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的不良影响及危害_第1页
化妆品的不良影响及危害_第2页
化妆品的不良影响及危害_第3页
化妆品的不良影响及危害_第4页
化妆品的不良影响及危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妆品的不良影响及危害 1 化妆品的定义 一般来说,化妆品是指化妆时所使用的各种物品。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发布了化妆品卫生规 范(2002 年版 ),给出了化妆品的明确定义。2007 年 8 月 27 号,我国质检 总局颁布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其中对于化妆品的定义如下:是指以涂抹、 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 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 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化妆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 以要求其必须缓和、安全、无毒、无副作用,不能影响人体的构造和各器官的 功能。 1.1 化妆品的成分 化妆品是由不同功能的原料按定科学配方组合,通过一定的混合加工技术 而制成的产品。化妆品的特性及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化妆品原 料按性质和用途分为基质原枓、辅助原料和添加剂。 基质原料是能够根据各种化妆品类别和形态的要求,赋予产品基础骨架结 构的主要成分,是化妆品配制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体现了化妆品的性质、功能 和用途。基质原料主要有油性原料、粉质原料、胶质原料、溶剂原料和表面活 性剂。辅助原料及添加剂是对化妆品的成型色、香和某些特性起作用,一般用 量较少,但也有重要作用,主要有色素、香精、防腐剂、抗氧化剂和各种添加 剂等。 在原卫生部颁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版)规定,对在化妆品中的 有毒化学品,有严格的限量要求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2 什么是重金属 一般来说,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 4.5g/cm3 的金属,比如金、银、铜、铁、 铅、锌、镍、钴、铬、汞、镉等,其中砷是非金属元素,但是其性质类似金属 元素,根据它的毒性,为了研究方便,在化妆品行业范畴,常把砷也列入重金 属范围。其中有些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是如果超量就会对人体造成 伤害。我国对于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十分严格,按照国家检测标准 GB/T 7917-1987:砷10 mg/kg,汞1 mg/kg,铅40 mg/kg。 3 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 3.1 由配方合理添加 研究学者认为,有一些特定的重金属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机能和新陈代 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可以被皮肤吸收利用。研究证明,在 化妆品中添加铜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 有害物质和自由基,延缓衰老。 3.2 不合理添加 铅的氧化物作为化妆品的添加成分由来已久。虽然现在钛白粉已经逐渐替 代氧化铅,但是由于氧化铅成本低、遮瑕效果好,皮肤附着能力强,导致氧化 铅仍然被广泛使用,以致很多不合格的化妆品产生。汞的化合物应用于化妆品 配方中的主要是硫化汞和氯化汞。其中硫化汞由于颜色明亮鲜艳,常用于口红、 唇彩、胭脂中,而氯化汞可以阻止黑色素的形成,使皮肤美白细腻,故也常被 添加到化妆品中。 3.3 由原料或者工艺流程带入 化妆品中有很多粉质产品。粉质产品中经常使用高岭土、滑石粉、氧化锌 以及碳酸盐类,非常容易引入一些重金属元素。比如锌矿多为伴生矿和共生矿, 闪锌矿中经常掺杂铁、镉、铟等元素,菱锌矿中经常含有锰、镉、铜等元素。 除了原料带入之外,通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或者使用的催化剂等也会 引入一些重金属元素。而在生产、灭菌、消毒流程中,空气中的水和粉尘会将 一些金属化合物带入化妆品中。 4 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危害 4.1 砷的危害 砷俗称砒,元素符号为 As,单质有灰砷、黄砷、黑砷三种同素异形体, 砷的单质和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地壳中的含量约为 25 mg/kg。在化妆 品的制备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砷的污染。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取决于它的溶解 性、化合物形式、价态。砷不溶于水,它的硫化物 As2S3 称为雌黄,As4S4 称 为雄黄,溶解度很小,因此毒性很低。而砷的氧化物和盐类毒性很强。As2O3 称为砒霜,溶于水,是最古老的有毒物质。三价砷的毒性大于五价砷。