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业工作检查汇报_第1页
全市农业工作检查汇报_第2页
全市农业工作检查汇报_第3页
全市农业工作检查汇报_第4页
全市农业工作检查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迎接全市农业工作量化检查考核汇报 甘泉县农业局 (2011 年 12 月 日) 市检查考核组: 按照你局关于对 2011 年全市农业工作检查考核的通知和 各项指标文件要求,根据我县今年各项农业指标实际完成情 况,主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业产业开发情况 1、粮食生产情况。全县总体粮食生产情况:今年,我县完成 粮食播种面积 14.8663 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 4.5973 万吨, 分别完成市上下达 14 万亩任务的 106%、4.5 万吨任务的 102%;粮食高产创建情况:按照市农业局关于印发 2011 年 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延市农发2011 59 号) 文件精神,我县立即成立了粮食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印发了 甘泉县 2011 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 技术规范组织县农技站在下寺湾镇、劳山乡、道镇、东沟中 心社区 4 个乡镇 16 个村实施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10150 亩,完成市上任务 10000 亩的 101.5%,种植农户 2775 户。在道镇纸坊村建立了 1 个千亩高产创建丰产方,实施面 积 1220 亩,种植农户 303 户;在东沟乡高庄口村、五里桥村, 道镇纸坊村,劳山乡杨庄科村建设了 4 个百亩核心攻关田, 实施示范面积 718 亩,种植农户 205 户。9 月 19 日,经市农 - 2 - 业局组织专家组测产:万亩示范片最高亩产 1040 公斤,平均 亩产 817.45 公斤,较全县玉米平均亩增产 163.1 公斤,较项 目目标任务 800 公斤,平均亩增产 17.45 公斤。其中道镇纸 坊村千亩丰产方平均亩产 906.2 公斤,较项目目标任务 850 公斤,平均亩增产 56.2 公斤。以东沟中心社区高庄口、五里 桥、道镇纸坊和劳山乡杨庄科村 4 个村百亩核心攻关田,亩 产分别为 949.52 公斤、922.71 公斤、906.21 公斤和 893.3 公 斤,最高亩产 1069 公斤,平均亩产 961.94 公斤,较项目目 标任务 850 公斤,平均亩增产 111.94 公斤,较项目目标任务 850 公斤,平均亩增产 111.94 公斤。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示范 技术推广情况:我县在东沟中心社区五里桥、黄蒿坪、毛家安 和东沟 4 个村,实施玉米去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示范面积 1020 亩,完成任务 1000 亩的 102%,种植农户 126 户,经市 农业局组织专家组测产,示范片最高亩产 969.2 公斤,平均 亩产 866.24 公斤,较全县玉米平均亩增产 163.1 公斤,较项 目目标任务 700 公斤,平均亩增产 166.24 公斤;地膜垄侧栽 培技术推广情况: 玉米高产创建试验田实施情况: 县农技站在东沟乡五里桥村建立 1 个玉米新品种展示田,展 示品种 12 个,实施面积 120 亩;在关家沟村建立 1 个玉米新 品种区试、预试田;在劳山乡杨庄科村建立 1 个玉米不同品 种不同密度对比试验田和 1 个同一品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 在桥镇乡刘老庄村,引进种植脱毒紫花白洋芋和秦薯 8 号两 个洋芋新品种,示范面积 106 亩,亩产 2330 公斤,较其它品 种增产 29%。2、苹果产业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新建山地苹果 面积 5050 亩,完成市上下达任务 5000 亩(市果业局下达任 务)的 101%,实现产量达到 0.53 万吨,完成市上下达任务 - 3 - 0.4 万吨的 132.5%。3、蔬菜产业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蔬菜播 种总面积达到 3.1 万亩,产量达到 11.8 万吨,完成任务 12 万 吨的 98.3%;新建日光温室 1058 亩,完成任务 1000 亩的 105.8%;新建大棚 1360 亩,完成任务 1300 亩的 104.6%;完 成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5050 亩,完成任务的 101%;新建育苗 点 4 个(兴桥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点、高哨雷村育苗点、关家 沟育苗点、佳喜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点、各 10 亩)40 亩,完 成任务 4 个的 100%。 (二)惠农补贴落实情况 1、农机购置补贴任务落实情况。我局组织县农机局通过强化 农机购置补贴宣传、积极与农机经营企业联系沟通、及时做 好受理申请、把关审核、签订协议各个环节、严肃工作纪律、 公开各项操作等措施,确实加强了农机购置补贴按章办理, 严防了违规违纪和损害农民利益事件的发生,保障了补贴政 策落到实处。