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构建网络反腐体系_第1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构建网络反腐体系_第2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构建网络反腐体系_第3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构建网络反腐体系_第4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构建网络反腐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构建网络反 腐体系 博白县司法局纪检组长 王凤林 (2010 年 6 月 30 日)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 进,社会各领域都在享受信息化所带来的安全、高效、便捷。 而在中国互联网不断发达的今天,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 手段,对我国反腐斗争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预防腐败业已成为国际反腐的 新趋向。 一、当前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 (一) 近年来我国网路反腐的几个热点事件 1、徐州区委书记荒唐“一夫二妻” 事件。 2008 年初,江苏 省徐州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之妻找到中国矿业大学副教 授王培荣,提供了关于董锋的经济、作风问题的部分证据。5 月 11 日,王培荣将举报材料寄送给纪检部门,近两个月没有 得到回复。7 月 6 日,王培荣在网络论坛发帖,揭发“全国最 荒淫无耻的区委书记” 。一网站站长看到 该举报材料,遂编发 一篇名为江苏徐州:区委书记演绎荒唐“ 一夫二妻制” 的文 章,随后许多网站纷纷转发。徐州市委获悉网上举报后,决 定对董锋采取措施。7 月 11 日,董锋遭免职,7 月 17 日被“双 规” ,8 月 29 日被逮捕。 2、江西新余、浙江温州“出国考察门” 事件。 2008 年 11 月,一名叫“ 魑魅魍 魉 2009”的网友在网上 发帖,称在上海地 铁二号线捡到一个环保购物袋,里面装着江西新余市、浙江 温州市有关部门出国考察的详细票据。而该网友发现,在“出 国考察”行程中却没有公务安排。随后, 该网友拍下后,将出 国人员的姓名、职务、护照号、行程、旅行社报价等在网上曝 光。这些资料显示,“ 新余人力资源考察 团”11 人 13 天花费 35 万元,“ 温州培训团 ”23 人 21 天花费 65 万元。网友反应异 常强烈,疯狂的转载让这个帖子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并引 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11 月底 12 月初,新余、温州两市分别 对有关人员给予免职、警告等处分。 3、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天价烟”事件。这一事件被 检察日报评为 2008 十大廉政新闻之一。2008 年底,一条 “南京市江宁区房 产 局局长抽烟 1500 元 /条”的帖子出现在猫 扑等各大论坛,点击率一路飙升。发贴者“ 保存一百年” 上传 了一组周久耕开会时的照片,并将其左手边放着的一盒香烟 圈点,进行了特写处理,并配上文字说明:“这是什么烟?”原 来周久耕手中的香烟是南京卷烟厂出产的顶级“九五之尊” 南 京烟,一条香烟价值 1500 元。随后,网民对周久耕开始了人 肉搜索。经过人肉搜索发现,周久耕先后换过劳力士、江诗 丹顿、帝陀表等四块名表。2008 年 12 月 29 日,周久耕被免 职。2009 年 2 月 13 日,江宁区纪委对周久耕立案调查。2009 年 3 月 23 日,溧水县检察院对周久耕立案侦查。2009 年 8 月 5 日,南京市检察院以受贿罪对周久耕提起公诉。2009 年 10 月 10 日,周久耕被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有 期徒刑十一年。 4、广西来宾市烟草局局长“日记门” 事件。 2010 年 2 月 28 号,一部被认为是广西来宾市原烟草局局长韩峰的“香艳 日记” 在网上 疯狂传 播。检察机关介入 调查后查明,2002 年 到今年 2 月,53 岁的韩峰利用职务之便,在发包工程建设中, 为承建商提供帮助,多次收受贿赂款共计 48.2 万元及价值 30 万元的商品房一套,目前已被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 此外,还有如河南信阳“最牛处级别墅群” 、“史上最牛书 记张志国履新”、“ 中国最牛的嫁女婚宴” 、“林嘉祥涉嫌猥亵 女童案”、 “重庆副厅级 官员极品活墓”、“ 深圳龙岗舞厅火灾 案” 、“四川 剑阁人事局 长嫌酒贵扇老人耳光被免 职”、“2010 年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等等事件,众多的“ 问题官员”,或始 于互联网曝光,或因网络跟踪追击,因而一个接一个倒台, 民众的反腐败之热情再一次高涨,2008 年,因为呈现出勃勃 生机的“网 络监督” 与 “网络反腐”而载入中国的史册,被称 为 中国的“网 络监督反腐年 ”。 (二)网络反腐日渐成为群众监督的新兴方式 1、2010 年 1 月 15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在京发布了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 告数据显示,截至 2009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3.84 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较 2008 年底增长 8600 万人, 年增长率达到 28.9%。 