三价和 五价砷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砷化物进入人体后, 可以引起新陈代谢紊乱,细胞死亡,并且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 系统、血液系统等都造成伤害,还能引起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含砷元素的化妆 品,可能引发皮炎、湿疹、色素沉着等疾病,最终导致皮肤癌。鉴于砷的危害 性,2007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化妆品卫生规范修订,限定量由 原来的10 mg/kg 更正为 4 mg/kg,以降低消费者受到砷的危害。 4.2 铅的危害铅的元素符号为 Pb,是一种蓝白色重金属,质地柔软。铅 不是人体必需元素,对所有生物均有毒性作用,所以,在人体内,铅的含量越 低越好。铅及其化合物可以使皮肤美白,尤其是氧化铅经常作为美白剂添加到 化妆品中。氧化铅遮瑕效果好,成本低廉,所以使用广泛。但是通过长期的研 究发现铅中毒能引起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代谢系统、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 病变。并且铅具备极强的穿透能力,容易在体内聚积。我国规定,铅及其化合 物不能在化妆品中使用,在化妆品中的含量40 mg/kg。 4.3 汞的危害 汞俗称水银,元素符号为 Hg,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元素, 是银白色闪亮的液体,它易蒸发,吸附能力强,容易被吸收。汞的蒸汽及其化 合物都有毒,可以通过皮肤渗透人体内部。由于汞离子可以使络氨酸酶失去活 性,抑制黑色素细胞的生成,因而可以美白,常被用于祛斑美白产品中。研究 证实,化妆品中的汞超标后,可引起汞中毒,对肾脏损害最大,可引起尿蛋白、 血尿、尿毒症甚至死亡。所以,汞也是化妆品禁用物质。我国规定,在化妆品 中汞的含量1 mg/kg。 4.4 镉的危害镉的元素符号为 Cd,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和锌一起存 在于自然界中。镉及其化合物并没有美容作用,是化妆品禁用物质,但是经常 出现在化妆品中。因为粉饼、粉底经常用到的闪锌中有镉的存在,它作为杂质 就被带入了化妆品中。金属镉的毒性不大,但是其化合物毒性很强。镉及其化 合物对心脏、肾脏、肝脏、骨骼均有伤害,可以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一 般来说,正规的化妆品中不会有镉及其化合物的存在,但是一些廉价的“三无 产品”,由于原料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含有镉及其化合物。我国规定,化妆品 中镉的含量 1 mg/kg。 5 化妆品中有机物的危害 5.1 邻苯二甲酸酯。该化学物质是一类起软化作用的化妆品,被普遍应用在 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 个人护理用品,如头发喷雾剂、香皂、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之中。劣质香水中 也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影响男性精子的发育,还可使精子的活力降低,甚至死 亡。同样,这种化学物质在指甲油中也有发现,因此,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5.2 对苯二胺、间苯二酚、对苯二酚(氢醌)。用于合成染发剂中的苯胺类 氧化剂,对苯二胺常用于染料及其中间体合成,也用作塑料的固化剂,主要用 于染料的合成,也用作皮毛染色。毒性很小,经呼吸道而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几 乎不存在。如不慎经口进入体内,则毒性剧烈,沾染皮肤能染色(可溶在酒精 和乙醚之中)。间苯二酚,别名雷琐酚、雷琐辛。用于 硝皮、照相、染料、化妆品、防腐剂、空气杀菌剂、皮肤外用药等。其毒 理性,资料介绍,含有 325的间苯二酚水溶液或油膏涂在皮肤上可引起 局部充血、搔痒、皮炎、水肿、溃疡等。严重时可引起烦躁不安、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紫绀、抽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 等,还可以引起致敏作用。另一类合成染发剂为醌类染发剂,有氢醌、萘 醌等。这些合成染发剂的毒性不可小觑。如氢醌是对苯二酚的别名,毒理性质 属于高毒类。资料介绍,成化妆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人误食 1g 可引起耳 鸣、恶心、眩晕、窒息感、呼吸加速、呕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曾 报道,食入 512g 可以致死。因此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对染发用的着色 剂有着严格的要求。 6 危害性分类 在确定一种化妆品新成分的潜在危害性时必须要考察可能会发生的各 种副作用。对于化妆品成分而言,很容易将这些副作用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类 是造成身体外部包括皮肤眼睛和粘膜等的副作用 r 即所谓的局部反应第二类是 一种成分通过透皮、吞咽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引发的副作用即所谓的全身反 应 6.1 局部反应 皮肤刺激性 皮肤刺激性可以比作对皮肤的直接化学反应。皮肤刺激性可以直接作 用于表皮角质层导致皮肤干燥、易剥落或粗糙进而可以渗透进皮肤弓 1 起皮肤 发火和发红。皮肤刺激性产生的第二个阶段可能导致角质化过程紊乱于是影响 了新焦质层的形成.使得皮肤干燥、易剥落或粗糙。 每个人对刺激性都敏感其中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的反应更强烈。