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前 言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儿科学 的研究对象是体格和智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其生理、病理等方面均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具 有动态的特点。儿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属于临床医学范畴,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并在实 践中总结经验,提高疾病防治水平,降低儿童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保障儿童健康。学生在 学习本课程中,以课堂教学、自学、见习为学习方法,要求结合生理学、解剖学(包括胚胎学)、病理生 理学、药理学、诊断学进行融会贯通地学习。通过学习儿科学,为学生将来成为临床医师奠定理论基础 并掌握基本诊疗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 一、通过对儿科学基础的学习,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特点,了解儿童保健内容与措施, 了解儿童营养基础,熟悉婴儿喂养。 二、通过对儿科常见疾病的学习,了解各种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掌握常见病的临 床表现与治疗措施,熟悉常见病的鉴别诊断与预后。 三、通过儿科学见习,掌握病史采集、小儿体格检查与病历书写的基本技能,熟悉儿童常见病的诊 疗常规措施。 教学时间分配 儿科学课程总学时为 69 学时,其中理论课 51 学时,见习课 18 学时,约为 2.83:1。教学时数分配见 下表。 教学时数分配表 内容 学时 理论课小内容 学时 内容 学时 见习课小内容 学时 儿科基础 4 绪论 1 儿科基础 3 看录像 2 生长发育 2 发育测量 1 儿童保健 1 营养与营养 5 营养与喂养 1 障碍疾病 营养不良 1 病历体检 3 处方药剂 1 佝偻病 2 体格检查 1 手足搐搦 1 病历书写 1 新生儿疾病 10 新生儿总论 1 新生儿病 3 复苏模拟 1 新生儿窒息 1 蓝光暖箱 1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 1 1 黄疸仪 1 胎粪吸入综合征 1 呼吸窘迫综合征 1 新生儿黄疸 1 新生儿溶血 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1 2 败血症 1 遗传疾病 2 21-三体综合征 1 苯丙酮尿症 1 免疫性疾病 2 风湿热 2 感染性疾病 6 麻疹及出疹疾病 2 流行性腮腺炎 1 结核病概述 1 原发型结核 1 结核性脑膜炎 1 消化系统疾病 4 小儿腹泻 2 小儿腹泻 3 讲解补液 1 液体疗法 2 病史体检 1 呼吸系统疾病 3 上呼吸道感染 1 病历书写 1 肺炎 2 小儿肺炎 3 讲解读片 1 病史体检 1 心血管系统 疾病 5 总论 先心病各论 1 4 病历书写 1 泌尿系统疾病 4 急性肾炎 2 肾炎肾病 3 讲解检验 1 肾病 2 病史体检 1 造血系统疾病 3 总论 1 病历书写 1 缺铁性贫血 1 大细胞贫血 1 神经肌肉系统 疾病 2 惊厥 化脓性脑膜炎 1 1 内分泌疾病 1 甲减 1 合计 51 18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儿科学的任务及范围。 2. 熟悉儿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特点,前者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及营养代谢等方面;后者 包括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方面。 3.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围生期概念及特点与保健重点。 四、见习内容: 录像或儿童体检观察各年龄分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 1.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3 2.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 3.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常用测定指标,包括测量方法、各年龄正常值、计算方法等,包括: (1)体重:详细讲解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2 岁前后体重增长规律、3 条体重计算公式。 (2)身高:详细讲解出生身长、2 岁前后身长增长规律、212 岁身长计算公式、上部量与下部量的 意义及年龄特点。 (3)前囟、头围、胸围、上臂围:详细讲解测量方法与年龄特点、临床意义。 (4)骨骼:详细讲解颅骨、脊柱、骨化中心的发育规律与年龄特点,19 岁腕部骨化中心估算。 (5)牙齿:详细讲解出牙时间及顺序、2 岁以内乳牙数目估算。 4.了解脂肪组织、肌肉、生殖系统、心理发育规律,各种智能测验与心理行为异常。熟悉神经系统 的发育,包括神经反射的发育、年龄特点与临床意义。熟悉运动的发育规律和年龄特点。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根据不同年龄选择智能发育、体格发育检查方法。 四、见习内容: 看录像、示教及实践,内容为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常用测定指标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 儿童保健原则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原则与重点。 2.熟悉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3.掌握计划免疫的内容与实施程序。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了解小儿保健组织机构与保健的具体实施。 四、见习内容: 1.参加儿保门诊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及体格评价。 2.预防接种示教,卡介苗复查与结核菌素试验(PPD)。 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自学。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营养与喂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营养基础,包括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与代谢特点。 2.熟悉母乳的成分特点与母乳喂养的优点。 3.掌握婴幼儿喂养方法、人工喂养奶方配制与奶量计算、添加辅助食品原则。 4.了解断乳期后儿童喂养。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4 1.人乳与各种动物乳的成分比较。 2.不同年龄儿童食谱与营养状况评价。 四、见习内容 人工喂养的奶量计算与常用配方奶。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一、教学目的: 1.熟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病因。 2.了解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实验室检查。 3.掌握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分度诊断、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营养物质的作用。 2.自学营养不良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小儿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上臂围等测量与新的分度方法的示教。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维生素 D 的来源、生理功能。了解甲状旁腺对维生素 D、钙磷代谢的作用。 2.熟悉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3.掌握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分期与治疗。 4.了解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鉴别诊断与预防。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复习生物化学中钙磷代谢、生理学中甲状旁腺作用。 四、见习内容: 1.结合病人了解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 (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肋隔沟、鸡胸、漏斗胸、 手足镯、O 型腿、X 型腿)。 2.观看典型 X 线片。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病病因与维生素 D 缺乏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关系。 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本病治疗与佝偻病不同之处。 四、见习内容: 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检查方法。 5 第六章 青春期健康与疾病 自学。 第七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总论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新生儿的定义及各种分类的临床意义。掌握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2.了解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产儿、NICU 和呼吸支持治疗。 3.熟悉足月儿和早产儿、高危儿特点与护理。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胎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可结合妇产科学有关内容复习。 四、见习内容: 新生儿室见习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与并发症。 2.熟悉新生儿窒息病理生理、Apgar 评分。 3.掌握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ABCDE 复苏方案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见习新生儿窒息的模拟复苏操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2.熟悉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分度。 3.掌握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及预后与康复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新生儿室见习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 6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3.掌握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解剖学的中枢神经系统。 2.自学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与预防。 四、见习内容: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 CT 分级表现。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2.熟悉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辅助检查。 3.掌握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自学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X 线片表现、氧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熟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X 线检查。 3.掌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病理生理学中呼吸衰竭。 2.自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X 线片分级表现、氧疗与辅助通气。 新生儿黄疸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2.熟悉病理性黄疸病因、诊断步骤。 3.掌握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与鉴别要点。 7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生化、病理生理学中胆红素代谢与黄疸机制。 2.自学新生儿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四、见习内容: 光疗的应用、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新生儿溶血病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病理生理、并发症。 