2011 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 7.5582 万千瓦, 原值达到 3694 万元,各类农业机械达到 3944 台(辆)。当年引 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 437 台(辆),其中新增大棚卷帘机 208 台拖拉机 17 台,旋耕机 23 台,微耕机 33 台,挖掘机 6 台,犁 15 台,免耕播种机 4 台,喷雾机 50 台,开沟机 19 台, 穴播机 2 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 1 台,杀虫灯 2 台,割灌机 3 台,秸秆粉碎还田机 1 台,其它畜牧饲养机械 53 台。已完 成中央项目投资 万元。完成农机购置补贴 万元,补贴资 金现已全部落实到户。2、粮食、地膜玉米补贴资金落实情况。 粮食补贴资金落实情况:我局组织县种子站,按照省市良种 补贴要求,及时制定了全县玉米、水稻种子补贴办法,通过 加强管理、大力宣传、及时统计一卡通、实名制、登记电话等 - 4 - 措施,使补贴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确保了良种补贴顺利进 行。2011 年,全县共补贴良种玉米面积 63140 亩,补贴资金 631400 元,补贴良种水稻面积 1045 亩,补贴资金 15675 元, 所有资金现已全部兑现完成。地膜玉米补贴资金落实情况:5 月 23 日至 26 日,我局按照县农业农村工作指挥部的要求, 成立了以农业局副局长马骁为组长,考评办、财政局、农技 站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验收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采取听(听汇报)、看(看实际种植情况)、查(乡镇自查自验报 告)基础上,通过亲临田间地头按 55%的种植户进行抽验,发 现差别较大的进行逐户、逐地块丈量等方法,对全县 2011 年 地膜玉米种植情况进行了验收。经验收,全县今年种植地膜 玉米 14391 亩,应兑现补贴 143910 元,我局严格按照规章, 及时统计了一卡通、实名制等各项信息,并报县财政局,由 财政局进行了全额兑现到户。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1、组织领导。召开了甘泉县农业局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专题会议,扩充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蔬菜局、 执法大队、农产品监测中心、农技站、农经站、植保站等单位 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领导小组,并确定县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农业执法大队、植保站具体负责 日常工作,制定印发了甘泉县 2011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经费,与下属 14 单位签订了目 标责任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范围;2、体 系建设。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全县 117 个行政村建立了 - 5 - 乡镇监管站所,配备了人员和仪器设备,完善了工作机制。 全县上下初步形成了部门配合、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 共管,对接顺畅、保障有力的监管工作机制。3、标准化生产。 制定了甘泉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甘泉县绿色蔬 菜栽培新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印制了 3 万余册发 放给专业技术人员和菜农进行技术指导宣传,邀请了博士生 导师邹志荣等专家教授对我县蔬菜标准化生产进行指导,成 立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专职队伍,对农技人员、 部门单位包村干部和乡镇干部进行了专题强化培训,各涉农 企业、合作社、示范园区也制定了相关制度,使农业标准化 生产和“三品一 标” 工作确 实做到了宣传 指导到位,管理有制 度、技术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 4、“三品一标” 认证。落 实了认证奖励措施, 组织人员参加了全 市农产品基地、企业内检员培训 6 名和检查员培训 3 名。无 公害和绿色蔬菜认证复查换证工作正在进行。同时,农产品 质量检测中心、农业执法大队、蔬菜局开展“三品一标” 标志 市场检查 6 次,对甘泉现代农业示范园、甘泉美家购物广场 农产品销售区、劳山鸡业公司标志使用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 推广使用无公害标志 9.2 万枚、绿色产品标志 2.6 万枚,完成 了市上下达的全年无公害标识推广任务。