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X X 大 学 论文题目: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学生姓名: XXX 准考证号: 010410100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 20XX 年 X 月 X 日 论 和 谐 劳 动 关 系 的 构 筑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关系的逐渐复杂化,研究和谐劳动关系构筑的 文章很多,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正面说明和定义并不多。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关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劳动关系呈现出多 元化、复杂化。和谐的劳动关系的构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 会稳定的大事,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同样由于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所以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本文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概念、其特征和和谐劳动关系构筑的意义入手,提出并 分析了当前和谐劳动关系构筑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还展望了和谐劳 动关系构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和谐 劳动关系 现状 对策 展望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labor relations are becoming gradually complicated, there are so many articles researching on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construction, but the instruction and definition of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re not clear enough. Labor rela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social relations and are a kind of expression form of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labor relations present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lication.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really matter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stability, so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at. Also due to the labor relations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 S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s the basi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nd its significance, puts forward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lso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uild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can provide the theory suppor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Key word: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Status Countermeasures Prospect 目 录 前 言 1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概述 2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概念 2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一般特征 3 (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意义 5 二、当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存在的问题 7 (一)法制建设落后 7 (二)权益维护和保证机制不健全 7 (三)职工收入整体增长,但群体间差距大 .7 (四)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受限 8 (五)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 8 三、探索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所存问题的正确对策 9 (一)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法制条件 9 (二)加强机制建设 .10 (三)强化舆论宣传 .10 (四)加强工会的作用 .11 (五)劳动者要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11 四、展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发展方向 .12 (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12 (二)要强化公平正义的理念 .13 (三)要强化利益共同体理念 .14 (四)要强化社会责任理念 .15 (五)要强化恪守法治理念 .16 (六)要强化以发展促和谐理念 .17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1 前 言 和谐是人类社会健康运行的润滑剂,和谐思想作为一种反映经济社会普遍 运行机理的管理思想,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不和谐到和谐再到不和谐的 矛盾循环过程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 克巴斯夏认为社会世界法则是和谐协调的,这些法则从各个方面趋于完善人 类。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革时期。经过三十来年的改革和发 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 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而劳动关系不和谐 的现象又层出不穷,所以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分析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特 点,通过发现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冲突、矛盾,寻找解决他们的途径和方 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 动关系变化日趋激烈、错综复杂,我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类型多元化、运行 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和调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劳动关系的剧烈 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例如劳动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权 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 亟待完善等问题。