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中医考试卷_第1页
妇科中医考试卷_第2页
妇科中医考试卷_第3页
妇科中医考试卷_第4页
妇科中医考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科中医考试卷 2014.09 一、单 5 选 1 (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40 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 的一项) 1.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A. 4 寸 B. 5 寸 C. 6 寸 D. 8 寸 E. 9 寸 2.足三阳经的原穴是 A. 解溪、丘墟、昆仑 B. 冲阳、足临泣、光明 C. 丘墟、冲阳、京骨 D. 解溪、足临泣、京骨 E. 陷谷、阳辅、束骨 3.天灸又称为 A. 化脓灸 B. 发泡灸 C. 直接灸 D. 实按灸 E. 间隔灸 4.标本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 A. 上下对应关系 B. 前后对应关系 C. 左右交叉关系 D. 表里络属关系 E. 范围和规律 5.鱼腰位于 A. 眉梢凹陷中 B. 眉头凹陷中 C.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D.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 E. 眉毛的中点 6.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 40V 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 A. 0.5mA 以上 B. 1mA 以内 C. 1.5mA 以内 D. 2mA 以内 E. 10mA 以内 7.根据脏腑辨证选穴原则,脱发应选择的耳穴为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8.最早记载拔罐法的古代医书是 A. 肘后方 B. 千金要方 C. 黄帝内经 D. 五十二病方 E. 难经 9.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 A. 天井 B. 曲泽 C. 曲池 D. 天池 E. 尺泽 10.下列属直接灸的是 A. 无瘢痕灸 B. 温和灸 C. 温针灸 D. 太乙针灸 E. 雷火针灸 二、组 5 选 1 (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每组试题与 5 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 每题仅一个正确) A. 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 B. 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 C. 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 D. 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 E. 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 11.(01) 心中是 12.(02) 胸中是 A. 大横 B. 中脘 C. 梁门 D. 天枢 E. 中极 13.(01) 膀胱的募穴是 14.(02) 胃的募穴是 A. 16 个 B. 15 个 C. 8 个 D. 12 个 E. 10 个 15.(01) 八会穴共有 16.(02) 八脉交会穴共有 A. 前额痛 B. 巅顶痛 C. 左侧头痛 D. 后头痛 E. 右侧头痛 17.(01) 阳明头痛表现为 18.(02) 太阳头痛表现为 A. 12 寸 B. 8 寸 C. 9 寸 D. 5 寸 E. 13 寸 19.(01) 两前额发角之间的分寸是 20.(02) 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的分寸是 三、是非 (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纸答卷正确用错误用 表示)) 21.十五络穴都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22.长强治疗脱肛宜用毫针直刺、深刺。 23.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是:手足阳经为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少阴 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24.气海穴可治疗虚脱,但不可治疗腹痛、泄泻。 25.每条经脉上都有单独的原穴。 26.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27.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28.髓海位于腰部,为肾之腑,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 29.神阙穴位于脐的中央,宜针不宜灸。 30.间接灸又称为隔物灸。 四、解词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解释下列名词,缩写应先写(译)出全文再解释) 31.耳针 32.络穴 33.特定穴 34.陷下则灸之 35.得气 五、问答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 步骤) 36.内经对经络主要阐述了哪些内容? 六、病例分析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根据所提供的病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诊断。 辨证:治法:。处方:操作:) 37.患者,女性,30 岁。自述每逢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少腹部疼痛,正值经期腹痛加剧,腹痛 拒按。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稍减轻,伴有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疼痛严重时恶心, 欲呕,头痛等。脉沉弦,舌黯淡有瘀点。 一、单 5 选 1 (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 的一项) 01.B 02.C 03.B 04.A 05.E 06.B 07.E 08.D 09.B 10.A 二、组 5 选 1 (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每组试题与 5 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 每题仅一个正确) 11.B 12.C 13.E 14.B 15.C 16.C 17.A 18.D 19.C 20.B 三、是非 (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纸答卷正确用错误用 表示))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解词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解释下列名词,缩写应先写(译)出全文再解释) 31. 耳针是在耳郭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32. 络穴的“络“有联络的意思。络穴是络脉从本经分出处的穴位。大多位于表里两经的联 络处.故称“络穴“。人体十五络脉各有 1 个络穴,总称“十五络穴“,有主治表里两经疾患的 作用。 33. 特定穴是指在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34.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当气 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 35. 得气亦称为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 的感觉和反应。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 胀、重等感觉。 五、问答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 步骤) 36.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中最早的经典著作,其对经络的论述最为详尽,主要阐述的 内容为: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关系,经脉流注依次衔接,周 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阐述了十二经脉功能失调时所发生的病候。分别论述了 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皮部的分布与作用。阐述了十二经脉的标 本、根结联系。阐述了人体中营、卫、气、血在经络内外流行散布的情况,以及对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