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实践_第1页
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实践_第2页
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实践_第3页
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实践_第4页
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实践 一、德育工作现状分析近年来,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得到了改善和加强,取得的成绩是主流,但我们必须看到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据笔者调查,大多数农村小学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道德失范。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复杂的社会情况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西方腐朽没落的生活观念的渗入和社会消极现象的存在给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2、周边环境失调。学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目前学校周边的环境与学校育人要求很不协调,特别是集镇学校周边的环境令人担忧。学校周边存在很多游戏室、网吧。学生在星期日到校前总会到这种场合去,日久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3、家庭教育失当。学校4小时的德育教育,不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1小时感染。据调查分析:大多数青少年的品行不良、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很大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1)家长教育表现为表面上的重视与实质上的忽视目前,我国农村的大多数父母一般生养一至两个孩子,因此孩子成了家庭的重心与寄托,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年幼时,只要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们尽量去满足他们,不管是否必要。孩子入学后,家长们尤其关注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经常来校或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然而有些情况却令人深思。我们的大部分家长最想了解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班级排名,得个高分是理所当然,考个不及格或是名次不理想,回家后或打或骂是少不了的,以冷静的态度分析原因或给孩子以鼓励的却是少数。这种“考分至上”的教育观与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家长改正这种错误的教育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家庭教育十分薄弱,主要体现在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不足。 在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从商,把孩子撂在家让老一辈带,而这些老人则是早出晚归地干农活,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老人们把孙辈的品德教育方面,都成了老师的事,而自己只要负责孩子的生活和解决学习中的经济需要即可。这种放任式的家庭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对某种行为的认识不能得到巩固,导致认识与行为的严重脱节,使学校教育成了理论的“空架子”。还有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会使孩子过于“老实”,不利于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更有甚者叫孩子去违背学校的德育教育。 (3)、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负面影响。 一些家庭“封建家长制”的意识仍然十分严重,他们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而不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道理。或有知道此理的,却不愿为了教育孩子,而摒除自身的一些对孩子影响不好的不良习惯,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们的这种思想意识显然严重阻碍了家校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4、 学校教育失误。 一方面学校德育流于形式,特别是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师资力量方面问题,都认为德育是家长的事,即使开展德育也就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另一方面现在学校的观点和学生家长观点雷同,都是希望学生高分,在学校安全。现在学校大部分精力用于安全防范,把学生德育搁置了,以致于德育队伍形不成合力,各个层面不能协调开展工作,已设有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成了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5、德育评价失策。客观上德育状况及实效的评估难以操作,但主观上努力不够,至今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真正建立科学化的德育工作评估制度。就具体学校而言,在教师岗位责任制考核方案中虽有德育工作的考核条目,但在具体评估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而且德育这一块在整个考核方案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还有学校领导反映,以往评选德育先进学校凭印象、凭上报的材料,很少进行认真扎实的实效评估,评优的不公正也挫伤了一部分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二、德育工作实施对策1、在管理上,寓德育于管理育人中。 寓德育于管理育人中是说学校、家庭、社会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任务,都要重视德育,形成教育合力,关心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教育教学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育人的事业。与其它育人环境相比,其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都有要强得多,因此,理所当然地该发挥好实施德育教育的主导作用,实实在在的做好德育工作。首先校长必须认识到位;其次,建立一个以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思想品德课教研组长和家庭教育委员会成员共同组成的德育指挥系统,加强德育工作进程的全面管理;最后,学校领导要选好、用好品德课老师,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做好计划和总结工作,下决心抓好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学校还要对德育工作进行自我调节,调动教职工齐抓共管,力求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三到位。 家庭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孩子要求统一,情感教育的因素要加强,要主动与学校、社会取得联系,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又要注重孩子的行为表现。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共商教育大计。实行学校、家庭相结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采取量化评定等形式来扩大教育范围,优化教育环境,沟通学校与家庭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办法,求得教育的一致性。 2、在内容上,寓德育于系列化教育之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编排在各科教材之中,它注意了教材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德育原则,突出了各学科各年级的特点。如: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热爱祖国”的教育内容,训练很有系列化,各年级都安排有这方面的内容,只是要求的层次有别,低段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庆节,认识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齐、朱德和邓小平,并敬爱他们,知道国旗代表国家,应当尊重国旗。知道毛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等。中段使学生热爱家乡,了解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知道老一辈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缅怀和崇敬他们,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要热爱解放军,维护祖国尊严。高段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等。立志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知道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热爱和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再如:勤劳节俭为例,低段让学生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做简单的家务事,能当好值日生,爱惜生活、学习用品,爱惜粮食,爱护庄稼,节约水电;中段让学生知道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使学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并能够做到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不浪费。高段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的含义,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攀比,要勤劳,不懒惰。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勤劳节俭的观点,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总之,各年级对某一内容要形成教育的系列,由浅入深,连续不断,逐步强化,收到实效。 3、在教学上,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 德育的力量在于他的渗透性。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会收到综合性的效果。值得各科任教师注意的是,品德课注重体验,又讲渗透。一般来讲,一课一个体验,一个观点,找准一个问题,指导一个行动,培养一种习惯,其它学科虽然也负有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但他们属于渗透性教育,是间接进行的,潜移默化的。例如: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来体现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自然教学中,要渗透热爱科学的观点;在美术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为祖国富强而煅练的观点;在音乐教学中,要渗透革命乐观主义及审美情趣,歌唱党、歌唱人民、歌唱社会主义的观点。总之,各科教师要根据各科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和教材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的,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力求做到:教育内容要落实,基本要求要明确,教育途径要找准。 4、在形式上,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中。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特点的育人活动,有助于学生的爱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生活得到丰富,情操得到陶冶,习惯得到培养。因此,学校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活动小组,并认真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和时节性教育活动。如:“学雷锋,创十佳”活动、和“我为队旗添光彩”、“手拉手,心连心,共赴新世纪”、“跨世纪,小主人”和“新世纪,我能行”等有意义的,寓教于乐的社会体验活动。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课堂结构,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负担,为他们德育意识的形成创设一定的活动情景。如建立德育基地,与村组等单位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