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和神经性皮炎教案_第1页
痤疮和神经性皮炎教案_第2页
痤疮和神经性皮炎教案_第3页
痤疮和神经性皮炎教案_第4页
痤疮和神经性皮炎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 姓名 周忠华 2014-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 时间 2015-3-18 节次 4-5 课程名称 皮肤性病学授课专业及层 次 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 学与英语本科 授课内容痤疮和神经性皮炎学时数2 教学目的 1.掌握痤疮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熟悉痤疮病因、发病机理、鉴别诊断。 3.掌握神经性皮炎的定义、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 4. 熟悉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发病机理、鉴别诊断。 5. 了解神经性皮炎的一般病程及预后。 重 点 痤疮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难 点 痤疮及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自学内容无 使用教具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 识 诊断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教 学 法课堂讲述、启发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痤疮痤疮 1、定义:是青春期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性疾病,好发于面 部 可见丘疹、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常伴皮脂 溢出。 2、 病因:雄性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漏斗部(皮脂腺开口) 角化过度、痤疮丙酸菌数量多、遗传、免疫和内分泌障碍等。 3、发病机理: 4、临床表现(掌握):15-30 岁青年男女多见、损害主要发生于 面部,其次为胸背部及肩部、白头粉刺(封闭性) 、黑头粉刺(开放 性) 。 5、诊断:主要根据年龄、损害的部位及损害的特点。 6、严重程度分级: I 度(轻度)黑头粉刺,炎性丘疹 II 度(中等度)= I 度+浅在性脓疱,局限颜面 III 度(重度)= II 度+深在脓疱累及胸背部 IV(重度,聚集)=III 度+结节,囊肿,瘢痕形成,发生于上半 身 7、治疗原则: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抗炎预防感染、调节体内 激素水平。 主要有痒、痛、烧灼、麻木等感觉。其它还有刺痛,异物感,对温 度及接触异物的易感性增加或降低等。另外,皮肤病还可有寒战、 发热 、乏力、食欲不振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二、皮肤损害(掌握) 皮肤损害,亦称皮疹或皮损,是指可以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 的皮肤粘膜病变。 皮损可以分为原发皮损(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及继 发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转变而来或因搔抓、感染所引起)两种。 1、原发皮损 斑疹:(macule) ,是局限性皮肤颜色的改变,既不隆起, 也不凹下。直径大于 1 厘米者称斑片(patch)。 丘疹: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害,直径小于 1 厘 米,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 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 致。 斑块:为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的直径大于 1 厘米 的扁平、隆起的浅表性损害。 (如银屑病) 水疱:为高出皮面的内含液体的限局性、腔隙性损害。 (如带状疱疹) 脓疱:是含有脓液的疱,大多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 但少数可由非感染因素引起。 (如脓疱疮) 结节:为圆形或类圆形、局限、实性、深在性损害,病 变 常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可稍高出皮面。 (如结节性红斑) : 三、临床表现(掌握) 智力落后 生长发育迟缓 基础代谢率低下 四、实验室检查(掌握) 新生儿筛查 血清 T4、T3 、 TSH 测定 TRH 刺激试验 X 线检查 核素检查 10min 15min 10min 5min 20min 5min 5min 5min 10mi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7.1、内服药物 抗生素类 多西环素、美满霉素、红霉素 维甲酸类 异维 A 酸(近生育期女性禁用) 抗雄激素类 达英-35(醋酸环丙孕酮和乙炔基雌二醇) ,只用于女性, 同时有避孕作用;螺内酯、西咪替丁 糖皮质激素 小剂量泼尼松或地米,适用于重度或聚集型痤疮,不宜 长期反复使用. 7.2、外用药物 抗生素类 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凝胶酊或凝胶 过氧化苯甲酰 维甲酸类 维 A 酸软膏 去脂类 硫磺洗剂、采乐洗剂(同时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 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 1、定义: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 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lichen simplex chronicus),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 性炎症性皮肤性病。 2、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个体素质、精神紧张、植物神 经功能紊乱有关。患者常有失眠、头晕、疲劳、紧张、焦虑、烦躁、易 怒等。另外,部分患者因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障碍、日晒、出汗、衣 领摩擦、饮酒及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可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 3、临床表现:临床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两型: 3.1、限局性神经性皮炎 15min 15min 多见于中青年,好发于摩擦部位,如颈后侧、眼睑、肘关节伸侧、腰骶 部,也可见于其他部位,如腕、踝、外阴等处。初发时,局部皮肤阵发 性剧痒,无皮疹发生。搔抓或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可出现丘疹。皮损初为 成群针头至粟粒大扁平丘疹,三角形或多角形,逐渐融合成片,皮沟加 深,皮嵴隆起呈苔藓样变。正常肤色或淡红褐色,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鳞 屑,边缘清楚。常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病程慢性,时轻时重, 愈后易复发。 3.2、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皮损形态特征与限局性相同。本病多先自颈部开始, 然后广泛分布全身。皮损常因剧痒搔抓或机械性刺激而出现抓痕及血痂, 致苔藓化或继发感染等,影响睡眠和工作。 4、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阵发性剧烈瘙痒、皮肤苔藓样变、好发部 位等特点诊断。但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a、成人期遗传过敏性皮炎 患者常有遗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及婴儿湿 疹病史,血清 IgE 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b、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皮损好发于小腿伸侧,对称分布,粟粒至绿 豆大小,坚实,棕褐色半球状丘疹,密集成片而不融合。组织病理有特 异性变化,刚果红试验阳性。 c、慢性湿疹 有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演变过程。 d、瘙痒症 仅有剧烈瘙痒,无原发损害,病程长者可发生苔藓样变。 5、治疗: 5.1、一般治疗 让患者了解本病发生的有关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 精神紧张。禁食酒类、咖啡、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搔抓、摩擦、 20min 肥皂、热水烫洗。 5.2、全身治疗 抗组胺药:赛庚啶 24mg/次,3/d,口服。酮替芬 1mg/次,2/d,口服。氯雷他定 10mg ,1/d,或西替利嗪 10mg,1/d,口 服。重症可选用多塞平 25mg/次,23/d,口服。播散性患者可用普鲁 卡因静脉封闭疗法。镇静剂:地西泮(安定)2.55mg 或艾司唑仑 1mg, 睡前服。 5.3、局部治疗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乳剂、酊剂、硬膏。皮损 肥厚苔藓样变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霜剂封包或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 皮炎灵硬膏敷贴。复方醋酸氟轻松酊、哈西奈德液外涂。还可用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