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 础和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当前的劳动关系、 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概述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概念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是指劳动过程中要构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之间的和谐关系。学术界虽然没有 对此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1、和谐劳动关系应当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 现代社会依靠法律规范人的行为,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手段。劳动 关系在形成、运行、处理、协调等方面应当实现法制化,应当把法律原则、法 律方式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方式,我国已经颁布了劳动法、劳动合 同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就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是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依据和保障。劳动 关系双方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其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以各项法律规范和 约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行为。 2、和谐劳动关系应当民主化 民主化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形成,即各级人民 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共同参与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 重大问题;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形成,对涉及职工劳动权益(诸如劳动安 全、劳动保障、工资待遇等)的问题,由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签订集体合同,用以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行为;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形成,我 国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应当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使职代会 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 3、和谐劳动关系应当体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在劳动关系双方订立劳动合同时, 不仅要遵循法律、法规,还要做到公平正义,要公平合理地确定双方的权利和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3 义务。只有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过程的运行、劳动成果的分配等环节上实 现公平正义,才能调动劳动关系双方的积极性,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性。 4、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应当有化解矛盾冲突的有效机制 和谐劳动关系并非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使矛盾和冲突有一个正常的化解 渠道和手段。劳动关系双方由于地位、立场和价值取向等差异,产生一些矛盾 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容纳和化解矛盾的机制,使劳动关系的矛盾能够及 时有效地通过此机制得到化解,从而维持劳动关系7双方利益的动态平衡。 5、和谐劳动关系应当处于良性运行中 如果劳动关系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是依法进行的,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劳 动关系双方真正达到平等对话、公开谈判、民主协商,实现合作双赢、互惠互 利、互信互谅,并通过化解矛盾的有效机制的正常工作,达到劳动关系的良性 运行,这样的劳动关系状况才是和谐劳动关系。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一般特征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是和谐社会构筑的基础,和谐社会的特征体现在和谐 劳动关系的构筑中,就是要让劳动者的劳动更有尊严、生产更加安全、分配更 加公平、生活更有保障。从此意义上具体展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应包含以 下六个特征: 1、平等合作 劳动关系的社会形式是实现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含资本要素)的动 态结合。由于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且不可替 代的,也就是说缺少任何一种必备的生产要素,生产过程都不能顺利进行,所 以,在作用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 系是以契约形式存在,只有平等合作,才能使劳动关系主体之间达成契约。因 此,平等合作观是和谐劳动关系构筑的前提。 2、以人为本 劳动关系规定了劳动关系主体二元性的社会结构,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双方虽然在劳动过程中是被管理和管理的关系,但他们之间在人身个体上是独 立的、人格意义上是平等的,均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因此,在劳动过程中要注 意以人为本、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在企业发展中要坚持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劳动观、管理观和发展观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 3、利益共享 在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有权利和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剩余。原因有 二, 其一,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在社会生产中均享有人平等的基本权利。其二,劳动 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贡献者。劳动者理 所当然有权利与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剩余。由于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劳动者与用 人单位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社会地位是经济利益关系的体现。因此,利 益共享观是和谐劳动关系构筑的关键。 4、诚信 树立诚信观是一个社会和谐劳动关系构筑的内在机制。孔子日“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个社会的经营和发展之道。 诚信是合作的基础,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而言,诚信尤其重要,不诚实守信,任 何一种游戏规则都难以正常运转。诚信观体现在劳动关系中就是要求社会组织 与劳动者之问都要尽责、尽职,并通过严格履行契约来实现各自的权利和承担 各自的义务。如果劳动者对社会组织不守信,这样的劳动者就难以找到工作或 长久地保持工作岗位;相反社会组织对劳动者不守信,劳动者就会“用脚投票” ,“民工荒”就是佐证。