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编印 2005年1月18日_第1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编印 2005年1月18日_第2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编印 2005年1月18日_第3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编印 2005年1月18日_第4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编印 2005年1月18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6 期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编印 2005 年 1 月 18 日 本期内容: 1学校二 00 四年十件大事 2隆重召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 3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研究专项一项 4两个项目参与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5王锡山、张凤民荣获省杰出青年基金 6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获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一等奖 7两附属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 8哈医大党委从建设好支部入手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2 学校二 00 四年十件大事 1、国家理科基地总体水平经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估为优秀。 2、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3、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 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 4、中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1 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 题 2 项;国家 863 项目子课题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5 项,其中重大 项目 1 项;省杰出青年基金 2 项。获老工业基地项目 1 项,该项目资助 金额 1200 万元。 5、接收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组建附属第四医院并挂牌成立;接收哈尔 滨铁路肿瘤医院并入附属第三医院。 6、大庆校区一期建设工程顺利完成,首批新生如期开学。 7、姜洪池、周晋获首届中国医师奖;傅松滨、李为民、孙长颢、樊立华当 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张岂凡获全国优秀院长称号;吴坤获 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艾静、吴永会、林道红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 师奖。 8、获四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十九人参与全国高校八年制规划教材编写。 9、成功主办“ 国际大学网络高级管理者研 讨会” 、“国际药理学进展研讨 会”、 “胆管损伤专题研 讨暨中外专家论文报 告会”等多个国际性会议,进 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望和地位。 10、学生食堂、三栋职工住宅楼投入使用;体育馆建设工程破土动工;公 3 共卫生学院楼即将竣工;一院门诊保健大楼主体封顶;二院研究生公寓 即将启用。 隆重召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 1 月 10 日下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在科技会馆 隆重召开。学校党政班子与各学院领导,民主党派负责人,学科带头人, 教研室主任,科室主任、护士长,教学管理干部,评建领导小组和评建 办公室、各责任组成员以及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了 大会。教育厅赵敏副厅长、高教处李高贵处长应邀出席。 大会由曹德品副校长主持,他说,我校本水平评估动员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迎 评促建” 工作的全面启 动,表明了学校党委、行政 对“迎评促 建” 工作的高度重 视。接着,李玉 堃副校长 宣布“ 关于成立哈尔滨医科大 学水平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赵士斌教 务长讲解了水平评估的有 关内容。 杨宝峰校长在会上作了“凝心聚力,扎 实工作,确保优秀” 的动员报 告,就此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意义进行阐述,剖析了学校教学工 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如何做好“迎评 促建” 工作、确保优秀目标的实 现提出了具体要求。杨校长在报告中指出,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多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使学校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教学水平、 教风和学风建设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与教育部评估方案 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天之所以在这里隆重召开动员大会,主要目 4 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规范要求、明确责任,动员全 校教职员工全力以赴做好迎接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希望全校师生从 思想和行动上对于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高度重视,使全体上下积极行 动起来,确保实现“ 优秀本科教育” 的目标 。提出了“统一认识、明确分工、 把握重点、整体推进”的要求,并衷心希望各 单位都要主动围绕、积极配 合、服从服务于“ 迎评促建” 工作, 发扬团结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克服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不利因素,真正做到认识到位、任务到位、工 作到位、责任到位,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并结合本单 位实际创造性地做好迎评工作,坚信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通过 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奋斗,一定能够打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场 攻坚战。 会上,各院系领导先后发言表态,将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扎 实工作,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圆满完成学校确立的迎评 促建工作目标,并向校长递交了责任状。 教师、学生代表纷纷表示了要积极努力,争创佳绩的决心,表达了 师生上下齐心协力、奋勇拼博的勇气和信心。 赵敏副厅长还为师生们介绍了全国水平评估的形势及我省迎评的 现状,并对学校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后,姜洪池书记做总结讲话,他说,动员报告是发人深省的,是 振奋人心的,希望全校师生能按照学校的具体部署做好工作,并就做好 “迎评促建 ”工作提出了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一思想,加快建设,创造 氛围” 等指 导性要求。 5 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研究专项一项 日前获悉,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研究专 项中,我校杨宝峰教授主持的“抗心律失常中 药和西药作用靶点的比较 研究” 榜上有名。 目前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尚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远期疗效不佳和 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和开发既成为医药领域研究 热点。我国有着悠久的中医药传统,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是巨大的医 药宝库,从中药中筛选出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是可行的解决途径, 而且同西药筛选、使用相比具有筛选时间短、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及 毒性低、副作用少等优势,苦参碱、关附甲素、青蒿素、苄基四氢巴马汀、 小檗碱等中药已经显示出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活性。 我校在前期研究中提出了抗心律失常药物最佳靶点学说,建立了 新的理论研究框架,阐明离子通道靶点的比例和功能状态决定心律失 常的发生发展,并明确了一些在调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中起主要的靶 点(最佳靶点)。