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式太极拳的精华 起势是杨式叶家拳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精要的。金仁霖老师讲解起势,总是不厌其烦 的,每次讲到紧要处,他总会提到蔡松芳老师。二水理解,蔡松芳老师推广的无极式气 功 ,或许就来源于此的。 起势包括无极式、纯阴式、纯阳式三部分组成,是叶大密老师直接从婆罗门导引术中引入 太极拳架中的。叶老师在 1953 年编写的叶氏太极拳式名称里,分作 “1、无极(宇宙 大观)2、太极起式(阴、阳、开、合) ”两式。1954 年改编河北永年杨澄甫老师太极拳 名目时,合二为一。改作“太极起式(无极、阴阳、左右、动静、前后、开合) ”。金老师 在他的讲授提挈中,最终修订为“起势:1、无极(平行步高站式) ,2、纯阴(提、沉、 合、开、吸、呼) ,3、纯阳(提、沉、合、开、吸、呼) ”。金老师说,起势中的这些内涵, 杨家、孙家其实原本也有类似的练法。只是导引术中更为明确,也便于学生来领会拳学要 义。老师兴致所至,就会演示田兆麟老师的太极出势,或者讲解叶大密老师的起势与叶敏 之老师的不同点。并且一一给我们拆招喂劲。老师轻轻一提手,往往会将近两百斤的人腾 空提起,让我们在惊奇之余,渐渐了解太极拳其根在脚、势由根起的道理。1971 年,金老 师在帮叶大密老师编订太极辅助行功式时,简约的记述过无极、纯阴、纯阳的动作要 求。三式均属于“ 静步(定步)静中动”的范畴: (一)无极式 平行步高站式,两臂松垂两侧,掌心向里和拳架相同。 (二)纯阴式 平行步高站式,随身躯前荡后移势,两臂覆掌前平举,曲臂回收,两肩后开,两肘后 合,两掌左右分,再前合下按,配合呼吸,拔背顶劲和拳架相同。 (三)纯阳式 平行步高站式,随身躯前荡后移势,两臂覆掌前平举,曲臂回收,两肩后开,两肘下 合,竖掌前按,配合呼吸,拔背顶劲,坐腕舒指,和拳架相同。 太极辅助行功式原本是叶大密老师交由曹树伟老师编订的,曹老师系五十年代的 复旦中文系高材生,他曾用他的文字风格,及其详尽的描述过五十七式行功式。叶老师看 后,觉得还是采用简约的文字,更近乎白描的风格。于是就有了柔克斋太极传心录中 的太极辅助行功式的风格了。二水期望曹树伟老师的太极辅助行功式能早日面世。 跟金老师学过拳的,第一节课或许就是无极式。金老师讲无极式的身形要求大凡与杨澄甫 老师的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起势预备一样:“站定时,头宜正直,内含顶劲,眼向前平视, 胸微内含,脊背拔起,不可前俯后仰。两肩下沉,两肘微坐,两手下垂,指尖向前,掌心 向下,腰胯稍松,两足距离与两肩相齐。在此时,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 造作。守我之静,以待敌人之动”。郑曼青先生在帮杨澄甫老师执笔太极拳体用全书时, 只是在“腰胯稍松,两足距离与两肩相齐”改作“ 松腰胯,两足直蹈,平行分开,距离与肩相 齐”, “守我之静,以待敌人之动 ”后只加“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 八字。李雅轩眉批太极 拳体用全书所引发的杨式太极拳“含胸”公案,金老师曾有专文阐述的。后来在编订金 仁霖太极拳论文选时,将这几篇论争文字全剔除了。二水曾建议老师保留文稿,只是隐 去论争一方的名号,因为这几篇文字,直指杨家太极拳技术精髓的,技术含量相当高。老 师坦然一笑说:是涉及太极拳技术层面的讨论,不为意气之争的。但既然出集子,就不想 去谴别人头皮了。 “头宜正直,内含顶劲”在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之太极拳术十要 (杨澄甫口授,陈微明笔述)中,改作“虚灵顶劲”, “胸微内含,脊背拔起,不可前俯后仰 ” 改为“含胸拔背 ”, “腰胯稍松”改作“松腰”。 金老师传授无极式时,他说叶老师怕学生一站定,很难立刻找到“无极状态”,所以要 求习练者,身形在保持完整的前提下,先前移后荡。金老师边演示边讲要领:“整体向前到 前脚掌,再整体向后到后脚跟,整体向前到前脚掌,再整体向后回到涌泉”,他解释,前脚 掌是指去掉脚趾后的脚掌前端。二水理解老师的意思是前移后荡时,不要太过向前,否则 容易前倾跌倒之虞。后脚跟是脚踵的位置,也不要有后跌之虞。涌泉大凡在整只脚掌的前 三分之一处。这样,前移后荡如倒钟摆。 练无极式之前,单单这前移后荡,不同的训练阶段,体悟是截然不同的。初次练习前移后 荡时,身躯有前冲后跌之虞,因为生怕跌倒,人自然有维系平衡的功能,这时也就容易犯 低头、哈腰、屈膝等毛病。倘若能跳出来审视自己的身躯,把自己的身躯当作是一杆竹竿, 头顶像是用无形的线悬挂着,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也就有了若即若离的意思了。