因此,每一个社会组织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劳动者都 要培养规则意识、信誉意识,要树立诚信观。 5、稳定性 和谐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和谐的外在体现。大多数劳动者都需要自己从 事的职业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因此,和谐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对劳动者而 言,就是有基本的就业保障、有稳定的收入和收支预期、享有稳定的社会福利 保障和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进而有成长感、成就感和归属感。对社会组织而 言,保持劳动者就业岗位的相对稳定性,可以节省大量的非工资成本:包括雇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5 用成本、培训成本、新进员工由于不熟练而造成低效率多消耗的生产成奉、熟 练员工由于“跳槽”而带来的小町预见的风险成本、调解劳动争议的成本、解 雇员工的补偿性成本以及其他社会成本等。可见,稳定性对社会组织、劳动者 以及社会都是有益的。 6、要有社会责任观 有的社会组织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只要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爱护自己 的员工,促进企业发展,实际上就已经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社会组织 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爱己及人,那是和谐劳动关系构筑的较高层的标准,即由 个体的“经济表现”上升到“社会表现”,这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同时 社会组织也能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从而进一步推动组织的发展。因此,树立 社会责任观是社会组织和谐劳动关系体现社会价值的较高层次的价值取向,也 是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应当确定的更高级的发展趋势和人文 追求。 (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意义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必须 高度重视,深刻领悟,努力实践。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 个层面: 1、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 使用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和谐首先是社会 关系的和谐,作为工业化时代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其 它社会关系的基础,其和谐稳定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的重 要基础和具体体现。 2、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明晰的产权关系与和谐劳动 关系两大层次。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社会组织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此基础上不可 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社会组织法人治理 结构,要求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广泛调动社会组织和职工的积极性,确保生 产者和经营者、劳动者与建设者和谐相处、平等合作、互利共羸,使社会组织 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3、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协调稳定的,职工利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但一 些职工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权益受到侵犯现象屡有发生。据统 计,2005 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总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达 31.4 万件, 是劳动法正式实施的 1995 年的 9.5 倍。只有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中出现的新 情况、新问题,通过协商协调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努力构筑和谐劳动关系,才 能巩固职工队伍与社会政治的稳定。 4、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的途径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中国工会要坚持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会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就必须抓住发展 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牢固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围绕 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完善维权机制,加大维权力度, 努力为职工说话办事,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7 二、当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建设滞后 就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而言,由于缺乏工资立法,劳动者参与利润分配和 社会组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合理比重等法规政策的支撑,所以当前我国的劳动 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司法中规定“员工的工资由董事会决定”,而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只对工资集体协商做了原则性规定,相关办法也难 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法律的刚性规定不够。工会的维权依赖于政府行政部 门、司法部门的间接干预,自身没有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协调的办法,工会维 权只有交涉权、建议权、调解权,而没有决定权。劳动法对平等协商仅是 “可以”,实际是将平等协商权赋予社会组织的管理层;执法不严。有的地方 政府片面追求招商引资,对企业违法违约行为处罚手段偏软;工资协商立法层 次不高,仅由法规和规章予以规范,且缺乏必要的强制性和必要的惩罚。 (二)权益维护和保证机制不健全 从工会与政府的联系会议制度、三方协商机制运行情况来看,存在着省( 市)级运作规范、作用较好,但区县及以下存在制度有、活动少、效果差等问 题。据对重庆市 28 个区县总工会干部问卷调查,有 23.5%的工会干部认为政府 联系会议制度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较差”,有近 30%的工会干部反映“ 不好说”。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履行情况来看,存在着签约率高但合同 内容空泛、劳动合同短期化明显以及合同履行流于形式等问题。据对重庆市 15 00 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问卷调查显示,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职工 仅 556 人、占 37%,有 597 位职工认为“企业未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占被调查 总人数的 39.9%。从职工民主权利落实情况来看,作为企业民主管理基本形式 的职代会,存在着运行质量不高、作用发挥有限的问题。 (三)职工收入总体增长,但群体间差距大 职工工资总额占 GDP 的比重长期过低且逐年下降,存在着财政收入大幅增 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现象。企业的利润出现高增长现象,资本所有者所得 极高,尤其是国有企业更为突出,而职工收入占企业成本较低,大约只有 20 左右,而发达国家却占 50%-60%。行业之间、经营者与普通职工之间收入差距 过大。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以及垄断行业工资收入与全国平 均水平的差距日益加剧。 (四)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受限 对公有制企业来说,工会被习惯地列为“三类”部门,有的企业工会甚至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被撤消或合并到政工部门。工会的经费由行政拨付,使得工 会在有些问题的处理方面存在着“腰杆不硬”、“看脸色行事”等现象。而在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明晰,工会主席或工会干部作为企业的雇员,受制于 企业,在代表职工就有关权益与企业主及其管理者进行谈判交涉时,不可避免 地会触及对方的利益,企业主往往以不再续订劳动合同的方式解雇工会干部, 或者给予其他不公正的待遇。尽管新修改的工会法对维护工会干部的合法 权益有明确的规定,但工会工作人员因维权而受到解雇或被企业罢免的现象仍 时有发生。 (五)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 劳动关系中由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 较普遍。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工资拖欠,同工不能同酬、社会保险缺 失等。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工伤事故的频发显示,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并未得到充 分的保障。尤其是劳动安全保障措施的缺失。在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普 通劳动者并没有足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对工资正常合理增 长充满期待。此外,部分行业、企业分配秩序不规范、分配差距过大、分配关 系不合理等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现象是导致劳动争议和劳动关系不和谐的重 要因素。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9 三、探索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所存问题的正确对策 (一)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法制条件 1、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 解决好工资收入的法律问题。工会要积极参与有关收入分配法律法规和政 策的研究制定,积极推动出台工资法和工资支付条例,积极推动地方 性工资分配立法工作,把解决工资问题这一和谐劳动关系构筑的核心问题纳入 法制化,并细化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对工资集体协商的原则性规定 ,为工资协商提供法律保障;解决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问题,完善劳动者 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程序,亟待敦促制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根据企 业的不同所有制性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解决劳务派遣工 的法律问题,明确和限制劳务派遣工的范围,同时明确劳务派遣工的入会问题 ;解决工会组建的法律问题。在工会法法律中明确企业对组建工会的协助 义务,增加 “企业应当支持和协助职工依法组建工会,接受上级工会派员帮助 和指导组建工会组织”,“不得以企业内部建立类似组织的形式代替依法建立 统一的工会组织”等规定,并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2、进一步推动规范立法行为,提高立法规格,增强法律的权威 我国自 1995 年正式开始依法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2000 年劳动 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3 年底颁发集体合同规定 ,仍然处于部门规章范畴,缺乏应有的法律权威性,迫切需要推动出台集 体合同法,提高集体合同的立法层次,对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进行全面 系统的规范。 3、进一步推动加强劳动法律监察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建设 要推动完善劳动监督制度,加大政府部门的审核、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 强化劳动行政部门的监察职能。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立法、 司法、社会团体、新闻舆论对劳动关系的社会监督,形成社会化的监督制度。 (二)加强机制建设 1、推动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进一步推动建立党政主导的工作制度,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的 作用,推进基层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要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 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的要求,着重抓好以 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 2、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拓宽高层参与渠道,适应职工队伍不断扩大和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展的 新形势,推动适当增加各级人大代表中生产一线职工和各级政协工会界委员人 数,加强与社会各界协调合作,畅通信息渠道,对重大劳动关系隐患做到早发 现、早报告、早处理,掌握协调劳动关系的主动权。 3、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 建立劳动争议信息收集及分析评估等制度,构建劳动关系状况评估指标体 系,加强地方和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建设,探索劳动 争议调节委员会的实体化建设,加大工会法律援助力度,建设职工法律援助中 心,对法律援助活动给予补贴。 4、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11 推动各级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 依法监督企业规范裁员行为,敦促政府和有关方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 步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和完善工会送温暖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舆论宣传 1、要努力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维护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自觉性 要加强教育引导,督促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对职工进行定期培训制度,加 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和社会保障方 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2、要切实加大对广大企业的宣传力度 要切实做好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宣传引导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工与 企业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尊重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发展才有动力,社会才能和谐。 (四)加强工会的作用 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其他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微观层面上,工会组织健全并有效运作,通过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 保护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使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有序,存在的矛盾得以 及时通过法制化的渠道化解和处理;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借助三方协商机制, 从源头上表达劳动者的愿望和要求、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使整个劳动关系协 调发展。 (五)劳动者要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劳动者自身应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了解其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应履行的劳动义务,增强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遇到 自身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擅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既能考虑法律成本。又能选择正确且适当的程序来维权。而提高劳动者的法律 观念和法律意识,也有待于政府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对劳动者,特别是劳动 者中的弱势群体进行法制培训。 四、展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的发展方向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发展和谐劳动关 系的基本前提和趋向看,应着重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公平正义理念、利益共同 体理念、社会责任理念、恪守法治理念和以发展促和谐理念,并使这“六个理 念”根植于和谐劳动关系构筑的深处。 (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们党倡导的“以人为本”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鲜明体现。具体到劳动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 劳动者为主体、为根本,一切为了劳动者,为了劳动者的幸福和全面发展。正 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是社会的太阳”,“劳动者是社会、是生产劳动过程中 的主体”。在我国现阶段,所有用人单位包括领导者、管理者、民营企业家与 广大职工,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是以人为本的“人”和“本”, 都应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所讲的“人”和“本”,其关 注点和着眼点是最广大群众。所有用人单位能够真正以广大职工群众为本,才 是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和突出意义。对于每个职工,珍爱他们的生命、关心他 们的健康、实现他们的利益、维护他们的尊严、保障他们的权利,才是以人为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13 本的最真实和最广泛的内涵,也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前提。坚持以人为 本,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和实现人民的劳动权利。被马克思称作“天然特权” 的劳动权利,集中体现了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是最基本的人 权。对于每个群体和个体,如果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和实现,其自身及家庭的 生存权和发展权就会成为问题。实际上,与西方一些国家持有的偏见正相反, 社会主义更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权,尤其关注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积极致力于劳动权利保障,并以此作为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 宪法、劳动法以及最近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条例 等,都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各项劳动权利,并予以具体界定和系统保障。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第三条 具体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 动权利”;第十二条还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 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就业促进法(草案)第二十七条又特别规定:“农村 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禁止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 业设置歧视性限制”。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八条更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 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刚刚颁布的 劳动台同法共八章九十八条,都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 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 劳动关系”。因此,无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党的执政理念,还是从我 国的法律法规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利都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是不可 侵犯和被剥夺的。这一基本的理念应深深扎根在所有用人单位与广大职工之中, 渗透在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引导和推动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要强化公平正义的理念 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时,提出了公平正义的 原则和目标。公平正义始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发展和谐劳动关 系的核心理念和根本指导。在“公平正义”的照耀下,所有群体和个体都应当 在公正、文明的制度下劳动和生活,在平等、包容的社会关系中实现各方面的 应有权利。可以说,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衡量着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程度。 具体来看,这主要应体现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和劳动保障等方面。“就业是 民生之本”,关乎劳动者的生存与发展。在劳动就业上,所有具有劳动能力者 只存在受教育程度、行业、专门技能等差别,而不存在社会阶层、群体、身份、 性别以及民族、宗教的根本区别。我国的所有用人单位包括民营企业。