并采用膜片钳、基因钳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系统比 较抗心律失常中药和西药对急性和长期心律失常模型中最佳靶点的调 节作用,提示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规律和中药干预作用,为开发研制具有 较好远期疗效的抗心律失常中药奠定理论基础和研究平台,为中药的 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6 两个项目参与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由我国牵头的“人类肝 脏蛋白质组计划” (简称 HLPP)是第一个人类 组织/器官蛋白质组计 划,也是由我国第一次 牵头领导的重大国际协作 计划。 HLPP 的实施使我国能 进一步在以肝炎、肝癌为代表的重大肝病 的控制、诊断、防治与新药研制领域取得进展与突破,提升我国生物医 药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我国科技界对此计划高度重视, 列入了国家科技部“十五 ”重大科技专项, 组织了全国性协作攻关。我校 凭借在相关领域的良好工作基础,首次有两个项目参与科技部“十五” 重 大科技专项计划。一院普外科姜洪池教授、代文杰教授承担的“中国人 类肝脏组织样本的建库” 是整个计划的基 础和起点。建立符合国际标准 的肝脏样本库是我国进行“人类肝脏蛋白 质计划” 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 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对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蛋白质组学 研究技术平台和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药学院朱大岭教授承担的 “中国人类 肝脏微粒体抗体 库的建立” 致力于 发展规模化抗体制备技术 并建立肝脏微粒体蛋白质抗体库,为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和探索相关肝 脏疾病防治诊治方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两项计划的如期实施,是我 校对 HLPP 的重要贡 献,通 过参与这项国 际水平的重大项目,也将极大 地提高我校肝脏蛋白质组相关研究领域的水平,扩大我校在国内外的 学术影响。 7 王锡山、张凤民荣获省杰出青年基金 2004 年度(第十届)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揭晓,全省共有 18 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获此项基金,我校王锡山、张凤民名列其中。 省杰出青年基金自 1995 年设立至今共十届,我校共有 15 人次获 得,先后是姜洪池、刘春祥;杨宝峰;崔进;傅松滨、富路;李文志、周虹; 孙殿军、 乔海泉;孙长颢、杨大平;周晋;王锡山、张凤民。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获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一等奖 日前,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暨推荐参加第三届国家期 刊奖评选活动揭晓,专家评审组按统一标准在卫生部主管 176 种期刊 中评选出 56 种优秀期刊。由我校与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国地方病学 杂志等 12 个期刊获一等奖,并将被推荐参加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 活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创刊于 1982 年,报道发生在我国或在我国危 害特别严重的地球化学性疾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 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自然疫原性疾病(鼠疫、布鲁氏菌病、流 行性血热等),及其防治经验,有关病因、发病机制的理论进展。该杂志 目前已为国家 10 多种数据库引用。1993 年被国家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 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 8 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2003 年 12 月中 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期刊影响因子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为 0.608, 总被引频次 645,在预防医学杂志中名列前茅。从 2004 年起被美国化 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收录,2005 年起被荷兰医学文摘收录并列为 来源期刊。 此前,学校主办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在国家教育部科技司组 织的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两附属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 2004 年 12 月 25 日,我校附属二院专家来到呼兰镇利民卫生院, 为该院送去了价值 14.8 万元的医疗器械,并为当地农民群众进行了义 诊。健康报社党委书记张耀华、省卫生厅厅长金连弘、学校副校长李玉 堃、附属二院院长张岂凡同行,并为“爱心工程 ”揭牌。张岂凡院长表示: “医疗扶贫 工作是项系 统工程,哈医大二院将会 坚持长期把最优秀的医 疗专家、最先进的医疗技术送到最基层、最贫困的百姓中去,将爱心永 远地延伸下去。 ” 此前,附属三院也已与依兰县依兰镇卫生院结为帮扶对子,主动下 乡送医送药。 据悉, “帮扶全国乡镇卫生院爱心工程” 活动 是卫生部与健康报于 共同发起主办,现已跨越 11 个省, 20 家城市大医院、企业与 20 家乡 镇卫生院结成一对一紧密帮扶关系,使乡镇卫生院直接受益。 9 哈医大党委从建设好支部入手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东北网 2004 年 12 月 24 日电(记者 杜筱 )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从 培养好党员、建设好支部入手,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形象,提高党组 织的凝聚力。目前,共产党员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工 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激 发了他们的入党热情,90%以上的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 传统的老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 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 强基层党组织 建设, 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凝聚力,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 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学校党委于 2001 年、2003 年连续两次 被中共黑龙江省委授予“ 先进基层党组织 ”的光荣称号。目前,在哈 尔滨 医科大学,共产党员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工作的中坚 力量。教学工作勇挑重担、教风最好的是党员;科研工作中拿大课题、大 项目的是党员;医疗中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是党员;管理工作中甘于 奉献,作风优良的还是党员。 在防治“ 非典” 的紧要关头,是党员冲在最前面,他们不畏牺牲,展 现了白衣战士的风采。在除夕之夜抢救危重患者的时刻,哈医大一院重 症监护病房主任、共产党员于凯江挺身而出,悄悄退掉返回老家的车票, 牺牲一家之团圆,换来患者的安康;在医德医风建设中,又是党员带头 10 身药品回扣说“不” ,主 动拒收红包,从而 赢得了患者的赞誉。这些基层 党组织和身边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 从而使他们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入党热情,增强了基层党 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生和青年教师党员比例逐年提高。越来越 多的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迫切要求入党的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2 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曹杨现 在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在高中时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告诉记者 说,那时想入党的目的不明确。进入大学后,身边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时时感动着他,他认识到要做一名好医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得以 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目的明确了,曹杨更加积极地靠近党组织,准 备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医生。 现在,积极要求入党,以党员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