经过一 个阶段的训练,原先对自己两只脚的意识,其实只是两个点的,这时开始能感受到脚底是 两个面。在意识上,脚底上,且有了前脚掌、后脚跟、涌泉等三个点了。而且人在前移后 荡时,中轴似乎就在两脚的三个点的连线的中点上,平整的移动。于是开始能理解叶大密 老师所说的两脚“平伏贴地” 的意思,重读太极拳体用全书 ,遇“两足直蹈”之“ 蹈”,心领 神会焉。再过了一个阶段,二水发现,涌泉其实不是中医穴位挂图上的某个点,而是凭籍 自己的大脑能够随时感知到的脚底的某个点了。当身躯平整前移到了两脚涌泉连线的中心 点上,心中会有坦然安详之意,老拳家说“心中一静”,其实就是这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 之后,在脚底平伏之后,脚心须有涵空之意,于是两脚底会有类似塑胶吸盘的意思了,这 时,只要心中一沉着,像是踏开了地下泉水的阀门,自然会感觉“劲如泉涌”的意思了。二 水开始理解,为什么我们一接金老师的手,他只是微微的前移后荡,我们就会或腾空或跌 翻了。原因是当身躯一旦整体的位移到了两涌泉连线的中心点,自身的重量正均匀的受着 地心引力下沉,别人接手上来,也无非只是自己身躯增加了百来斤或几百斤的分量。将这 增加的分量连同自身的重量,一起下沉,一齐踏开地下泉水的阀门,这就是所谓的“引动地 心反馈力”了。 “借力打人” ,首先借用的是自身的重力,其次借用了别人的重量,再次是能 借用这两者重量于地心的反馈力。身体一旦理解了涌泉意义,一旦理解了借力的含义,或 拳架或推手,就能懂得“踏位”的重要了。二水理解,这或许是练无极式最为根本的意义所 在了。 作为辅助行功式的“无极式”,属于“ 静步(定步) 静中动”的范畴,身形的前移后 荡,幅度极其微小,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脚踝骨渐渐的松灵,另一方面能让大脑调控身 躯随时的找到“涌泉” 。一旦找到“ 涌泉”之后,不妨用意念将“ 百会- 丹田-两涌泉连线的中 心点”三点串成一线。这一线,其实只是心中一线,这“静中动”或许也是禅语公案中的“心 动”了。而这些穴位,在拳学上的意义,其实只是大脑调控身躯时所构建的坐标系。未必象 是针灸学意义上的丝毫无爽。金老师讲拳,也只是要求初学者大致了解在某个位置。不求 精确。再者,中国文化中很多元素,都是模糊概念。也无法求得精确的。将头颅画个头顶 截面图,百会的位置,大概在头顶截面后三分之一的中点上,将肚脐下画个腹部截面图, 丹田位置,大概在这一截面图前三分之一的中点上,而涌泉的位置,大概是在脚掌(去掉 脚趾)的前三分之一的中点。要做好这三点一线,身躯自然是略微有些前倾的。孙禄堂先 生曾说,身形的站直,不是笔笔直的那种直,而是象屋檐水那样的直。或许讲的就是这一 概念了。 二水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太喜欢讲“百会”,原因是很多练过气功的人,一想到百会, 就会头晕目眩,甚至神志不清。二水于是将百会置换成了“囟门”。沈寿先生在太极拳谱 点校时,将杨家太极拳抄本吴本、藏本中“尾闾至囟门也”误植为“尾闾至匈门也”,并在此 句下引注曰:“匈,胸之本字。此句实系原文中之夹注,万本、吴本均抄写成与正文大小相 同的字体,以致后人误把上面两句歌诀连同夹注一并当作小序。 ”说文.囟部云:“囟, 头会盖骨也。 ”,此句含义,老拳谱原本十分明确,意思是指尾闾与颅顶头会骨间一线贯穿。 而胸门则无解。同样,很多人一谈到丹田,往往会有鼓腹之嫌,二水也干脆将丹田置换成 会阴。所以,二水平时的无极桩喜欢在“囟门-会阴-涌泉连线的中点”一线。身躯平整的 调整到这一线,站定后,眼睛不妨稍稍轻阖,舌头轻轻抵住上腭,会阴处微微有上提之意, 但是两环跳处须有放松之意,不能显凹。舌抵上腭,求得鹊桥贯通,谷道上提,求得会阴 与会阳脉气相通。这时,作为纯粹的辅助行功式,不妨静静的站上一会,用意念幻想着有 把薄薄的刀片(老式的胡子刀片) ,轻轻的从额头发迹开始,一层层的条分缕析,一直到下 颚;然后再从胸口开始一直到脐下;再从大腿后侧一直到小腿后侧,乃至将脚底板也层层 的缕析开来;再用意念从手臂后侧开始下割到手心。如是者往复三遍,身躯中的阴侧肌肤。 渐渐的有了舒展的意思了,全身也开始如浴春风,周身毛孔也通体舒展。之后,意念稍稍 着意于两眼皮处,会有红彤彤的光明感,再稍着意,或许整个头颅会产生透明的质感,此 时,两眼稍有内视之意,两耳稍稍领起,所谓内视返听者,渐渐的能产生周身通透的意境。 随着唾液的分口吞下,通透的身躯之中,放佛有一上下的通道。站桩到了这一境界,强似 老子所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矣。作为拳架起势中的“ 无极式 ”,身形前移后荡至“ 涌泉” 后,稍稍凝神,可用呼吸导引,来引动地心的反馈。