2011 年,我县在建 成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 3 万亩,7 个无公害和 6 个绿色蔬菜 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业部认定的基础上,甘泉蔬菜科技服务中 心生产的甘泉美水绿色牌蔬菜(7 个品种)、陕西兴银国际贸 易有限公司(豆、食品)、甘泉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豆腐 - 6 - 干)分别获得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品牌。陕西兴银国际贸易 有限公司的 8 万亩红小豆基地生产的红小豆获得国家质量 监督检验总局地理标志(原产地标志)认定。甘泉现代农业示 范园正在申请有机食品认证,材料申报工作已经结束。5、农 产品质量抽检。根据市上下达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 及时制定了甘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计划,定期开 展了基地和市场检测和信息上报工作,今年共检测样品 4042 个,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全年 2000 个检测任务。在检测的 4042 个样品中,合格 3980 个,合格率 98.5%,检测结果通过 甘泉农业信息网及时上传省市信息中心。同时,我县为省市 送检样品 2 次 56 个,经检测全部合格。利用集会日在南关农 贸市场和下寺湾农贸市场开展现场检测蔬菜产品 2 次,检测 样品全部合格。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同时对超市和 基地的检测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3 期 28 人次。6、产地准出准 入和监管与标准化示范县工作。在我县积极做好监管示范县 创建活动的要求下,按照“逢进必检、检出必退” 的原则,我县 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均建立了农产品入市检测、 安全管理、销售记录及可追溯等七项制度。推行了检测结果 公示制,并制定农产品安全应急预案,同时, “三品一标” 认证 基地、标准化示范园去均落实了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 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事件做到了有备无患。7、专 项整治。在县农产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定 了甘泉县农业局关于开展辣椒生产环节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全面指导辣椒安全生产。制定了甘泉 - 7 - 县 2011 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启动了农业局系统 “种子执法年 ”活动。 县农业执法大队制定了 甘泉县 2011 年 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和2011 年春季农资执法监 管工作计划表,携手工商局、物价局、消费者协会开展了全 县范围内的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向社会公布农产品质量 安全执法专线,实行有奖举报制度,24 小时 接受群众投诉和举报,全力整顿种子、种苗、农药、农膜、化 肥市场。在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中出动执法人员 150 余人次,检查农资市场 26 个,全年累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 (门店)312 个,检查肥料 3800 吨,种子 120 余吨,农药 4.5 吨,农地膜 15 吨。查处标识不规范肥料 2 吨,过期农药 50 余瓶(袋),取缔无证经营摊点 1 个,限期整改门店 1 个。农 业执法大队在严厉查处销售和杜绝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 高残留农药的同时,实行限制销售农药经营户申报制,所有 农资经营门店一律实行质量承诺和实名销售制度,建立经营 台账,实行农资执法人员包干责任制管理。并按时完成农资 产品监督抽检样品的送样工作。通过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 营秩序,有力地保护了农业生产投入品质量安全。各农资门 店也均建立了禁限用农药名录公示、购销台账、索证索票制 度和诚信经营承诺制度。8、宣传培训和信息报送工作。制定 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计划和甘泉县农产品质量安 全信息报告制度,并将各成员单位培训任务纳入目标责任 书管理,共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单及资料 28500 余份, 农产品安全挂图 2800 套,开展媒体宣传 19 次,现场指导 25 - 8 - 场次,接受群众咨询 2490 人次。农业执法大队开展了“放心 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组织了 3 个信誉好、产品质量 高的农资经营企业,深入 13 个村组和集镇进行展销、产品推 荐活动,展销优质农资 3600 公斤。