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理解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明确了公 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课承接第一课“是什么”讲解“怎么做”的问题。人 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参加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上学生会经常从媒体和网络 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但由于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 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本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案例与理论相 结合的方式,理性面对选举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二)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三)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二、能力目标 (一)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二)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通过讨论,明白民主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 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该积极拥护我国的 民主选举。 (二)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认 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的当家人。努力增强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提高自 己的政治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一)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二)公民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教学方法 讲授、合作探究、讨论。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总要参与政治生活、总会参与政治生活。那么,公民参 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有哪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途径之一:民主选举。 二、新课教学 (一)关于“民主选举面面观” 2 课堂探究一:阅读教材第 15 页探究材料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略) 教师提示: 1.镜头一是直接选举,镜头二是间接选举,镜头一和二的选举都是差额选举。 相同点: (1) 都采用了演讲和答辩等形式,都带有竞选的性质; (2) 都采用无记名、直接选举的方式进行投票选举; (3) 都属于差额选举。 不同点: (1) 材料一是对村主任进行的正式选举,结果是直接产生村主任,材料二是对镇长候 选人进行的选举,结果只是确定镇长候选人,镇长人选还有待进行正式选举; (2)材料一是全体村民都参加选举,材料二是各户派代表参加选举; (3)材料二比材料一更强调竞选的方式。 2.这是学习中要探究的问题,这里不一定能回答出来,等到学完本框内容后,可以得 出比较明确的答案。 3.这个问题不要求统一的答案,能讲出一两点即可。提示如下: (1)选举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实现自身利益的重 要保证;民主选举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民主选举失败,谈不上其他 “三个民主” 。 (2)公民能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 尺度,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当十分珍惜、认真对待、充 分行使选举权。 (3)我们要克服那种“选举与我无关” “谁当选都无关紧要” “选谁都是一个样” “选 举就是走过场”等错误观点。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的多样性 (1)从选举人的角度划分,选举方式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让学生阅读、讨论教材第 16 页第一自然段和第 17 页相关链接 ,然后老师点评,引 导学生填写表格(见下页) 。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含义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 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 员的方式 优点 直接地反映民意;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合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 局限性 人数众多时,它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 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2)从候选人的角度划分,选举方式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教师活动:阅读相关材料和教材 16 页第二、三段文字。 附材料:2008 年 3 月 15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根据大会通过的选举和决定任 3 命的办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国家主席、副主席,国 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进行等额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差额选举,差额比例为 7%。161 人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胡锦涛当选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习近平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胡锦涛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 委员会主席。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含义 指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 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 优点 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局限性 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 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 而积极性受到影响 如果对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 致 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的发生 2. 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16 页第 4 自然段,回答: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略) 教师总结: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 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3. 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国情 课堂探究二:阅读教材第 1617 页关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发展历程和相关材料,讨论 问题: (1)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3)我国现在实行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它的影响因素及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言。 (略) 教师提示: (1)直接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乡镇到县级) ;由等额选举到普遍的差额选举;选 举更平等、更公平、更透明、更进步。 (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也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了,政治参与能 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3)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表明,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 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 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课堂探究三:学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些日子坐长途汽车到县区办事,几位农村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 4 事情。其中一位兴致勃勃地讲“某某为拉选票昨天给俺家里又送来一只不锈钢盆” ,另一个 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是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咱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 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 。你一言我一语,分明是“三个女人一台戏” 。但作 为“观众”的我听在耳里,却乱在心头。 节选自新华网 材料二:当 67 岁的北大教师杨富绪翻箱倒柜终于再次找出 1953 年他的第一张选民证 时,时光已悄然走过了半个世纪。50 年,足可以让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稳健前行,让 选举者自信,被选者志存高远。12 张选民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仿佛一段段过往历史的叠 加。 思考: (1)作者为何会乱在心头? (2)材料二给我们什么启示? (3)如何珍惜自 己的选举权?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略) 教师提示: (1)我国公民还存在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政治参与能力不强的问题。 (2)选举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公民只有切实行使 好这一权利,才能真正体现出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应不断提高公民参与民主选 举的素质,这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选民应正确行使选举权,不断提高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 (3)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 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 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 的一票。 特别提醒:公民的政治素养是指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公 民民主选举的素养。而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 效果的重要因素。 课堂探究四:阅读教材第 18 页“探究材料”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略) 教师提示: 1.比较认同第 1 条、第 4 条和第 5 条。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就是让他为大家服务的、 给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这就需要村民委员会主任热心服务、为人 正直、公正无私、办事能力强。 2.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 3.同学们可自己排序,加以补充,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说明理由。 三、板书设计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的类型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含义、优点、局限性、适用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精密裁板机底槽锯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立筒磁选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9月跨维度子女教育基金同步管理实施方案
- 品行障碍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匹配-全面剖析
- 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苏教版
- 果蔬纤维提取技术创新-全面剖析
- 农产品供应链中冷链物流的优化-全面剖析
- 物联网设备身份验证与授权机制研究-全面剖析
- 数字化背景下青年危机应对能力-全面剖析
- 【高一人教寒假作业】2第04讲 必修一语法综合复习- 2022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解析版
- 2025届山西省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电信销售员工年终总结
- 2025年度执业药师职务聘用协议模板
- Unit3 Weather Part A(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申报书
-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使用课件演示幻灯片
- GB 45069-2024悬崖秋千安全技术要求
- 员工反恐怖协议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重难点知识
- 2021年4月17日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客观题)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医学检查技术分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