几乎 所有化学物质在高浓度时均引起易感人群的刺激性反应,刺激性反应与化学物 质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一般用 I07 值浓度表示即化学物质引发刺激性反应 的浓度。大多数人对低于该浓度的化学物质不会起反应。很显然,估计该 I 值 浓度对于评价化妆品危险性非常重要,它可归结为刺激性强的物质在产品中只 能用作次要成分,而主要成分具有低刺激 I 值浓度。 确定皮肤刺激性的方法一般均度比较性方法,其的是比较一种能成分 在相同皮肤暴露量的条件下是否比现有成分的刺激性更大。一种新的皮肤刺激 性不高于现有成分时才可直接进入危险性评价程序。 眼刺激性 由于眼部刺激可能影响视觉功能.所以眼刺激性要比皮肤刺游性的潜在 危害更大要对眼部周围化妆品给予特别关注。刺激物的浓度效应以反供危险性 评价的对比性数据同样适用于眼刺激性。 使用动物评价眼刺激性受到了减少动物实验社会各方的特另l 关注。 然而必须记住在该 问题上出现任何错误都会给消费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粘膜刺激性 眼部周围和肛门生殖器区域都有粘膜组织,化妆品可能偶然接触到 粘膜组织或被设计成同粘膜组织接触。粘膜不具有起保护皮肤组织作用的表皮 角质层,所以对各种刺激物更敏感。有些成分可用于制造与皮肤接触的各种化 妆品但是不得用于配制可能与粘膜接的化妆品?而且化妆品成分的浓度限制原则 以及同现有成分的对比也适用于接触粘膜化妆品成分的危险性评价程序。 皮肤过敏 与化妆品有关的最普遍的副作用之一是皮映过敏或变态反应。变态反 应与刺激性不同,不仅是反应本身不一样而且产生这种反应的机理也不同皮肤 过敏与免疫系统有关只有少数的人群对某种可能致病的成分产生变态反应。不 同的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的致变态反应潜能包括可致大多数人过敏的毒漆到全世 界至今仅有 1、 2 例产生过敏反应报告的化学物质等。 人们经常提到任何化学物质都将致某些人、某些部位过敏.化妆品安全 性评价的目的就是将致敏人群数量降至最低。没有过敏反应是不可能达到的目 标。所以.现有的检测方法旨在测定引发过敏反应的相对潜能。 同刺激性一样过敏反应也属剂量依赖关系。但是在过敏人群中引起过 敏反应的浓度可能比引起刺激反应的浓度更低。危险性评价程序中使用相对致 敏潜能和暴露量两项指标。 紫外光的作用 有些化学物质只有在紫外光的存在下才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光 刺激性和光敏性这 两个名词就是用于描述这两种不同的过程。当然这两种反应仅用于那些暴 露于阳光下的皮肤所施用的各类化妆品。但是很难保证某种成分从不施用于裸 露皮肤因此在评价所有新成分时考虑其可致光刺激性或光敏性的可能性也成为 一种例行程序之一。那些不吸收紫外光的成分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光刺激性和光敏性引发的一种特殊的问题就是对某个个体而言这两种 反应弓 发的后果可能比其非光传递的对应物引发的后果要严 重得多。所以在安全性评价过程中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防晒剂可能引发上 述问题因此防晒剂新产品要经过全面相关评价后才能使用。 其它皮肤反应 偶尔还有一些皮肤反应与上述几种反应并不完全吻合其中一些皮肤反 应可能是上述不同反应的各种组合。但最近几年又有两类皮肤反应得到认可而 且在笔者写作此又时,这两大类皮肤反应的重要性和发生频率仍在研究中。 第一类反应是尊麻疹反应具有直接将组胺或其它炎性递质传递至皮肤 产生相应反应的特征。目前还不能肯定这些反应对化妆品的重要性.但是,化妆 品中的某些成分如肉桂醛已 经被证明可致尊麻疹反应。 第二类现象是皮肤刺痛感。当某些化学物质如乳酸施用于皮肤后少数 人(约 10%)会产生严重刺痛感而大多数人却对此无任何感觉。而且这种反应对化 妆品的重要性尚无法肯定还有待于对此进一步进行研究当然刺痛经常是消费者 向制造商提出投诉的因素之一。 6.2 全身反应 许多化妆品化学师极度关注众多重要化妆品成分如脂肪醇或乳化剂等同它 们在食品工业 中应用时所具有的相似性但是他们不能据此推断一种化妆品成分进入体内 是否会产生有害 作用然而如果没有对化妆品中的一些化学成分 r 特别是那些具有已知生物 活性的防腐剂或 可能用作防晒剂、色素和染料及香料成分的一种新物质时行安全性评价的 话则会后患无穷。 化妆品成分可以透过皮肤或粘膜以及通过吞咽或吸入等方式进入体内。 与皮肤接触的几 乎全部化学物质都会不同程度地透过皮肤并进入血液中于是可能在身体任 何一个部位产生各种作用。透过皮肤的数量可以从施用剂量的百分之几至几乎 全部施用剂量。穿透皮肤的实际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的性质它的 浓度、接触皮肤的时间和施用剂量、载体的性质、皮肤的状态以及皮肤部位和 个体差异等。如果怀疑某些化妆品成分产生全身不良反应 需考虑这些物质的透皮性并予以测定皮肤渗透性在危险性评价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这在下文加以讨论。 考察吞咽化妆品产生的各种作用时需要考虑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可能吞 咽化妆品的实际数量。例如使用口腔卫生产品和唇膏时吞咽的实际数量就可 能不一样另外还需切记儿童有可能获得化妆品以及意外吞咽等情况所以有关吞 咽化妆品会产生全身作用的资料至关重要 气溶胶和其它喷雾产品是通过吸入途径进入体内产生各种作用的最重 要产品类别但是不要忘记从其它产品中也可能吸入更多的挥发性成分。 在进行安全性评价进还需考虑几种类型的全身中毒反应,同时也需要 提供每种中毒反应 的资料。特殊反应如癌症(致癌性) 出生缺陷( 致畸性)或对神经的毒性作用(神 经中毒性)等最引人注目而且受到极度重视。与化妆品及其成分有关系的这类作 用极少见但是需要越那些更常见的某些作用,或限定于针对某些器官的作用它 可分为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