲击和震荡称为”文化震荡文化震荡” b:b:匮乏文化匮乏文化: :书书 P365P365 c:c:失意文化失意文化: :这种文化产生于现代化或都市化急剧变迁的过程中这种文化产生于现代化或都市化急剧变迁的过程中, ,其创造者是那些从乡其创造者是那些从乡 村村, ,小镇小镇, ,贫困地区向大都市迁移的那些美好生活的追求者贫困地区向大都市迁移的那些美好生活的追求者. . d:d:边缘人文化边缘人文化: :书书 P364P364 第二节第二节文化与人格的理论研究文化与人格的理论研究( (书书 P346)P346) 第三节第三节 文化与个体行为文化与个体行为 一、文化与个体行为方式的选择一、文化与个体行为方式的选择 1 1、自我概念与文化、自我概念与文化: : 2 2、儿童抚养与文化、儿童抚养与文化: :如西方儿童出生后散着放如西方儿童出生后散着放. .抚养态度与方式有民族特色抚养态度与方式有民族特色. . 3 3、社会行为与文化、社会行为与文化: :食品食品, ,友谊友谊,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 ,礼貌方式礼貌方式, ,私人空间私人空间. . 二、文化与社会角色二、文化与社会角色: : 角色假定使人作出相应的行为角色假定使人作出相应的行为, ,违反了一些重要的规则将受到惩罚违反了一些重要的规则将受到惩罚, ,所以社会角色具有所以社会角色具有 巨大的影响力巨大的影响力. . 三、文化与性别角色三、文化与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反映了文化的重大影响性别角色反映了文化的重大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时代的性别角色差异巨大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时代的性别角色差异巨大, ,主要主要 的文化影响并不是由父母直接带来的的文化影响并不是由父母直接带来的, ,而是通过同伴的影响而是通过同伴的影响. . 四、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四、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 : 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不是相互对立的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不是相互对立的, ,对于生物因素所引发的特色对于生物因素所引发的特色, ,文化起到了强化作用文化起到了强化作用, , 所以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所以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首先首先, ,某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境通常会对不同人产生不同的影某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境通常会对不同人产生不同的影 响响. .其次其次, ,人们通常会选择自己的所处的环境人们通常会选择自己的所处的环境. .最后最后, ,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环境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环境. . 第六章第六章 社会影响的体现社会影响的体现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 ,引起个体的思想引起个体的思想, ,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 遍的社会心理现象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 第一节第一节 他人在场他人在场 18981898 年特里普利特在考察自行车选手的骑车速度问题时发现了什么?年特里普利特在考察自行车选手的骑车速度问题时发现了什么? 一、社会促进(一、社会促进(socialsocial facilitationfacilitation) (一)定义: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一)定义: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 这种刺激会促使他的活动的完成。这种刺激会促使他的活动的完成。 (二)表现(二)表现: : 1.1.结伴效应结伴效应: :特里普利特指出特里普利特指出, ,在结伴活动中在结伴活动中, ,人们会感到一种刺激作用人们会感到一种刺激作用, ,从而提高活从而提高活 动效率动效率, ,这就是结伴效应这就是结伴效应. . 2.2.观众效应观众效应: :是指如果有人在场观看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是指如果有人在场观看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 ,这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刺激这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刺激 作用作用, ,从而提高活动效率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 3.3.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实验及其结果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实验及其结果.(1916-1919.(1916-1919 奥尔波特做的一系列社会促进实奥尔波特做的一系列社会促进实 验验) ) 连锁联想连锁联想. . 删去元音删去元音. . 转换透视转换透视. . 乘法运算乘法运算. . 判断判断. . 写批驳文章写批驳文章. . 实验证明实验证明: :他人在场既可能对个体的行动产生促进作用他人在场既可能对个体的行动产生促进作用, ,又可能产生抑制作用又可能产生抑制作用. . 二、社会抑制二、社会抑制 ( (一)定义:有他人在场和没有他人在场相比,前者会降低他们的效率,这种现象叫社会一)定义:有他人在场和没有他人在场相比,前者会降低他们的效率,这种现象叫社会 抑制。抑制。 (二)表现(二)表现: : (三)原因(三)原因: : 三、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三、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 : (一)查荣克:(一)查荣克:“优势反映强化说优势反映强化说” 他指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因为他的优势反应能够轻他指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因为他的优势反应能够轻 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 他人在场他人在场 动机水平动机水平 提高提高 优势反应优势反应 增强增强 促进熟练工作成绩促进熟练工作成绩 抑制非熟练工作成绩抑制非熟练工作成绩 (二)其他解释:(二)其他解释:“他人在场会唤起对别人评价自己的认知他人在场会唤起对别人评价自己的认知” 马顿斯和兰德斯的实验马顿斯和兰德斯的实验: :复杂活动独处做效率高复杂活动独处做效率高, ,简单活动大家一起做效率高简单活动大家一起做效率高. . 马顿斯和兰德斯定律马顿斯和兰德斯定律: :简单任务动机越强越好简单任务动机越强越好, ,复杂任务动机越弱越好复杂任务动机越弱越好. . 第二节第二节 从众从众 一、从众现象一、从众现象 (Conformity):(Conformity): (一)定义:从众也称为遵从或依从,是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及行为符(一)定义:从众也称为遵从或依从,是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及行为符 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 1.1.从众不同与单独一人时的行为,而是根据他人而作出的行为与信念的改变。从众不同与单独一人时的行为,而是根据他人而作出的行为与信念的改变。 2.2.不同文化对从众的看法不同,从众不应含有消极的价值判断。不同文化对从众的看法不同,从众不应含有消极的价值判断。 3.3.东方文化,特别是日本,与他人保持一致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忍耐、自我控制与东方文化,特别是日本,与他人保持一致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忍耐、自我控制与 成熟的象征。成熟的象征。 (MarkusMarkus ;这些人还必须受到一种心理刺激这些人还必须受到一种心理刺激, ,并且相互感染并且相互感染, ,使情绪达使情绪达 到炽热程度到炽热程度; ;这时候没个人都感到自己融入人群之中而失掉了个人的身份这时候没个人都感到自己融入人群之中而失掉了个人的身份, ,从而失去从而失去 社会的约束社会的约束, ,高涨的情绪进而转化为剧烈的行为高涨的情绪进而转化为剧烈的行为. . 三、去个性化三、去个性化 (一)定义(一)定义: :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 ,对群体的认同淹对群体的认同淹 没了个人的身份没了个人的身份, ,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 (二)特征(二)特征: : 1.1.匿名性匿名性 2.2.责任分散责任分散 (三)金巴尔多对去个性化的研究(三)金巴尔多对去个性化的研究: : 第七章第七章 群体影响群体影响 第一节第一节 群体影响的现象群体影响的现象 一、什么是群体一、什么是群体: : 群体动力学家肖(群体动力学家肖(Shaw,1981Shaw,1981)认为所有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点:群体成员间存在)认为所有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点:群体成员间存在互动互动。 因此,他把群体(因此,他把群体(groupgroup)定义为)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另外,澳大利亚国。另外,澳大利亚国 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特纳(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特纳(Turner,1987Turner,1987)认为,群体成员把自己群体中的人看做是)认为,群体成员把自己群体中的人看做是 “我们我们”而不是而不是“他们他们” 。所以,就此而言,一起长跑的同伴们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所以,就此而言,一起长跑的同伴们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 群体。而群体的存在可能有许多理由群体。而群体的存在可能有许多理由为了满足归属的需要,为了提供信息,为了给为了满足归属的需要,为了提供信息,为了给 予报酬,为了实现目标等等。予报酬,为了实现目标等等。 二、群体影响的现象二、群体影响的现象 (一)社会助长(一)社会助长 1 1、纯粹他人在场、纯粹他人在场 2 2、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 3 3、为什么我们会因他人在场而被唤起、为什么我们会因他人在场而被唤起 (二)社会抑制(二)社会抑制 三、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吗三、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吗? ? 人多好办事人多好办事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 (遇到有人有困难时遇到有人有困难时, ,多人在场帮助的机率会降低多人在场帮助的机率会降低. . (一)定义与研究(一)定义与研究 社会懈怠(社会懈怠(socialsocial loafingloafing)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 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心理学家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心理学家 RingelmanRingelman(18801880)最早发现了社会懈怠现象。)最早发现了社会懈怠现象。 (二)对社会懈怠现象的解释(二)对社会懈怠现象的解释 对于为什么团体情境会产生社会懈怠有几个方面的解释:第一种观点是由对于为什么团体情境会产生社会懈怠有几个方面的解释:第一种观点是由 KerrKerr、BruunBruun(19811981)和)和 HarkinsHarkins(19891989)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 识到自己的努识到自己的努 力会埋没在人群中(力会埋没在人群中(lostlost inin thethe crowdcrowd) ,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从这一点上来看,社会懈怠现象的产生与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从这一点上来看,社会懈怠现象的产生与责责 任分担任分担有关。有关。 在许多工作情境中,人们汇集个人的努力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个人的努力却无在许多工作情境中,人们汇集个人的努力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个人的努力却无 法单独被评价。在完成这样的法单独被评价。在完成这样的“集体任务集体任务”时,成员就不会那么努力了。因为,群体情境时,成员就不会那么努力了。因为,群体情境 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并不对其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评价时,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并不对其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评价时, 所有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所有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 (三)(三) 集体工作总是引发个人的偷懒行为吗?集体工作总是引发个人的偷懒行为吗? 例外情况:例外情况: 1 1、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引人入胜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引人入胜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 (KarauKarau & & Williams,Williams, 19931993) 。当他们因成功而被授予奖励时,当他们有一种把自己的。当他们因成功而被授予奖励时,当他们有一种把自己的 队伍看作队伍看作“团队团队”的信念时,成员们就会努力工作(的信念时,成员们就会努力工作(Hackman,1986Hackman,1986) 。 2 2、当小组成员彼此都是朋友,或成员都很认同自己的群体时,社会懈怠会有所减少。、当小组成员彼此都是朋友,或成员都很认同自己的群体时,社会懈怠会有所减少。 四、去个性化:人在群体中何时会失去自我感四、去个性化:人在群体中何时会失去自我感 (一)一起做一些我们单独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一)一起做一些我们单独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 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行为中,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是指在群体行为中,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 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去个性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去个性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 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A:A:主要研究:勒邦的研究主要研究:勒邦的研究 费斯廷格的研究(费斯廷格的研究(P312P312) 津巴多的研究(津巴多的研究(P312P312) B:B:影响去个性化的因素:影响去个性化的因素: 1 1、群体规模:群体不仅能引发成员们的兴奋状态,也能使他们的个体身份模糊化,以至、群体规模:群体不仅能引发成员们的兴奋状态,也能使他们的个体身份模糊化,以至 于忘却了个人身份,抛弃道德约束,顺从群体规范。于忘却了个人身份,抛弃道德约束,顺从群体规范。 