在用工 和辞退职工时都要从根本上平等对待,不能设置重重门槛,私定种种苛刻条件, 更不能持先入为主的歧视和偏见;尤其对于妇女、农民工及残疾人。更要体现 法律所赋予的平等就业权力。在劳动分配上,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形式相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相 适应。劳动者依据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质和劳动量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体 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体现了现阶段的公平正义。具体到用人单位,随着 经营状况的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资方与劳方应依照政策 和法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调整劳动分配和劳动报酬,这也是公平正义。 而那些不受政策和法律制约,不兑现最低工资标准、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和拖欠 克扣职工工资等行为,违背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应受道义谴责和依法纠正。 同时,领导者、管理者和资方按“要素参与分配”实行年薪制和获得较高收入, 不违背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也符合现阶段的公平正义;但超出的纳税部分必须 如实申报,并如数按期纳税,这应成为普遍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使逃税违法、 逃税可耻的概念真正确立起来。在劳动保障上,任何用人单位都应自觉、全额 地为职工投保基本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保险,这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及家 庭的眼前和长远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而目前较普遍存在的用人方 不缴、少缴和缓缴职工社会保险金的问题,违背公平正义原则,必须从根本上 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应当更充分体现在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方 面,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体现。而这方面目前仍有许多工作 要做,须付出各种有效努力;其中之一就是强化用人单位与广大职工的公平正 义理念,在这一基本价值取向上达成深层共识和观念融合,这是开发和谐劳动 关系构筑的不竭动力的源泉。 (三)要强化利益共同体理念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15 “利益共同体”并非当代西方企业调整其劳资关系的“专利”,社会主义 更应该和更有资格讲利益共同体,而且具有更真实、更丰富的内涵和现实基础。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前提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目标引导下,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 民族,都利益相通、命运共济。就劳动关系来看,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 与政治关系中,才具备了内在的、深层的、本质的利益一致性,能够凝结成最 真实的利益共同体。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就已指出:“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企 业,整个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办好企业,要靠经营者和企业职工共同努力。 既要保住经营者独立行使经营权,又要保证职工能够充分行使民主权。经营者 的权威和主人翁的作用是一致的。”这里讲的主要是国有企业,但对于所有用 人单位包括民营企业也是如此。顺应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趋势和要求,我们应 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强化利益共同体理念,使这一理念深深扎根在所有用人单位 和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从现实来看,只有在社会主义利益共同体理念引导下, 才能消解那种“一方获益、另一方必定受损”的过时思维,提升相互依存、利 益相关、共赢发展的和谐理性思维;才能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更应“把蛋糕蒸 大”,即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向合理利用资源要财富,向科学技术要财富,向 科学管理要财富,向市场(包括国际市场)要财富,满足劳动关系各方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切实把最广大职工放在主体的地位,并通过彰显职工 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科学发展、协调 发展与和谐发展,达到共赢共享;才能着力构建用人单位的和谐文化,如以人 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爱岗敬业、尽责奉献的价值取向,合作协调、 共谋发展的团队精神,互相理解、平和包容的健康心态,叫响“全心全意依靠 工人阶级”和“以厂为荣、以厂为家”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正确对待和 正确处理各种劳动纠纷,通过民主的、协商的和调解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过激 的、对抗的和走上街头的方式,在最合理范围、以最小代价来化解矛盾、促进 和谐。尤其面对“人世”带来的种种外部压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所有用人单 位都应强化这一理念,与广大职工和衷共济、共担风险,开拓创新、实现共赢, 在创造新业绩中提升和谐劳动关系。 (四)要强化社会责任理念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理解,任何群体、个体和单位、行业,都具有与 生俱来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念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础性理念,也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的价值尺度。在劳动关系中,无论哪一方,包括领导者、 管理者、资方与每一名职工,在发展事业、干好本职、实现价值、获得利益的 同时,都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回报社会,体现社会价值。需 要强调的是,作为整体的用人单位包括民营企业,越是发展势头好、效益突 出对社会就越是负有责任和义务。因为在自身创业和繁荣中,有赖于正确而 有效的方针政策,有赖于社会公共资源,有赖于社会服务的软环境,有赖于社 会全面进步与稳定,更有赖于国家安全保障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为此,所有用 人单位包括民营企业,无论其大小、所有制形式如何,都应自觉担当社会责任, 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要在发展自身和谐劳动关系的同时关心和维护全社 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这种社会责任包括:一是依照法律法规合乎道德地管 理、生产和经营,在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同时,不能损害而只能有利于合作者、 消费者和国家民族的利益。而那种丧失诚信、以邻为壑、行业暴利,那种虚假 宣传、制假贩假、坑害民众,那种恶性竞争、相互倾扎、损害本国利益等行为, 应受道义谴责和法律制裁。二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清洁生产、保护 环境,并自觉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环境的义务。尤其是对于“两高一资”企业, 则应承担更多、更大的环境治理义务。