2.熟悉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掌握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生理学的血型内容。 2.自学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换血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2.熟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治疗。 3.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新生儿暖箱、远红外辐射台的应用。 新生儿败血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3.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微生物学中细菌的检验。 2.自学新生儿的免疫特点。 8 四、见习内容: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第八章 遗传性疾病 21-三体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 1.了解 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与遗传学基础。 2.掌握 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熟悉 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诊断。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复习细胞遗传学基础。 四、见习内容: 小儿智能发育测定。 苯丙酮尿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查。 2.掌握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治疗。 3.熟悉苯丙酮尿症的诊断。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复习氨基酸代谢的生物化学基础。 四、见习内容: 小儿智力低下的鉴别诊断。 第九章 免疫性疾病 风湿热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风湿热的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 2.掌握风湿热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辅助检查。 3. 熟悉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风湿热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复习微生物学中溶血性链球菌。 四、见习内容: 风湿热的皮肤与心脏表现。 9 第十章 感染性疾病 麻疹与出疹性疾病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麻疹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 2.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3.熟悉麻疹的治疗与预防,在鉴别诊断中简介其他出疹性疾病。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微生物学中麻疹病毒。 2.自学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等出疹性疾病。 四、见习内容: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皮肤粘膜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2.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3.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微生物学中腮腺炎病毒。 2.自学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录像观察或见习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特点。 结核病 概述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结核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潜伏结核感染诊断与预防性治疗。 2.掌握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3.熟悉结核病诊断、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转归。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复习微生物学中结核杆菌,免疫学中型变态反应,药理学中抗结核药物。 四、见习内容: 示教结核菌素试验(PPD)方法及结果判断。 原发型肺结核 10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原发型肺结核的病理学。 2.掌握原发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熟悉原发型肺结核的 X 线表现。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四、见习内容: 原发型肺结核的 X 线表现与读片。 结核性脑膜炎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学。 2.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诊断。 3.熟悉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 四、见习内容: 观察腰椎穿刺,观察结核性脑膜炎、其他脑膜炎的脑脊液外观、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 一、教学目的: 1.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掌握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4.了解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微生物学中有关肠道病原体。 2.自学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 四、见习内容: 1.小儿腹泻脱水体征的检查。 2.生理性腹泻、痢疾、秋季腹泻的粪便性状与实验室检查。 液体疗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11 2.熟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 3.掌握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 4.掌握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原则、小儿腹泻时的应用。 5.熟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与配制。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病理生理学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自学常用溶液的应用。 四、见习内容: 结合病例学习液体疗法及口服补液的配制与应用。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 2.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3.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生理学中呼吸系统功能。 2.自学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四、见习内容: 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儿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门诊病历书写与处理。 肺 炎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肺炎的分类、支气管肺炎的病因与病理。 2.熟悉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并发症。 3.掌握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X 线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4.熟悉支气管肺炎的实验室检查。 5.掌握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自学急性支气管炎,并与肺炎临床表现的区别。 四、见习内容: 1.病房支气管肺炎的病儿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 2.各种小儿肺炎、并发症的 X 线读片。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总 论 12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胎儿血循环及生后血液动力学改变,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3.熟悉心血管病的检查方法。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解剖学、妇产科学中胎儿血液循环与生后解剖学、血循环改变。 2.复习诊断学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 X 线检查。 四、见习内容: 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脏 X 线检查读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2.熟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的辅助检查。 3.了解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的治疗。 二、授课时数: 4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诊断学中心脏的体格检查。 2.自学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步骤。 四、见习内容: 1.先天性心脏病病儿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 2.功能性与器质性心脏杂音的区别。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与肾小球疾病分类。 2.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学。 3.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 4.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诊断学中尿液与肾功能检查。 2.自学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 四、见习内容: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儿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 肾病综合征 13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病理学分类。 3.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与治疗。 4.掌握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授课时数: 2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复习组织学中肾小球的结构。复习病理学中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 2.自学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四、见习内容: 1.肾病综合征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 2.尿蛋白定性检查与结果判断。 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 总 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2.熟悉小儿贫血的分类、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3.掌握小儿贫血的定义。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复习诊断学中血常规、血细胞、骨髓检查。 四、见习内容: 血常规与血细胞形态检查与报告阅读。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铁代谢特点。 2.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 二、授课时数: 1 学时。 三、自学内容: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