津巴多(津巴多(ZimbardoZimbardo 19701970) 汽车实验汽车实验 勒邦与克特勒邦与克特兰(兰(F.LangF.Lang)关于)关于集群行为集群行为的研究(的研究(P310P310) 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有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有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 包括侵略性集群行为、逃避性集群行为、获取性集群行为、表现性集群行为。包括侵略性集群行为、逃避性集群行为、获取性集群行为、表现性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的特征:情绪支配性、迅速接受性、容易越轨性。集群行为的特征:情绪支配性、迅速接受性、容易越轨性。 产生条件:斯迈尔塞(产生条件:斯迈尔塞(N.J.SmelserN.J.Smelser)认为,集群行为的展开,犹如一条生产线)认为,集群行为的展开,犹如一条生产线. . 几个展开的程序:几个展开的程序: A:A:有一定的社会条件有一定的社会条件 B:B:形成结构性的紧张气氛形成结构性的紧张气氛 C:C:某种信念的传播某种信念的传播 D:D:突发偶然事件突发偶然事件 E:E:有人鼓动有人鼓动 F:F:社会控制社会控制 勒邦的研究勒邦的研究(P311P311) 克特兰的研究克特兰的研究(P311P311) 2 2、身体匿名性: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环境线索作出、身体匿名性: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环境线索作出 回应,无论这线索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回应,无论这线索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3 3、唤起和分心活动:、唤起和分心活动: 唤起:集体喊叫、高歌、鼓掌、跳舞既可以令人们热情似火又能减少其自我意识。唤起:集体喊叫、高歌、鼓掌、跳舞既可以令人们热情似火又能减少其自我意识。 分心:扔石头、小组合唱等活动可能是更放肆行为的前奏。当人们看到别人和自己分心:扔石头、小组合唱等活动可能是更放肆行为的前奏。当人们看到别人和自己 出同样行为时,会对自己作出冲动性的举动产生自我强化的愉悦感。冲动性出同样行为时,会对自己作出冲动性的举动产生自我强化的愉悦感。冲动性 集体行为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不会想到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只是对集体行为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不会想到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只是对 境作出一种即时的反应。境作出一种即时的反应。 (二)弱化自我意识(二)弱化自我意识 五、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五、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 . (一)(一)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的案例的案例 (二)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二)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 1 1、群体极化实验、群体极化实验: : 定义:群体极化(定义:群体极化(groupgroup polarizationpolarization)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 极端的现象。极端的现象。 2 2、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 a a、学校中的群体极化、学校中的群体极化 b b、社区中的球体极化、社区中的球体极化 c c、互联网上的群体极化、互联网上的群体极化 (三)对极化的解释(三)对极化的解释 1 1、信息影响、信息影响: :因为人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论点和信息因为人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论点和信息, ,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观点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观点, ,个体也个体也 会倾向于支持它会倾向于支持它, ,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 ,从而似的这个观点变的极从而似的这个观点变的极 端端. . 2 2、规范影响、规范影响: :人们在决策开始时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在社会要求的方向上比别人的更人们在决策开始时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在社会要求的方向上比别人的更 好好, ,但在决策过程中但在决策过程中, ,通过与他人的观点的社会比较通过与他人的观点的社会比较, ,却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象当初却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象当初 想象的那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想象的那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因为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因为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 ,所以会采所以会采 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最终也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最终也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 端端. . 第二节第二节 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 (一)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一)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 1.1.团体思维团体思维(groupthink)(groupthink)也叫小集团意识也叫小集团意识, ,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 ,人们在人们在 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 ,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 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形式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形式, ,这种思维形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这种思维形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 2.2.代表代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I.Janis(1971.1982).I.Janis(1971.1982). 3.Janis3.Janis 提出团体思维产生的先决条件提出团体思维产生的先决条件: : A:A: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 . B:B: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 . C:C: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 . D:D: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度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度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 . E:E:外界压力太大外界压力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