必须看到,生产污染、环境恶化的最大 受害者,首先是一线职工和普通民众,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那些不推 进清洁生产、不关心环境问题甚至偷排偷放的单位,违背社会主义价值和社会 责任理念,损害了全社会的利益,自身的劳动关系最终也会恶化。三是以回报 社会的真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等善举,实现单位整体的社会价值, 塑造良好形象。如建桥修路、支教助学、医疗救助、扶持病残、抗灾赈济等等, 都是社会责任所在,都应尽力承担。现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已把该类捐助称作 “第三次分配”,足见其内含的责任性、义务性和合理性。目前,我国用人单 位及个人每年所尽的社会责任和提供的社会捐助还较少,2005年仅占GDP的 005,而发达国家同年已占到其GDP的077一257。这说明,我们更 需要强化社会责任理念,引导用人单位及个人尤其是高收入行业及高收入者勇 担社会责任,以理所应当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提升和谐。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17 四是在保证本单位稳定发展的同时,关注和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在扩大就业、 扶危救急、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等方面,尽到应有之责。而那种只注重本单位赢 利和个人私利,不关心社会稳定与和谐,甚至把本单位的包袱、问题推向社会, 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做法,违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应予坚决克 服和制止。只有所有用人单位包括民营企业都确立了、强化了社会责任理念, 并自觉担当好社会责任,我们的劳动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才能健康、稳定发 展。 (五)要强化恪守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党的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实施依法治 国,就包含了依法调整和规范各行各业的劳动关系,使社会主义法治作用于、 体现在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使劳动关系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到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有关劳动关系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 我国已修订和健全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宪法有关内容作了重新修改, 继劳动法颁布后又相继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社 会保障法、职业病防治法、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法以及 工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等 等,这是现阶段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无论用人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和资方,还是广大职工,都应知法懂法、恪守 法治,按照法律来规范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等,并依法解决各种劳 动争议和纠纷。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劳动关系上的不知法、不依法、不守法 的现象还较普遍,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还较淡薄。一个突出 的表现是,劳动就业时不签或草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不明确、 无保障,导致大量劳动纠纷的发生。据全国总工会统计,2005年职工劳动合同 签订率是497,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仅有431;又据全国劳动仲 裁委员会统计,2005年全国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14万件,其中解除劳动合 同争议55万件,这些方面的数据很不成比例。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合 不合法仍大有出入,比如未确认最低工资标准,缺少工伤、医疗、失业、养老 保险等。当劳动纠纷发生后,劳动者又往往不知如何依法维权,于是或者放弃 权益,或者走上街头、上访政府。目前发生的许多涉及劳动纠纷的案件包括群 体性事件。主要原因就在于劳动关系双方没能恪守法治,权利与义务缺少法律 硬约束,给劳动关系造成了种种隐患。无数事实证明,凡是遵守法律、恪守法 治的地方和单位,劳动关系就稳定,就和谐发展;凡是淡漠法律、不守法治的 地方和单位,劳动关系就旨定出问题,甚至是影响稳定的大问题。要发展和谐 劳动关系,就必须强化各行各业领导者、管理者、资方与广大职工的恪守法治 理念。把劳动关系的各方面、各环节都置于法律的硬约束之下,依法治理劳动 纠纷,依法保障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按照中央关于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要求,深入、持久和有效地开展普法宣传与教育, 使每个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都知法、懂法、守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想问题、 办事情。同时要重视和加大法律救助力度,以典型的维权案例引导和提升全社 会的法律信念和法治意识。此外,对在华外资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也要严 格查处和纠正,以维护我国法律的神圣与尊严。 (六)要强化以发展促和谐理念 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都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新世纪、新阶段、新起点上,面对劳动关系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 这一论断仍然是真理。解决劳动关系问题和提升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根本的是 要靠发展,靠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靠又好又快的发展。只有在又 好又快的发展中,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协调劳动关系、化解劳动纠纷 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领导者、管理者、资方与广 大职工才能深刻认识到互存互利的真实关系结成更紧密、更和谐的利益共同 体,实现更高层次的共赢共享;只有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劳动者才能在丰衣 足食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提高素质,讲究文明、追求和谐。从具体的情况看, 只有经营得好、效益好、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劳动关系才会协调、稳定与和谐, 思想政治工作也好做;而经营不善、发展不好甚至亏损、倒闭的企业,劳动关 系肯定问题突出、纠纷不断甚至发生对抗,思想政治工作也很难做。即使同一 企业或行业,在经营状况、发展情况不同的时期,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也大不 一样。这充分说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是提升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途径。从社 会总体看,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人均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