蔬菜局开展科技讲座进农 家活动,举办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 78 期,培训人 员 8000 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 3 万余份,菜农受训率达到 90%以上。在甘泉电视台滚动播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语 150 条次,甘泉农业信息网更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闻网页 137 次, 发布农产品质量相关新闻 35 条,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农产品 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同时,县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领导小 组办公室确定了专人负责信息采编、报送工作,做到了报送 工作及时有效。 (四)农业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1、粮食、蔬菜、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试情况。今年我县引进 推广郑单 958、先玉 335、三北六号、沈玉 17 等玉米新品种 21 个,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了 100%。县农 技 站 在东沟乡李 湾村、道镇纸房村和劳山乡杨庄科村建立 3 个玉米除草剂示 范田 610 亩;在劳山乡杨庄科村建立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 度试验田一个 8 亩;在桥镇乡刘老庄村,引进种植脱毒紫花 白洋芋和秦薯 8 号两个洋芋新品种示范面积 106 亩;在劳山 杨庄科村、桥镇乡府君殿村各实施了一个“3414”肥效试验, 100%完成了市站下达给我县 2010 年春季测土配方项目任务; 在甘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南义沟示范基地,建设 160 个标准 化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棚,示范面积 210 亩;在东 - 9 - 沟乡五里桥村、毛家安村、黄好坪村东沟村 4 个村实施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1020 亩;县种子 站登记审核新品种 36 个,同意在我县适宜地区推广品种 5 个,同意在我县引进试验品种 31 个。在关家沟新品种观察试 验点参试品种 28 个 7 亩,在东沟乡五里桥展示田试验品种 8 个 200 亩,展示面积是去年 50 亩的 4 倍。总体来看,我县 玉 米 新 品 种 推 广 率 达 到 100%,其 中 专 利 玉 米 新 品 种 应 用 面 积 达 97.6%,豆 类 、薯 类 等 良 种 普 及 率 均 达 80%以 上 ; 推 广 种 植 地 膜 玉 米 1.4391 万 亩 ,玉米测土配方技术应用面 积 4.1 万亩。此外,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试过程中,几 年 来 ,我县通 过 改 造 低 效 棚 、推 广 新 科 技 、引 进 新 品 种 和 大 力 实 施 品 牌 战 略 等 措 施 ,先 后 引 进 推 广 黄 瓜 、辣 椒 、茄 子 、番 茄 、西 甜 瓜 等 瓜 菜 良 种 9 大 类 48 个 品 种 。目 前 ,莱 福 60 番 茄 、无 刺 黄 瓜 、陇 角 2 号 辣 椒 、安 德 烈 茄 子 等 优 良 品 种 在 我 县 大 面 积 种 植 , 发 挥 了 显 著 的 生 产 效 益 ,全 县 蔬 菜 良 种 普 及 率 达 到 80%以 上 ; 全 县 已 全 面 推 行 了 工 厂 化 育 苗 、配 方 施 肥 、生 态 改 土 等 “十 项 ” 无 公 害 生 产 技 术 ,新 技 术 普 及 率 达 到 98%。同 时 ,我 县 在 山 地 苹 果 产 业 建 设 中 ,严格按照山地苹果建园技术规范进行规 划设计,坚持走“高 标准建园、规范化管理、高效益经营” 路子, 以苹果“四大技 术” 为 重点,实行业务主管 领导负总责,技术 干部具体指导的原则,全力推进了乡镇建园,强化了果园管 理水平,保证了“优 果工程” 落到实处,促 进了山地苹果产业 健康发展。2011 年,全县新建山地苹果面积 5050 亩,秋冬补 植果苗 19000 株,幼园管理 10308 亩,修集雨窖 59 口,维修 - 10 - 果园道路 80 公里,病虫害防治 10000 亩,果实套袋 400 万只,全 县优果率在 85%以上。2、农民科技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今年, 我局组织县农广校、蔬菜局、畜牧局、果业局、农技站、能源 办等相关单位,抽调各单位业务骨干,深入全县六个乡(镇)、 两个中心社区、村组,开展了拉网式实地实用技术培训 9000 人次, “阳光工程 ”培 训 8 期 409 人。此外,蔬菜 产业继续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 的 办法,聘请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教授邹志 荣等专家为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顾问,长年指导我县蔬菜产 业发展。以上工作均建立了各类台账报表。