近年来,金老师讲拳,要求学员在站 定后,配合三组呼吸。他说的组,是以一组前移后荡为单位的。 “前脚掌-后脚跟- 前脚掌- -涌泉”为一组前移后荡。他常常边前移后荡,边嘴里唠叨着:“ 吸到前脚掌,呼到后脚跟, 再吸到前脚掌,呼到涌泉”,甚至在吸时,有意发出“呬” 声,便于学员更为直观的记住要领。 而实际上,这“呬” 声是以自己听不到为宜。一组前移后荡中,实际内含两次呼吸,配合着 身形, “长吸长呼,长吸短呼”。而在无极式站定后,身躯中轴则是寄放在涌泉连线上的,外 形上不再“前移后荡” 了,而在配合三组呼吸时,意念上仍然需要有前移后荡的意思。此所 谓“有其意无其形” 者。而此时的呼吸,则须细、长、深、匀、绵。 吸时,从小腿内侧肌肉 开始一直到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胸口,犹如一个气球贴壁上升,这些阴侧肌肉有内敛 之意,各各为之开道让路 。二水在训练时,则是喜欢幻想着身躯像是一根硕大的喝珍珠奶 茶的吸管,两脚底处尚有一点珍珠奶茶和一颗大的“珍珠”,吸时,将这颗“珍珠”连同剩下 的奶茶一起吸到胸口 “璇玑”处,随之放松口鼻,一抬头,自然呼气,珍珠与茶水一齐落下, 了无挂碍。而一些初学者,往往在这三组呼吸上犯难了,练了没几天,胸口不适,原因是 憋气所致。其实,这里的呼吸,只是起着导引的功效。遇到有人憋气,金老师就希望他们 随意一些,甚至先不去刻意追求呼吸。勉强不得的。他讲:“这呼气,像是老式马达的引动 带子。这带子一旦引动了马达,就应该将带子扔掉,不要再去缠着马达了。 ”张锋记录的 金仁霖老师讲拳记录中“球到下颌的时候,头一抬,再一 透 ,就打人了”,确实如此。 与金老师玩劲,他双手随意一提,一声略带夸张的“呬”声,就把近两百斤的人腾空提起。 他随手一扔,一呼便把人扔下,那人便噔噔噔噔像是皮球在地上弹跳。人问其故,金老师 会随口将李亦畲五字诀中:“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盖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 得人出”句,一一向学员解释。二水曾特地向金老师求证过这“透”字,此字属吴越方言。似 在“蜕”、 “脱”、 “兑” 之间。金老师说: “裤子 透沓了”,这透,应该是“蜕皮”的“ 蜕”了。在 这里,有“骨碌沉” 的意思。沉到脚底了,就有透的意思了。所以用“透”也无妨的。究其实, 这一“透”字,蕴含着杨家老辈拳家“ 吸提呼放 ”的精髓。纯阴式的动作要领,在柔克斋太 极传心录里有一段简约的描述:“平行步高站式,随身躯前荡后移势,两臂覆掌前平举, 曲臂回收,两肩后开,两肘后合,两掌左右分,再前合下按,配合呼吸,拔背顶劲和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旧电梯井道施工方案
- 四川大学《染整助剂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惠州学院《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理工大学《文学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小学教室租赁合同
- 霍尼韦尔SM系统
- 2025至2031年中国卷式结束保护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pe管道拉管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二硫化硒洗液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钣金切割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室速的观察及护理
- 餐饮公司绩效考核办法
- 新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 急救中心担架工考核管理办法
- 自考中国近代史押题及答案
- 四川2025年03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事业单位春季引进15名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教育课件
- 中小学无人机基础知识
- 2025年安徽淮北市建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通风空调施工培训
- 2025年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