2、人民论坛“千人问 卷” 调查组 2009 年通 过问卷调查, “您 认为 哪个渠道最能保障公民的知情 权、参与权、表达权和 监督权?”69%的受访 者选择“ 网络”,12.7% 的受访者选择“ 传 统媒体”, 7.2%的受 访者选择“公民组织 ”,只有 2.5%的受访 者选择“信 访” 。 3、人民网消息称,2010 年 6 月 11 日举行的“中国 2010 年检察举报工作论坛” 透露,网络已成 为检察举报的主渠道。 2001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建立网络举报平台。2009 年 6 月 22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网站 正式 更新,11 个月来,最高检共受理网上举报案件 29 万件。 4、中国青年报的一个调查表明,公众对有效举报方式 的排序依次为:网络曝光(35.8%) 、传统 媒体曝光(31.3%) 、向 纪委举报(17.2%)、向 检察院举报(11.4%)、向上级政府机关举 报(3.3%)、向公安部 门举报(0.5%) 。公众 对有效举报方式的排 序依次为:网络曝光(35.8%) 、传统媒体曝光(31.3%) 、向纪委 举报(17.2%)、向检察院 举报(11.4%) 、向上 级政府机关举报 (3.3%)、向公安部门举报 (0.5%)。 从以上的事件和数据可以看出,科学技术越发展,民主 进程越会加快。随着中国互联网的不断发达,网民群体的不 断壮大,“ 网络监督 ”与“ 网络反腐”已然成 为我们传统五大监 督体系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新 闻监督中群众监督的一种新形式,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方 式之一,它凸显了网络政治的发展,公民民主参与范围的扩 大,以及网民对社会发展关注度的提高。同时,网络反腐的 不断发展,也为我们开辟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领域。 二、网络反腐的特点 网络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隐秘性、信息 共享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网络的这些特点 赋予了网络反腐不同于其他反腐方式的鲜明特点,主要为: 一是快捷便利性。通过前面所列举的几组数据,我们看到,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我国的网民不断增加,这些都为网络反腐提供了客观条件。 传统的举报、监督方式如信访、上访、投诉等往往要经过“上 门登记谈话反映情况受理”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 而且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门难进,脸难 看,话难听,事难办” 的问题。而网络反腐,网民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即可将举 报信息发布,省时、省力,拥有极大的快捷便利性。二是自发 主动性。网络反腐,除了部分由具有厉害关系的当事人举报 外,更多的是由一些与事件主角没有任何厉害关系的网友曝 光,具有极大的自发性和主动性。这说明,随着科技的不断 发展,我国公民日渐关心国家的政治生活,通过互联网的方 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去,用自己的行动为建设 国家的法治建设做贡献。三是自由任意性。网民可以通过国 家反腐机构发布的网上监督举报点进行举报,也可以通过论 坛、聊天室、博客、个人空间等地方发布举报信息,曝光贪腐 行为;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用视频、图片、录音等形式 发布举报信息,曝光贪腐行为。可见,网络给予了广大网民 以自己喜好的形式自由的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具有极大的 自由性和任意性。四是效果显著性。“网上曝光媒体介入 调查处理”,几乎形成了当下网 络反腐的常态。网上曝光 后,所反映的问题往往由于网民和媒体的不断关注而获得了 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促使相关部门积极介入,迅速对腐败行 为作出处理,效果极为显著,使得网民更为青睐网络反腐, 进而又促进了网络反腐的发展。 三、网络反腐产生的原因 (一)民众参与反腐的政治热情的不断提高。社会民主化 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民众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保障民主 权利、实行民主监督、主张民主诉求的希望更加强烈,人们 积极争取对公众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民主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给民众 了解信息和表达民意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渠道。 (二)互联网的固有优势。互联网具有传统信息传播媒体 无可比拟的方便快捷、受众面广等特点,通过网络对腐败现 象进行检举,不受时间、空间、程序等限制,且容易在广大网 民中引起共鸣,一方面可以调动其他知情网民对证据进行补 充,形成较完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链条;另一方面能形成强 大的舆论声势,促使党政部门有所作为。 (三)举报人担心遭受报复的心理。少部分腐败分子利用 手中权力,搭建关系网,相互勾结,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 劣的影响,使一些群众产生了“官官相 卫” 的错误认识;案件 受理者素质参差不齐,举报案件失密、泄密现象仍有存在。 群众摄于腐败分子手中的权力,害怕遭到报复,倾向于选择 网络这种安全系数更高,同时又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的反映 民情民意的方式。这就是人们青睐于“ 网络反腐” 的最重要原 因:不仅仅在于它的高效、便倢、成本低、信息来源广,不仅 仅它是一种“ 全天候的反腐利器 ”,更重要的是在于 举报人可 以匿名举报,它对网络反腐者相对来说是隐蔽的、安全的,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正因为这种“网 络匿名举报” 具有这 种优点,所以,2009 年全国两会召开之 前,全国政协委员施杰准备好提案:网上反腐,无需让网络举 报者非要以实名相告。这对相关单位也许有不便查证之难, 但这也是网络举报兴起之际的必经阶段。 (四)传统举报机制不畅通。一些地方错误认为群众举报 上访是造成不稳定的源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缺乏责任心, 敷衍塞责;一些权力监督部门对于被举报反映的顶头上司心 存忌惮,不敢查,不愿查,群众举报信被束之高阁。同时,传 统的举报方式存在效率低,查处缺乏监督等弊端,群众在合 理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诉诸网络,以鼓锣喧 天的民意督促相关部门有所作为。 四、当前网络反腐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疑,网络举报是一条最经济、最便捷、最互动和最保 密的举报方式。近年来,一些腐败分子正是先在网络上被炒 得沸沸扬扬之后,再被反腐机构锁定,最后落马的。但是,民 间网络反腐亦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是可能与侦查部门形成 冲突,造成打草惊蛇。腐败分子若先于反腐机关在网上获悉 自己被举报的情况,会有所准备,或根据举报内容销毁不利 己的证据,或串供,甚至出逃,为案件的侦查带来难度。二是 网络举报信息真伪难辨。众所周知,网络上存在着海量的信 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这些海量信息中 也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网络举报,由于在发布前并未获 得验证,因此,同样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虚假的信息。三是 监管措施不到位,容易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目前,我国关于 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民间网络举报多 采取匿名举报的形式,难以追究举报人举报失实的法律责任, 使得举报具有随意性。一些群众把网络作为泄私愤的渠道, 出于个人情感进行人身攻击和造谣诽谤;一些公布在网络上 为网友热烈评论的事件,与真相大相径庭。而由此带来的社 会负面影响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四是网络举报缺乏制度上的 保障。网络反腐,可以让公众随时随地的对公权力进行监督, 对腐败现象进行揭露,为有关部门提供线索等等。但是在现 实中,广大民众在网上提供的一些线索和举报信息,往往得 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唯有等到事情发展到被炒得沸沸扬扬, 人尽皆知的时候,有关部门才会出面处理。这些问题归根结 底是因为与传统的反腐方式相比,网络反腐缺乏制度上的保 障。 五、进一步利用网络做好反腐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一是要健全网络管 理制度。纵观我国当前维权较为活跃的民间反腐网站,大都 存在参差不齐,经营无序的现状。很多网络上的声音,真假 难辨,在“ 人们都有一种要表 现社会正 义感的需求” 的群体心 理下,一些盲目的宣泄,有可能已经触犯到别人的权利和法 律的神经。要通过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对造成网络 信息危害的网站运营机构明确承担连带或重要责任,促使网 站运营机构以一种理性的态度监管网络上的信息,监督网民 的网络行为。二是改革新闻媒体管理制度。同属信息传播手 段的新闻媒体,与网络密切相连。网络上的风吹草动,容易 被传统媒体渠道进一步升温。可以说,一些网络反腐之所以 沸沸扬扬,新闻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严格实行 新闻媒体报道责任制,因报道网络舆论失实造成严重后果或 较大范围不良影响的新闻媒体甚至个人要承担相应法律后 果。 (二)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反腐网络阵地建设。在具体工 作中,要针对广大网民来源于不同的领域对腐败现象认识不 尽相同的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 规的宣传,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 同时,要健全完善专业网络反腐廉政网站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