3、农民技术职称 评定工作开展情况。按照陕西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做好 2011 年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延安市 农业局关于加强 2011 年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通 知文件精神,经我局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和专业 (行业)考评小组评审,同意侯佳喜、赵宏义、周万利、郭华、 高新平、王燕娃六名同志具有农民技术人员初级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时间从 2011 年 11 月 30 日算起。4、农民培训调研 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延安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延安市农民教 育培训质量提升调研方案”的通知(延市农发 2011213 号) 要求,县农业局和农广校主要领导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以提升阳光工程培训质量为主线,以总结一些经验、树立一 些样板、挖掘一些典型、提炼一些模式为主要内容,精心组 织,深入村户,开展了为期十天的调研活动,撰写并上报了 调研报告两篇,全面完成了市上下达任务,为科学谋划我市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 11 - (五)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1、目 标 任 务 完 成 情 况 。全 县 新 建 成 户 用 沼 气 池 510 口 (8m3),完 成 市 上 下 达 任 务 300 口 的 170%;2、农 村 沼 气 后 续 服 务 工 作 开 展 情 况 。县 能 源 办 印 发 了 2011 年 农 村 能 源 沼 气 建 设 考 核 办 法 、农 村 能 源 建 设 生 产 工 管 理 办 法 和 农 村 沼 气 后 续 服 务 专 业 合 作 社 管 理 办 法 (试 行 ),并 与 各 乡 镇 能 源 站 签 订 了 年 度 目 标 责 任 书 ,明 确 了 工 程 建 设 必 须 做 到 的 “五 个 坚 持 ”“六 个 统 一 ”“三 不 ”原 则 、“六 个 关 口 ”等 一 些 列 政 策 要 求 ,对 项 目 建 设 中 出 现 的 突 出 问 题 ,建 立 了 “一 票 否 决 制 ”和 “责 任 问 究 制 ”等 制 度 。并 通 过 电 视 、广 播 、报 刊 等 新 闻 媒 体 进 行 了 全 面 宣 传 ,共 发 放 宣 传 资 料 2 万 余 份 , 发 放 编 发 订 购 农 村 沼 气 实 用 技 术 、农 村 沼 气 安 全 生 产 和 农 村 沼 气 “一 池 三 改 ”100 问 等 材 料 5000 余 套 ,在 农 户 沼 气 池 重 点 部 位 均 发 放 张 贴 了 安 全 使 用 挂 图 。同 时 ,聘 请 了 宝 鸡 沼 气 建 设 专 家 来 我 县 进 行 实 地 指 导 一 次 ,培 训 技 术 干 部 和 农 户 7000 余 人 次 ,使 沼 气 项 目 村 每 村 都 有 3-4 名 懂 管 理 、会 修 理 的 技 术 人 员 。今 年 ,全 县 恢 复 利 用 旧 池 2016 口 ,启 动 投 用 2010 年 未 达 标 沼 气 池 422 口 ,在 大 型 养 殖 场 建 成 大型沼气工程 1 座,安 装 太 阳 能 灶 500 套 。建 成 延 安 辰 明 沼 气 后 续 服 务 公 司 1 个 ,下 设 8 个 沼 气 服 务 中 心 , 25 个 沼 气 后 续 服 务 网 点 。建 成 沼 气 综 合 利 用 示 范 村 9 个 , 沼 气 普 及 率 都 达 到 了 90%以 上 ,利 用 率 达 到 了 80%以 上 , 配 套 养 畜 率 达 到 了 100%,大 棚 施 肥 率 达 到 了 100%。 (六 )农 业 信 息 服 务 工 作 开 展 情 况 - 12 - “甘泉农业 信息网” 是我 县农业工作的门户 网站,是全县农业 生产、农产品购销的有力桥梁。所以,我县对此非常重视,配 备了专人进行网站维护和信息发布、管理、更新等一些列工 作。去年,我县完成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全部建设,使 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了 100%。今年,我县采取了集中和分 期分层次的方法,对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通过统一考 试,使每位信息员对其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解读能力都得 到了进一步提升。10 月份,我县对 117 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 站信息员进行了考核,兑现了工资待遇,使大家提高了认识, 积极投身到农业产业建设信息服务工作中来。2011 年,我县 发布各类农业信息 642 条,完成了市上下达信息量 200 条任 务的 321%。其中农业新闻 114 条、图片新闻 63 条、价格信 息 94 条,分析信息 83 条,农业技术 132 条,供求信息 14 条, 其他农业信息 142 条,网站点击率突破了 31 万多次,发布甘 泉农业信息及检测通报 24 期 400 多份。 (七)农产品营销情况 1、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营销工作的意见情况。 我县坚持“示范带动 、科技带动、龙头带动、品牌带动” 战略, 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积极培育营销企业、大力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建立健全营销服务队伍、强化 农产品市场建设、深化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 加快农产品认证、创新农产品加工包装、加大农产品宣传力 度等措施,提高我县整体形象,使我县农产品营销整体实力 - 13 - 得到了不断提升,农产品营销道路得到不断扩展,潜力得到 了不断挖掘。截止目前,先后培育出纪丰农业公司、劳山鸡 业公司、联威农牧公司、丰裕种猪厂等设施完善、经营规范、 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型” 企业 7 家,建成三利养殖、佳 喜佛手瓜、兴桥蔬菜等基础好、发展快、组织化作用突出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 48 个,全县共通过合作社注册“甘泉放心菜” 、“劳 山土 鸡 蛋” 等农产 品商标 17 个;7 个蔬菜 产品通过省农业 厅无公害认证,6 个蔬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良种认证, 在周边市县开拓销售窗口 11 个,建成省级“一品一村” 示范 村 32 个,成为全省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县之一,也是全市唯一 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一村一品” 工作先 进县,农产品 “公司+基地+农户+业务工作部门” 营销体系模式初步形成, 订单农业发展趋势明显。2、组织开展农产品宣传推介、展览 展销情况。今年我县先后在县内及县外市内、市外省内对我 县无公害、绿色蔬菜开展农产品宣传推介、展览展销 15 次, 出动人员 145 人次,投入资金 40 余万元。特别是在陕西杨凌 农高会上,我县 3、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情况。县政府每年拿出 1200 万元, 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重视农产品产销衔接工作,县农 业产业扶持办法不断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 作社的投资倾斜,县农业部门加强了与龙头企业、产业户的 联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门店与农户在农资 购置、苗木培育、生产管理、产品回收等各个环节均在不同 - 14 - 程度向订单趋势农业发展,农产品产销衔接关系日益紧密。 (八)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1、今年我县按照市上要求,继续完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关调查表的报送工作,并组织县农经站完成了 3 个省级 4 个市级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目前,省市验收工作已经完成, 待结果。2、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目前,全县在工商局 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 48 个(其中新注册 2 个),注册资 金供计 2125 万元,固定资产总额达到了 4980 万元,入社成 员达到 5668 人,带动农户 3950 户,受到市政府授牌市级示 范社累计达到 5 个。合作社涉及蔬菜、养鸡、养猪、养羊、瓜 果、农机、农资服务、饲草加工、农产品加工、林业、中蜂养 殖、能源沼气等各个行业,合作社注册商标 17 个,发展固定 销售窗口 11 个。县农经站从注册登记、行业自律、标准化生 产、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盈余分配、合作只是等方面对社员 及农户开展了全面培训 20 场次,培训人员 2600 人次,此外, 我县 7 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参加了市农业执法支队举办 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通过各类培训,各合作社提高了 认识,完善了制度,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3、一村一品工作。今年,我县继续完成了一村一品台账 统计及报送工作,围绕“一村一品” 示范村和推 进村,培训农 民 3500 人次,其中果业类 1090 人次,畜牧类 1080 人次,蔬 菜类 1170 人次,其他 160 人次。同时,组织农业系统部分干 部职工在全县开展了休闲农业发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 - 15 - 县休闲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