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 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 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 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 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 降格处理“。 所谓“降格处理“ ,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 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 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与 直接 相加?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 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 教“ 是为了学生的“学“ 。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 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 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首先 教师 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 教 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 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 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 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 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 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 这 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 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 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 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 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1 车站堆放 36吨货物,运走了 ,运走了多少吨?2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 ,恰好是 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3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 ,还剩25.2 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4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 ,第二次运走了全部 ,共运了7.2 吨,这批货物有 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 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 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 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 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 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1、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想学 课堂氛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它具有一种同化力,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自觉不自觉地去接受 这种熏陶。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如沐春风,和谐愉快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不良的课堂氛围沉闷压抑,使 教者无味,学者无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是 教育环境的集中体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师角度看,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师应敬业为 先。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 奥秘。试想:如果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教师上课时怎么能做到情感贯注,情趣横生,寓 教于乐呢?又怎么能让知识在学生眼里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呢?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 ,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 (2)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教师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地交往 与交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关系。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感情和学问,让心灵紧贴心灵,用 尊严赢得尊严,并以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和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让他们 也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生命的存在价值。 (3)实现角色转换。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 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 成的过程,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容的,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完成的教育目标上。 二、挖掘物理学 科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 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反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 速而牢固。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好奇或悬念,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接触过许多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优选学生已有的生活、生产经验能创设良好的 学习环境。如在进行有关力、摩擦力、惯性和功的教学中,都可以列举许多典型而生动的事例,把学生引导到一种 熟悉而又亲切的物理环境之中,使他们感到愉快,而不是枯燥。但必须注意举例要恰当、典型,语言要简练、生动 。 (2)充分利用实验引起不协调或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 “迷”中有所“悟” ,在“悟”中有所“通” 。 “迷”是内化的起点,从外部诱因看,要千方百计创设使学生不断迷在某种特殊活动的境界。 “悟”则是内 化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在 于实验的趣味性。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创设使学生处于迷惑不解的求知状态,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 用。如用“纸盒烧水”这个实验来说明沸腾需要吸热;“一纸托千斤”来说明大气存在着较大的压强;“竹子生根 ”说明竹筷与米粒之间存在着静摩擦等等。这些实验与现象往往与学生猜想的有所不同,更能收到激发学生兴趣的 良好效果。 (3)利用物理学史 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清晰。 物理学的一个公式,一条定理后 面都隐藏着一段与汗的历史,这里既有慷慨的悲歌,又有胜利的喜悦,学生从中受到震憾、鼓舞,也可以在意志、 品质、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得到科学名人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方法的熏陶。如讲到放射 性问题时就讲居里夫人,就讲她“跨越百年的美丽” (光明日报) ,讲到阿基米德原理时,就讲他如何辨别皇冠真伪 ,讲他临死不惧,坚持真理的一身正气;讲到电磁感应时,不妨讲一下法拉第由“电既能生磁”进行的逆向思维“ 磁必定也能生电”并由此进行的艰苦不懈的追求。中学生记忆力强,长于形象思维,作为物理教师,要有现代包装 技术,要善于把比较枯燥的知识内容裹上一层薄薄的糖衣,让学生吃得甜,嚼得香,变厌学为乐学,同时也促使学 生形成逻辑思维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利用多种媒体展示物理过程,使学生在趣中学 ,动中学。 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渐引入课堂,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必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多媒体图文声 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能动态反映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放 大了课堂教学和的“空间” ,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 ,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 好学”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爱 因斯坦在他的教育论中曾有过这样的观点:什么是素质?一个人如果忘记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一切,还剩下什么 ,这就是素质。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我们给学生的不应当只是砖石和钢筋让他们学会搭建一间楼房,而是 要借助这些现有材料让他们学会选用新材料,设计新大厦的本领,让他们去体会自己设计的新大厦,获得快乐。 (1)教师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原则,以 “导”引“学” ,变“教 ”为“诱” ,变“学”为“思” 。 在课堂教学中,要学生会学,教师切忌包办代替,教师如果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掌握规律,长此以往,学生的 学习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将逐渐消蚀。课堂教学效果也必将“处处落实处处空” 。作为教师若能转变观念,变教为诱 ,变教为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及时“引导” ;在学生学习 新知识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加强“疏导” 。学生使用知识联系实际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 。教师在导的过程 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状态,善诱则通,善思则得,只有把教师的诱调谐到学生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 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绪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活。 (2)教学过程开放,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过程。 陶行知先生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接知如接枝” 。他认为接受知识就如图嫁接一样,必须有经验里的知识做根, 然后别人的相类经验才能接上去。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正是“为学生的禀赋和智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尽量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重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物理规律让学生寻找,结 论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 维,发展能力,激发求知热情。 (3)建立有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 机制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护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能使学生遇到问题不放过,遇到难题不退缩。具体操作: (A)在学生刚接触物理阶段,教师设计问题时起点要低一点,难度可小一些,让学生在每跨出新的一步之前都有 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够调整学习步骤而避免过多的疑惑和挫折。让学生在依靠自己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 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反馈。教师若遇到在活动中 “迷路”的 学生时,教师不要马上给方向,而应给其“指南针” ,鼓励学生试着自己定向;对走错路的学生,教师不要马上将其 一棍子打死,要尽可能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成份,使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拨乱反正;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点 创造性火花,教师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充当“消防队员” ,反而要使之发扬光大,成燎原之势,主动积极地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都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 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思辩、 解决、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将来能 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低与否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师要采取各种 教学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和完善的育人目的。 1敢于放手,善待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是学生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首先是由于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不敢放手。一开始,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只凭自己的想象 去备课,上课时照本宣科,让学生跟着自己走,生怕在中途出现什么意外。这 样,大部分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参与进来,甚至会打击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欲望。 结果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后来,我改变了策 略,在课堂上,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发言,给予他们及时的评价,调动他们的积 极性,而不单单是“对” “错” “好” “坏”的判断和评语。后来,课堂气氛就活 跃多了。 2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参与氛围。 学生的学习欲望来自于兴趣。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 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可以运用导语、问题、学习障碍、教学情境、多媒 体等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 活力的学习乐园。 (1)设置学习障碍,引爆思维点。这次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我上的是化学平衡 的图像问题,主要是针对浓度、温度、压强等几个因素来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 课堂上我列举了多个速率时间图、浓度变化时间图、温度压强图让学生一个一 个图地分析,并逐一讲解。这样我的课堂学生参与度就不高,课后领导提出这 个问题,并指出能否把一些例题改变一下,让学生自己画图,自己分析。这样 设置学习障碍,让学生产生头脑风暴,就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生活中的饮用水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 生展示水资源的污染情况,然后让学生对照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再如对 于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进行 表达,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课堂参与度必然提高。 (3)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的心动、脑动、手动、口动。表现欲是人类特 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 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心理尤为明显,当学生的这种心 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 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会更注重设计让学生表 现的内容,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说让学生做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建fidic合同样本
- 保暖套装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佣金分红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入股医院合同标准文本
- 产业规划编制合同样本
- 事故车购车合同样本
- 体育单招合同样本
- 公寓车位出租合同样本
- epc居间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2824劳务用工合同标准文本
- 小学生诗词大会宣讲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集合16篇
- 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 GB/T 39802-2021城镇供热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 GB/T 2792-2014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 GB/T 215-2003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 GB/T 17492-2012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 GB/T 17207-201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表面安装固体(MnO2)电解质铝固定电容器评定水平EZ
- GB/T 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